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寺位于山西大同城南门内。
善化寺俗称“南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初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年,改名为大普恩寺,到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大部分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才更改为今名。全寺占地15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并逐渐升高。除此之外,中轴线东有文殊阁(已毁弃),西为普贤阁,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体现了唐代建筑布局的风格。寺内十分平坦,松柏成林,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辽、金寺院。
善化寺的山门,又称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门前有月台、踏步,一对石狮雄踞其上,殿的左右次间有明塑的四大天王像,横眉怒目,姿态威严。山门殿柱分布整齐,前后檐柱各6根,纵向立柱6根,内外柱同高,是此殿的独特之处。山门的梁栿都是月梁式,砍削规整,形制美观,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金代山门。
三圣殿俗称“过殿”,建于金天会、皇统年间,因殿内置毗卢遮那佛、文殊、普贤菩萨,名华严三圣,因此得名。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斜拱宏大华丽,是金代斗拱的典型作法;殿的内部平面采用减柱法,显得空间十分开阔;左右次间各出60度斜拱,形如花朵怒放,佛坛上的华严三圣是金代的原塑。殿内尚保存有四块石碑,其中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是南宋使金通问副使朱弁撰,朱氏幽居该寺任教14年,目睹了寺院重新修建的经过,故而碑文不仅文采飞扬、字迹逎劲,而且记载翔实可信,是研究善化寺的重要文献资料。
大雄宝殿始建于辽,金天会、皇统年间重修,殿的台基高3米,殿前月台东西长31米,南北宽21米,明万历年间增建牌坊三间,钟鼓亭各一座。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五脊顶,屋顶坡度平缓,没有推山,充分体现了辽代建筑的特征。殿内正中有平藻井两间,剩下的都是彻上露明造,斗八藻井内围列斗拱两层,雕制精湛,其形制、手法属于典型的辽代形制。大殿正中佛坛上塑有五方佛,端坐在莲台上,佛身高4.05米,泥塑,金身,衣纹流畅,姿容凝重,气宇轩昂。东西两侧的二十四诸天,高3米多,体态丰伟,神情有不同。西、南两壁上绘满了佛教故事壁画,线条流畅圆润,人物栩栩如生,虽然是清代初年的作品,但还保存着元代的遗风。
普贤阁是一坐东向西、结构精巧、形式独特、重檐九脊顶的楼阁式建筑,金代贞元二年(1154年)重新修建。阁是二层间,设有平座暗层,做法与应县木塔十分相似,是研究中国木构建筑发展史的重要例证。阁内有楼梯可以攀登,二层外围以栏杆,凭栏四望,可以饱览云中的山川风物。(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