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先民称“三苗”,居住黄河中下游。经过漫长的历史,三苗的部分支系逐渐南移至江淮,以后又迁往洞庭湖入湖南中部。秦汉之际,三苗的一部西迁,进入黔北、川南、滇东;一部南迁入湘西、黔东南、铜仁、松桃等地的“五溪”及广西大苗山。
安龙苗族主要支系有操黔东方言(自称黑本家,他称黑族、黑苗)和操川滇黔方言(自称白本家,他称白族、白苗)两支。此外有称青苗、花苗和歪梳苗(均为他称)者,也操川滇黔方言。
操黔东方言的苗族约在清乾隆年间及其以后陆续迁入府亲辖境,大多数自称祖先来自省内黄平县的谷陇区和重安区,少数来自凯里的旁海区及台江县和施秉县。迁徙原因主要是天灾和战乱。如清雍正十三年,包利、红银领导的黔东南苗族人民起义被残酷镇压后,不少苗族聚居地方十室九空,人民逃亡;乾嘉年间,黔东南旱灾频仍,多年歉收,石柳邓、吴八月发动苗族人民起义,清军血腥镇压起义后,强迫苗族人民迁徙;嘉庆二年清军镇压了南笼布依族农民起义后,清政府即招苗民前来租垦荒山,黔东南有少数苗族青年在清军中当兵,到过南笼,亲见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于是有田、杨、姜、王数姓率先迁来。聚居在龙头大山山麓,建草棚,开荒地,过起了日子,后又有龙、潘、吴、丁等姓氏搬迁而来。这支苗族将他们迁徙的原因和状况编成《迁徙歌》世代传唱至今,有云:“为着何事来?为啥要搬家?居住山坡上,吃的是杂粮,吃的是野蒿。年成旱象重,敌兵来干扰。天干三年整,旱象三春秋,农子若虫死,僵尸满地铺。妇女做无收,男人白干活。编对竹箩筐,担着孩子走,挑着女儿逃。”
操川滇黔方言的苗族的迁徙较为复杂。据有关资料记载,约在两晋时期,在“五溪”居住的苗族一部迁往川南、黔西北一带,明清时期又迁往滇西和滇西南,以后则从云南迁往兴义府。据木咱、普坪杨姓族谱(修于1880年)载,杨姓系嘉庆初年三春谷不熟而由川南綦江县迁往黔北真安州,又迁至普安州,再迁入府亲辖境的。另据新桥乡底西寨调查资料,谭、杨、莫、侯四姓,先由云南文山迁徙到兴义县黄泥河,再迁来府亲辖境,租佃底西土司领地的田地耕种,至今百余年历史。
历史上,苗族长期居无定所,迁徙频繁,生活贫困。谚云“老鸹无树桩,苗家无地方”,过着“吃千个水井,住万个屋基”的颠沛流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