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过去是无文字的民族之一。在历史长河中,佤族人民相互间的通讯往来,靠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迎风冒雨传递,而且是以原始通讯方式进行的。如有事情与其他村寨进行联系洽谈或传情报,用鸡毛、火炭、木刻、结绳等相互传送。
佤族新房建成后,安在新房火塘前跳起“贺新房”的歌舞;
除了上述结绳、木刻外,通常也以送实物来表达某种意思;
送芭蕉给对方,表示相互友好,像兄弟一样亲密;
送黄腊、甘蔗,表示团结友好一条心;
送草腊、盐巴,表示大家同甘共共苦;
送牛肋骨给对方,表示联合;
送辣椒,表示气愤不满;
送鸡毛,表示紧急和最后的警告;
送火炭,表示要把对方的寨子烧掉;
送子弹,表示要向对方进攻(打仗)。
结绳、木刻以及送实物作为通信等毕竟是原始通信方法,只能表示简单的意思,不能表达复杂的情况和思想。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佤族地区的通讯事业的建设。今天各县、乡都有了邮电局和邮电所,县属单位已实现了邮电自动化,主要的村寨都通了电话。城乡邮路已经畅通无阻,电信设备也比较完善,信息传递大大加快了速度,阿佤山连接全国各地的邮电通讯网已经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