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安族概述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约有为1.2212万人(199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内大河家、刘集一带,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循化县。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保安城,保安族原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下庄、尕沙日一带,这里原来居住的都是藏族。大约从元代开始,蒙古人进入西北藏族地区。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攻取西夏五城兴庆府,夺得积石州后,连河州也相继变成了蒙军的重要据点。公元1247年,西藏萨班会冗蒙古太子阔瑞后,蒙古军在西藏地区的往来也相当频繁,保安一带已成为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明末清初以来,保安地区已形成了有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四寨子”——尕撒尔、年都乎、吴屯、保安。清咸丰、同治年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1952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由国家正式定名为保安族,并成立了以“保安三庄”区域为主的保安族自治乡。
二、保安族的语言文字
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支,比较接近于东乡语、土族语,它们的很多常用词汇基本相同。由于保安族与汉族、回族人民在历史上有着长期交往的密切关系,所以保安语中,不仅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而且在语音和语法上也受到了汉语的影响。大多数保安族人兼通汉语,并以汉语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
保安语有11个元音,复元音较多,有26个辅音,其中5个辅音不稳定。保安语在语法上名词、代词、数词和在句子里名物化的形容词以及形动词有格的范畴,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可以单独构成句子。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多在中心语前,数量词做定语也可以在中心语后。借词多,派生词较少。
三、保安族的生产技术
保安族人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荞麦、胡麦、洋芋、豆类等。手工业以制刀为主,所制传统手工艺品腰刀(又称保安刀)约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能生产30多种。保安刀式样美观、工艺高超,锋利精制,誉满甘青。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多用黄铜或红铜、牛角、牛骨垒叠而成,刻有各种美丽的图案,有“十样锦”之美称。保安妇女还善长剪纸,家庭木制用具、器皿上都刻有非常别致的花纹和图案,这些图案都是保安妇女剪纸的图案。
四、保安族的宗教信仰
保安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属嘎的林耶教派,而大多数保安人信奉嘎的林耶教派的老教(花寺),也有少数保安人信奉新教。宗教不仅对他们的精神领域,而且对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产生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做为上层建筑的宗教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伊斯兰教在西化地区的发展中出现了“门宦”,形成不同的支派,在保安族地区主要有两个门宦: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都属于嘎的林耶教派。
崖头门宦主要信奉“虎非耶”和“嘎的林耶”的教义、教律,同时也吸收了别的门宦的内容。因其传教人的原籍在大河家崖头村,故称崖头门宦,主要传播于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兰州、榆中、临潭等地。它的教徒除了保安族人外,还有撒拉族、回族等。
