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书画乐艺术类人物:》顾恺之-“六朝四大家”之一

顾恺之-“六朝四大家”之一


本文介绍顾恺之字号:字长庚生卒:348-409朝代:东晋籍贯:晋陵无锡简评:“六朝四大家”之一;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
p_gukaizhi

顾恺之

字号:字长庚
生卒:348-409
朝代:东晋
籍贯:晋陵无锡
简评:“六朝四大家”之一


  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东晋安帝义熙年间曾为散骑常侍,精通诗文、书法、音乐,而对绘画最为擅长,以“画绝、才绝、痴绝”而驰名于世。为人“痴黠各半”、“好谐谑”、“好矜夸”但又“率直通脱”,这正是魏晋名士的典型表现。最能表现他通脱的是他曾投奔大司马桓玄门下,桓玄窃取他的画,他非但不生气,还用“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如人之登仙者”来解嘲。后来桓玄政治失败,他却能全身而退。最能说明他自负“好矜夸”亦是表现在绘画上。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京师寺记》:晋哀帝兴宁间(363—365),建业(今江苏南京)瓦棺寺初置,寺僧请当地士大夫布施。其中布施最多者不过十万。到顾恺之时却写下布施百万。大家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寺僧事后要求兑现,顾恺之说:“宜备一壁,遂闭户往来一月余日,所画维摩诘一躯,工毕将欲点眸子,乃谓寺僧曰:‘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可任例责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盈,俄而得百万钱。”

  顾恺之为曹不兴的再传弟子,也是六朝时期惟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顾恺之所作人物画,一反汉魏古拙之风,专重传神。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之妙,而其关键在于阿堵(眼)中。并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顾氏人物得其神韵,前人记载里有他为邻居少女画像,以针刺画像之胸,少女即有疼痛之感的传说。此虽无稽之谈,可以推知他十分注重神情的摄取刻划。顾恺之曾在画裴楷的肖像时,颊上加了三毫,借助于细节,来加强肖像的神态。他也曾故意把谢鲲画在岩石中间,企图用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强调传神和突出人物性格,这是顾恺之人物画杰出之处,也是他取得如此绘画成就的主要原因所在。在运笔上,他善于用紧劲连绵、循环不断的笔法,使衣服线条流畅而飘举,优美生动。他画的维摩诘像,据张彦远说,“有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态”。他与陆探微、张僧繇被推为“六朝三杰”。 陆探微、张僧繇皆仿效过顾恺之的维摩诘像,但张彦远认为“终不及也”(《历代名画记》)。

  顾恺之还善绘风景,所作树木、山峦,布置有致;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充满艺术魅力。晚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拙胜巧,傅以浓色,微加点缀,不作晕饰,而神气飘然,饶有浪漫的色彩。南朝陆探微、唐代吴道子等皆临摹过他的画迹。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亦有贡献。他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是我国较早成篇的绘画理论著作。他在《画论》中提出“以形写神”,一方面强调客观实践、人物写生在画家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人物画重在表现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以及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在表现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手挥五弦,目送飞鸿”诗意时,曾说“写手挥五弦易,而摩目送飞鸿难”。因为“手挥五弦”是个形体动作,是“写形”;而“目送飞鸿”是种精神状态,必须通过微妙目光来传达出对于天边白云的眷恋,以及眷念中所寄托的怅惘又悠然的复杂心态,这难以揣摩,更难以表达,这就是“以形写神”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在《魏晋胜流画赞》中又提出“迁想妙得”,主张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充分调动和运用生活积累,运用形象思维去“迁想”以求“妙得”。他闭室月余所绘的维摩诘像,他的代表作神话题材《洛神赋图》,应当说都是“迁想妙得”的结果。另外,他在“置阵布局”中对画面处置、构图、剪裁还提出具体意见。这些都为后来谢赫 “六法”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顾恺之的绘画真迹今已无存。其绘画散见于唐宋人的记载中,有《谢安像》、《桓温像》、《烈女仙》、《维摩诘像》、《雪霁望五老峰图》、《荡舟图》、《笋图》、《庐山会图》、《水府图》、《水雁图》、《中朝名士图》等。至今流传有绪的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和《斫琴图》。这些作品有隋唐或宋人的摹本,但也十分珍贵,可称为第二珍本,为研究我国早期士人画的重要资料。其中又以《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最为珍贵。除绘画外,顾恺之还著有《启蒙记》3卷,另有文集20卷,均已佚。但仍有一些诗句流传下来,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若云兴霞蔚”等,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秀丽景色,充满诗情画意。

《女史箴图》(局部)

点击搜索与:顾恺之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