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艺术与工艺品:》水族剪纸-民间工艺

水族剪纸-民间工艺


水族 水族剪纸 中国少数民族水族剪纸

韦帮粉在剪纸

韦帮粉在剪纸

韦帮粉:中国水族剪纸艺术家第一人

在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剪纸艺术之乡”的都匀市奉合水族乡奉合村,有一位勤劳朴实、心灵手巧的普通水族农家女子,名叫韦帮粉,她不需要描绘,凭一把剪刀即能剪出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各种图案,她的剪纸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而且,她的剪纸艺术走出了贵州,走出了国门,是水族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水族剪纸艺术家第一人”。

水族剪纸

都匀水族妇女剪纸是随着服装的装饰需要而产生的,主要用作刺绣花的底样,常见的有围腰花、衣袖花、衣肩花、背扇花、小孩帽花、鞋花等。它们生活气息浓厚,风格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水族剪纸的内容非常丰富,题材绝大部分取于生活,图案有人物、花鸟、瓜果、鱼虫、走兽以及几何纹样等。这些都是水族人民生活所熟悉的东西,是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反映了水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热爱和渴求生活美好和幸福的愿望。

韦帮粉和她的剪纸作品

韦帮粉和她的剪纸作品

韦帮粉

韦帮粉生于1954年,从7岁起就在母亲的熏陶下学刺绣,8岁时自己就能独立在背带、围腰上完成绣花的整个工艺过程,为日后的剪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就在这一年,她开始迷上了民间剪纸艺术。当时,村里的许多妇女都会用纸剪成花鸟虫鱼之类的东西,绣成漂亮的围腰、背带……小小的韦帮粉就经常站在她们身边“偷师学艺”。

山里的生活寂寞而单调,剪纸成了韦帮粉最大的乐趣。大山给了韦帮粉许多创作的灵感,那些牛、羊、马,还有老人口中远古的故事和传说,都成了她创作的源泉。13岁那年 ,韦帮粉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去赶乡场。到乡场后,小伙伴们都玩去了,而韦帮粉却悄悄地拿出藏在书本里早己剪好的剪纸作品,不好意思的摆上街头,张罗起了生意。第一次她卖了7角钱,高兴得好几天睡不着觉。剪纸给韦帮粉带来了快乐,也给她带来了爱情。与她结合的小伙子就是因为仰慕她的剪纸技艺而走近她的。

经过多年来的反复揣摩,用心苦练,加上绣花的扎实功底,韦帮粉的剪纸艺术不断提高。当地的斗牛场景,鸡、狗嬉闹情趣以及门神的风采等等,在她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和灵巧的手上变得栩栩如生。但这并没有使韦帮粉感到满足。在一位热心的同乡人帮助下,她开始外出“推销”自己的剪纸作品。1985年,韦帮粉大胆走出山门,每逢星期天都到都匀城摆摊,在街头根据顾客的要求现剪现卖,一元钱一张,很受欢迎。这给当时的都匀人带来了久违的民间艺术清风。剪纸,不仅使韦帮粉从一名普通的水家妇女成为享誉方圆百里的“民间剪纸艺术家”,而且使她的家庭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路。1995年,韦帮粉索性到都匀城里找了一固定地点专门从事现场剪纸出售。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旅游者,她都笑脸相迎,用不太纯熟、带着水族腔调的汉语招徕顾客,仔细琢磨顾客的要求,力争做到需要什么就剪什么。因此,她的剪纸作品深得顾客喜爱。一时不会剪的,她便抽出时间去找城里的美术老师请教图案要领,她的剪纸作品因此打开了销路,收入日渐丰厚,家庭生活越过越红火。

韦帮粉最喜欢剪的是龙凤,龙凤纹样在水族剪纸被广泛地采用,是水族人民普遍喜爱的题材内容。龙象征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凤象征和平、自由和美丽。贵州苗岭山区,梯田密布,水源缺乏,解放前水族人民称这些梯田为“望天梯田”,靠天下雨是丰收,天不下雨就挨饿。传说龙是神物,能兴云雨。因此,水家姑娘都喜欢用龙作为刺绣的题材。衣袖花通常是对称的双龙或双凤,配以其他图案陪衬,如“二龙抢宝”、“双凤戏牡丹”。有的在衣袖花的中心部位配置一条可爱的盘龙,左右二旁是凤的纹样,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双凤望盘龙”图案。其他在一些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喜欢用龙凤纹样作装饰,四角配以云纹样。龙凤是水族比较古老的剪纸图案题材,虽受汉族文化影响,但是长期以来,经过水族人民不断地创造、丰富和发展,已形成了水族人民自己有特色的传统图案。

