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石窟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的石宝山支峰。
石钟山石窟又称“剑川石窟”。石钟山是石宝山的支峰,因山有石如钟而得名。这里群山环抱,林木掩映,奇峰峻峭,怪石矗立。石窟是历经南诏(唐)至大理国(宋)时期数百年(约649~1094年)逐步开凿而成的。石窟依山开凿,已发现十六窟,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和沙登村三区。
石钟寺有窟八龛,是剑川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水平最高的石窟。第一窟高1.34米,宽1.7米,窟外檐雕成三重,内雕一平座,座上有9个人物,南诏王异牟寻端坐正中的龙头椅上,左右对坐着清平官郑回和杜光庭,头戴短翅璞头,脚穿靴子。异牟寻右方侍立三人,分别持剑、扇和长柄座尾。左方侍立二人,分别捧盒、持赤藤杖。王座前是一盘坐云座上的童子,手中捧有装着葡萄、桃子的莲座。《蛮书》曾有清平官带着赤藤杖跟随王子寻阁劝去长安朝见唐朝皇帝的记载,此处提供了赤藤杖形象的资料。异牟寻和郑回曾为促进南诏和唐友好,加强民族团结做出过重要贡献,此窟从这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第二窟为“阁逻凤出行图”,高1.46米,宽1.52米,全窟共雕了16人,为剑川石窟中人数最多的一窟,表现出王者外出在这里坐朝的场面。窟的形状是仿一间宽大木构堂屋,窟檐雕成三重,分别刻有瓣状花纹、连珠纹和垂帷帐,与两边雕花槅扇相连,俨然是一座雍容华贵的大厅。大厅中央的双龙头椅上盘坐着南诏王阁逻凤,相貌雕得颇为端正庄严。椅前卧一狮一虎,左侧雕有六人,右侧七人,其中一为南诏史上有名的阁逻凤之弟阁陂和尚。阁逻凤前侧左右各坐一清平官,周围簇拥着侍从,执旗、抱剑的武士,捧瓶的童子和文吏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此窟场面宏大,布局匀称,是南诏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第三至第七窟均为佛像,雕刻细腻,造型优美,为剑川石窟艺术代表作品,集中反映了南诏、大理国佛教盛行的史实,其中有白族称为“阿盎白”的女性崇拜物、八大天王及天王像、佛修行像、观音、文殊、普贤像、地藏菩萨等。
狮子关区共有三窟,都处于绝壁上,其一为南诏王全家的造像,俗称“全家福”。雕像刻在一长方形座子上,后面为一绘有红绿两色的帐幔,座上有五个雕像:右端为王者,头戴黑色高冠,胡须满腮,袖手执笏,神态庄严;左端是后妃,戴莲花冠,雕凿细腻;两人中间坐一小孩,左右两侧为男女孩各一。座子两端立男女侍者各一人。窟左右两上角雕日月形。此窟人物造型和构图安排反映了人民对于幸福家庭婚姻的向往。第二窟雕有一个俗称“醉鬼”的观音,身旁携一狗。第三窟雕在巨石上刻一位高鼻深目的人像,旁镌“波斯国人”四个大字,其实就是天竺(今印度)僧人。
沙登村区有四个地点。第一地点石刻为上下二层,下层凿四窟刻有佛像,其中一佛像莲座上刻有“天启十一年七月廿五日题记”,即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其余的也大都为佛像,雕工粗犷,别具一格。剑川石钟山石窟布局紧凑匀称,造型生动,形象逼真,雕刻技巧纯熟,除受中原石窟的影响外,还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是云南白族先民创造的石刻艺术宝库。(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