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族医学及药材:》壮医的理论体系及诊疗特色-文化

壮医的理论体系及诊疗特色-文化


文化壮医,理论,诊疗,民族医学,壮族,少数民族壮医的理论体系及诊疗特色壮医的理论体系及诊疗特色

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加上壮汉文化的交流,使壮医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一、阴阳为本,三气同步——壮医的天人自然观。

壮族聚居和分布地区处于亚热带,虽然平均气温较高,但四季仍较分明。日月穿梭,昼夜更替,寒暑消长,冬去春来,使壮族先民很早就产生了阴阳的概念。加上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流和影响,阴阳概念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就更为广泛,自然也被壮医作为解释大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说理工具。《广西通志·卷十七》(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著名壮医罗家安在所著《痧症针方图解》一书中,就明确以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盛阳盛对各种痧症进行分类,作为辨证的总纲。总之,壮医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阴盛阳盛的说法较为特殊,其形成是否与壮医地区气温既偏高,同时雨量也充沛的自然现象以及某些痧症的特殊症状表现有关,有待深入探讨。壮医有时也引进中医五行学说作为说明工具,但大抵停留在事物属性上,很少涉及到五行五克传变之类。因此总的来说,五行学说毕竟没有成为壮医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壮医关于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学说,是柳州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名老壮医覃保霖先生在“壮医学术体系综论”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对河池、柳州、南宁、百色(均为壮族聚居地区)民间壮医的实地调查中,也证实确有此说。天地人三气同步是根据壮语“人不得逆天地”或“人必须顺天地”意译过来的。其主要内涵为:①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为万物之灵。②人的生长壮老死生命周期,受天地之气涵养和制约,人气与天地气息息相通。③天地之气为人体造就了生存和健康的一定“常度”,但天地之气又是在不断地变化。日夜小变化,四季大变化,是为正常变化;而地震、火山、台风、洪水、陨石雨等则是异常变化,是为灾变。人作为万物之灵,对天地之气的变化有一定的主动适应能力,如天黑了会引火照明,天热了会出汗,天冷了会加衣被,洪水来临会登高躲避等。甚至妇女月事也与月亮的盈亏周期有关。对于天地气的这些变化,人如能主动适应,就可维持生存和健康的“常度”;如不能适应,就会受到伤害并导致疾病的发生。④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限的小宇宙单元。壮医认为,整个人体可分为三部:上部天(壮语称为“巧”),包括外延;下部地(壮语称为“胴”),包涵内景;中部其象人(壮语称为“廊”)。人体内三部之气也是同步运行,制约化生,才能生生不息。形体与功能相一致,大体上天气主降,地气主升,人气主和。升降适宜,中和涵养,则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自安,并能适应大宇宙的变化。⑤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共同形成了人体的适应与防卫能力,从而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健康境界。

二、脏腑气血骨肉,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壮医的生理病理观

壮医认为内脏气血骨肉,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基础。位于颅内和胸腔、腹腔内相对独立的实体都称之为脏腑,没有很明确的“脏”和“腑”的区分观念。颅内容物壮语称为“坞”,含有统筹、思考和主宰精神活动的意思。如精神病出现精神症状,壮医统称为“坞乱”或“巧坞乱”,即总指挥部功能紊乱的意思。壮语称心脏为“眯心头”,有脏腑之首的意思。称肺为“咪钵”,肝为“咪叠”,胆为“咪背”,肾为“咪腰”,胰为“咪曼”,脾为“眯隆”(意译为被遗忘的器官),胃为“咪胴”,肠为“咪虽”,膀胱为“咪小肚”,妇女胞宫为“眯花肠”。这些内脏各有自己的功能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没有什么表里之分。当内脏实体受损伤或者其他原因引起功能失调时,就会引起疾病。由于壮医没有五行配五脏的理论,因此认为脏腑疾病也没有什么必然的生克传变模式。

骨(壮语称为“夺”)和肉(壮语称为“诺”)构成人体的框架和形态,并保护人体内的脏器在一般情况下不受伤害。骨肉还是人体的运动器官。而且人体内的谷道水道气道以及龙路火路,都往返运行于骨肉之中。骨肉损伤,可导致上述通道受阻而引发其他的疾病。

壮医认为,血液(壮语称为“勒”)是营养全身骨肉脏腑、四肢百骸的极为重要的物质,得天地之气而化生,赖天地之气以运行。血液的颜色、质量和数量有一定的常度,血液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刺血、放血、补血是壮医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方法。查验血液颜色变化及粘稠度变化,是一些老壮医对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壮医对气(壮语称为“嘘”)极为重视。这里主要指人体之气。气为阳,血为阴。气是动力,是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表现。气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以感觉得到:活人气息,一呼一吸,进出的都是气。壮医判断一个病人是否已经死亡,主要依据三条:①“巧坞”(即头脑)是否还清醒。人死了“巧坞”就停止活动,再不会清醒和思考了。②“咪心头”(即心脏)是否还在跳动。人死了“咪心头”就会停止跳动。③鼻孔还有否呼吸,即有无进出气。人死了呼吸就会停止,自然不会有气进出了。可见有气无气,是生与死的界限的标志。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体生命以气为原,以气为要,以气为用,有了疾病则以气为治。气是壮医临床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壮医三气同步理论主要是通过人体内的谷道、水道和气道及其相关的枢纽脏腑的制化协调作用来实现的。壮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知道五谷禀天地之气以生长,赖天地之气以收藏,得天地之气以滋养人体。其进入人体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称之为“谷道”(壮语称为“条根埃”),主要是指食道和胃肠。其化生的枢纽脏腑为肝、胆、胰。水为生命之源,人体有水道进水出水,与大自然发生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水道与谷道同源而分流,在吸取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后,谷道排出粪便,水道主要排出汗、尿。水道的调节枢纽为肾与膀胱。气道是人体与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的通道,进出于口鼻,其交换枢纽脏腑为肺。三道畅通,调节有度,人体之气就能与天地之气保持同步协调平衡,即健康状态。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则三气不能同步而疾病丛生。

