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姓名:姓墨,名翟,后世尊称为墨子 |
墨子故事
一 目夷后裔
目夷国原为商王朝建立的同姓方国,位于滕州市木石一带。入周之后,目夷国变成小邾国,先后曾为宋、邾、鲁、齐等国的附庸。随着历史的变迁,目夷氏从贵族降为平民。(目夷即墨夷,后省为墨姓)。约在春秋末年(公元前480年),墨氏喜添贵子,墨子应运而生。
二 母梦赤乌
据《琅缳记》与滕州民间传说,墨子出生前,“其母梦日中赤乌飞入室中,光辉照耀,目不能正,惊觉生乌”。乌即翟,是凤凰的别名,因而取名墨翟。“子”是后人对墨翟的尊称。今滕州市木石村有目夷亭,村西为狐骀(即目夷)山、目夷河;村西是落凤山,传说墨子出生时,凤凰落于此山,因而得名。
三 学工学文
墨子的家乡是古代文化科技最先进的地区,他的父亲是位能工巧匠,母亲非常贤惠。先进文化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的勤奋、纯朴与灵敏,很快学会了木、车、皮革、制陶、冶金等手工艺。同时,他拜师求教,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逐渐成长为一位深沉、博大、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杰出人才。
四 鸢飞戾天
墨子的木工技术很高,可与鲁班媲美。有一天墨子看到鸢(鹰)在空中翱翔,就用木片等材料精心制作了一只木鸢(即风筝)。木鸢在空中飞翔,三天不落,受到人们的赞扬。这次试验的成功,为墨子以后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五 力学原理
墨子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概括出力学原理,并做出“力,形之所奋也”的力学定义和弹性力学、杠杆平衡力学、滑轮受力、斜面受力、物体平衡受力等方面的定义。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了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和车梯等简单机械,用于生产和军事,受到人们的称赞。
六 小孔成像
墨子对光学很有研究,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若干物影成像,进行了精彩的描述:有一次,墨子进行光学试验,他在堂屋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墨子通过小孔成像的光学实验,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即光从上下直射,人的头部与足部成影在下边和上边,构成倒影,成为后代摄影技术的先声。
七 规矩方圆
经过学习与实践,墨子提出了正确的客观标准:“天下从事者,不可无法仪”。不同的手工业匠各有特殊的技巧,但都要遵守共同的标准法则,制方要用矩尺,制圆要用圆规,取直要绷紧墨线,取平要用水平仪,这五种标准,是各类工匠准从的普遍法则。
八 好学而博
墨子不仅重视实践,而且重视理论。他好学深思,苦读博览,最初学习古代传统文化和当时有影响的儒学,曾跟周朝礼仪史角的后代学习周礼,“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遍读百国《春秋》。墨子平日言谈、讲学、辩论,经常引用《诗经》、《书经》和周、燕、宋、齐等国的《春秋》,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非常娴熟。
九 背周崇夏
墨子在学儒的同时,发现了儒家缺点,“以为其礼倾忧而不忧,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故”。孔子推崇周公,墨子效法夏禹。他称颂夏禹亲自拿着木锨疏通江河,治理洪水,奔波劳累的股上没有肉,腿上没有毛,是为天下利益艰苦奋斗的圣人。
十 非儒立墨
墨子对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强执有命,繁饰礼乐”等内容进行批驳,与儒学分道扬镳,提出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系统的学说——墨学。墨学的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等十大主张;此外还有自然科学、文化教育、逻辑学、军事防守、工程技术等,内容非常丰富。
十一 驳巫马子
墨子多次与儒家弟子巫马子辩论。一天,巫马子对墨子说:“你行义,没见有人帮助人,也没见鬼神赐福给你。但是你还在做,你有疯病?”墨子回答:“假若你有两个家臣,一个表里不一,一个表里如一,你看重哪个?”巫马子说:“我看重后者。”墨子说:“既然这样,你也看重有疯病的人。”
十二 答公孟子
公孟子多次与墨子讨论学术、人生等问题。一次,公孟子头戴礼帽,腰间插笏,穿着儒者服饰来见墨子,问服饰与行为有何联系。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位国君,服饰好孬贵贱不同,但作为都一样。我以为有作为不在于服饰。”用事实折服了公孟子。
十三 与程子辩
墨子对程子说,儒家学说有四个方面足以丧亡天下。程子说墨子诋毁儒家。墨子说此为告闻绝非诋毁。数日后,墨子又与程子辩论,称赞孔子。程子问:“您一向攻击儒家,为什么又称赞孔子?”墨子答道:“孔子也有合理而不可改变的地方,应予区别对待。”墨子一生坚持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了“不以言度人”。
十四 言行之论
鲁南的南部有一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利陶,夏天耕作,自比尧舜,墨子听说后就去见他,吴虑对墨子说:“义,贵在切实可行,何必到处宣传!”墨子说:“你亲自陶稼,分之于民,获利太小,我宣传义,可以救天下,获利巨大,怎能不去宣传呢?”
