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尼堆 玛尼堆多为白色石头的堆积。常常呈方形或圆形置于山顶、山口、路口、渡口、湖边或寺庙、墓地,用于祈福,成为当地人们的保护神。在西藏原始的苯教中,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而白色崇拜中当然少不了白..阅读全文→
贵南藏绣 贵南藏绣,民间俗称“针线”,是雪域藏区农耕文化和藏传佛教结合的产物。凝聚着藏族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是优秀的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一,承载着青藏高原厚重的农耕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贵..阅读全文→
藏毯 藏毯 藏毯 在藏族的编织工艺品中,最令人瞩目的要算是藏毯了。 藏毯以织法独特,毯面柔软,经久耐用,以及明快艳丽的传统图案闻名于世。藏毯主要是仿古藏毯,藏语称"卡垫",大都是家..阅读全文→
此印为银纽,是如意纽头,正背面雕刻有狮子,印颈以下刻有三层覆形莲花纹及回形纹,该印为西藏贵族所使用 四川康区塔公寺使用的方圆两面错银铁印章 该印为青铜所铸,上部铸刻有一鹏鸟的尊形..阅读全文→
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庄严肃..阅读全文→
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了独特的光芒。在人类共有、最为熟知的刀具上,同样展示出别具一格的风采。藏族的金属冶炼技术在远古时期,己达到相当的高度,同时,..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一个独特的民族和她所特有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取向,其中最为瞩目的是他们的装饰品。 康巴妇女的背饰。扎西次登摄 早在4千年前,藏族人民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阅读全文→
羌姆面具 “羌姆”跳神面具是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吸收了西藏早期的土风舞,结合佛教密宗的金刚舞,逐渐发展起来的神舞面具。跳神面具属宗教面具,品种有皮、木、铜、泥、漆布等各类。 羌姆面具种类繁多,..阅读全文→
藏族歌舞说唱面具 西藏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包括牦牛舞、卓舞(鼓舞)、折嘎、吉达吉姆等。 牦牛舞面具为领舞者所戴。牦牛舞主要流行于拉萨等地,由五人表演,领舞一人,其余四人扮演两头牦牛,与汉族地区的..阅读全文→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外界交通的阻塞,近代科学文化的落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形成了一种封闭性的社会环境。封闭的地域环境,决定了西藏民族文化的独特形态和品格。西藏特殊的杜会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阅读全文→
面具,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戏广泛普及到民间,其剧目、流派更加丰富多彩。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阅读全文→
人类原始文化和宗教文化尤其富集的西藏,作为原始初民思维和民族文化意蕴秀载体的面具也十分发达,不仅品种类别繁多,样式风格独特,而且它的发展历史也特别源远流长。 聂赤赞普 远古起源和产生时期 ..阅读全文→
唐卡的绘画 绘制唐卡前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阅读全文→
唐卡艺术是藏文化的一朵奇葩。唐卡即锦缎镶边的布轴画或丝绣,主要挂在西藏的宫殿、寺院,内容多为宗教、西藏风土人情等。唐卡制作技艺在当地艺人手中代代相传,这一古老工艺历经千年而不衰。目前绘制唐卡的是..阅读全文→
采用中心构图的唐卡 西藏唐卡的构图形式是十分丰富的。中心构图在唐卡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上下左右展开故事情节,以达到画面主次分明,饱满均匀的效果,均齐中又有很多变化..阅读全文→
唐卡,类似于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下轴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绢及双条彩带。裱成后,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模。也有极少的缂丝、剌绣和珍珠唐卡。..阅读全文→
不同风格的唐卡(Thangka)代表了西藏不同的画派,西藏的绘画流派可以分为: 噶知派 噶知是藏族绘画雕塑的一个流派,据说该流派沿袭噶玛牟觉多杰撰著的《图像度量经》之画风,以绘制宁静善良的人物画像出名钦泽派..阅读全文→
唐卡 斑斓的藏文化艺术中,唐卡可当之无愧地称作一株奇丽的瑰葩。 唐卡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诺文化遗址中,我们从简单的彩绘纹饰上,可以窥视到当今唐卡艺术的先河。那黑彩绘成的三角..阅读全文→
藏族是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又是藏族文化中著名的一种宗教(佛教密宗)艺术品。它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布面唐卡:是先将白布..阅读全文→
西藏民间木雕 西藏民间木雕的显著特点是根据内容表现需要,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一定的夸张和概括。木雕作品中有如巨盆般的莲花,头大身小的飞天仕女,眉长眼大的精怪,拳头大的果子,伞一般大的树叶……这..阅读全文→
擦擦概说 擦擦,是一种小型泥塑。这些泥塑大多是塑造一些上师、神灵、佛陀、佛塔等象征性浮雕,或者是塑造一些小型的带有佛像的“佛塔小山”。 “擦擦”的浮雕是用硬模挤压而成,或用单模凹凸板模压而成..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当它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人类不曾创造过它;当鸿蒙初开,人类在文明的熹微中走向它,从此就拥有了它并受用了它。藏族以自己的生存和追求的痕迹,有意无意间装点了它,丰富了它,把西藏大地布置成了壮..阅读全文→
玛尼石,泛指刻有玛尼字样或神佛形象的石块,玛尼是佛教经咒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简称,可谓“玛尼石”一词的由来。 玛尼石是广泛流传在西藏民间一种祭祀神佛的圣物,集宗教与..阅读全文→
纯金质释迦牟尼和纯银质五世达赖喇嘛像 金属雕塑大多用“失蜡法”技艺浇铸而成,有的作品为整体浇铸,有的为分体浇铸。由于9世纪中叶的灭法活动和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的影响,吐蕃时期的金属雕塑作品..阅读全文→
