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自清代入关以后,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清代的满族作家有数百人之多,这在过去是鲜为人知的。他们在诗词文赋、小说戏曲方面都有上乘的表现。从清初开始满族文学家就开始涌现,诗坛上有名的有鄂貌..阅读全文→
满族民间刺绣是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在纺织品上完成的平面艺术 满族民间刺绣是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在纺织品上完成的平面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刺绣是一种“绘画”艺术。其中,满族的枕头顶刺绣最为精彩:..阅读全文→
八角鼓[Bajiaogu],是广泛流传于北方民间的满族乐器。以八角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并成其为象征的“岔曲”、“牌子曲”、“单弦”等曲艺演唱,在东北、华北盛行不衰。 八角鼓,木制等边八角形框,单面蒙蟒皮;七面..阅读全文→
花桥和鼓楼一样,也是侗族人民建筑艺术的精华。侗族人民在环绕村寨的河流上或穿寨而过的小溪上,建起一座座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花桥。花桥的全部桥身都是用杉木横穿直套,卯眼相接,不用一根铁钉和铁部件,结构..阅读全文→
侗族竹编 七十二寨侗族是榕江县侗族支系的一支,居住在乐里、仁里、平阳等乡镇的村寨,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七十二寨侗族的藤编和竹编更是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阅读全文→
瑶族少女的“心水”作品。 瑶族少女在绣花。 几名瑶族少女,围坐在缓缓转动着的巨大水车旁,几双巧手飞针走线,一丝彩线灵活地在粗糙的织布上下穿刺,一个精美的吉祥图案渐渐跃然布上。孩子们使用的刺绣技..阅读全文→
瑶族的挑花刺绣工艺精致细巧。女性6—7岁就习作挑花。长大成人时,已成为刺绣的能手。瑶绣花纹图案的取材,主要有表现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的,有表现云霞水文和城堞齿轮的,也有表现几何形和文字形以及人物形象的..阅读全文→
有首民歌唱道: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建转角楼,石匠难雕石狮子,铁匠难打铁绣球。可这首歌经鹤庆县白族群众演唱时却变了词,歌曰:甸北调子无尽头,三庄人擅建转角楼,秀邑人擅雕石狮子,新华人专制五金绣球。..阅读全文→
白族民间的“甲马纸”,亦称“甲马”、“纸马”,是一种木刻纸画,是白族原始巫术礼仪尚遗民间的一种木刻作品。 甲马纸以阳刻线为主,粗线接近于面,木刻后水墨印制,产生出线条简洁粗放,线面错杂纵横、虚实变化..阅读全文→
由蓝白两色构成,出产于大理周城的扎染艺术,凝固的实际上就是当地自然的颜色——有时蓝、有时呈墨色的点苍山,洱海上空的月色。 74岁的张亮宵坐在自家的织布机上纺布,这架和她年岁相仿的老织机上做出来的棉布..阅读全文→
荷包,在白族人的心目中,不仅是装饰品,而且是吉祥物。佩戴荷包可以防并治病,祛毒疗疾。同时,荷包还是“袖珍贮物袋”——既可装药物、香料,还可装烟丝、火镰和针钱等小杂物。也是人们表情示爱和相互祝福的工..阅读全文→
龙山县土家族编织工艺大致可分为藤编、草编、竹编三大类。 藤编:龙山县地处山区,藤类植物多。主要采集青藤、绵藤、脱去皮,成为编织材料。按土家人的生活习惯和适用性,编织成藤箱、藤篮、藤椅、藤盘、藤席..阅读全文→
竹编器皿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工艺美术的历史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活动足迹后便开始产生了。 宣恩县李家河乡头庄坪村可谓竹编工艺之乡。头庄坪村的竹编工艺生产,据调查已有100多年历史,自清末民初开始,这一带的农民..阅读全文→
武陵地区的土家族,是一个精于纺织的民族,土家织锦便是土家族的传统的工艺品,也称“西兰卡普”。所谓“西兰”就是被面;所谓“卡普”,就是花,两句连接起来,就是一种“带花的被面”。西兰卡普以其独特的工艺..阅读全文→
工艺美术品全靠妇女制作。她们除善于纺织布之外,还巧妙地运用编、绣、挑、排、扣等多种手法,能纺织、刺绣多种花卉图案。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还可刺绣花、鸟、鱼、虫等精美的图案。年轻女子普遍喜爱..阅读全文→