十五 聚徒讲学
墨子以“兴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为己任,到处奔走,宣传行义。经过几年的实践,他深感靠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必须组织更多的人为义献身。约在三十岁之前,他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综合性平民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其学说成为“言盈天下”的显学。
十六 组织团体
墨子知道,仅靠说教不行,还必须有坚强的实力做后盾才能成功。于是,他组建了有纲领、有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墨家团体。其纲领是实现义,其领袖为巨子。墨子要求成员身穿粗布衣,脚登木屐子,以自苦为荣;不仅要有知识和专业技能,多数成员还要接受军事训练,并随时准备打仗,为实行义的事业献身。墨家学派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武装团体。
十七 周游列国
墨子除聚徒讲学、组织团体之外,还周游列国。弟子魏越说:“先生见到各国之君说什么呢?”墨子答道:“每到一国必须选择那些急需的事先讲。国家混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穷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好声乐沉迷于酒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抢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他四处奔走,“上说诸侯,下教民众”,“迎众人而说之”。席不吸暖,栖栖皇皇,以自苦为极,以吃苦为高尚,北游齐,西游卫、郑,南游宋、蔡、楚、越等国。
十八 载书游卫
有一次,墨子率弟子到卫国游说,车中“载书甚多”,他的弟子弦唐子感到奇怪,问墨子带书何用。墨子说:“过去周公每天早上要读一百篇书,晚上还要接见七十个读书人,所以他知识渊博,政绩显著,我上没有治理国家的责任,下没有耕种土地的任务,怎么敢不读书呢?”
十九 劝卫养士
墨子到卫国后,对公良桓子说:“卫国是小国,处在齐、晋两国之间,就像穷家处在富家之间一样。穷家如果学富家那样花费,那么穷家很快就破败。现在看看您的家族,好车好马数百,穿文绣的妇人数百,如果国家有难,用这些妇女抵抗,还是用士人?”公良桓子不知所云。墨子又说:“如把这些钱财用来养士,可养一千多人。一旦遇到危难,士可保护您的安全。”公良桓子点头称是。
二十 为义背禄
墨子离开卫国后到齐国游说。不久,派管黔到卫国推荐弟子高石子仕卫。卫君给予高石子优厚的俸禄,安排在卿的爵位上。高石子三次朝见卫君,每次都详细讲述墨子的治国方略,卫君只是点头称好,却不采纳实行。因此,高石子辞官回去,向墨子汇报。
二十一 赞高石子
高石子向墨子汇报说:“以前先生讲过,天下无道,仁义之士不该处在厚禄之位,现在卫君无道,我不愿在那里贪图俸禄和爵位。”墨子听了很高兴,把禽滑厘召来说道:“你听听高石子的话吧!背义而向往俸禄的人很多,拒绝俸禄而向往义的人很少。高石子就是为义背禄之人。”
二十二 故人相会
墨子在齐国见到老朋友非常高兴。老朋友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何必独自吃苦行义,不如就此停止。”墨子说:“有个人生养了十个儿子,只有一个耕种,其他九个闲着,这一个耕种的不能不更加紧张啊。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人行义,您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还劝阻我?”
