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艺术与工艺品:》新疆的英吉沙小刀(组图)-工艺

新疆的英吉沙小刀(组图)-工艺


英吉沙小刀 中国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维吾尔新疆的英吉沙小刀(组图)新疆的英吉沙小刀(组图)工艺

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

维吾尔族老人和英吉沙摊铺

维吾尔族老人和英吉沙摊铺

英吉沙小刀简介

英吉沙小刀在新疆好比“王麻子剪刀”在杭州。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造型别致,制作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

英吉沙小刀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使用的原料有白银、白铜、黄铜、贝壳、牛骨、骆驼骨、有机玻璃、塑料、宝石和钢铁等,英吉沙小刀一般长十几二十来公分。最大的达半米以上,最小的仅两寸左右。

维吾尔和哈萨克等民族的成年男人们都喜欢随身携带一把心爱的刀子,用于日常切瓜、解肉、宰羊等,有的只是作为一种装饰佩挂在腰侧。这种小刀大多刀刃锋利,造型美观,做工精致。南疆各地虽然都有生产小刀的地方,但数英吉沙小刀最为出名。

英吉沙小刀有四十多种,有维吾尔人喜爱的凤尾式、百灵鸟式、喜鹊头式等等。

新疆英吉沙县芒辛乡十社是英吉沙小刀的发源地,是小刀生产的专业村,在村子里,你随便走进哪一家,都可以看到小刀生产的过程。

 

维吾尔族青年在制作英吉沙小刀

维吾尔族青年在制作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的五个特点:

其一,选用优质弹簧钢板锻打,经老师傅淬火处理后的英吉沙小刀,铜口锋利非凡,有“削铁如泥”之说。其二,造型独特,花色品种多。英吉沙生产的小刀有20余种,40多个花色品种,传统的造型有弯式、直式、箭式、鸽式等,其中又按民族欣赏习惯的不同,分别制作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藏和汉族等不同式样。每个花色品种又有大、中、小三个不同的规格。其三,刀柄装饰华丽。英吉沙小刀的刀柄上分别用铜、银、玉、骨和宝石等组合成俏丽对称的民族图案,这种装饰为英吉沙小刀增添了艺术效果,使人喜爱和收藏。其四,凡是英吉沙小刀都有用维吾尔文或汉文在小刀柄上刻有“英吉沙”的标记,以防假冒。其五,每把英吉沙小刀都有合身的刀鞘。刀鞘用牛、羊皮模戳压制而成,上面有美丽的图案,并备有佩带用的环扣,有的刀鞘也用银、铜和铝制作,上面刻有各种民族图案,既显得华丽,又显得珍贵。所以英吉沙小刀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

英吉沙小刀的传说

英吉沙小刀的产生,据说三百多年前,仁慈的真主看到英吉沙干旱缺水,土地瘦瘠,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于是作为补偿,暗中指点佑助芒辛乡栏干村一位刀匠,从此英吉沙小刀脱颖而出,声名大噪。神话的传闻未必可信,不过英吉沙小刀的出现与当地人的生活习俗相关却毋庸置疑。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大都崇武尚刀,他们多以游牧为主,副食也多是牛羊肉,宰剥牛羊或切割肉块需要相适宜的刀具。维吾尔人喜欢大块牛羊肉,尤其爱吃烤全羊。众宾团坐的筵席上,当美味飘香的牛羊肉端上时,宾客们便纷纷亮出各式各样的刀子。谁的小刀精美漂亮,人们就会投去赞赏的目光。另外,南疆是著名的瓜果之乡,英吉沙小刀是削果皮特别是切哈密瓜的最佳用具。

哈力克·吐尔逊打刀子

哈力克·吐尔逊打刀子

一把英吉沙小刀的诞生

吐尔逊将一块长条形的钢块放在火上烧得通红,然后迅速将它拿出来放在铁砧上不停地煅打,如此反复,那块钢条还没有一点刀子的模样,仍是一块薄一点的长条形状。这个过程已用去了近四十分钟的时间。

这时候吐尔逊说,这把刀子大约还得四个多小时才能完成。

吐尔逊的三个儿子也在做刀子,不同的是,他们用的是现代化设备,父子两代各不相干。

在英吉沙芒辛乡十社的210户人家中,有166户在打刀子,30多户在卖刀子,闻名于世的英吉沙小刀大多出自这个村子。吐尔逊家传的打刀技术,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吐尔逊的曾祖,是这里最早开始打刀子的手艺人。传到吐尔逊这一代,已经是第七代了。到如今,他也是村里唯一存留的用手工打制刀子的人,村子里别的人家早都用机器代替手工了。

吐尔逊打一把刀子需要半天的时间,我问他的几个儿子:你们一天做多少把刀子?他的小儿子用生硬的汉语说:大概六七把吧。我笑着对吐尔逊说:看,你儿子要比你打得多。吐儿逊有点不屑地摇摇头:他们那怎么能叫打刀子?只能算做个刀把子。

吐尔逊的小儿子阿不都则告诉我:他那样也太慢了,而且不好卖,我们这个是上海加工订做的不锈钢刀子,游客都喜欢这样的。

吐尔逊的几个儿子都不愿跟他学打刀子的技术。现在,人们更喜欢那种上海加工的不锈钢的刀子。他也很无奈。

但吐尔逊对自己的打刀技术说起来还是很自豪:我从小跟爸爸学打刀子,已经打了四十年的刀子了,许多本地人,杀羊的刀子、割肉的刀子嘛都还是到我这个地方来拿,虽然别的村子也有手工打刀子的,但他们还是认我家祖传三百年的刀子,几十年了都是这个样子。

吐尔逊停止煅打后,反复端详那钢条,那块钢条看上去已经有了一点刀子的形状,他用那支长剪刀的扁嘴夹子重又夹到火上,鼓风机的声音又开始响了。

乡政府的翻译凯衣撒尔说,以前这个村子,手工打刀子的艺人很多,这个村子的刀子好,也是远近知名的。维吾尔男子有佩带刀子的习惯,几乎每人身上都会有一把心爱的刀子,有一把得意的刀子,巴郎子在洋岗子面前都会神气很多,刀子就好像一个维吾尔男人的脸面。凯衣撒尔说他有一个远房亲戚,生活非常窘迫,却仍要花150元去打一把刀子。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带刀子了,手工刀子大都是自家用的,销量很少,只有附近村子里的人来买了。

英吉沙小刀出名以后,需求量大了,手工刀的加工因为时间长而跟不上需求,再加上手工刀销到内地很容易生锈。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英吉沙小刀,刀身都是从上海的工厂里统一加工好的,不锈钢材质,也非常精致,在这里只是装上手工的刀把。在芒辛乡十社,做刀子的手艺都是代代相传,几乎八九岁的小学生都可以完成这件工作。做好刀把,将它卖给村子里几个卖刀子的大户,然后再由大户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上。

在这个村子里,打刀子是主业,种地是副业。

吃完饭后吐尔逊又开始了他的工作,不停地捶打那个钢条,已基本是刀的模样了,几乎是重复的动作,至少重复了上千次了,也快四个小时了。

煅打的声音终于停止了,吐尔逊将那把灰灰的刀子放进水中,说刨光就好了。

刨光的过程用了一个多小时,刀把是已经做好了的,装上去即可。

一把真正的英吉沙小刀,是经过无数次煅打后才诞生的。(新华网新疆频道 2006年12月)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