龙路与火路是壮医对人体内虽未直接与大自然相通,但却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内封闭通路的命名。科研人员从对广西大新县著名女壮医陆爱莲等人的调查访问中,了解到这一带的壮族民间医生大都推崇这一传统理论。壮族传统认为龙是制水的,龙路在人体内即是血液的通道(故有些壮医又称为血脉、龙脉),其功能主要是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龙路有干线,有网络,遍布全身,循环往来,其中枢在心脏。火为触发之物,其性迅速(“火速”之谓),感之灼热。壮医认为火路在人体内为传感之道,用现代语言来说也可称“信息通道”。其中枢在“巧坞”。火路同龙路一样,有干线及网络,遍布全身,使正常人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和刺激,并经中枢“巧坞”的处理,迅速作出反应,以此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实现“三气同步”的生理平衡。火路阻断,则人体失去对外界信息的反应、适应能力,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壮医对脾脏生理功能认识较晚。因长期弄不清楚其功能作用,好象是多余的被遗忘的器官,故而壮语称之为“咪隆”(意为“被遗忘的器官”)或“咪蒙隆”(意译为“不知其作用的器官”)。后来大约在屠宰禽畜及解剖中,一再发现脾脏内藏血较多,加之人生气时叫“发脾气”,慢慢领悟到,脾脏可能是一个人气血的贮藏调节库。

壮医认为人体的生殖繁殖机能,也是由天地阴阳之气交感而形成的。男精为阳精,女精为阴精。男精产生于“咪麻”(即睾丸),女精产生于“花肠”。人体顺应着生长壮老死的自然规律,到一定年龄就会具有产生繁衍后代的“精”的能力。两精相搏,形成胚胎,然后在胞宫内发育成人。人生易老天难老,但天地授予人以繁衍后代的能力,故人类能与天地并存并保持“三气同步”。

壮医将人的精神活动、语言及思考能力,归结为“巧坞”的功能。故凡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在治疗上都要着眼于调整“巧坞”的机能。“巧坞”为上部天,位高权重,全身骨肉气血,内脏器官都要接受“巧坞”的指挥,是名符其实的人体总指挥部。“巧坞乱”或“巧坞坏”就会指挥失灵、失误而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使三气不能同步而引发全身性的疾病甚至死亡。

三、毒虚致百病——壮医的病因病机论

壮族地区位于亚热带,山林茂盛,气候湿热,动植物腐败产生瘴毒,野生有毒的动植物和其他毒物尤多,举凡毒草、毒树、毒虫、毒蛇、毒水、毒矿等等。无怪乎唐·陈藏器《本草拾遗》称“岭南多毒物,亦多解物,岂天资乎?”无数中毒致病甚至死亡的实例和教训,使壮族先民们对毒有着特别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并总结了丰富多采的解救治疗方法。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壮医认识和使用的毒药和解毒药在百种以上。邪毒、毒物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对毒的抵抗力和自身解毒功能的强弱,亦即取决人体内正气的强弱。中毒后邪毒阻滞通道或损耗正气至虚极衰竭,都会导致死亡。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岭南俚人(壮族先民)使用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也记载了岭南俚人防治沙虱毒、瘴毒和箭毒、蛇毒的经验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苏敬《新修本草》收载了两种壮族地区著名的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这些记载都可佐证壮族先民对因毒致病及其治疗解救方法的高度重视,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有可能提高到一定程度的理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壮医的病因论——毒虚论。

壮医认为,所谓毒,是以对人体是否构成伤害以及伤害致病的程度为依据标志的。有的毒性猛烈,有的则是缓慢起毒性作用;有的为有形之毒,有的为无形之毒;有的损伤皮肉,有的则伤害脏腑和体内重要通道。毒之所以致病,一是因为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势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邪毒,邪毒也可损伤正气,两者争斗,正不胜邪,则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二是某些邪毒在人体内阻滞“三道”、“两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因各种毒的性质不同,侵犯的主要部位有别,作用的机制各异,以及人体对毒的抗争程度不同,在临床上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成为壮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虚即正气虚,或气血虚,虚既是致病的原因,同时也是病态的反映。作为致病的两大因素之一,虚本身可以表现出软弱无力、神色疲劳、形体消瘦、声低息微等临床症状甚至衰竭死亡。而且因为虚,体内的运化能力和防卫能力相应减弱,特别容易招致外界邪毒的侵袭,出现毒虚并存的复杂临床症状。虚的原因,壮医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禀赋不足,父母赢弱,孕期营养不良或早产等;二是后天过度劳作,或与邪毒抗争气血消耗过度而得不到应有的补充,或人体本身运化失常,摄入不足而致虚,总之,毒和虚使人体失去常度而表现为病态。如果这种病态得到适当的治疗,或人体自我防卫、自我修复能力能够战胜邪毒,则人体常度逐步恢复而疾病趋于好转痊愈。否则终因三气不能同步,导致人体气脱、气竭而死亡。

