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西门内。
独乐寺相传建于唐朝初年,唐玄宗时,藩镇节度使安禄山,曾在此誓师叛唐,酿成“安史之乱”,因而寺名为“独乐”。寺由东、西、中三部分组成,东西两部分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部分,由山门、观音阁排列成南北中轴线。文献记载说在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时,辽尚父秦王韩匡嗣曾再建独乐寺,现存的辽代遗物有山门和观音阁,其它都是明、清两代所增建的。
山门建在低矮的台阶上,坐北朝南,面阔3间,长16.57米,进深2间,宽8.76米。中间是门道,两侧有泥塑的哼、哈二将看守大门。山门为单檐庑殿屋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南面檐下正中悬有“独乐寺”的匾额,传说是明代奸相严嵩的手笔。
进入山门拾阶向北,迎面是一座三层楼阁,面阔5间,进深4间,底层长20.2米,宽14.2米,外观2层,中间有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实际上是3层,上为复单檐歇山顶,阁高23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建筑。阁的中央须弥座上,有一尊高16米的十一面观音立像,其躯干微向前倾,面容丰润,两肩下垂,体态端庄,是现存辽代塑像中的精品,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泥塑雕像,其两侧的胁侍菩萨亦为辽代的彩塑珍品。
观音阁以佛像为中心,四周列柱两排,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设梁枋,其上再立木柱、斗拱和梁枋,将内部分成三层,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赏佛容。梁枋绕像而设,中部形成天井,上下贯通,使佛像矗立井中,像顶覆以斗八藻井,内部空间和佛像紧密结合。阁下层四壁满布彩色壁画,主题是十六罗汉立像和三头六臂、四臂明王像,中间绘山林云水和世俗题材画,为元、明画师的杰作。明代万历,清顺治、乾隆、光绪时都多次彩绘重修。
独乐寺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共用斗拱24种,以建筑手法高超著称,虽然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新中国成立后,几经维修,保存较为完整,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很有价值。(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