高赵家门宦的创始人是高赵家的马伊黑牙,他原是崖头门宦教主的信徒,后自称教主,故称高赵家门宦。传教地区主要在高赵家、李家、干问滩、大墩、梅坡、尚家大庄和斜套等地。后被国民党军官马全钦处死,他死后,他的妻子马桃花继承夫志,成为高赵家门宦的第二继承人。高赵家门宦除遵行《古兰经》和天命圣行外,主要在夜间聚会点香火,高声呤诵《则可若》。
伊斯兰教在我国俗称回教或清真教。念、礼、斋、课、朝是教徒一生中必须的“五功”,按此规定,教徒必须念宗教经典(即“古兰经”),每天要礼拜五次,七天聚礼一次,叫“主麻。”,固定在每星期五。信徒每年有一个月做斋期即伊斯兰教历的九月,叫“把斋”或“封斋”信徒在资时达到一定程度的数量时,按规定交纳“天课”。一些虔诚教徒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还要去参加“朝圣”一次,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
五、保安族的历史
同治十一年二月,保安人民与回、东乡、撒拉等民族人民一起起义,反抗清王朝的统治,在河州太子寺南面的新路坡,打败了清军,但由于领导这起义的马占鳌最后向左宗堂投降,使得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六、保安族的文学
保安族民间文学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许多民间神话、故事、笑话、传说、格言、谚语、诗歌、民歌、等在民间流行都很广。如神话传说《神马》,既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贪得无厌的阶级本性,又描绘了保安族人民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与大自然斗争的坚定信心。民间故事《三邻居》,讲的是三个邻居,团结一心,和睦相处,风来三家档,雨来三家顶,任凭魔王和黄河神怎样兴风作浪,对三邻居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一只名叫“嗤叫子”的不详鸟,飞到了三邻居中间,用它的花言巧语,挑拨离间,终于破坏了三邻居的和睦,被魔王个个击破,暗喻三个民族,反映了保安族人民世代追求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愿望。但保安民歌在保安族民间文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保安族的民歌丰富多彩,主要有“花儿”和“宴席曲”等,其中“花儿”是主要形式,几乎人人都能触景生情,即兴而歌。保安族的“花儿”有“保安令”、“大眼睛令”、“拔青稞令”、“哎西干散令”等,大部分是四句和六句式的,结构上大同小异。在演唱时除用汉语外,衬词、借词中往往也用本民族语言以及撒拉语、藏语等语言演唱。歌声高亢嘹高,自由奔放,并带有颤音,由低转高,婉转动听。“宴席曲”是在娶亲的时候唱的曲子,节奏强劲,曲调优美,演唱时边舞边唱。保安族的宴席曲融合了回族宴席曲的特点,只有唱词和舞蹈动作。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散曲、叙事曲、说唱曲等。散曲有《恭喜曲》、《青溜溜青》等;叙事曲有《方四娘》、《五比》等;说唱曲有《满拉哥》、《五更哭》等。
七、保安族的音乐
保安族人民还擅长吹奏乐器,经常使用的乐器有:笛、箫、唢呐、四页瓦、二胡、四弦等。男子喜奏丝竹乐。
八、保安族的舞蹈
保安族的舞蹈节奏明快,急促豪放,舞姿轻盈、刚健,既有蒙古族舞蹈的古老传统,又巧妙地吸收和融合了汉、藏、回、撒拉、土等民族舞蹈的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传统舞蹈主要有《克依卡哈德》、《保安腰刀》等,表现了保安人的乐观豪放。
九、保安族的美术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的工艺品,远在清同治年间,保安人从青海同仁迁往大河家,途经循化时就向塔撒坡的工匠学会了打刀技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保安刀是为防身用的,式样简单。后来经过保安族工匠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保安刀在设计、锻打、淬火、镶嵌、砸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并在刀的刀鞘孔里插一根小巧玲珑的紫铜镊子,制造出许多精致的腰刀。保安腰刀刀刃坚韧、锋利,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式样美观,久负盛誉,远销国内外。保安人制作腰刀的工序十分惊人,一把腰刀少则40多道,多则要经过80道工序。
