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10年3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今桐城市区)人,出身士大夫家庭。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 ,除记录赴东林…详情
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频频,使得他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从青年时代到三十三岁,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详情
方以智酷爱自然科学知识,自幼塾中诵读之余,即好穷物理,曾谓“不肖以智,有穷理极物之僻。”(《物理小识》卷五)明清之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一面又广泛接…详情
方以智逝世后,共有三座墓:江西青原山为衣钵墓;浮山华严寺后为爪发塔;浮山北麓白沙岭“金牛架轭”地为肉身墓。 方以智墓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城东北四十五公里的浮山北麓,西距安合公路六公…详情
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书画家方以智简介
姓名:方以智 | 名号:字密之,号曼公 | |
性别民族:男- | 朝代:明末清初 | |
籍贯:安徽桐城人 | 生卒:1611年-1671年 | |
评价或成就: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书画家 | ||
作品:著作有《物理小识》、《通雅》、《浮山文集》、《东西均》、《药地炮庄》、《易余》、《青原志略》、《一贯问答》、《岑外稿》、《愚者智禅师语录》等 |
方以智(1611年-1671年)明清之际学者。
字密之,号曼公。
安徽桐城人。
早年曾主盟复社,文名声誉动天下。
崇祯进士。
任翰林院编修。
受权宦诬陷,辗转浙江、福建、广州一带。
明亡后,改名吴石公,别号愚道人。
在南明桂王朝廷任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数召为东阁大学士,力辞不就。
南明亡,避清兵搜捕出家为僧,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药地、极丸、浮山、愚者大师等。
后为吉安青原山净居寺主持,被人告发,死于解往广州的路上。
著作有《物理小识》、《通雅》、《浮山文集》、《东西均》、《药地炮庄》、《易余》、《青原志略》、《一贯问答》、《岑外稿》、《愚者智禅师语录》等。
方以智学识渊博,凡天文、礼、乐、律数、声韵、文字、书画、医药、直至琴剑、技勇,无不析其旨趣(参见《桐城耆旧传·方以智传》)。
通晓中西自然科学,主张分学问为“测质”(自然科学)和“通几”(哲学)。
认为前者研究质之通的物之理,后者研究“所以为物之至理”(《通雅》卷首)。
哲学上提出气火一元论和“合二为一”的命题。
逃禅后走向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
方以智也是明清之际伦理思潮的代表之一。
沿袭传统人性论,承认人生来即有至善的道德本性。
区分出先天之善恶和后天之善恶,认为善恶本身的区别也是相对的,“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东西均·公符》),二者相互依存、渗透,不可截然分开。
肯定“有善、恶对待之善,有不落善、恶之善”(《东西均·反因》)。
追求在对善恶的超越中泯灭善恶的界限,以达于无善无恶的绝对至善。
提出“体善用恶”,说明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恶是善的必然补充和参照物,“恶者,善之臣、善之余,善之用也”(《东西均·颠倒》)。
从善恶不可分割的联系推导出相对主义善恶观。
认为人的生存是道德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把所谓“生理”规定为“日用饮食”(《东西均·食力》)。
突破传统的劳心者食于人,劳力者食人的传统观念,提出“自食其力”的道德要求。
认为人人都应依靠自己的劳动谋生,在工技、功能、文词、博学、道德等类人中,工技之人最高尚,以道德谋生的人最虚伪。
“惟道德至尊而易以伪,言道德之言尤易伪”(《东西均·食力》,“宁以艺食,勿以道食”。
在生死观上,提倡不浪死虚生,认为生死不二,“分别即生死”,批评齐生死、泯生死、轻生死、任生死都未认识到生死的本质,指出正确的态度是“忘生死”,“不生分别”(《东西均·生死格》)。
表现出受佛教理论影响的相对主义道德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