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中祥博士在沙湾县鹿角湾夏牧场采访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朱买·安尼瓦尔别克
天山网讯(记者燕玲摄影报道)
从伊犁走出去的大学者
虽然伊犁知道黄中祥博士的人并不多,但他的名字在学术界可谓响亮:他是中国研究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权威学者,他写的《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一书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哈萨克族史诗的专著,获得全国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奖,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
记者曾在州“非遗”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陈江琼那里看到过黄中祥撰写的《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一书,厚厚的精装版,系统地介绍了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形成时期、类型划分、演唱艺人、部族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还收录了一部典型的哈萨克族英雄史诗文本,是一本集知识性、资料性、学术性为一体的专著,很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8月中旬,得知黄中祥来伊犁做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方面的调查工作,记者马上与他联系,但他的日程安排得比较满,社会活动又比较多,一直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后来,记者只好在他参加一个活动时“守株待兔”,总算等到他,与他边走边聊,进行采访。
没见到黄中祥之前,以为作为大学者的他应是架着一副眼镜、满头白发的样子,一见之下,他竟然是一个身材高大、有一身慓悍之气的人,洪亮的声音,宽宽的脸膛,古铜色的皮肤,使他更像一个草原上的哈萨克族骑手。
“一个人要想一阵子快乐就去做官,而要想一辈子快乐就去做学问!”黄中祥用这句话做了开场白。
上世纪50年代,黄中祥的父母从河南来到伊犁河谷支边,后来定居在伊宁县。黄中祥从小和周围的少数民族孩子一起长大,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维吾尔语,并与少数民族伙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76年,聪颖好学的黄中祥考进自治州党校专门学习哈萨克语,毕业后分配到州政府工作。因为踏实上进,又会两种少数民族语言,黄中祥很受上级器重,可谓春风得意、前程远大。可是,冷静地审视自己之后,黄中祥觉得自己更应做学问,把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介绍出去。1988年,他考上新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从事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研究教学工作。1997年,他又考上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文学研究工作。经过十几年的不懈钻研,黄中祥终于成了一位通晓汉、哈萨克、维吾尔等语言,在哈萨克语言文学研究方面具有相当影响的大学者。
解读《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
“史诗是口头文学中的集大成者,几乎包括了口头文学的所有体裁。如果把民间文学比作大大小小的一群羊,那么史诗就是这群羊的领头羊。头羊离不开羊群,羊群中不能没有头羊。”谈起《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一书,黄中祥如是说。
图为黄中祥在额敏县拜访哈萨克族著名民间女阿肯贾玛丽汗·卡拉巴特尔。
黄中祥向记者介绍说,我国哈萨克族人口有130多万,是超过百万人口的较大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哈萨克族人拥有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哈萨克族英雄史诗是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产生发展的。史诗的形成首先要有英雄,而英雄的诞生绝非偶然,使原始初民受危害的不只是毒蛇猛兽、自然灾害,还有诡计多端的妖魔和横行霸道的强敌。当他们处于低级意识时,只是被动地去对待;当他们意识到人的力量时,就期盼能出现斩妖降魔的非凡英雄。这时,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理想的英雄形象。男性就会不失时机地纷纷表现自己,为百姓消灾造福去赢得英雄的称号,这就为史诗中英雄的塑造创造了难得的素材。早在6世纪鄂尔浑—叶尼塞碑文文献或更早些的书面文献中就已经留下了记载。鄂尔浑—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阙特勤》、《毗伽可汗》、《暾欲谷》等碑文的内容就涉及到了诗歌,而且是颂扬英雄的诗歌。
黄中祥说,英雄史诗是游牧经济的必然产物。印度人有了《摩诃罗婆多》和《罗摩衍纳》,是因为雅利安人的游牧文化渗入印度时,当地的达罗毗荼人还没能形成足以与之抗衡的农耕文化,使雅利安人的英雄故事和当地的神话融合,形成了两部史诗。古希腊的两大史诗也都是以攻打特洛伊城战争为背景的,史诗中的赫拉克利特、特修斯、俄底修斯都是智勇双全的英雄。
哈萨克族英雄史诗是在神话、传说和故事的基础上,汲取祝词、巴克思歌、民歌、挽歌等民间习俗歌中的养分,不断丰润自己的肌体而逐渐形成的。
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流传主要靠民间演唱艺人,他们不仅在史诗的再创作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传承上也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根据哈萨克族英雄史诗演唱艺人的社会职能、演唱手法和传承方式,可将其分为巴克思、萨勒—赛里、吉绕、吉尔奇、阿肯、安奇—阿肯和黑萨奇等。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草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在自己的口头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总要描摹和反映草原生活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刻画和塑造草原民族的性格特征,创作出广为流传的英雄史诗。
黄中祥向记者介绍说,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基本情节可分为征战型和婚姻型两种母题系列。征战型母题系列的史诗主要由时间、地点、勇士特异诞生及成长、亲人、战马、故乡、毡房、敌人的消息、证实来犯、备马、携带弓箭和宝剑、出征迎战、勇士的威力、发现敌人、与敌人相遇、互通姓名、搏斗、敌人战败、求饶、杀死敌人、凯旋而归等基本母题组成;婚姻型母题系列的史诗主要由时间、地点、勇士特异诞生及成长、亲人、战马、故乡、毡房、未婚妻的消息、提亲、亲人的劝告、证实来犯、备马、携带弓箭和宝剑、远征、途中的遭遇、到未婚妻家、女方拒绝嫁女儿或提出苛刻条件、通过英勇搏斗征服或说服女方、举行婚礼、携带妻子凯旋而归等基本母题组成。根据这两种母题系列的内容、数量和组成方式,又可分为简单型、复合型和多重复合型三种类型,其中多重复合型的形成与哈萨克族推崇英雄的心理密切相关。从对力的崇拜嬗变为对英雄的推崇是游牧生活的客观需求,是游牧社会组织结构发展的必然结果。