保安腰刀的品种有二十多种,主要有“什样锦”、“波日季”、“雅五其”、“双落”、“满把”、“扁鞘”、“双刀”、“细螺”、“哈萨刀”、“蒙古刀”等,其中以“什样锦”最精巧。
十、保安族的娱乐
保安族的传统娱乐体育活动,一般在冬闲时候举行,保安族既保存了一些与蒙古族相似的习惯,如喜爱摔跤、善于骑马、好枪等,他们也有自己的传统活动,其主要项目有:
打五枪:流行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三庄”,其规定是人骑在飞驰的马背上,在200米的路程中,完成往自制的土枪内装火药、扣压引火帽到射击动作,并且连续进行五次。这种比赛多在农闲或喜庆节日里举行。最后谁连续射完五枪并最先到达终点,即为优胜者。
抹旗:是人们骑在马背上进行比赛的一种体育项目,比赛前将旗先套在旗杆上,旗杆是用四五片竹子扎在一起制成的,旗杆上抹上胶水,再用黑布层层缠起来,使之不易折断,保安人称之为“纂竹”。旗杆有2.5米、3米与3.5米三种,比赛时参赛选手骑在马上,右手扶住插在马鞍右侧铁孔里的旗杆,当起跑的号枪一响,迅速上马飞奔而去。在百米的距离内,骑手要握住旗杆末端,以惊人的臂力,连续做完五个方向的挥旗动作,即从左到右,从前到后,最后从头顶挥过去,保安人称抹“五门旗”,谁先完成这几个动作,并最先到达终点,谁就获胜。获胜者将受到人们的赞扬和尊敬。
射箭:弓用劈开的大竹竿做成,2-3片扎成一股,有4尺左右长,弓的两端套有水牛角。弓绳是用几根牛筋拧成,箭头是铁制的,有半斤多重,射程约有200米。这种比赛主要是比参赛者的臂力,多为青壮年男子参加。
甩抛尕:用牛毛线织一长5尺的粗绳,绳的中央系一装石子的布袋子。比赛时将绳子一头套在是指上,另一头夹在食指与拇指之间,用力绕环旋转,同时瞅准前方的攻击目标,然后松手,石子飞驰而出,击中目标。
抱腰比赛:这是一种体力和技巧的竞赛,比赛双方在攻与守的矛盾中,力争抱住对方的腰,谁先抱住对方,并使对方双脚离地,谁就获胜。
十一、保安族的服饰
保安族的男子,平时喜欢戴白色或黑色的“号帽”,里边穿白衬衫,外面套青布背心;在喜庆节日时,戴礼帽,身穿黑色翻领大襟长袍,束彩色腰带,系腰刀,足登高统牛皮靴,显得威武潇洒、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这种袍子很象“藏袍”,但又比“藏袍”稍短,饰有不同宽度和不同色彩的“加边”。腰带的长度一般都是围腰三圈还须外露一尺汗大约是一丈二尺到一丈五尺长。冬季穿翻领皮袄,多褐色。妇女平时穿紫红色或墨绿色的大襟上衣,外套“坎肩”,蓝色或黑色的土布裤子,有的穿过膝的长袍,衣袖和裤边也都有不同花色的“加边”;在喜庆节日里,保安族妇女上身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下身多穿水红的花色裤。妇女们还喜欢戴盖头,一般婚后妇女喜欢戴圆形白帽,黑色“盖头”,少女是戴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的盖头。
十二、保安族的饮食
保安族的主食主要有小麦、青稞、玉米、土豆、糜谷、豌豆等,通常做成馒头、花卷、包子哥牟、面片、面条、长饭、拉条子、发面疙瘩、糠糠、罗锅、油香、酥馓、油果、馓子、散饭和油搅团。肉食以牛羊肉为主,不吃猪、马、驴、骡和其他凶猛禽兽之肉和一切自死动物的肉,也不吃动物的血。
长饭是在白面里倒入对了碱面的温水,用手揉成面团,直到面团有弹性后,再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一张大面皮,面皮上撒些干面,将其对折两次,用菜刀切成细长的面条,若干根面条组成一把,下入开水锅中煮约二十分钟,然后捞出来,舀一些调制的菜汤,放上辣椒面、醋等调料,即可食用。新媳妇过门后第四天就要为夫家做一顿长饭,以显示其手艺。
油搅团是保安族妇女坐月子时常吃的一种食物,把白面放在锅里炒至八成熟,然后倒入适量的开水,拿三根筷子搅拌,地搅得面散而不凝,也不能结成大块。此时现倒入适量的生菜油,继续搅拌,煮上十几分钟即可食用。
发面疙瘩也是保安人常吃的一种食物,把发酵的白面稍加揉弄,不放碱面,将面团搓成拇指粗细的条状,再用刀切成大豆大小的块,煮到开水锅里,炝上葱花,入一些食盐,发面疙瘩就做好了,制作方法快捷、简便。
糠糠又叫“大饼”,和好白面,加上清油和苦豆等调料,把和好的面擀成大饼烙熟。保安人烙大饼,讲究个大字,饼烙得越大,烙饼的人脸上越有光彩。最大的饼,重约5斤多,直径约30公分,厚约7、8公分。
