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保安腰刀曾经是保安族人民的一种文明图腾和象征,它让保安族的文化传承历史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化中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不乏光环的苦旅。然而,在市场经济成为一种历史潮流和时代最强音的今天,保安腰刀却面临着一种令人担忧的尴尬。
在2006年6月10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前夕,作为保安族最具代表性的保安腰刀的锻制技艺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角度讲,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保安腰刀的保护现状并非十分乐观。
保安族与保安腰刀
“知道保安族这个优秀而奇特的民族的人也许不少,但真正了解其族缘和历史传承的人可能并不多。”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马成告诉记者。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保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据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的保安族人口已达到1.65万,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就占到了全国保安族总人口的近90%。
保安腰刀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伴随着保安族的发展历史,体现着保安族人的勤劳智慧和审美意识。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工艺品,保安腰刀以其精湛的制造工艺、丰富奇特的文化内涵、完美精致的造型以及经久耐用、物美价廉的特点而享誉海内外,与新疆的英吉莎小刀、云南的阿昌刀齐名天下。一位专门研究保安族和保安腰刀的专家告诉记者,要想真正了解保安腰刀,不能不了解保安族的民族变迁。
甘肃省文化厅厅长马少青不仅是一位地道的保安族人,同时也是保安族族源问题的潜心研究者。他说,关于保安族的族源之说,在学术界众说纷纭。一种是以蒙古人为主的说法,另一种是回族为主的说法,第三种是以色目人为主的说法。第三种观点的支撑是,保安族以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与回、藏、蒙、土等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而成。马少青比较赞成这种说法,他认为这种观点较可信,并且尊重了本民族的意愿,也与各种历史传说、语言特色、人种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相吻合。
保安族族源问题也许仍是今后一个时期进行研究探讨的话题,但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复杂变迁的历史轨迹,才让保安腰刀蒙上了一层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神秘色彩。
曾经的辉煌
保安腰刀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保安族人民用自己独特的冶铁技术创造了灿烂的腰刀文化。新中国成立前,保安族贫苦农民为了谋生,男子大多从事副业,冶铁手工业是其主要项目之一。
据大河家镇一位年长的保安族老匠人讲,那时高赵李家村共有100多户人家,其中铁匠占到全村人口的一半左右,有的一户人家就有两个铁匠,甚至一家几代人都从事冶铁手工业。到1949年,高赵李家村的男人几乎全部是铁匠。他说,冶铁技术的传授,大都是父子相传,技术高超的匠人才收学徒。冶铁的匠人,大部分是半年耕种,半年打铁,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打铁。只有少数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
也许正是在这样一个独特而又颇具民族文化内涵的环境氛围的作用与刺激下,1957年,当时的地方政府就把分散的制刀工匠组织起来,在大河家镇建立了刀具厂,并开始成批生产保安腰刀。其后,随着保安腰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逐渐畅销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地,有的还远销我国港澳地区及日本、印度、沙特、尼泊尔及西欧各国。
谈到保安腰刀的历史与辉煌,马成如数家珍。他颇为激动地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保安腰刀已更多地体现在其工艺价值、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在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内涵方面。1980年,在于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由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以保安腰刀为题材编排的反映保安族生活的歌舞剧——《保安腰刀》,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优秀节目奖;同时,保安腰刀1983年被国家民委、原国家轻工业部评为全国民族特需优质产品,1984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现任甘肃省文化厅厅长的马少青,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保安族第一代作家。他以保安腰刀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保安腰刀与蛋皮核桃》,于1986年获甘肃省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二等奖。许多有关保安腰刀的美丽传说,也让这个浸透着民族民间文化色彩的艺术精品在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化长廊中渐放光彩,如《保安腰刀的传说》、《“波日季”腰刀的传说》、《“一把手”的来历》等等。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影视界、文化界人士更是纷纷前往保安族聚居区——大河家镇参观考察,试图从更深更广的层面进一步挖掘和宣传介绍保安腰刀。