四、眼睛能洞察和反映疾病——壮医的重要诊断特色

壮族称眼睛为“勒答”。壮医对眼睛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天地赋予人体的窗口,是光明的使者,是天地人三气的精华所在。人体脏腑之精上注于目,所以眼睛能包含一切、洞察一切,也能反映百病。眼睛长在“巧坞”上,直接受“巧坞”指挥,因此在疾病诊断上,把目诊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目诊可以确诊疾病,可以推测预后,可以确定死亡。人体内的脏腑气血,“三道”、“两路”、“巧坞”功能等,都可以通过目诊而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

壮医目诊的要义是:医者的眼睛可以洞察百病,患者眼睛可以反映百病。两者配合,就可以诊断疾病。老一辈壮医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眼睛的神采色泽、灵活度、千涩、视力、脉络等诊断疾病。至后代有总结发展和提高,并受牛、马等兽医目诊的启发,形成了现在的一套比较规范的壮医目诊法。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壮医目诊专家黄老五副主任医师,在继承前辈目诊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并借助现代放大镜技术,把壮医目诊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四倍放大镜下,他可以通过观察眼睛巩膜的色泽、形态以及眼睛上脉络的细微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位,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性并作出预后诊断。初步的整理研究观察表明:人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不同部位的病变,都可以在眼白膜(巩膜)上有特定的讯号反映区;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疾病,在反映区上可有不同的异变讯号。还可据以判断疾病的新旧轻重。他把目诊的规律概括为:着色深浅判新久,弯曲频率别轻重,脉络混浊有湿毒,脉络散乱为风毒,脉络近瞳属于火,脉络靠边属于寒,黑斑瘀来蓝斑虫,目诊仔细辨分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已将壮医目诊列为重点科研课题,下达给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壮医第一临床研究室,以期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壮医目诊的原理并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壮医重视目诊,但并不排斥其他多种诊断方法。如问诊、闻诊、脉诊、甲诊、指诊、腹诊等,都具有一定的特色。特别是问诊主诉,是症状诊断的主要依据。那些造诣较深的老壮医,往往掌握多种诊断手段和方法,在临床上合参运用,得心应手。壮医基于天地人三气同步和人体也是小天地的认识,对人体与外界相通的一些器官,如眼、耳、鼻、口、舌等,认为又可作为人体各部分的缩影或反映,在疾病诊断上具有特殊的定性定位和预后价值。验之临床,往往也颇为准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壮医对“三道”排泄物(尿、粪、泪、涕、呕吐物等)的观察也比较重视和认真,以其颜色、形态、气味、数量的异常变化,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

五、调气解毒补虚——壮医的治疗原则

壮医的这一治疗原则,是根据壮医对人体生理病理和病因病机的认识而提出来的,并有效地指导实践。调气,即通过各种具体的治疗方法(多用针灸、刺血、拔罐、引舞、气功等非药物疗法),调节、激发和通畅人体之气,使之正常运行,与天地之气保持三同步。气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以及其他一些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通过针灸、刺血、拔罐或药物调气即可恢复正常。毒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红肿痛热、溃烂、肿瘤、疮疖、黄疸、血液病等急性炎症及器官组织器质性病变以及同时出现的功能改变。解毒主要通过药物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有些毒在人体内可以化解,有些则需要通过“三道”来清除,毒去则正安,气复而痊愈。以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见于慢性病、老年病或邪毒祛除之后的恢复期内,治疗上以补虚为首务。壮医重视食疗和动物药,认为这在补虚方面尤其适用。因人为灵物,同气相求,以血肉有情之动物药来补虚最为有效。人应顺其自然,通过食疗来补虚最为常用。

壮医上述治疗原则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武鸣县西周古墓出土两枚医用青铜浅刺针,说明早在二千多年前,壮族先民就知道制作工艺水平很高的金属微针,作为调气治疗的主要医疗工具。1976年,广西考古工作者发掘贵县(壮族聚居地)罗泊弯一号汉墓,所得标本M1:248出土时内盛植物叶,经广西植物研究所鉴定为铁冬青,是流行于南宁的王老吉凉茶原料之一,同时是壮医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知识比较丰富,也佐证了壮医解毒治疗原则的形成是有实践依据的。食疗在壮族地区不仅壮医熟谙其法,而且几乎老幼皆知。一些山珍野味,因生长于大自然和深山老林,得天地日月纯正之气最多,壮医认为其补力更胜一筹。对动物药的长期应用,壮医形成了一些颇带规律性的经验:如虫类药祛风止痛镇惊;鱼鳞之品化瘀通络,软坚散结;介甲之属滋阴潜阳,安神定魄;飞禽走兽滋养气血,燮理阴阳等。血肉有情之品气血双补,且多为美味食物,虚人常服自然有益,盛者宜少食,更不可过量,过量或腐臭则成毒之害。

