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遗产 -> 文物保护单位:》清西陵-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清西陵-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清西陵清西陵第一批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梁各庄西永宁山下。

    清西陵是清朝皇室的陵墓群之一,在北京以西约120公里处。陵区西依紫荆关,南临易水河,与狼牙山隔水相望。陵区的四周层乱叠嶂,松柏葱茏,景色清幽,十分雅致。清朝最初建陵在河北遵化的马兰峪。雍正帝即位以后,原来在马兰峪九凤朝阳山选定陵址,动工兴建,后因穴中土质带有大量的砂石,遂废陵址,另外选择易县的永宁山太平峪为“万年吉地”,兴建泰陵。从此,清朝的帝陵在关内分为两地,遵化县陵区位于京城以东,称为东陵;易县陵区位于京城以西,称为西陵。从雍正皇帝起,实行昭穆之制,一东一西,隔辈相聚,祖孙葬于一地。乾隆时又下诏定父子死后不葬一地的制度。

    西陵的建筑保存完整,共有房舍1000余间,石质建筑和石质雕刻一百多座,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占地100平方公里,陵区的围墙长达21公里。雍正帝及帝后的泰陵和泰东陵位居陵区的中部,西侧是嘉庆帝后的昌陵和昌西陵,再西是道光帝后的慕陵和慕东陵;泰陵的东侧是光绪帝后的崇陵。在帝后陵的旁边还陪葬有妃子的园寝、王公和公主园寝共七座。整个清西陵埋葬帝后、嫔妃、王公、公主等共计76人。每年的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和忌辰,清廷都会在东陵和西陵举行大规模的祭祖活动,称为“大祭”;每月的朔、望则举行小祭。祭祖活动耗费巨大,仅仅东陵的祭祖活动,每年就要耗费银两103万两。

    西陵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东陵大体相同,都是按照清代严格的官式标准建造的,等级森严。后陵小于帝陵,园寝又小于后陵。帝陵、后陵有红墙环绕,建筑都是用黄琉璃瓦覆顶;妃、公主园寝虽有红墙环绕,但都是以绿琉璃瓦盖顶;行宫、衙署则是灰色的砖墙,都用布瓦盖顶。各陵的主要建筑有碑楼、神厨库、朝房、隆恩门、配殿、隆恩殿、明楼、宝项等。

    雍正皇帝的泰陵是西陵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整的陵墓。陵园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乾隆二年(1737年)竣工,雍正帝和一后一妃葬于此陵。陵入口处的标志是三座巨大的石牌坊,过了石牌坊是一条宽10米、长2.5公里的神道,神道将中轴线两侧的建筑贯通起来。进入大红门后,北侧是具服殿,殿北是30多米高的圣德林功碑亭,重檐歇山顶,亭内的碑石上记载了雍正帝一生的功绩。碑亭的四角各立有一座汉白玉石的华表,满刻云龙纹的浮雕,气势庄严。由此过七孔石桥,神道两侧排列的石兽、石人等皆垂首肃立,神态恭谦。再往北蜘蛛山后就是龙凤门,四壁三门,上有用琉璃制作的云龙花卉装饰。门的两侧是碑亭、神厨库、井亭等建筑。再北是主殿隆恩殿,殿内明柱沥粉贴金包裹,顶部饰旋子彩画,梁枋装饰金线大点金,殿宇金碧辉煌。殿后依次是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等建筑,宝城的下面是地官,雍正帝和后妃就合葬于此。

    清西陵各陵的规制与泰陵的规制基本相同,唯有道光帝的慕陵形制特殊,别具一格。道光帝原建陵于东陵的宝华峪,历时七年竣工,后因地宫浸水,又改建于西陵的龙泉峪。陵园的规模较小,没有大碑搂、石像生、明楼等建筑,殿宇也不施彩绘,但隆恩殿全部是用楠木建造的,精美异常,殿内的藻井、檩枋等构件雕刻有数以千计的游龙,龙首高昂,形体矫健,就像是飞腾于波涛云海之中,极富变幻。因为楠木的香气十分浓郁,再加上龙首吞云吐雾,便具有了“万龙聚首,龙口喷香”的艺术效果。

    光绪帝的崇陵是清陵中建造年代最晚的一座,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1915年光绪帝后葬于此陵。崇陵规模较小,动工修建的时候清政府已临近崩溃,因此没有大碑楼、石像生等。建筑用料以桐木、铁料为主,俗有“桐梁铁柱”之称。崇陵的地宫在新中国成立前曾被盗掘,1980年经考古发掘和清理,现已供游人参观游览。地宫是拱券式的石结构建筑,由闪当券、罩门券、明堂券、穿堂券、门洞券和金券组成,四道石门是用巨大的青白石雕刻而成的,上雕有菩萨的立像,高1.99米,神态庄严,气势威武。金券高大宽敞,是地宫的主体建筑,东西长12米,南北宽7.2米,高8.95米,全部用青白玉石构筑而成。宝床上放置有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

    崇陵的东侧是崇妃园寝,珍妃墓在东,瑾妃墓在西。珍、谨二妃是同胞姐妹,珍妃因支持光绪帝变法维新而被慈禧太后打入冷宫,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出逃,行前将珍妃溺死于故宫的井内,翌年将尸体捞出,葬于北京西郊西直门的田村,1915年迁葬于崇妃的园寝。

    清西陵的陵区内林木苍郁,一望无际,空山鸟语,浓荫蔽日,现在辟为北京西南的著名游览胜地。(国家文物局)

 

点击搜索与:清西陵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