二十三 日者占卦
有一次,墨子离家往北到齐国去,途中遇到日者(算卦先生)。算卦先生看了看墨子说:“历史上的今天,黄帝在北方杀死了黑龙,你的脸色黑,不能向北去。”墨子不听,继续向北走,到淄水边没能渡河返了回来,算卦先生说:“我对你说过不能向北走。墨子说:”人的脸色有黑有白,假如实行你的办法,人们就不能往来。这是困蔽人心,你的言论不能用。”
二十四 义利统一
一天,墨子对弟子讲解义与利的关系。他说:“万事莫背于义。”为义就是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把“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作为衡量价值高低的标准。要“兼相爱、交相利”,做到“兼而爱之,从而利之”。他用利来规定义的内涵,把仁、义和爱的道德观念同利益、功利直接联系起来,表现了义利统一和重视功利的思想。
二十五 止齐伐鲁
齐国将要攻打鲁国,墨子听到消息后急忙劝阻。墨子对大将项子牛说:“攻打鲁国,是齐国的大错。以前吴王矢笠先后攻打越国、楚国、齐国,获得胜利。后来诸侯报仇,吴王大败,所以大国攻打小国,是互相残害,灾祸必定反及于本国。”项子牛遂罢兵。
二十六 召回胜绰
此事之后,墨子让弟子胜绰去项子牛那里做官,以便于行义。后来,项子牛三次入侵鲁国的土地,胜绰三次都跟从了。墨子听到这件事非常生气,派高孙子请项子牛辞退胜绰。高孙子转告墨子的话说:“我派胜绰,将以他阻止骄气,纠正邪僻。现在胜绰得了厚禄,却欺骗您,三次跟随侵鲁,胜绰明知故犯,把俸禄看得比仁义还重。”
二十七 荐曹仕宋
墨氏为宋国的宗族,墨子与宋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墨子聚徒讲学后,极力帮助宋国,推荐弟子到宋国参与政事,曹公子就是其中一个。三年之后,曹公子从宋国回到墨子身边,向墨子汇报在宋国的情况。
二十八 耕柱仕楚
墨子为了行义,推荐耕柱子到楚国做官。不久,有几个弟子去探访耕柱子。耕柱子请他们吃饭,招待并不优厚。这几个人回来告诉墨子,耕柱子在楚国没有什么好处。墨子答道:“这还未可知。”没有多久,耕柱子送给墨子200两黄金,说:“弟子不敢贪图财利违章犯法,这200两黄金请老师使用。”
二十九 自鲁奔楚
公元前440年前后,楚国准备攻打宋国,事先请鲁国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正在鲁国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徒弟,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发兵。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都(今湖北宣城)。
三十 面谏楚王
到郢都后,墨子先找到鲁班,说服他停止进行攻宋的准备工作,请他引荐去见楚王。墨子见到楚王说:“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丢掉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这是个什么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病吧!”
