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居及建筑:》民族融和的见证 辽代雕龙才会木棺

民族融和的见证 辽代雕龙才会木棺


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藏有一口辽代彩绘木棺,木棺下部虽已腐朽残损,但其四壁彩绘部分却基本完好。辽代彩绘木棺棺板取材柏木,现虽已部分残朽,但仍散发出浓烈的柏木气味。棺长2.19、前宽0.9、残高0.9、后宽0.73、残高0.66米,整体呈前宽高、后窄低形,棺盖由..

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藏有一口辽代彩绘木棺,木棺下部虽已腐朽残损,但其四壁彩绘部分却基本完好。

辽代彩绘木棺棺板取材柏木,现虽已部分残朽,但仍散发出浓烈的柏木气味。棺长2.19、前宽0.9、残高0.9、后宽0.73、残高0.66米,整体呈前宽高、后窄低形,棺盖由六块板粘合成五折角形,中间三凸角设龙脊三条,中间龙脊前置一雕刻精美的独角夔龙头,两侧的两条凸脊前端雕异兽头。木棺四壁以中国传统的画法进行了彩绘,左壁绘行龙,龙首前绘一契丹女侍,头梳双重髻、身着直恤衫面向前方恭立。右壁绘一虎头龙身、四爪腾空,爪下祥云涌动,虎首前亦绘一如左壁女侍。前壁上方绘一朱雀双爪蹲踞、双翼伸展作欲飞状,雀下绘半开半掩的楼门,门楼两侧各绘一展翼曲颈飞翔之鹤。门左绘男仆拱手侍主,门右侧绘一女仆,双手于腹前恭立,二仆正在准备为门内的主人随时招唤而侍奉。后壁绘一龟伸颈回首,龟身上缠绕一蛇,蛇首在龟首上方与龟首相对,龟蛇脉脉相视。这四幅彩绘都有不同程度残损和剥落。

木棺四壁的彩绘称之为“四神”,“四神”来自中原汉文化的“五行”、“四时”、“四象”、“四色”之说。契丹人处理尸体的葬俗很原始,他们采用的是不土葬、不造墓、不树冢,而是以车载尸入山中,挂于树上,三年后再取下来焚烧火化,并且还要念焚骨咒。契丹人采取土葬、造棺、修墓是接受了中原文化之后才产生的。是吸纳中原汉族儒、道二学之后,并结合本民族的葬俗而演变的。对此,王青煜在其《护身符》一书中言:“由于契丹统治者对儒教的提倡,契丹贵族对儒学的研习,在加之大批的汉族知识分子从中原徒至辽地,另外还有大批的中原汉族农民、商贸、工匠被掠至辽地,因此中原汉族以儒教为仪轨的文化习俗,对这个草原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辽朝二百余年里,部分契丹族逐渐地从生活习俗上汉化,当然来到辽地的中原汉族也不同程度的契丹化。这里所说的汉化,契丹化只不过是两个民族在生活习俗上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所产生的结果”。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这口契丹贵族所用的木棺,就充分的说明了契丹人在不断的汉化过程中,逐渐系统的接收中原葬俗葬礼的最好例证。 (李富 左利军)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