六、壮医对病症名称的认识以及辨证辨病的基本方法

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搜集到的壮医病症名称达数百种之多。其中不少病症名称具有浓厚的岭南地方民族特色。概括起来主要的痧、瘴、蛊、毒、风、湿6大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岭南致病因素是一种“恶气”,亦称毒气。乃由于岭南阳气多宣泄,冬不闭藏,致草水泉皆禀此“恶气”,“日受其毒,发而为病”。因此临床上以毒命名的病名最为普遍。如痧毒、瘴毒、湿毒、风毒、蛊毒、寒毒、热毒、无名肿毒等等。大类下面又可分为许多更为具体的甚至十分形象的病症名称。如痧毒分为热痧、寒痧、蚂蝗痧、漂蛇痧、红毛痧、闷痧等;瘴毒分为青草瘴、黄茅瘴、冷瘴、热瘴、哑瘴、烟瘴、岚瘴、毒气瘴等;蛊毒叉分为虫蛊、食蛊、水蛊、气蛊等。风毒包括的疾病更为广泛,有36种风和72种风之分。从马山县搜集壮医手抄本《此风三十六样烧图》就列举了冲风、肚痛风、急惊风、呕迷风、撒手风、鲫鱼风、马蹄风、慢惊风、天吊风、看地风、挽弓风、蛇风、夜啼风、鸟宿风、鹭鹚风、马王痧风、疳风、上吐下泻风等。

毒病的命名,除了以上所述外,有些是根据毒气所依附的具体事物命名的,如蛇毒、药石毒等。

壮医从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虽然许多病都会有些共同的症状,但每一种病都有一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成为与其他病进行鉴别诊断的依据。这种特征性表现,在临床上相对固有而比较典型,并能在其他患者身上重复出现,是为主症。一般来说,主症与邪毒性质、病机病位有密切关系。每一种病,都有主症和兼症,从辨症而达到辨病,是对壮医临床医生的基本诊断要求。

壮医也有“证”的概念。但认为只有两种“证”——即阴证和阳证,或更具体地分为阴盛阳衰证和阳盛阴衰证。阴盛阳盛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证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全身状况的综合反映。每一种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患者身体都可能表现为阴证或者阳证,或经治疗后由阴证转为阳证,由阳证转为阴证。这是由于人体内的邪正斗争状态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在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别的转变所致。

壮医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主。辨病,是决定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辨证,则是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但从证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由阴为阳,多为疾病逐渐好转的征象;由阳转阴,则提示疾病趋重和恶化,甚至预后不良。隆安县老壮医潘振香诊治体内癌瘤病,主要是从面部望诊中得知疾病由阴转阳或由阳转阴,以为预后的依据。因为壮医以辨病为主,所以多主张专病专药,就是证变化了,也不一定立即变更治疗原则和原来方药。

对南宁、柳州地区的十几位经验较为丰富的壮医的实地调查表明,壮医看病,亦即辨症、辨病、辨证以及决定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的。以内科疾病为例:①首先从病人主诉和医生问诊所得资料来确定主要症状和典型症状,在此基础上判断属虚或者属邪毒致病。如属邪毒致病,则应进一步判明邪毒的种类和性质,作出病名和病性的诊断;②从目诊(含望诊)、闻诊、甲诊、腹诊、指诊、脉诊所得资料的分析中,对疾病作出病机和定位的诊断;③综观患者的全身状况,辨阴证阳证,对疾病作出轻重预后诊断;④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决定治疗原则和选定主要方药,以及辅助方药;⑤根据邪毒性质和病机病位,嘱以饮食宜忌和护理注意事项。

七、壮医对针灸及药物治疗作用的认识

壮医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针灸、刺血、拔罐、刮痧等这一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外治的方法,在人体龙路、火路的某些体表气聚部位(即穴位)施以调气治疗,调整和畅通人体气血,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使三气复归同步而达到治疗目的。著名壮医药线点灸专家龙玉乾指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认为药线点灸的治疗机理就在于调整、调节、调动人体气血,使之趋于均衡,则疾病自然向愈。

壮医具有丰富的药物治病的经验,认为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于以其性味之偏,来纠正人体病态下的阴阳偏胜和三气不同步状态。药有动物、植物和矿物。以功用区分有毒药和解毒药、治瘴气药、治跌打损伤药、清热药、补益药、治痧症药、祛风湿药、杀虫药等。总而言之,可分为解毒和补虚两大类。以毒药的解毒药来说,壮医是基于一个极其朴实的真理:有什么样的邪毒致病,必然有相应的解毒药治病。所谓一物降一物。而且毒药本身,在一定的量内,还是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的良药,所谓以毒攻毒。正如曾经考察过岭南瘴区的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所以去人之邪气。”

壮族地区草树繁茂,四季长青,使壮医形成了喜欢使用生药的习惯,并提供了使用新鲜药物的环境和条件。临床实践表明:有不少新鲜药物,效果优于干品和炮制品。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一般都是以鲜用为佳。在壮乡广西靖西县,每年端午节都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药市,上市的生草药达数百种之多,赶药市者上万人。可以说这是交流药材知识和防治经验的良好机会,也是壮族人民崇尚医药的体现。不少民间壮医,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就能大抵推测出其功能作用。并将这些用药经验编成歌诀。便于吟诵和传授。如;藤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能消肿,叶里藏浆拔毒功;辛香定痛驱寒湿,甘味滋补虚弱用;圆梗白花寒性药,热药梗方花色红;根黄清热退黄用,节大跌打驳骨雄;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味淡多为利水药,酸涩收敛涤污脓……等等。