三十一 理屈词穷
墨子趁机对楚王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这不正同偷窃癖者一样?这样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楚王理屈词穷,但借鲁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主张。
三十二 墨鲁论战
墨子见此便对楚王说:“鲁班准备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众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模拟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反复演示各种攻守战阵。鲁班组织了九次进攻,结果九次被墨子击破。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
三十三 放弃攻宋
鲁班无计可施,只好认输,但灵机一动说:“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知道你想如何赢我,我也不说。”楚王莫名其妙,问:“你们说的是什么?”墨子义正辞严地说:“鲁班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禽滑厘代表我指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即使杀了我,也无法取胜!”楚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三十四 闾中避雨
墨子完成止楚攻宋的壮举后,由楚国返回鲁国。途径宋国时,天下大雨,城门紧闭。墨子想到闾中(里巷大门内)避雨,守门者竟不让墨子进去。墨子不愿誉于世人,所以也不想说明真相,遂扬长而去。
三十五 献书楚王
在墨子止楚攻宋取得成功的第二年,恰值楚惠王当政五十年,墨子为宣传“义”,专程到楚国献上自己的著作。楚惠王读了此书后,对墨子说:“您的大作很好。请您留在楚国,做我的顾问。每年俸禄一百钟,委屈您这位贤人了。”墨子看出惠王不准备实行自己的学说,于是决意辞行回家。
三十六 封地五百
临行之前,墨子想再见一次惠王,惠王说自己老了,派大臣穆贺为墨子送行。墨子利用这个机会,又向穆贺陈述自己的学说,但没成功。鲁阳文君听说此事,认为不妥,于是对楚王说:“墨子是有名的北方贤圣人,您不给予礼遇,岂不是叫天下士人寒心吗?”楚王觉得鲁阳文君说得有理,许诺以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封给墨子。
三十七 拒封返鲁
楚惠王封地五百里的厚禄,没有动摇墨子坚持自己学说的决心,毫不犹豫地拒绝封地,他对鲁阳文君说:”我听说贤人进谏,君王不听,不接受赏赐;仁义学说不被采用,不滞留于朝廷。现在我的观点未被应用,所以我决定回鲁国去,请你向楚王转达我的谢意。”
三十八 越王迎墨
与拒楚分封相似,墨子还推辞了越王的分封。有一次,墨子派弟子公尚过前往越国做官。公尚过向越王介绍墨子,越王很高兴,对公尚过说:“先生如能请墨子到越国教导我,我愿意分出过去吴国的地方五百里封给墨子。”公尚过答应了,于是给公尚过套了五十辆车,到鲁国迎接墨子。
三十九 只求行义
公尚过见到墨子,说明越王的意图。墨子问:“你看越王能听我的话吗?”公尚过说:“恐怕不一定。”墨子说:“如果越王能听我的话,用我的道理,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跟其他大臣一样待遇就行,何必要分封的特殊待遇呢?越王不听我的话,而只要我接受分封,这不是让我出卖义吗?同样出卖义,在中原国家好了,何必跑到越国?”于是,拒绝了越国的分封。
四十 文君尊墨
鲁阳文君非常钦佩墨子道德学问,经常请墨子到其封地讲学。墨子曾对鲁阳文君讲,世俗的君子知道小事却不知道大事。他们也曾讨论风俗与仁义的关系,讨论何为忠臣。文君认为,忠臣应该绝对服从,让怎样就怎样。墨子指出,你说的忠臣不过是个影子而已。所谓忠臣应能为国君的偏邪,崇尚同一,实行兼爱,不结党营私等等。
四十一 墨子救郑
