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甘肃
编号:Ⅷ—42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主要产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及周边地区。长期以来,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一直是维系整个保安族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
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久远,保安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1227年成吉思汗东征时,把部分来自中亚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区。这部分色目人与当地蒙、汉、回、藏、土等各族人民相邻而居,互通共融,逐步形成了保安民族。在保安城定居以后,他们中有许多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铁匠、金银匠、木匠、鞋匠等行业。当时的铁匠主要制作土枪、弓箭等,一脉相通的冶铁技术使他们具备了雄厚的制刀资质。保安族迁徙到大河家以后,受生活条件的影响,他们自己制作的腰刀在用以自卫的同时也具有了商品的性质,于是保安族开始用腰刀交换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从此,保安族腰刀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传统的保安腰刀制作工序多达40至80道,其中制坯时的加钢、炼烧后的淬水至关重要,恰到好处的处理能保证刀具刚韧相济。
保安腰刀制作技艺不仅巩固了保安族的文化根基,也丰富了中国金属工艺的内容。周恩来总理曾将保安腰刀作为礼物馈赠给外宾。1987年,保安腰刀获国家民委、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又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打制腰刀素来是保安族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保安人相继建起多家民族刀具厂,集中技艺较高的工匠,添置新的设备,组织批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技艺由原先的手工操作渐向半机械化发展,传统技艺出现了传承危机。同时,腰刀产品也在不断创新,相继出现了“什样锦”、“波日季”、“雅吾其”、“双落”、“满把”、“扁鞘”、“珠算刀”、“鱼刀”、“西瓜头”、“马头刀”等品种,生产越来越兴旺。
但由于过度开发,腰刀质量渐低,信誉度也有所下降。公安部门的刀具管制也限制了保安腰刀的经销和技艺流传。在此情势下,保护保安腰刀锻制技艺的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