八、对壮医理论体系的学术评估

我国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民族医药都有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由于历史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前壮族没有本民族的规范化的通行文字(只有流行不广的方块壮字)。因此,壮医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虽然已经逐步被学术界所承认,但壮医能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则是值得探讨的事情。学者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研究和探讨,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标准,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和结论。

首先,壮医药理论所涉及到的有关文字资料,是根据大量的地方志、博物志以及有关的汉族中医药文献记载中搜集整理出来的。这些文献记载的作者,大都作为文人流官在岭南壮乡居住过,对当地风土民情比较了解,因而具有较大的可信性。其次是,通过10多年的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和访问,证实在许多民间壮医中,确实掌握了一定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以及疾病诊疗理论,并用以指导临床。就个人而言,他们各个人掌握的理论是比较局限的,但是把许多壮医的诊疗理论集中起来,就已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能反过来全面指导壮医的临床实践。第三,壮医的这些理论,在此之前业已得到部分的整理和认同,如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的理论。第四,壮医的这个理论体系属于朴素的、宏观的理论,是对大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进行长期宏观观察的结果,而不是现代实验研究的结果,它的形成,不受现代实验的条件和环境所制约和影响。第五、壮族虽然在1949年以前没有本民族的规范化通行文字,但有本民族的语言,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授,加上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使壮医的丰富经验有可能上升为理论。

综上所述,壮医理论体系具备了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是壮医实践经验在认识论上的飞跃。它不是某一个壮医的个人创造,而是无数壮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升华,初步形成体系并有效地指导着壮医的临床实践,而且具有一定的地方民族特色。这是壮医理论的生命力所在。随着壮医临床的继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壮医理论将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补充修正和完善;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提高。古老的壮医,必将从理论到临床,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我国和世界传统医学之林!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壮医药不但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诊断来说,除了前述的较为重视的目诊之外,还有望诊、问诊、按诊、脉诊、舌诊、腹诊、闻诊、甲诊等多种方法;治疗方法则更为丰富多采,除了数以万计的验方、秘方、单方之外,还有许多简便廉验的治疗技术和预防方法,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壮医针挑疗法,等等。这些诊疗方法以其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蔚为奇观,不仅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贡献,而且吸引着海内外的许多患者前来就诊。

九、诊断

除了目诊之外,壮医还有不少颇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而且多强调整体诊察、数诊合参,以其对疾病的本质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

(一)望诊

即通过肉眼观察而诊察疾病。因人体有谷道、水道、气道与自然相通,龙路、火路沟通体内,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故通过观察外部变化可测知内部的病变。壮医望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除望目(即目诊外),还有望神、望面、望甲、望五官,望谷道、水道、气道、排泄物(废物)等。对面部望诊,壮医尤为重视,认为人体正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都可以从面部气色中诊察出来。许多脏腑病症,也在面部有所表现。如南宁地区一位善治“阴疮”的老壮医,从面部望诊就可作出诊断,而且能判断预后。一些民间壮医还能从面部望诊中诊断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痧症,如羊毛痧、蚂蝗痧、七星痧等。

(二)脉诊

目前已知壮医有两种脉诊法。一种是流传于柳州、河池地区一带壮族民间的三指四肢脉诊法;另一种是流传于左、右江地区的单指脉诊法。这两种壮医脉诊法均不同于汉族中医脉诊。三指四肢脉诊法主要在四肢分区脉诊候内脏病变,不讲寸关尺,多用于妇科疾病诊断。单指脉诊法除诊察脉象变化之外,比较注意脉诊部位皮肤温度,并以此为依据断定冷脉或热脉,以脉象的缓急候疾病之寒热性质及病情之进退情况,尤其注意脉诊与面部望诊相结合。这种脉诊法可对某些危急重症进行预后诊断,还可诊察患者是否犯了食忌。

(三)甲诊

壮医认为龙路、火路网络在爪甲部位分布较多,爪甲的不同颜色、形状变化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病机的变化,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其诊法是:在自然光下,病人伸手俯掌,各指自然伸直,医者于相距一尺处以目直接观察(亦可借助放大镜以观察)。诊察时宜逐一检查各指甲体、甲床、月痕、皱襞及脉络,分辨其形状、质地、颜色、泽度、动态等。一般诊视两手指甲互相对比,必要时可以诊察两足趾甲。已知的壮医甲诊辨证分类达28种,即本色甲、葱管甲、蒜头甲、鱼鳞甲、瘪螺甲、鹰爪甲、匙形甲、扭曲甲、嵴棱甲、横沟甲、软箔甲、粗厚甲、竹笋甲、脆裂甲、胬肉甲、萎缩甲、暴脱甲、白色甲、红紫甲、紫绀甲、蓝色甲、黄色甲、黑色甲、斑点甲、疰蚀甲、啃缺甲、肘瘕甲等。除本色甲外,每一种甲象都各有所指,提示一种或多种病证的存在及轻重缓急情况。