鲁阳文君准备攻打郑国,墨子听到消息立即劝阻。文君说:“先生为什么阻止我进攻郑国呢?我这是顺应上天的意志。”墨子说:“郑国人残杀其君主,上天已经给了惩罚,使它三年不顺利。而你又要进攻郑国,说是顺天之意,这好比邻人惩罚他的怀儿子,你也举棍跟着打,说是顺其父之意,这不是十分荒谬吗?”鲁阳文君遂停止侵郑。
四十二 钩镶与义
楚、越两国经常在长江上进行船战,越国凭着水势,屡次打败楚国。鲁班南游到楚国之后,帮助制造船战用的钩镶等先进武器,楚国因此战胜了越国。鲁班向墨子夸赞钩镶,墨子说:“我义的钩镶,胜过你船战的钩镶。因为讲义可以互敬互爱互利,讲战造成互相残杀。
四十三 鲁墨论义
楚、越两国经常在长江上进行船战,越国凭着水势,屡次打败楚国。鲁班南游到楚国之后,帮助制造船战用的钩镶等先进武器,楚国因此战胜了越国。鲁班向墨子夸赞钩镶,墨子说:“我义的钩镶,胜过你船战的钩镶。因为讲义可以互敬互爱互利,讲战造成互相残杀。
四十四 鲁君问政
鲁国国君请教墨子:“我害怕齐国攻打我国,可以解救吗?”墨子答道:“可以。我希望君主您对上尊天,敬事鬼神,对下爱护百姓;准备丰厚的皮毛、钱币,辞令要谦恭,赶快礼交四邻的诸侯,驱使一国的人民,抵御齐国的侵略。这样,祸患就可以解救。不这样,就毫无根据其他办法了。”
四十五 志功为辩
鲁国国君对墨子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学习,一个喜好将财物分给人家,谁可以作为太子?”墨子答道:“这还不能知道,二子也许是为着赏赐和名誉而这样做的。钓鱼的人躬着身子,并不是对鱼表示恭敬。我希望主君能以志功为辩,把他们的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然后决定谁为太子。”
四十六 祭祀必诚
鲁国的司祭用一头小猪祭祀,向鬼神求百福。墨子听到后说:“这不行。现在施给的人少,希望的人多,那么,别人就只怕你有东西赐给他们了。现在用一头小猪祭祀,向鬼神求百福,鬼神就只怕你用牛养祭祀了。从前圣王侍奉鬼神,祭祀罢了。现在祭祀鬼神,与其祭品丰富,还不如贫乏的好。”
四十七 为义而死
鲁国有一个人与墨子的关系较好,因而叫儿子向墨子求教,他儿子为义战死了,父亲责备墨子。墨子说:“你要让我教你的儿子,现在学成了,为义战而死,你却怨恨我;这就像卖出买进粮食,粮食卖出去了却怨恨一样,难道不荒谬吗?”
四十八 宋之大夫
墨子与宋国之君同宗,由平民成为“北方圣贤之人”后,各国诸侯对墨子评价很高,纷纷请他为官,博取爱士的美名。宋昭公时,派人请墨子到宋国参政,墨子欣然前往,希望能在宋国实践自己的学说。宋昭公认为墨子的学说很有道理,就拜墨子为宋大夫,参与管理朝政。
四十九 宋囚墨子
宋昭公末年,戴欢为宋太宰,司城皇专政。二人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子罕击败戴欢后,又追逐宋昭公,篡夺了政权。墨子仗义执言,极力以兼爱相利劝阻,竟被囚禁。
五十 化险为夷
墨子被囚之后,引起各界人士的震惊。墨家弟子义愤填膺,积极营救墨子,采取各种措施:一是当面论理,要求放人;二是大造舆论;三是组织武装力量,万不得已采取相应措施,于此同时,各国纷纷派人劝说释放墨子。迫于内外压力,宋不得已放出墨子。
五十一 谏齐太公
墨子听说齐国想攻打鲁国,不顾高龄,亲自劝说齐太公田和。墨子先是以刀砍人,人头猝然落地算刀锋利作为比喻,进而问谁承担杀人责任。齐太公说,杀人的责任不在刀锋利,而在于执刀的人。墨子说:“兼并倾覆弱小的国家,无辜屠杀百姓,谁应该承担这无道不义的责任呢?”齐太公想了好久不得不承认:“我应当承担责任。”
五十二 精思善辩
墨子在几十年的教学、游说活动中,很重视辩论技艺和言词交际。他对弟子说:“辩学的目的是搞清楚是非的界限、国家治乱的规律、同异的所在、名实的道理、利害的分别和疑难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他创立了名、辩、类、故、沽等逻辑范畴及主要论式,成为人类三大逻辑学中最早的一个。
五十三 禽子求教
墨子反对侵略战争,但主张积极防御,讲求战争器械与技术的运用,论兵法攻守都很精到。他的大弟子禽滑厘曾经多次向墨子请教防御之道。墨子说:“你问哪种防御方式?”禽滑厘回答说:“现在攻城常用的进攻方法有临、钩、冲、梯、埋、水、穴、空洞、蚁附、輘辒、轩车等十三种,请问先生应该怎样防守?”