据记载,哈尼族人穿树皮衣约有1000年历史。古代生活在云南南部的哈尼族先民白天穿树皮衣遮身,夜间盖树皮被御寒,劳动中用树皮包盛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至19世纪初,树皮服装逐渐消失。为拯救这一濒临绝迹..阅读全文→
叙事长诗“达斯坦",在哈萨克人心中的地位,如同《江格尔》之于蒙古人。伴着冬不拉的琴声,低吟浅唱,哈萨克英雄、哈萨克人的爱情和命运故事,世世代代相传。 新疆福海县的哈孜木老人,是当今颇为罕见的、能够凭借记忆..阅读全文→
哈萨克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用自己的双手,绣出许多精美的工艺品,从头上戴的帽子到服装、盛物品的布袋、毡子、壁毯以及日常用的座垫、墙帷等都有她们绣下的图案和花纹。令人惊奇的是,她们绣的图案和花纹并没..阅读全文→
无法仿制的壁毯 和许多人一样,记者对哈萨克图案的理解,只是些看不懂的符号。在采访路上,记者还对这个选题的正确与否心存疑虑,但当走进这一民族图案艺术时,才真正感受到它的美丽与缤纷。 ..阅读全文→
萨克族的工艺是构成其游牧文化的重要方面,形式主要有雕刻、刺绣和手工艺品。其中雕刻艺术相当精湛,哈萨克族在木床、摇篮、木箱、柜子、桌子、木门和马具,乃至乐器上无不施以雕刻,作为装饰。这些雕刻有..阅读全文→
傣族织锦 傣锦制作的部分程序图 织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而傣锦则是傣族妇女手工艺术的珍品。云南傣锦,是一种以丝线、毛线、棉线、麻线、晴纶线、金丝线等材料为原料,采用傣族传统的木架织机..阅读全文→
傣族剪纸水龙情(傣族泼水节) 邵梅罕和她的剪纸作品 (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剪纸是云南许多民族喜爱和普及范围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傣族剪纸为其中特色突出者之一,主要流传于德宏傣..阅读全文→
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芒团村,流传着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傣族构皮手工造纸技艺”。构皮手工造纸技艺,因取材构树而得名,有几百年历史,主要由当地傣族妇女所掌握、运用。这项技艺共..阅读全文→
上图为傣家斗笠及饭盒。 自古以来,花腰傣居住的地方绿竹环绕,花腰傣用竹创造出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民间工艺品,竹床、竹椅、斗笠、饭盒、簸箕、鱼篓、秧箩等编制品,制作精美,精巧别致,工艺极高,再..阅读全文→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在中国传统造纸术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门工艺。临沧市永德县永康镇芒石寨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芒团村是其流传地区之一。 临沧一年四季均可造纸,平均一个造纸者每天可做300张纸。..阅读全文→
黎族地区有很多石雕,为平面雕和圆雕。平面雕以线刻作品为主,主要是文字石刻,包括摩崖石刻和碑刻。圆雕为石器工具和宗教信仰的崇拜物。 黎族地区摩崖石刻和碑刻作品很多,大部分作品不是黎族人民所为,但它一直..阅读全文→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其寓意丰富,趣味无穷,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在黎族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较有影响的黎族民间艺术活动。当然,剪纸不是黎族原有的民间艺术,是汉黎文化..阅读全文→
黎族的雕刻工艺中影响较大的是木雕,主要是独木器的制作及其在各种木器上进行雕刻装饰。独木器种类很多、造型独特,雕刻图案精巧,内涵丰富,构成了黎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独木器即用一段原木雕凿、刳制各种用具。..阅读全文→
黎族人民用兽骨、牛骨或牛角进行雕刻,制作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其中艺术水平较高的骨雕作品是“人形骨簪”,它是润方言妇女的珍贵头饰,长15~20厘米,宽1.5~2.5厘米,厚0.7~1厘米。雕侧身人形头像。分三段:上..阅读全文→
准备烧制的陶器 主题阐释 昌化江横贯海南岛中西部,孕育了古老的海南黎族文明。在昌化江江边的昌江县、东方市一些黎族村庄的妇女,至今保留着世代传承的古老制陶工艺。一件件造型古朴、色彩单纯的土..阅读全文→