罗锅是临夏地区保安人喜爱的一种食物,做罗锅的器皿是两块相向扣合的铁铸物件,下面是一个没有顶盖的空心圆柱体,上面扣的是一个顶部呈圆孤状的无底的空心圆锥体。做罗锅时,把这两件器具入在火中烧热,将和入清油、苦豆揉好的面团放入底部的器皿中,然后相向合扣,塞入正在燃烧的灶火中,用柴火盖上,等柴火熄灭后,再用灶灰或炕灰捂盖严实,第二天,罗锅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茶也是保安族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他们多喝茯茶、沱茶。喝茶时再在里边加点冰糖、桂元,俗称“冰糖窝窝茶”,沏茶多用紫铜壶。紫铜壶的下端有一个小门洞,里面装有燃烧的木炭,他们称之为“火壶”,用火壶烧水沏茶,水总是沸腾的,他们认为用这种沸腾的水沏出的茶味道清香。
十三、保安族的居住
保安族一般是整村连房密集居住,一家一院。房屋多是土木结构的土平房,有出檐和翘檐的房屋多一道檩柱,比较宽敞。正房坐北向南,有一扇门两扇窗。屋里有土炕,炕上多铺毛毡。炕墙周围装围板或挂炕围。牛、羊、马、骡、驴圈,以及鸡舍、草房、厕所等都在侧后院。
十四、保安族的婚恋
保安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以前早婚现象比较普遍,一般是男十七岁,女十五岁即可成婚,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媒人说合,现在早婚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托媒订婚习俗仍然盛行。一般是先由男方请媒人说亲,接着是下聘、认亲,最后结婚。财礼各自繁多,用费较大,就拿手茶(干礼)一项,是低需五十至一百元等。婚礼大都选择在伊斯兰教历的“主麻日”(每周五)或三、六、九单日举行,当日早晨由新郎带领数十人组成迎亲队伍,牵着披红挂彩的马前往新娘家迎亲。到了新娘家,首先由女家说“色俩目”(问好问安的意思),接着进行结婚祝福仪式,还要撒核桃、红枣,凡是贺喜的来宾都要索取一份,表示合家吉祥如意、红喜临门,夫妻和睦相处之意,同时还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古兰经》中的婚礼证词)。然后新娘同村的年轻人和新娘家的亲朋好友向娶亲客人索要“奴工木哈钱”,保安语是“羊肉钱”的意思,并将娶亲客人拉到院中,给其脸上涂抹锅黑,表示祝贺。事后,新娘家的部分青年人还要随迎亲客人去新郎家,又给新郎的父亲脸上涂锅黑表示祝贺。同时,还把新郎的父亲抬回女家,请至院中坐定,此时,新娘的父亲迎出问好,并跪在新郎父家面前,请求宽恕“教儿不严”之情,爬在地上以示愿受责罚。新郎的父家随即拿起宴旁事先放好的鞭杆,重打二十下后离开女家返回。当新娘离家时,要向身后抛撒五色粮,表示将幸福留给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新娘到达男方家门时,新郎亲属和本村的的小伙子们截住马头不让进门。这时,新娘的送亲队伍必须抱着新娘冲进大门并送入新房。此时,门前路旁鞭炮齐鸣,新郎也站在大门房顶放炮,表示消灾除邪,吉祥如意。新娘过门后,三天不吃男家的饭,由娘家送来,表示父母对女儿的关心。
解放前,在保安族家庭里,夫权思想占统治地位,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受男子支配。若夫妻不睦,男子可任意提出离婚,但妇女没有提出离婚的权利。离婚后,妇女可以再嫁,俗称“先嫁由父母,后嫁由自己”。妇女无继承权。男死无子,寡妇改嫁后,家产归亲属。解放后,保安族男女婚姻获得了自由。
十五、保安族的丧葬
保安族的丧葬是实行土葬,注重速葬,停尸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天,一般是早亡午葬,晚亡晨葬。人将死时,就请阿訇念“悔罪经”,家里人要念“舍合德经”,入葬前要给死者净身,然后用白布裹尸。下葬时,尸体要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葬后三天,家里人还要去墓前悼念,以油香等食品分赠亲友,以示对亡人的追悼。
十六、保安族的节日
保安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传统节日,其实保安族的许多传统节日也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原来也是宗教节日,由于历史的演变,现在已经变成了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主要有大尔德节、小尔德节、圣纪节、哈其麦节、浪山节等。此外,保安族人民也过“春节”(俗称“大年初一”),这主要是受汉族的影响,将汉族的春节也作为一个传统节日。
