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记者从黔南州政协文史委获悉,目前为止,黔南已征集到的“水书”原件1万多册,在研究破译方面有7大新发现。
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水族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正面临失传危险。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加大了抢救和保护力度,三都、荔波、都匀和独山等县市相继拨出专款抢救和保护“水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黔南州政协文史委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全州在研究破译“水书”有不少新发现:
其一,在未开展征集抢救前,只发现少量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水书”。目前已发现有明、清两代各个时期的“水书”。尤其是发现了明代手抄本及木刻版本“水书”,这是贵州目前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唯一孤本。
其二,以前仅知水族古文字仅有400多个,目前已发现“水书”文字共1400多个。
其三,荔波县档案馆馆藏“水书”中发现有“梅花鹿”的记载,有关“水书”研究专家因此推断水族先民应当来自北方,目前正在进一步考证。
其四,近日,有关专业人士在三都、荔波和都匀等地水族村寨附近的古墓碑上发现了水族文字。
其五,有关人员在河南省偃师县发现的夏朝古都陶瓷碎片上24个符号一直难以破译,黔南“水书先生”全部能识读、辩认,同时还在荔波县馆藏“水书”中找到了18个完全相同符号记载。通过对夏陶符号的破译,对考证夏朝历史、水族的历史及迁徙过程,以及对考证水族文字的起源年代起到积极作用。
其六,江苏一收藏爱好者收藏的北宋早期河南临汝窑八莲瓣陶瓷注碗上的五组10个符号,经荔波县“水书先生”识读、辨认,完全是水族文字,并在黔南“水书”中找到了相同的记载。
其七,黔南“水书先生”在破译北宋早期河南临汝窑八莲瓣陶瓷注碗上的10个符号的同时,发现水书中记载着中国周易之前的古易经——《连山易》,水族人称之为“连山卦”。据《周礼》书中记载,中国古时候有3部《易经》,即《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其中《连山易》、《归藏易》早已失传。但在荔波的馆藏水书中却发现了《连山易》。
目前,黔南州委州政府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力争早日将“水书”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