五十四 守城之法
墨子回答了如何防守十二种进攻之后又说:“城墙厚而高,壕沟深而宽,修好望敌之楼,防守器械齐备,粮食材草充足,防守人员精干。官民和睦,全民皆兵,国君讲信义,大臣争立功,赏罚严明。具备这些条件,城池就可以守住。”
五十五 墨守成规
禽子听后起身再拜,说:“先生讲得很好,请先生讲讲战争防御问题。”墨子说:“我一贯反对侵略战争,支持被侵略国家抵抗自卫。关于防御,最重要的是战前做好物资和精神两方面的准备。我在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战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杀守等篇中讲得比较具体,有战役指挥、战前动员、全民参战、兵器机械、粮食柴草、兵役制度、军事训练、组织纪律、赏罚奖惩等内容,你可以学习研究”
五十六 辩论鬼神
墨子的学生多次就鬼神问题向老师提出质疑问难。一次,墨子生病在床,弟子跌鼻去看他,十分纳闷地问墨子:“先生平时告诉我们鬼神无所不知,行善事的人得好报,行恶事的人受惩罚。先生是天下有名的圣人,怎么也会得病呢?这是您的话不对,还是由于鬼神并不是什么都知道?”墨子说:“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人得病原因很多。”
五十七 祭祀祖先
墨子晚年回到家乡不久,即与家人一齐去祭祀祖先。他先到殷微子墓前,缅怀先贤业绩。接着,他又到目夷君墓前祭祀。目夷君的坟墓高大,苍松翠柏环抱。墨子肃立墓前,追思先祖治国有方,使宋国得显于诸侯的丰功伟绩;敬仰先祖目夷的让国之风,只为义而不慕荣利的高尚人格。
五十八 染山观染
墨子祭祖之后,又与几位弟子漫游染山。他看到染丝的情景感慨万千,叹息道:“白丝染于青色的染水就变成青色,染于黄色的染水就变成黄色。染水一变,被染的丝的颜色随即改变。”他又从染丝想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指出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慎重选择与自己相处的人,并希望创建优美的文化环境,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五十九 著书立说
年事已高的墨子,已无力再出游各国行义。他回忆数十年来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创办私学、招收弟子、组织团体、研制器械、周游列国、制止战争等一系列重大的活动,既问心无愧,又忧虑重重。为了让后来者继续实践墨学,兼爱天下,他与弟子整理其言与行,编写出《墨子》一书。
六十 世之显学
墨子创立的墨学,当时被世人称为显学。《墨子》七十一篇,是他一生言行的忠实写照,内容丰富深邃、博大精深,其中有智德并修、兼爱救世的思想,创造发明、逻辑辩论的倡导,知行并用、利人牺牲的见解,刻苦实践强力而为、自苦为极的主张,尚贤尚同、民主政治的作风,生产节约、消费分配的理论,防御非攻、抵抗侵略的精神等,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不朽之作,因此被人称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六十一 魂归故里
公元前390年前后,墨子带着他所描绘的社会蓝图,离开了这个战乱动荡的人间。据传弟子们遵照他生前节葬的主张,将他的遗体从简安葬了狐骀山下的苍松翠柏之中。他的陪葬品极其简单,最有价值的是一部《墨子》的手稿。墨子死后,其弟子分为三大派别,为弘扬墨学而继续努力。
六十二 光照千秋
墨子生前对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自己的学说非常自信,曾经慨然而呼:“天下无人,则墨子之言犹在!”历史发展到今天,充分证明了墨子的论断很有道理,就像夜明珠出世那样,墨学在近百年来获得新生,重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