大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译音,是“回归及欢乐节日”的意思,又叫“开斋节”、“肉孜节”,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教徒要封斋30天,即1个月。在斋月里,教徒每天黎明之前吃早饭,然后整日不进食,连水都不能喝,只有等太阳落山,叫拜之后才能吃晚饭。也就是说在斋月里教徒每天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吃两顿饭。斋戒是教徒必行的“天命”功课,象征着内心负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以此来培养教徒成为能够忍受饥饿、克已禁欲、畏主守法的人。开斋后过尔德节,节日清晨保安族的男人们沐浴之后,到清真寺集体做礼拜。节日期间,保安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互相拜节。节前家家户户还要炸油香、馓子、果果等节日食品。
小尔德节:又叫“古尔邦节”、“宰牲节”,是伊斯兰教传入保安族人民之中后逐步形成的,是按照伊斯兰教历法进行的节日,它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比肉孜节隆重。在伊斯兰教义中相传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他惟命是从。正当伊卜拉欣准备执行时,安拉深为感动,特派人送来一只黑色绵羊代替。伊斯兰教根据这个传说,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杀牲畜,祭祀安拉。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油炸果子、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人家宰羊、宰牛或宰骆驼,待客或馈赠。节日清晨,男性穆斯林要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听阿訇讲解教义和“古兰经”。回到家立即洗手,宰杀牲畜。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节日期间,保安族人都要宰牛、宰羊,各清真寺装饰一新,人们一大早就去清真寺听阿訇诵读《古兰经》、赞颂穆罕默德,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
哈其麦节:甘肃临夏等地保安族传统纪庆节日,每年伊斯兰教教历的九月选一吉日举行。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女儿哈其麦与阿里结婚时,阿里非常贫穷,哈其麦伤心地哭着向父亲诉说,而穆罕默德则耐心地开导女儿说:“人生在世,要知足,有这点家当,就应该感谢真主。”,哈其麦听后,转忧为喜,高高兴兴地与阿里结了婚,保安族的哈其麦节为了纪念她的高尚品德。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牛羊,准备鸡和油香到寺院舍散,穆斯林还要去寺院念经。这天的一切纪念活动都由妇女们主持。
浪山节: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这俗称为“浪山节”。
十七、保安族的禁忌
保安族禁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骡肉、蛇肉、火鸡肉等以及一切凶禽猛兽的肉;忌食动物的血,有吃自死的牲畜,不吃非经阿訇念经而屠宰的牛、羊、鸡肉;忌饮酒、抽烟;不能用鼻子嗅食物,不能将剩茶、剩饭倒在地上;女主人在厨房做油炸食物时,客人和家人不能进入厨房;保安族严禁与非伊斯兰教民族通婚,如若通婚,对方婚后必须立即改信伊斯兰教;妇女必须戴着盖头出门,不能留长指甲;不能跨越斧子、镰刀、绳子等生产工具,认为这样不吉利。
十八、保安族的风俗
保安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来了客人,要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茶饭款待客人,要把家中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招待,这是保安人最为重视的待客之道,客人满意了,主人才高兴。在与客人谈话时,不能左顾右盼,不能玩弄胡须、抠鼻吐痰,更不能伸懒腰、打哈欠。另外保安族非常尊重长者,忌子女不孝,长幼无序;吃饭要让长辈先吃,见到长辈要先问好。
杰出人物
马少青(1954-),甘肃省积石山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1983年后,调任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青联主席,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