与金属雕塑相比,泥塑取材料较为容易,因此在各大寺院的雕塑中泥塑更为普遍和流行。因其不易保存,早期的作品所存较少。按类别,藏传佛教的泥塑作品可以划分为泥塑和擦擦两种类型。泥塑为大型雕塑,通常有素面..阅读全文→
江孜白居寺佛像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骨器和松耳石饰物造型也..阅读全文→
古朴的织绸车间 全神贯注的老艺人 纺丝 艾德莱斯绸是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特色传统手工艺织品,其扎染技术独特,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图案层次分明、布局对称、组合严谨、色彩艳丽,具有浓..阅读全文→
喀什的手工艺品一直名冠西域,其中精美的木制器皿也很有地方特色,受到中外来客欢迎。他们用砍砍子、手锯、钻子、长短柄刀子、小电动机等简单工具,手工剜刻打磨制作出马鞍、..阅读全文→
最后的土布艺人艾海提·艾力演示织土布的技艺 据《库车县志》记载:库车棉纺织业源远流长,南北朝时期,龟兹就是西域纺织中心之一。南北朝时期的“龟兹锦”,宋朝的“花蕊布”极负盛名,并都曾充当过货币职能..阅读全文→
生活中枝条编制用品无处不在(资料片) 吐鲁番枝条编织技艺是维吾尔族人民的优秀手工技艺,生活在吐鲁番盆地的维吾尔族人民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就有用枝条编制生活用品的习惯。 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服务生产..阅读全文→
维吾尔妇女一向以擅长刺绣著称,哈密妇女是其中的典型。她们博采自然界中最能体现自己审美情趣的花卉草木、山峦流水等景物,并将它们升华,用银针和彩线智慧地构制成一幅..阅读全文→
英吉沙小刀 维吾尔族老人和英吉沙摊铺 英吉沙小刀简介 英吉沙小刀在新疆好比“王麻子剪刀”在杭州。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造型别致,制作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阅读全文→
所属地区:新疆·吐鲁番地区 文化遗产名称: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遗产编号:Ⅷ-6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阅读全文→
所属地区:新疆·吐鲁番地区 文化遗产名称: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遗产编号:Ⅷ-23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遗产级..阅读全文→
所属地区:新疆·吐鲁番地区 文化遗产名称: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 遗产编号:Ⅷ-70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遗产级别:国..阅读全文→
黔东南是贵州省的一个民族自治州,也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这里的苗族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主要用做绣花底样,而不是作为独立的装饰欣赏品,所以不像苗绣那样名气大,光彩夺目。黔东南苗族..阅读全文→
分布区域 苗族锡绣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剑河县清水江沿岸南寨乡的柳富、中富、展溜、白露、绕号、上下白都、展来、反寿,敏洞乡的高丘、平鸟、平教、小高丘、上下白斗、圭涛、圭..阅读全文→
苗族蜡染(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 丹寨县、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阅读全文→
贵州省丹寨等地苗家姑娘的围腰,为啥绣着美丽的花朵?说起来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很古以前,苗寨里有两个手板手背般亲的姐弟,父母虽然都过世了,但凭着姐姐一双勤快的巧手,年年都是谷子漫出仓,棉花堆满堂,..阅读全文→
苗族祖先开始只有木鼓,也叫皮鼓。铜鼓呢,是天上传下来的。一提到铜鼓,人们都知道只有老仙婆务侯乜才有。据说,她参加开天辟地立了功,天王特地赠给她这珍贵礼物,叫她带回人间,与大家共欢乐。这铜鼓,花纹细..阅读全文→
彝家人喜欢饮洒,对盛酒器皿更是讲究。盛酒多用牛皮口袋,饮酒多用木制高脚酒杯。这种高脚杯是用木质最好的红椿木旋车而成,用生漆漆好后,再在押上用红、黄、白等色画上彝家古老一丰富多彩的图案,颜色绚丽,小..阅读全文→
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古代灿烂文化遗产。 画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画面长约172米,距江面最高约90余米,底部高出江面30米,距离山脚一级阶地3~10米不等。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阅读全文→
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据传约起源于宋代。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织物厚度。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阅读全文→
布依族的蜡染 布依族历来都是男耕女织。女孩子从小就学习纺织,成年妇女几乎每人都有一架纺车。每年除两三个月的农忙月份外,平时白天耕作,晚上纺织;冬闲时,则终日纺织。她们可以做到自种、自轧、自纺、自..阅读全文→
走进罗平的八大河乡,布依族妇女奇特的穿戴真叫你眼花缭乱,尤其是布依族姑娘的服饰,更是绚丽多姿,充分显示了布依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布依族妇女的服饰,多采用自织的土布,这种布被称为“仲..阅读全文→
民间刀画是以钢刀作画的一种新的绘画技法,作画时以钢刀为主要工具,采用油画颜料,刀笔结合,交互运用,通过刀具和画笔在纸(或画布)上涂增和刮减色料完成刀画创作。刀画主要是以减色为主,削减产生出的效果..阅读全文→
满族剪纸 满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对美的热爱和欣赏习俗,并以自己的慧心巧手美化生活,创造出丰富多彩又具有民族风格的民间工艺,其中以剪纸和刺绣最为突出。 剪纸是满族民间最常..阅读全文→
祭龙节祭龙仪式的头两天,白沙村的男女老少就忙碌起来:准备祭祀用的猪,担水、捋松针、打柴、扎纸龙,同时还要排练祭龙的歌舞,落实烧火、杀猪、接客等不同分工。祭龙这天,全村农闲,男女长幼,身着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向开阔的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