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民族文学文化:》黎族的竹文化 让人欢喜让人忧-历史文化

黎族的竹文化 让人欢喜让人忧-历史文化


竹文化,黎族,竹资源,竹产业,黎族妇女,黎族,文化,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民族风情黎族的竹文化 让人欢喜让人忧黎族的竹文化 让人欢喜让人忧历史文化

黎村里随处可见的竹制品。

俄查村符亚九家的“大竹缸”能装人。

用竹管引水灌溉农田。

  高低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植被,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的景色总是那般让人心旷神怡。而路旁、村边和山里那些茂密的竹林,也总能引人注目,驻足观看,它们笔直的躯干,翠绿的叶片,婆娑的影子,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它们的形态,更具高风亮节的写意,怪不得我国古代的画家,要将竹子、梅花、松树合称为“岁寒三友”,挥就丹青墨宝流传千古。

  竹,融入黎家的生活

  每年“三月三”,到海南岛中部黎族地区旅游或做客的人们,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竹筒饭;而当你在山区徒步或探险,也常常能够看到腰间挂着竹篓的黎族同胞,竹篓里一般装着砍刀或镰刀等劳动工具;进入黎族村寨,房前屋后、家里家外触目所及的竹凳、竹篮、竹筐和竹屋,总让人感到竹子简直就是黎家生命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7年12月下旬,海南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清代黎族风俗图》,该书汇集了清代以来“无名氏”所绘制的《琼州海黎图》、《琼黎一览图》和《琼黎风俗图》等三册49幅彩色图画,多角度描绘了清代以来黎族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

  《清代黎族风俗图》封面是一幅极具生活情调的画面:干栏式船形屋里有人在怡然自得地闲聊,有人正沿着低矮的木梯走向地面,屋子外头还有2位妇女在忙着手工活,2个在柴门内嬉戏的孩童和几只觅食的小鸡,愈发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

  这样的画面在今天已经很难看到,不过,图中船形屋正面清晰可鉴、做工精致的竹编墙体,透露出黎族对竹子的利用由来已久。

  记者这几年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采访,经常进出黎家村寨,发现用竹子制作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随处可见,而且形式多样,工艺各具特色,有的精细,有的粗犷,深感黎人就地取材的技艺有着高超和过人之处。

  奇!竹编之缸能装人

  江边乡,一向被人称作东方市的“西藏”,它处在大广坝库区上游更远处的山地之间,南面毗邻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的北部,发源于五指山的海南第二大河昌化江从其东边流淌而过,“江边”正是因此而得名。

  江边的山头植被茂密,江边的天空格外的蓝,江边的空气清新怡人,因此,与东方西部沿海地区的八所城区相比之下,江边的确就是当地的“西藏”,而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位置偏僻和道路弯曲。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记者听闻江边有个俄查村,村里的黎胞对竹子的利用简直达到了极致,于是慕名前去探访。

  走进俄查村,但见清一色的茅草房井然有序,屋子门户多用竹子编扎,能够做到密不透光;走在村道上左顾右盼,竹编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随处可见,有挂在檐下的鱼篓和摇篮,有闲置门前的鸡笼和竹筐,还有横放房顶的竹筛和簸箕;在主人的同意下,走入任何一家的屋内,都能看到不少竹制的器具,小至吃饭用的竹筷和坐得油光发亮的竹凳,大至挑米、挑谷用的竹篮和简陋、固定的竹床,不一而足。

  记者向村民打听到了一位最擅长竹编工艺的老人。他叫符亚九,今年已有74岁,身材高瘦,手指修长动作麻利,十分灵活,一看就知道是个手艺不错的人。

  闲聊中得知,符亚九20多岁时就跟自己的爷爷学艺,掌握了竹编技术,一个装棉花的大竹筐,他最快时2天就能编好,鸡笼、畚箕等简单的竹器自然不在话下。

  最叫人叹为观止的,是符亚九家里的一个水缸状的竹器,姑且称之为“竹缸”吧。这个竹缸用很厚、很宽的竹篾编制而成,非常牢固,据说已经使用了十几年之久,现在依然完好无损。它高约1米,口径也有半米之宽,平时一般用来盛放稻谷,要不就是放置杂物。

  记者让符亚九腾空竹缸里的杂物后,村里一位16岁的女孩爬进缸里,蹲下,竟然能够全身藏匿其中!旁观的大人、小孩禁不住哈哈大笑,纷纷夸赞符亚九的好手艺。

  记者注意到俄查村里里外外的竹子并不多,村里这些竹器的材料来自哪里呢?符亚九说:“要到山上砍回野生的竹子才行,附近山里有很多种竹子,最好的是一种叫dam的厚皮竹和一种叫lao的薄皮竹,用它们来编东西,又好看又耐用。”

鱼篓。

东方俄查村符亚九是个竹编能手。

  巧!小小腰篓十美元

  距离五指山市区北面不足10公里的地方,有个名叫“太平”的黎族村落。不过,这里已经看不到黎族传统意义上的船形屋,就连普通的茅草房都很少了。原来,30年前,当时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为了建立州府“通什”饮用水水源地,也就是现在的“太平水库”,于是整体搬迁了太平村,并统一盖好砖瓦房让这个村的水库移民居住。