(四)按诊

通过对患者的肌肤、手足、胸腹或其他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测知局部有无冷热、软硬、压痛、瘀块、结节等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其中,以流传于马山县的农氏腹诊法(其传人为著名女壮医农秀香)比较具有民族特色。该法认为通过检查脐部及腹部血脉的跳动情况,可以诊断许多疾病,特别是妇科疾病。因脐部在女性为花肠所在之处,又是龙路、火路的一个特殊网结,故人体先天后天之精气盛衰,入侵毒邪之浅重,皆可通过脐周血脉的诊察而得之。可以说,这是壮医按诊与脉诊的结合形式。

(五)询诊

即问诊。多数壮医在临床中十分重视询诊,并以患者的主诉作为症状诊断的重要依据。一般的询诊程序为:询主症、询伴随症、询发病及治疗经过、询一般情况、询远事、询家事。询诊的主要内容可大致包括为:询寒热、询汗、询疼痛、询饮食口味及二便情况、询睡眠、询专科情况等。询诊与其他诊法所得合参,就更能正确把握疾病的本质及发展趋势。

(六)闻诊

即通过嗅气味来辨别疾病。人体三道排泄之废物,如痰涎、呕吐物、大小便以及汗液、脓液、白带等,凡恶臭异常者,多系热毒为患,或湿热之毒内阻。如臭味不甚或无异味者,多为寒毒或阳虚。

(七)探病诊法

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诊法。凡疾病比较错综复杂,一时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或病者,“巧坞”已乱,昏不知人,无法询问的情况下可用此法辅助诊断。常用的有痧病探病法、跌打探病法、预后探病法、表里反应诊法等。以表里反应法为例,其法多在药线点灸疗法施行前使用,主要的按压患者体表龙路、火路网络上的某些特定穴位,再以这些穴位的反应及变化来推断体内脏腑的某些病变。如压食背穴(位于手前食指掌指关节的中点)有胀痛者,提示有妇科疾病;又如太渊、经渠穴有压痛,提示肺(即“昧钵”)有疾;太冲、中封穴有压痛,提示肝(即“味叠”)有疾等等。痧病探病法也有多种多样,如野芋头探病法,生黄豆探病法,生烟油探病法,石灰水探病法等,均具有一定特色。

十、治疗

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使壮医药积累了大量的单方、复方、秘方、验方。这些壮医方药,一部分是专病专方,一部分是根据壮医的基础理论指导而灵活组方选用。壮医药的治疗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治法大体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类。强调及时治疗,并十分重视预防。

壮医认为人体的大多数疾病,主要是因正气虚而受的痧、瘴、蛊、毒、风、湿等有形无形之毒的侵犯,致使天、地、人三气同步失调,或人体三道两路运行不畅,功能失调。故在治疗上十分强调祛毒或解毒,既重视内治,更重视外治。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补虚则多配以血肉有情之品。

(一)内治法

壮医内治法是通过口服给药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壮医认为,药物自口直接进入谷道,通过龙路、火路网络输布而达病所,从而起治疗作用。在遣方用药上,以辨病论治和对因治疗为主,也讲究辨证和辨症论治,作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如对瘴疾,针对瘴毒,选用青蒿、槟榔、薏仁等药物;对痧病,选用救必应、金银花、板蓝根、三叉苦、山芝麻、黄皮果等方药;对瘀病,选用田七、桃仁、赤芍、苏木等药物;对疮肿,选用大青叶、蒲公英、地丁、七叶莲、两面针等药物,是为对因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兼症,结合对症治疗的药物,如外感热毒痧症,咽痛甚者可加毛冬青、鱼腥草、穿心莲、玉叶金花之类;咳甚加瓜蒌根、十大功劳、百部、穿破石之类。

由于壮医强调辨病为主,因此在治疗上大量使用专病专方。现已收集的数千个壮医药专病专方,广泛应用于壮医临床各科,有的确实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从历史上著名的陈家白药、甘家白药,至现代广泛应用的百年乐、大力神、三金片、鸡骨草丸等成药,都是在验方、秘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其他如胃病用山白虎胆、一枝箭、过江龙、金不换;痨病用不出林、铁包金、石油茶、穿破石、黑吹风;红白痢用凤尾草、地桃花、金银花藤;骨折用天青地红、小叶榕、七叶莲、泽兰、接骨草、铁板栏、两面针等,不胜枚举。

对于以虚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壮医治疗以补虚为主,并主张多用动物药。如妇女花肠虚冷无子者,以山羊肉、麻雀肉、鲜嫩益母草、黑豆互相配合作饮食治疗;对气血虚弱,兼有风湿,颈、腰、肢节疼痛,历年不愈,每遇气交之变而加剧者,壮医主张多进各种蛇肉汤或穿山甲汤或乌猿酒;对阴伤干咳者,喜用猪肉或老母鸭、水鸭、鹧鸪肉煲莲藕。壮族地区动物药十分丰富,因而运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补虚,成为壮医用药的特点之一。

(二)外治法

壮医外治法是通过外部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壮医认为,各种外治方法的治疗作用,归纳起来一是调气,二是祛毒。在内容上包括外病外治和内病外治两个方面。如疮痈疔毒、水火烫伤用壮药外敷,属外病外治;疴呕肚痛、遗尿泄泻用药线点灸,属内病外治。在具体施治上,又分药物外治和非药物外治两大类,或者两者结合使用(如药线点灸)。壮医外治法内涵十分广泛,方法丰富多采,疗效显著,在我国传统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发掘整理的民族医药科研课题。

