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位于河北正定县城东门里街。
隆兴寺是中国现存时代较早、布局较为完整的大型寺院,原来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初名龙藏寺。宋初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敕命扩建,改名为龙兴寺。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增建,并改名为隆兴寺,因寺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铜铸菩萨,因此又俗称大佛寺,河北民间有“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说。 寺院占地约5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都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今存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等。
位于中轴线前部的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拓四年(1052年),建筑风格十分奇特,平面布局呈十字形,四面正中各出抱厦,重檐九脊歇山顶,遍覆布瓦,又有绿琉璃瓦剪边,建筑的形式富于变化,主次分明,在中国宋代建筑史上还仅此一例。殿内四面墙壁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明代壁画,至今色彩依旧十分的艳丽,如同初始一般。正中的佛坛上供奉着五尊金装泥塑佛像,其中释迦牟尼、阿难、迦叶佛像为宋代原塑,其余两尊为明代增建寺院时所置的遗物。北壁扇面墙背面为琳麋别致的彩色泥塑须弥山,其间飞奔着各种珍禽异兽,正中端坐着一尊观音,头戴宝冠,肩披缨浪飘带,胸臂裸露,圆润丰满,双手抚膝,一足踏莲,一足踞起,表情闲逸自如,楚楚动人,突破了传统宗教偶像的呆板作风,是明代泥塑艺术的佳作。
位于中轴线后部的大悲阁是寺内的主体建筑,阁高33米,五檐三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歇山顶上覆盖着绿琉璃瓦。根据文献记载阁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1944年重修,重修后整个建筑虽略有改观,但仍不失当年“重檐通霄汉,正殿俯星辰”的恢宏气势,从建成到近代,不少的文人学士在此登临赋咏。阁内矗立的一尊千手千眼观音铜像,是宋太祖赵匡胤敕令建造的,铜像高22米,面容端庄清秀,衣纹线条流畅飘逸,观音像有四十二臂,分别手持日、月、剑、杖等各式法器,这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铜佛像之一。
位于中轴线最末端的毘卢殿,原来是正定县北门里崇因寺的主殿,后来寺院废弃,仅存此殿,1959年迁建于隆兴寺内。大殿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殿内有一尊毘卢佛铜像,在莲座的每一花瓣上均铸一小佛,共计一千尊佛,三层莲座上还铸有十二尊毘卢佛,总计一千零十二尊佛,构成了千佛绕毘卢的形象,构思十分别致巧妙,是铜佛像的典型代表。
隆兴寺因为创建年代久远,寺内碑碣林立,最珍贵的一件当推龙藏寺碑,为隋开皇六年(586年)恒州刺史王孝櫏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后所立,书法逎劲有力,上承南北朝书法艺术的遗风,下开盛唐诸家书法之先河,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末著名学者康有为称赞曰;“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