身穿红藤黎锦的黎族老人海南特区报李志良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9月12日电(陈颖)据海南特区报报道,在海南省乐东县一带,一种被当地人称之为红藤黎锦的纺织锦技术目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种黎锦做工古朴、经久..阅读全文→
在黎锦四大工艺中,黎族精彩又独具魅力的染色工艺少为人知。目前,仍掌握染色工艺的黎族妇女已所剩无几。在我国民间,黎族也是唯一还在使用多种植物进行染色的民族。黎族的印染以扎染为主,古代称为绞缬。织物经..阅读全文→
图纹丰富的黎族织锦记者王凯摄 图纹丰富的黎族织锦记者王凯摄 图纹丰富的黎族织锦记者王凯摄 &..阅读全文→
海南黎族的织染技艺历史悠久,特点鲜明,有麻织、棉织、织锦、印染(包括扎染)、刺绣、龙被等品种。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对于木棉和本地棉花的纺织尤其独具匠心。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就会纺织布,织出彩色床单幕布..阅读全文→
在畲族民间,曾经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民族工艺传统,它们质朴多姿、活泼生动且世代相传。但随着社会生活中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民族民间艺术被挤到了主流文化的边缘,且发生了急剧的消亡和蜕变,有的..阅读全文→
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东弄村的畲族民间艺人蓝延兰(中),在向村里的青少年传授彩带编织技艺。 畲族彩带 —条丝带斑又长, 送给郎子束身上。 彩线拦边双手织, 太着①带子太着娘②。(..阅读全文→
畲族前辈流传至今的刺绣 儿童围兜 畲族民间工艺中的另一朵奇葩,就是畲族民间刺绣。这是从古老的绣香袋发展而来的刺绣工艺。李调元《南越笔记》载:“女初嫁,垂一绣袋”。后来发展为绣帐额、枕面、围腰、..阅读全文→
决篥杰,傈僳族吹口气鸣乐器。又称达提吐。流行于云南省保山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傈僳族聚居地区。 管身竹制,由主、副两管并列绑扎而成(图)。主管较粗、副管稍细,均用无节竹管制作。管长30厘米左..阅读全文→
雕刻品高山族木雕蛇形足杯20世纪上半叶 这是用整块木料雕成的一个杯子,情趣盎然。它上面是一个小杯,底座和杯身间刻着一条蛇,形成一个透空,似乎蛇在撑地托杯,构思奇特。 阅读全文→
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其中排湾人,鲁凯人、雅美人等支系的木雕艺术颇为精湛,刳削是著名传统工艺,他们仅用一把刀就能刳制成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器具。例如舂米用..阅读全文→
饰物 台湾原住民的饰物自头到脚可有头饰、耳饰、颈饰、臂饰及脚饰等,作为盛装时的搭配物。 主要表现为琉璃珠,排湾人珍视珍藏琉璃古珠并流传于后世至今,但十七世纪起货币进入原乡部落,以及日据时期在一批古董..阅读全文→
三地门,台湾屏东县最北端的乡镇,地处中央山脉西侧山地与平原交接地带。这里世居着台湾少数民族中的排湾人和鲁凯人,历史上以精湛的雕刻、烧陶和织染技艺著称。 在部落文化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新生代的工艺家回..阅读全文→
百年前台湾高山族泰雅人所用的木餐具。 这套老餐具由六件木雕品组成,式样怪异,风格独特,我在内地从没有见过。计有木刀、圆勺、四齿叉、蛋形匙等,每件长40厘米左右。为距离台北市28公里的乌来县一家工艺店..阅读全文→
阿美族有相当多的手工制品,如制陶、藤编、雕刻,这些都是阿美族的传统工艺品。当初的阿美族人为了使生活上更便利,利用大自然的材料,做出许多的工具。因此这些手工制品都以生活上的实用为主。 阿美族的藤编技术..阅读全文→
2007年秋天,头目哈古的书《头目哈古》在大陆出版了。这位东台湾一个卑南部落的精神领袖并不在意“著书立说”的事,一如往常,他在“部落教室”里雕刻着自己的漂流木,琢磨出一件件记录部落今昔的木雕。他说:“..阅读全文→
古陶壶 排湾族的工艺品有三宝:陶壶、佩刀(青铜刀柄)、琉璃珠。这三样物品是排湾族贵族的权势、地位及财富的象征,拥有越多、品级越高就越有地位。此外,由于排湾族自称是“百步蛇的子民”,所以他们在用..阅读全文→
祭龙节祭龙仪式的头两天,白沙村的男女老少就忙碌起来:准备祭祀用的猪,担水、捋松针、打柴、扎纸龙,同时还要排练祭龙的歌舞,落实烧火、杀猪、接客等不同分工。祭龙这天,全村农闲,男女长幼,身着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向开阔的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