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文史文化人物:》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

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


本文介绍左丘明生卒: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时代:春秋籍贯:山东省肥城简评: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赞曰: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
左丘明

左丘明

生卒: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
时代:春秋
籍贯:山东省肥城
简评: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


主要著述

  (一)《左传》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根据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体系完整的编年史。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实际记事到鲁惮公十四年(前453),是研究我国春秋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书中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主要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事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各诸侯国内部统治集团之间的争权斗争以及劳动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斗争。书中对于许多有作为的著名历史人物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管仲、赵衰、子产、晏婴的业绩予以赞扬肯定,对于统治者的凶恶残暴、骄奢淫逸的行为则予以批判,主张重人事、轻天命,提出“社稷无常俸,君臣无常位”的进步历史观。另一方面,书中表示维护“君义、臣行、父慈、子孝”等剥削阶级伦常观念,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革新措施和劳动人民的反抗活动予以否定和诬蔑,表现了它的局限性。

  《左传》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有显著的文学特点。

  第一,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它总是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地叙述或描写,而不是毫无选择,平铺直叙。特别是一些内容复杂的事件,好像广厦千间,各成片段,而又四通八达,互有关联。

  第二,善于写战争,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出色。它们的特点首先是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因此写战争并不单写军事行动,常常着眼政治问题,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例如长勺之战,鲁弱齐强,曹刿一开口就问鲁庄公凭什么去同齐国作战。直到听见鲁庄公察狱以情的话才说“可以一战”。 

  第三,书中保存了大量史料,文字优美,叙事鲜明,有很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二)《国语》

  《国语》全书共二十一卷,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著作。分别记述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约前967-453)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事,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历史文献。《国语》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周贞定王十六年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该书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具体表现为﹕作者比较善于选择历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论﹐来反映和说明某些社会问题。如《周语》“召公谏弭谤”一节﹐通过召公之口﹐阐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题。

  《国语》在叙事方面﹐亦时有缜密﹑生动之笔。如《晋语》记优施唆使骊姬谗害申生﹐《吴语》和《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多为《左传》所不载﹐文章波澜起伏﹐为历代传诵之名篇。又《晋语》记董叔将娶于范氏﹐似绝妙的讽刺小品。所载朝聘﹑飨宴﹑辩诘﹑应对之辞。有些部分写得较精练﹑真切。 

  由于原始史料的来源不同﹐《国语》本身的文风不很统一﹐诚如崔述所说:“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洙泗考信录。余录》)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点击搜索与:左丘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