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简介
![]() |
姓名:何仙姑 | 名号: |
性别民族:女- | 朝代: | |
籍贯: | 生卒:-- | |
评价或成就: | ||
作品: |
何仙姑,传说八仙中的唯一女仙。
谓其为广东增城县何泰之女。
唐武后时,梦神人教食云母粉,可得轻身,食之果然。
誓不嫁,母竟不能强。
一日于溪上遇铁拐、采和,授以仙诀,于是往来山谷,其行如飞。
武后遣使召至阙,中路失之。
景龙中,铁拐引之,白日飞升而去。
按:记载何仙姑故事的有宋魏泰著《东轩笔录》和托为宋曾慥著《集仙传》等书,《笔录》言“永州有何氏女,善言福祸,人称何仙姑”。
《集仙传》言其为“零陵市道女”,入山采茶为吕洞宾所度成仙。
《潜确类书》、《续道藏》所记同《集仙传》。
惟《续文献通考》说其为广州增城人。
《东游记》何仙姑事全同《续文献通考》,惟多出“溪上遇铁拐、采和”及“铁拐引去”数句而已。
何仙姑是何时何地人,众说纷纭。
①《历代神仙通鉴》卷一四云:“(武周长寿二年) 广东增城县何泰之女灵通神异,太后厚币聘请。
何女生而紫云绕室,顶有六毫。
年十三,随女伴入山采茶,失侣迷径,见东山峰下一道士,修髯绀目,冠高冠,衣轻绡,何女亟拜之。
道士出一桃,曰: ‘食此,他日当飞升。
’ 仙姑食之。
道士指归路,曰:‘后可常会于此。
’归已逾月,自是不饥不渴,洞知人事休咎。
复梦神人教饵云母粉。
遂誓不嫁,往来山谷,轻身飞行。
每朝出,暮持山果归遗其母。
至是应召赴阙,中路复失之。
”此乃广州之何仙姑。
②宋魏泰《东轩笔录》云:“永州有何氏女,幼遇异人,与桃食之,遂不饥。
自是能递知祸福,乡人神之,为构楼以居,世谓之何仙姑。
”《历代神仙通鉴》卷一四云:“(吕洞宾)始遇陵零何氏女,传以修养,复与金丹服之。
引见钟祖,携入蓬莱拜木公、金母。
金母带回阆苑,令扫蟠桃落叶。
”此乃永州之何仙姑。
③《安庆府志》云:“何仙姑,初,桐城投子山大同禅师,每溲溺有鹿来饮。
久之,鹿产肉毬,裂开一女。
师见而收育之,至十二岁,牧童以山花插其髻,戏之。
师乃令下山,嘱曰:‘遇紫则止,遇何则归。
’至紫卷口何道人家,遂栖之,以何为姓。
慎守师戒,修持觉悟,师使赴州召之,女方渐,即持笊篱往。
先至,见师坐左,州后至,坐右,三人一时化解。
”此乃安徽之何仙姑。
④《祁阳县志》云:“何仙姑年十三,随女伴入山采茶,失伴独行,迷路。
遇异人出一桃与之,曰: ‘食此尽当飞升,不然止居地中。
’仙姑仅能食其半,自是不饥,洞知人事休咎。
”此乃湖南之何仙姑。
⑤《福建通志》载:“仙姑父大郎,居武平南岩,货饼自给。
吕纯阳见其有仙质,日过索饼啖,辄与。
吕感,赠以一桃,云: ‘食尽则成仙。
’仙姑遂避谷南岩。
”此乃福建之何仙姑。
⑥《浙江通志》载:“宋何仙姑南览村人,三十不字,采樵自给。
见山间桃实如桮,啖之,自是不饥。
”此乃浙江之何仙姑。
所谓仙姑,乃民间女巫。
何仙姑者,何姓女巫也。
何姓女巫很多,所以许多地方都有本地之何仙姑。
但根据民间传说,何仙姑既是八仙之一,又是吕洞宾之弟子,所以应是永州之何仙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