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传承方式有一个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最初只是无意识的血缘传承方式,后来发展到有意识的业缘等方式。传承在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流传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巡回传承方式是通过民间说唱艺人走村串户的演唱方式来进行传承的一种形式,属口头传承的范畴。哈萨克族人性格开朗,待人诚实,四海为家,热情好客,喜欢到他乡去联络交流,处处表现出大草原的粗犷豪放和游牧民族的大度性格。这些民族特征在哈萨克族民间说唱艺人的身上得到了体现,他们走村串户地给群众演唱,招收徒弟,真传演唱艺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哈萨克族的巡回传承方式最早可追溯到8世纪传说中的霍尔赫特和15世纪的阿山·凯依赫。他们居无定所、行无固向,足迹遍及草原,唱词回荡在哈萨克等突厥语民族的心中,是巡回传承的鼻祖。
一部英雄史诗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就是演唱艺人与听众共同创作的过程。演唱艺人根据每一段唱词在听众中得到的肯定或否定、喜爱或厌恶等方面的情绪反馈,及时地对史诗英雄的形象进行增删、补充和修正。一部英雄史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若干代艺人的演唱,会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历时唱本;一部英雄史诗在同一时期经过不同艺人的演唱,会形成具有个体特色的共时唱本。不论是历时唱本,还是共时唱本,都离不开听众的参与和艺人的再创作。
谈到草原文化和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关系,黄中祥说,草原文化是哈萨克族人祖祖辈辈在特定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史诗是以活形态的形式传承于民间,始终不脱离社会生活,是再现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从中可以挖掘出草原文化的真谛。《哈萨克英雄史诗和草原文化》一书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探讨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形成、演唱艺人、类型分类、传承特点、部族特征、宗教特征等方面的内在规律,揭示了草原文化的深层涵义;而又凭借探究草原文化的内在因素,解释了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中所出现的现象和规律。
“我要把哈萨克族的优秀文化宣传给更多的人”
有学者认为,《哈萨克英雄史诗和草原文化》一书的完成不仅填补了将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进行结合研究的一项学术空白,而且为增进中国与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各国的友好文化往来将发挥一定的纽带作用。黄中祥的同事、突厥史诗专家郎樱教授说:“《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这部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也是国内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研究哈萨克族史诗的专著。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我国史诗研究、史诗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哈萨克英雄史诗和草原文化》这本书是黄中祥呕心沥血之作。为撰写这部近50万字的研究专著,他阅读了国内外几百万字的史诗文本与参考资料。在黄中祥父母的家里,他给记者看了一摞影集,大部分是他到牧区收集资料和到中亚国家讲学、访问的照片。床上、桌上到处是厚厚的外文资料,有俄文、英文的,还有德文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中祥先后到我国的甘肃、青海、湖南、河南和新疆的各县市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对突厥语族诸民族的语言文学进行实地调查,尤其是对哈萨克族的语言文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调查,几乎走遍了我国突厥语民族的聚居地,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了解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概况、时期分类、演唱艺人、类型分类、传承特点、部族特征、宗教特征等,黄中祥参考了大量的汉文及国内哈萨克文文献、外文文献。
著作初稿撰写出来后,黄中祥获得了去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学术访问的机会。这期间,他访问了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卡拉卡尔帕克族的多位史诗歌手与史诗研究者,并在那里查阅了大量民族文字文献与俄文资料。回国后,由于学术视野的扩展,掌握资料的不断充实,于是,他对专著又重新构思,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与鲜活的资料。此国家课题完成后,在结项过程中,他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三易其稿后最终出版。
黄中祥治学态度严谨,他在《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一书中的引文,均附有哈萨克族原文转写。他说,做学问是个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在牧区收集资料时,黄中祥和牧民同住一个毡房,同吃一锅饭,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同去的学者有人受不了,要回县宾馆住,但黄中祥坚持住毡房。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哈萨克族人的生活,得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1999年8月,黄中祥在甘肃裕固族自治县考察时,住在祁连山下的牦牛毡帐房里,晚上零下十几摄氏度,冻得他整夜几乎没有合眼。至于风餐露宿、日晒雨淋等,更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吃这么多苦却能甘之若饴呢?黄中祥说,是因为他热爱哈萨克族人民,愿意毕生为他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要把哈萨克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给全国、全世界的人。这是我最大的心愿。”黄中祥对记者说。
伊犁州是哈萨克族人的聚居地,有研究哈萨克族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也有一些人在默默地做着这些事情,黄中祥希望大家能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多收集资料,厚积薄发,不要忙着出一些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浅层次的东西,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共同推进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