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历史上有众多的阿昌族制刀名师高手,他们的心血,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永远地注入在户撒刀体内,成为了户撒刀的灵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历代宗师都没有留下姓名,留下的只是他们的技艺、传统风格和不可忘怀的各种招牌。例如“箭牌”、“剪刀牌”、“手枪牌”等。据说“手枪牌”在20世纪40年代最有名气,50~60年代也有枪牌,不过图案有所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多数铁匠用一个五角星作牌子,但是有一个弊病,就是名师的优质产品得不到优质优价。后来师傅们又采取产品编号的办法,有的师傅干脆在自己的产品上压上或凿上自己姓名中的一个字,借以保护各自手艺名声。“箭牌”、“手枪牌”多见于长刀,生产于户撒新寨一带。
户撒打刀是群众性的,在阿昌族村寨,只要是男人,就没有不会打刀的,并且是一代传一代。每年秋收之后,多数阿昌男人担着打铁工具远走他乡,走村串寨,流动打刀。新中国成立前多到干崖、南甸、盏西、盏达、八莫、南坎、密之那等地打制铁器、刀具,春耕前又回家乡搞农业生产。
户撒能打制刀具的阿昌族工匠有多少,因历史久远谁也说不清。新中国成立后比较有名的例如曼东寨的藤茂芳、线力所等。藤茂芳刚进入而立之年就有了名气,与来福村的张连沛两人号称“户撒两把刀”。历史上,户撒刀的生产是一个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一般是打长刀的不打短刀,打小尖刀的不打菜刀,打砍刀的不打镰刀。一把小小尖刀的木柄、木鞘竟是另外的村寨制作;长刀的柄鞘如此精致美观,竟是不打刀的村寨生产的,一把配备完整的背刀所要的柄、鞘的背带要由不同的村寨制作。分工如此精细,配合又如此紧密,一把上乘的户撒刀都要经过多人的协作、若干道工序,最后才成为受人喜爱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