疑问背后的危机
今年64岁的马忠孝老人是甘河滩村的一位制刀老匠人,也是村里最有名的一位刀匠。他说自己打刀已有40年了,可现在真有点“心凉”了。年轻人干这个的已经越来越少,不是出去打工,就是做生意或者干点其他什么的,原因就是打刀赚钱太少,好像没什么出路。而全村445户、2600多人,如今做腰刀的还不到100户人家。记者在马忠孝家里看到,一个10多平方米的简易房构成了制造腰刀的原始车间,四周墙上挂满了各种工具。老人介绍说,以前,人们只要一进村子,到处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可现在,这种昔日常见的情景只有在冬闲时才依稀可见。
采访中,许多当地人都不约而同地提起一个人——马吉。他是大河滩村人,据村里人讲,1980年,马吉卖了4只羊,又从清真寺阿訇手中借了500元,集资1000多元,开始生产腰刀,接着又成立了积石山保安刀具厂,随后发展成为全镇甚至全县最大的一家专门从事生产经营保安腰刀的刀具厂。在他的带动和规模经营下,保安腰刀的生产日渐兴旺,产品也不断走向全国各地,许多以此为业的保安人也从中尝到了甜头。但好景不长,不久这个刀具厂就关门歇业。问到关门的原因,许多人的回答是国家对刀具实行管制后断了他们的生路。
说到保安腰刀的现状,马忠孝老人感慨万千:“以前大河家镇大大小小的刀具厂不下30家,管制后幸存下来能够维持的如今还不到10家,即使这些幸存下来的刀具厂的也是半死半活的状况。长此下去,祖辈们世代相传的这门手艺会慢慢地流失、消亡。”
大河家镇党委书记马文英证实了村民们的这种说法。
“我们一直在喊保安腰刀是个地地道道的民族工艺品,有着很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内涵。自从刀具被管制后,群众反应很大,我们也一直向上反映,但作用不大。”当问及被管制的原因时,当地老百姓包括许多基层干部都几乎是一头雾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只知道公安部曾经有一个关于刀具管制的规定,而各种腰刀则成了被管制的对象之一。
记者调查得知,保安腰刀从设计式样、选料、煅打、淬火到镶嵌、砸铆、抛光等工序多达80余道,最简捷的也有40余道工序。如今的保安腰刀已发展为8大类20多个品种,但是按照国家对于部分刀具的管制政策,名扬海内外的保安腰刀似乎只能在自己民族自治的地区有限地流通。
传承的重任与出路的选择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了《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规定》的第二条指出管制刀具“是指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以及其他类似的单刀、双刃、三棱尖刀。”那么,作为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中习惯佩带的刀具是否在此之列呢?《规定》第十二条也作了相应的说明:“少数民族由于生活习惯需要佩带的刀具,由民族自治地区制定办法管理。少数民族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等,只准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销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制造、销售、贩卖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属于管制范围内的刀具。严禁非法携带上述刀具进入车站、码头、机场、公园、商场、影剧院、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和乘坐火车、汽车、轮船、飞机。”2001年,针对少数民族群众佩带刀具流动的问题,公安部作出了批复,明确指出:“少数民族人员只能在民族自治地区佩带、销售和使用藏刀、腰刀、靴刀等民族刀具;在非民族自治地区,只要少数民族人员所携带的刀具属于管制刀具范围,公安机关就应当严格按照相应规定予以管理。”
毋庸置疑,公安部关于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规定是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的,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由此而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像保安腰刀这样的民族工艺品是否会走向日渐衰落的可悲境地?
一位文化界人士特别指出,自2002年起,这个《规定》设置的关于刀具生产、销售和携带的行政许可,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取消的审批项目,但其中的其他管理制度仍然有效。也就是说,管制并没有解除。
“能够进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身就说明保安腰刀在历史地位和民族文化纽带中的重要意义。但在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曲折依然是一堵无形之墙,考验着一个民族文化血脉的艰难跋涉。”这是一个民间老艺人作出的最后总结。
文/何 涛 胡作政 钱河山 刘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