壮医外治方法已知的就有数十种之多,兹简介已经进行发掘整理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药线点灸疗法、药物竹筒拔罐疗法和针挑等疗法。

1.药线点灸疗法

本疗法原流传壮族聚居的柳州地区,其主要传人为著名女壮医龙覃氏及其嫡孙龙玉乾壮医副主任医师。1986年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三位教授加以发掘整理和规范,撰成《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书问世。该疗法现已在全国300多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并传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1992年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并荣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药线点灸疗法的治疗机理是:通过以壮医秘方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疏调龙路、火路气机,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临床实践证明,本法具有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其应用范围达100多种病症。例如:感冒发热、痔疮发炎、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瘙痒、痛经、软组织损伤、乳腺小叶增生、小儿厌食、遗尿、泄泻、风寒湿痹、多发性脂肪瘤等等,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瘙痒、麻木不仁、身痒诸证,疗效尤佳。

药线点灸疗法所需设备仅一根线,一盏灯,点灸时略有蚁咬一样灼热感,迅即消失,病人无痛苦,不留疤痕,安全可靠;药线点燃后无烟雾形成,无环境污染;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容易学习及掌握使用,因而特别适合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推广使用。

药线的制备:甲苎麻搓成线,经特定壮药水(已获国家专利)浸泡加工即成,每条长约30公分。分一、二、三号线,一号线直径1mm。适用于灸治皮肤较厚处的穴位和癣疾,以及冬天用;二号线直径0.7mm,适用各种一般病症,使用范围广;3号线直径0.25mm,适用于治疗皮肤较薄处(如面部)的穴位及小儿灸治用。

药线点灸疗法常用的穴位有几种:一是壮医特有的经验穴位;二是龙路、火路的某些浅表反应点;三是引用部分汉族中医针灸穴位。这里简要介绍一些较有特色的点穴位:

梅花穴:即按照局部皮肤肿块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和中部选取一组穴位,组成梅花形。适用于壮医外科病症及内科肿块。

莲花穴:按照局部皮肤病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部位选取一。组穴位,组成莲花形,适用于治疗一般癣症和皮疹类疾病。

葵花穴:按照局部皮肤病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和病损部位取穴,组成葵花形状,适用于治疗比较顽固的癣类及皮疹类疾病。

结顶穴:淋巴结核(壮语为“勒努”)附近或转移发生炎症,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取肿大的淋巴结顶部为穴。

痔顶穴:取外痔顶部为穴。

长子穴:皮疹类疾病,取首先出现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为穴。

脐周穴:以肚脐为中心,旁开1.5寸,上下左右各取一次,配合使用,主治谷道即肠胃病变。

下关元穴:于脐下3.5寸处(关元穴下0.5寸)取穴,主治腹痛、阴痒、遗精、妇人带下及胞宫疾患。

关常穴:以各关节周围作为常用穴位,主治痹症关节肿痛。

下迎香穴:位于迎香与巨馨连线中点,用于治疗感冒、鼻炎等病。

启闭穴:于鼻孔外缘直下与唇边的连线,鼻孔外缘与口角的连线及唇连线组成的三角形中处取穴,适用于治疗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病。

鼻通穴:于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取穴,适用于感冒鼻塞、鼻炎等病。

牙痛穴:位于手掌侧面,当手第三、四掌指关节之中点处,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痛。

耳尖穴:位于耳尖上,用于目赤肿痛、偏正头痛、鼻炎等。

素腰穴:位于鼻尖正中,用于昏迷、低血压、过敏性鼻炎。

止呕穴:于鸠尾和膻中连线的中点取穴,用于恶心呕吐。

膀胱穴:位于水道尿闭而隆起的膀胱(壮语“咪小肚”)上缘左、中、右3点,主治尿潴留症。

药线点灸的取穴有一定规律性。根据龙玉乾壮医副主任医师及其祖母龙覃氏的经验,可概括为“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治不离乡”。即:寒手,指畏寒发冷症状重者,取手部穴位为主;“热背”,指全身发热,体温升高者,以背部穴位为主;“肿在梅”,即对肿块或皮损类疾病,沿肿块及皮损边缘及中心取一组穴位,五穴组成梅花形。“痿肌”指凡是肌肉萎缩者,在萎缩肌肉上选取主要穴位;“麻络央”,指凡是麻木不仁者,选取该部位龙路、火路网络的中央点为主要穴位:“抓长子”指凡是皮疹类疾病引起瘙痒者,选取最先出现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作为主要穴位。仅此数条还不够,每一种疾病还需根据实际需要,循龙路、火路取穴,以提高治疗效果。

药线点灸疗法的操作规范如下:

持线:以右拇指、食指挟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约1~2公分。

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煤油灯或其他灯火上点燃,然后吹灭明火,只留线珠火即可。

施灸:将线端珠火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健而敏捷地将带有珠火的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般一个穴位只灸一灶(梅花、莲花、葵花穴等除外)。

操作时必须掌握火候,以线头呈“珠火”时效果最佳,切忌明火点灸。手法一般是“以轻对轻”、“以慢对重”。灸后有蚁咬感或灼热感,不要用手抓,以防感染。施灸时点一次火灸一壮,再点再灸。一般每天点灸一次,依据病情确定疗程长短。

