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省义县西北9公里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
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是东北地区最早、最大的石窟群。可分为东、西二区,西区有9窟,东区有7窟。西区的9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3窟、下层6窟。其中第五窟内刻有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的造窟题记,题记宽约1米,上方雕有小千佛,千佛上有屋形龛楣,题记文字书法精美,清末著名学者、维新运动志士康有为称赞它为“元魏诸碑之极品”。在西区的各窟中,以第1窟为最大,其时代也较早,但是窟中的造像都已经风化,又经过后世的改动,其原貌已不可窥见。第6窟规模也较大,窟的前部已经塌毁,尚保存有后壁的交脚弥勒坐像,雕像低眉微笑,头发呈水波状,左右侍立有弟子。西区各窟的窟壁和窟顶还残存有一些浮雕的小佛像、佛教故事以及莲花、飞天等图案,造型飘逸,线条优美。
东区的各窟保存状况比较差,残损程度比较严重,仅第六窟后壁大龛中的释迦牟尼坐像还能看出其原貌。第五窟的窟壁上刻有北魏景明三年(502年)“慰喻契丹使”韩贞等人的造窟题记,是关于契丹民族早期状况的重要史料,也是了解万佛堂石窟营造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