自然纹样也是韦帮粉剪纸经常采用的题材,以蝴蝶、鸟雀、花卉、瓜果、鱼虫等为多。花卉中有荷花、菊花、牡丹花、层层花、刺犁花等;瓜果类中有石榴、桃、枇杷、金瓜、葫芦等。她在对日常生活的环境、接触的事物长期观察中,创造出了许多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族剪纸图案。有些花卉和果实常和水族人民自己美好的愿望相联系,如牡丹、荷花、石榴、桃、金瓜、葫芦等,都象征着幸福和吉祥。鱼也是反映水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含有“连年有鱼”、“吉庆有余”的意义,这与汉族人民用谐音和隐喻的方法一样,从而对鱼的寓意有相似之处。在水族图案中,以鱼为题材的图案非常普遍。这些剪纸图案题材一方面本身有着象征意义,另一方面也与他们居住的地域环境密切联系,靠近山区者图案常是花卉、鸟雀等;靠近江边者多为鱼、虾、蟹等。有的剪纸与本民族历史、习俗相联系,包含一些神奇的传说,如蝴蝶是水族人民尊敬的形象,在《枫木篇》中叙述蝴蝶妈妈来自枫树,生下12个蛋,蝴蝶是老祖宗,家里有了争吵,蝴蝶来就不争吵了。蝴蝶图案反映了水族人民对蝴蝶的崇拜。又如泥鳅在水族民间故事《果罗涧》中说:财主用铁人堵住泉眼,使良田受旱,农民无以为生,是泥鳅教会农民凿铁人的方法。铁人被凿开了,财主被水冲走,从此旱地又变成良田。水族世代相传的《踩鼓舞》,据说是模拟啄木鸟声编成鼓点,再按水爬虫的回游,编出队形和舞步,而后流传下来的。这些图案的内容都与他们本民族古老的传说相关,带有自己民族的社会风俗意趣,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韦帮粉的剪纸中,还有少数的人物题材,如人骑骛、马、龙,以及英雄打虎等,还有寿星、张果老、仙女、仙童等。这些是受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启发,都是水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反映现实生活题材内容,如“参军图”、“耕牛图”、“解放军骑马”、“双轮双铧犁”等。它们表现了水族人民热爱党、热爱解放军、热爱解放后人民美好生活等新的内容和新的思想感情,但是这些剪纸在艺术形式上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剪纸特色。韦帮粉的剪纸图案的造型是非常生动有趣的,纹样不是自然主义的模仿,而是作了大担的夸张和变形,采取概括、取舍的手法,使各种自然形象具有典型化,富于装饰效果。牡丹花(水族称为“客家花”)的花瓣层次,变成有秩序、有规则的具有装饰性的花朵,形象鲜明,便于剪刻。蝴蝶双翅花纹简化,去繁以精,双须粗短而弯曲,使蝴蝶的形象更富于装饰趣味。鱼的造型常把头和眼加大,更显得其天真可爱。在剪纸中常见的三尾凤总是突出其美丽的尾羽。水族人民心爱耕牛,牛是他们劳动的忠实伙伴,牛的造型粗壮朴实,慈祥忠厚。斗鸡是水族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剪纸图案中的公鸡,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神气活现,颈项里的毛羽竖起,两脚一踮,一副公鸡斗架的形态。各种形象无不强调其本身的特征,并加以夸张取舍,各种图案造型颇为典型感人。

韦帮粉的剪纸图案的造型除了注重于表现对象的特征外,她的另一特色是对形象的创造富于想像力,如龙的形象千变万化,不拘一格,龙身上可以添小鸟的翅膀,牛角可以长在龙的头上,龙头可以加上鱼身,锦鸡的尾羽可以变成一束含苞待放的花蕾。她的剪纸中龙的形象极其丰富,有团龙、蛟龙、走龙、飞龙、游龙、牛角龙等图案。由于龙身可以曲折,因此可以任意变化,适应各种构图的需要,纹样不受固有的杠杠所束缚,富于想象力和幻想色彩。

勤劳智慧的水族妇女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韦帮粉经过艺术上再创造,把龙的造型减去其威严肃穆的封建气氛,而变得淳厚可爱,再不是那种张牙舞爪,神圣不可侵犯,作为象征皇权的龙了。在水族剪纸图案中常会出现一些老鼠、蜈蚣、泥鳅、水爬虫、金龟子、毛毛虫等形象,这些形象经过创作者的加工和美化,变得非常有趣可爱,耐人寻味。

在自己剪纸致富的同时,韦帮粉没有忘记家乡的同胞姐妹。除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外,还为当地的水族文化产品——水族服饰、水族银饰等找销路,如今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依靠剪纸或经商走上致富路的同村妇女不下20人。

进入20世纪 90年代后,韦帮粉的剪纸技艺得到了都匀市文化部门的重视。她屡次被邀请参加各种赛事和展览会。1989年,她的剪纸作品参加了首届全国剪纸展览,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1991年,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剪纸学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民间剪纸大赛”上,韦帮粉的作品《水族背带花图案》获得三等奖。同年,她的作品在“黔南妇女剪纸艺术比赛”中被评为一等奖。1992年,韦帮粉的剪纸作品《神话人物》被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展”,并送往瑞典展出;她的两件作品被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珍藏。1995年,她应邀赴广州参加中国百绝博览会,现场献艺,现剪现售,受到中外客人称赞。2002年,韦帮粉在都匀城内的石板街租了一间门面,开设“韦帮粉剪纸艺苑”,专门从事民族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和出售她的剪纸作品。2004年10月,韦帮粉荣获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4年全国剪纸邀请赛”特等奖,进入全国“十把金剪刀”之列。2006年11月,在由贵州省人事厅、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及“十大民间工艺美术精品”评选活动中,韦帮粉荣获“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称号。(杨启刚)

点击搜索与:水族 水族剪纸 中国少数民族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