2.药物竹罐疗法

本疗法流传于壮族聚居的百色地区,其主要传人为来自该地区乐业县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老壮医岑利族主治医师。经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发掘整理和临床研究规范,1993年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并荣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其治疗机理是:通过用煮沸的壮药液加热特制之竹罐,吸拔于治疗部位上,疏调龙路、火路之气机,达到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肿等治疗效果。适用于风湿痹痛,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酸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损伤、头痛、骨折愈后瘀积等。

药罐选取壮族地区特有之金竹制作,以近根部正直者为佳,口径一般为1.5~4厘米,去掉外皮。罐壁厚度适中,口边磨光,平滑,长度为10厘米左右。常用的浸泡药罐的药物有杜仲藤、三线三、五爪风、三角风、八角风、抽筋草、臭牡丹、五加皮、鸡矢藤、石菖蒲等,上药各适量加水煎熬成药液,热浸竹筒备用。

拔罐操作方法:将适量的壮药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约5分钟后即可取出备用。边拔连捞,甩净水珠,趁热迅速扣于选定的拔罐皮肤上,每次拔5~10分钟,第一次拔的时间可短些,拔出后即用锋利的三棱针在罐印部重刺3~4针,又迅速取热罐在针刺部位继续拔罐。如此反复2~3次。每次均须用消毒棉球将拔吸取出来的血液拭擦干净。最后用消毒毛巾轻敷于所吸拔的部位,凉了再换热毛巾,亦反复2~3次。

3.针挑疗法

本法广泛传布使用于壮族地区,可谓源远流长。其法是运用大号缝衣针或三棱针等作为针具,通过挑刺体表一定部位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其著名传人是广西德保县已故著名老壮医罗家安及其大徒弟农大丰壮医。著有《痧症针方图解》一书。针挑治疗的机理是:通过针挑龙路、火路的体表网结,疏调气机,调和阴阳,逐毒外出而达到治疗效果。适用于多种病症,尤以痧症、痹症、风湿关节疼痛或僵直、腰痛、跌打损伤、肌肤麻木不仁等,疗效颇为显著。

挑点选择:多为龙路、火路网络在体表的反应穴(网结,又称压痛点或敏感点),或龙路、火路的皮下反应点。挑点主治的一般规律是:天部(即头额部)针挑点常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发热性疾病;背部挑点主要用于胸痛、感冒及一切热性病;腹部挑点主要用于腹部疾病、痛经等;上下肢挑点主要用于风湿痛。罗家安老壮医还创造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挑点选择方法:即以疾病所在部位为依据,施术者先用右手中指用力划压患部皮肤肌肉,然后在隆起线两端或中间取穴。

壮医针挑操作方法较多,就基本手法来说有浅挑、深挑、疾挑、慢挑、重挑、跃挑、摇挑等。就针挑方式来说,有点挑、引挑、丛挑、环挑、散挑、排挑等。不管采用何种挑法,均以疾进疾出(慢挑除外)挑断表皮或皮下组织,针孔能挤出少许血液为第一要义。具体操作步骤是:选好挑点,常规消毒挑点及针具,左手拇指绷紧挑点皮肤,右手拇、食、中三指合拢握紧针具,对准挑点迅速入针并挑起,然后在挑点挤出少许血液,再涂以少许生姜或其他消毒液即可。据报道,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的病症达80多种,尤其对痧症有良效,如羊毛痧、七星痧、五梅痧等,均可首选针挑方法进行治疗。

除针挑治疗痧症外,壮医对痔疮、疳积等专科疾病,还有一套独特的针挑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4.陶针疗法

陶针疗法是用陶瓷片敲击或磨制成针状医疗工具,然后在人体体表的相应穴位按压,或刺割至皮下出血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陶针疗法是古代壮医传统的医疗技术之一,至今仍在壮族地区流传不衰。1949年后,壮医专家覃保霖副主任医师对这种疗法进行了发掘整理和规范,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陶针疗法》一书。

适用范围:民间常用于治疗小儿夜啼、中风、中暑、小儿急慢惊风等病症。

操作方法:按刺激方式分,有点刺、排刺、行刺、环刺、丛刺、散刺、集中刺和扩散刺等;按刺激的强弱分,有重刺、轻刺、中刺、放血刺、挑疳刺等类别。凡天部疾病、热症、阳证,多用重天(上)轻地(下)的手法;对地部疾病、寒症、阴证,多用重地轻天手法。对寒热交错、虚实相兼的病症,则用人部平刺、两胁轻刺之手法。施术前后宜用碘酒、酒精或生姜汁局部消毒。操作时应注意将陶针清洗干净,最好进行消毒。刺激手法和刺激强度,视病情状况及患者能忍耐为度。对局部有烂疮、过敏和皮肤病者,不宜用此法。

除了上述外治方法外,壮医还有许多种其他的外治方法,如火针疗法、麝香针疗法、跖针疗法、掌针疗法、油针疗法以及皮肤针、微型刀针、温刮缚扎刺法、耳针疗法、四方木热叩疗法、无药棉纱灸疗法、药棉烧灼灸法、灯花灸法、水火吹灸法、竹筒灸疗法、艾灸疗法、火功疗法、鲜花叶透穴疗法、骨弓刮法,药物薰蒸、佩药、垫药、药棰、敷贴、滚蛋疗法、热熨疗法、浴足疗法等等。这些外治法都具有相当的特色和疗效,值得进一步发掘整理和规范提高,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