  比之东方的俄查村,太平村周边竹林分布区域较广,村前村后,山上山下,以及田间地头,皆有竹子的身影。但太平村使用竹器的程度,却远远比不上俄查村,许多生活器具甚至已经被塑料制品所取代。

  然而,太平人编制的腰篓最为出名,由于工艺精巧而又美观,经常有游客前来购买,一些精明的商家甚至上门来订购。

  腰篓,顾名思义,是一种黎族百姓上山劳动时,挂在腰间用来放置砍刀的器具,所以又叫“刀篓”,野外采摘到的果子和野菜也可随手放入其中。男子用的腰篓一般要比女性用的长些、大些。

  太平村63岁的李玉英阿婆编织腰篓最拿手。她从小就学会了编腰篓,嫁到太平村后,这一手艺一直没有荒废,而且还教会了自己的儿媳妇和女儿们,将技艺传承了下来。

  看到记者来采访,李玉英还高高兴兴地拿出串在一起的10多个腰篓,展示一番,任你拍照。她说:“市区有家叫‘旅游山庄’的酒店,那里的女服务员每人都有一个腰篓,当作装饰品挂在腰上,那些都是我们村编的!”

  李玉英编的大都是女子用的腰篓,高不过20厘米,宽也就10厘米左右,做工非常精致,不但竹篾剥得很薄很细,而且走势纹理分明,竹篾交接之处难见缝隙和小孔。记者拿在手里把玩之下,还真是有点爱不释手。于是当即掏钱买了2个,准备拿回家放在书桌上,当作笔筒使用,闲时尚可好好欣赏欣赏。

  不久前,有几位美国客人到太平村游玩,也看上了李玉英阿婆的小腰篓,听说只卖30元左右,连连说:“太便宜了,太便宜了!这么精巧的工艺品在美国至少要10美元。”于是,他们最终以每个80元的价钱,买走了好几个腰篓。

  在黎族人看来,小小腰篓本是很普通的生产用品,在外国人眼里倒成了值钱的工艺品,这里头的商机有待开发。

  妙!竹管引水灌农田

  其实,说到太平人对竹子的利用,在村里能看到的物品并不多,可是到了村边的山脚下和田野上,村民们则尽情地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种种创意,把竹子用得是淋漓尽致。

  村民王运神告诉记者,以前,太平人都是用打通了竹节的竹子当作水管,从山上引来山泉当作生活用水,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才把竹管改为不锈钢管的;不过,出了村子,在一些山脚下,如今还有人用较短的竹子引水,大伙儿在外头采摘蔬菜、瓜果后可就地洗净,有时的确太渴了,从家里带出去的水又已喝完,干脆用手接水解渴。

  在田地里,村民们不但用竹子编成篱笆保护水稻,用竹条搭成架子种植豆角和茄子,还用竹子将小片空地围成小园子,然后在里面种上萝卜和青菜等低矮的蔬菜。

  而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太平人将一根根又粗又长的竹子连接起来,把山泉引到田里灌溉水稻。具体的做法是:在竹节的位置砍开或锯开一个口子,再把竹节挖调,然后将这一根竹子较大的一头与上一根较小的一头对接起来;山地水田高低不一,竹管经过低处(譬如河道)时,则在底下架起三脚竹架来支撑管道。

  村民对记者说:竹管上竹节处开的小口,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在山泉水较大的时候,可以自动溢出,排掉多余的水,以免淹了作物。

  竹管引水灌溉农田,此番情景充满了别样的乡野情趣,从中也看出黎族人在对身边事物利用上的巧妙之处。也许,劳动本身就有启迪智慧的功能吧?

  黎族对竹子的利用,渗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我省已有民族研究专家,将黎族竹文化作为一个独立课题来研究,也有人建议大力发展竹子产业,以促进黎族百姓增加收入。

省民族博物馆里陈列的“竹磨”。

黎族百姓外出劳动,腰间总会挂上刀篓。

  竹子,贵族的朋友

  五指山市冲山镇番茅村老支书符林际珍藏着这样一张照片:画面上的黎族男子正从用竹竿搭成的晒谷架上,取下已经晒干的山兰旱稻,准备进行脱谷处理。符林际告诉记者,这是50多年前,“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时期,“番茅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一个生产场面。

  黎族竹文化研究专家王辉山介绍说,黎族用竹竿搭成的晒谷架,俗称“稻择”;黎人收获山兰后,一般用削尖两头的竹竿串起一把把稻穗,挑回村里,搁在“稻择”上存放,让其自然晒干、风干,需要时才取下脱谷、脱壳。

  其实,黎族百姓不但用竹子来制作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还将竹子应用于艺术和娱乐活动当中。他们以竹子为主要材料制成的鼻箫、长箫、芦笛、直笛、唎咧和口弦等,都是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乐器,最近,“黎族竹木器乐”还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黎族源于祭祀,后来演化为节庆和迎宾舞蹈的“竹竿舞”,也离不开竹子。

  海南山区气候湿热,老百姓易患风湿、中风等病症,黎族民间常用“拔火筒”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是:将烧红的火炭放入长度约10厘米,口径约6厘米的竹筒,再加水浇灭火炭,然后迅速把竹筒扑在患处,以达到把人体湿气、寒气吸出体外的目的。

  过去,黎族妇女生育时,也往往用锋利的“竹刀”割断脐带,而很少用金属工具,这种作法现在偶尔还能看到。黎族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金属有杀气,而婴儿刚出生,生命弱小,恐怕经不起这种“杀气”的干扰;另外,黎族认为竹子生命力和繁殖力都很强,用“竹刀”割脐带,可以让小孩子像竹子那样,易活易长,永远常青。

  此外,在古代的军事活动中,黎族曾用竹制的弓箭和火药筒,抵御敌人的入侵。

  王辉山说:“种种现象表明,竹子渗透到了黎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与黎族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由此产生了悠久的竹文化;黎族竹文化是黎族人民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杰作,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黎族文化特征的表现。”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黎族终生与竹为伴,可谓一大福气。

  资料显示:竹子属于高大乔木类禾草科植物,全世界有1500多种,海南岛有100多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竹子可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制作家具、园林绿化和祛病健身,它比其它植物能多释放35%的氧气。中国竹林面积约420万公顷,是世界竹资源第一大国,竹子被誉为“中国的第二森林”。今年2月,《参考消息》转载了西班牙《新闻报》文章《竹子:建筑业的“植物钢铁”》,该文预言竹子将成为21世纪的建筑材料。

  黎族人不但充分利用了身边丰富的竹资源,让竹子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还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竹文化;而竹子自身营造的“富氧”环境,也势必为黎族人提供了优质的空气,黎族村寨里那些健康、长寿的老人,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竹笠。

  黎族竹文化还能走多远?

  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山区,他们善于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创造了丰富绚烂的民族文化,“竹文化”便是其中之一。然而,记者在山区实地采访时,听到不少黎族百姓发出了竹子越来越少,懂得竹编工艺者也屈指可数的感叹;一些民族研究专家也看到了黎族竹文化正在不断弱化的现状。记者不禁担忧:黎族的竹文化会慢慢消失吗?

  有水的地方就有竹文化

  省民族博物馆副研究员黄学魁(黎族)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黎族竹文化现象大多集中于江河、湖泊周边地区,尤以昌化江、陵水河、宁远河三大河流两岸为主,因为这些地方适宜竹子生长,蕴育了丰富的竹资源,为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黄学魁举例阐释:“有水的地方,往往需要渡水的竹筏,因此这一简易的水上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有水的地方也会有鱼,于是黎族又用竹子制作了鱼篓、鱼笼等捕鱼的器具,还有射鱼用的竹弓、竹箭。”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黎族地区的交通条件也逐渐改善,桥梁的出现就让竹筏丧失了渡水功能;拦河而建的水电站,不但让河流失去了深度和广度,也让河里的鱼类、虾类数量骤减,猎鱼的各种竹器更多时候只能被闲置起来。

  正在弱化的黎族竹文化

  自然环境的改变固然减弱了竹制器具的使用程度,各类使用竹子的技艺传承现状也不容乐观。

  说到传承手艺,东方市江边乡俄查村竹编艺人符亚九不由得忧心忡忡:现在山上的竹子越来越少了,有的村民甚至砍掉竹子种果树、橡胶等经济作物,要想教授下一代竹编技术,也苦于没有练习用的竹子;加上很多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纷纷外出打工,在家里物色一个传人谈何容易?更何况许多年轻人本身就不屑于用竹制品,因为大部分生活用品都能从市场上买到替代品。

  难怪记者在村里看到的大多是半新不旧的竹器。

  20年前,省民族博物馆科研人员在进行民族文物普查和征集时,所到之处,凡是有黎族人居住的地方,都能看到丰富的文化现象,各种各样的竹器比比皆是。现如今,很多竹制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譬如竹犁、竹耙和酿酒筐等,早就在乡下消失了踪影,今天的人们只能在博物馆的陈列柜里,想象它们往昔的辉煌。

  专家:开发黎族竹文化

  曾在省民族博物馆工作的省博物馆副研究员王辉山,是第一位系统和深入地研究黎族竹文化的专家,早在2001年,他便以《黎族竹文化探析》为题完成其硕士学位论文。

  《黎族竹文化探析》一文洋洋4万字,从黎族竹文化的生成环境、竹子与黎族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详细描述竹子在黎族的农耕、渔猎、建筑、饮食、信仰、风俗、民歌、音乐、舞蹈、体育和医药等领域中所起的作用。

  王辉山认为:黎族竹文化不仅具有民族学、文化学的价值,而且对当代黎族文化的转型与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建议政府部门扶持开发竹产业,通过发展竹子的种植、加工、旅游和商贸,在促进黎族村民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达到延续黎族竹文化的目的。

  最近几年,也有一些企业在中部地区投资发展竹子产业,但最终都因种植面积有限,试图扩种又没有土地,以致原材料供应不上而不了了之。

  黎族竹文化能走多远?前景真的堪忧。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