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为160823人。
民族概况
“柯尔克孜”,突厥语,系本民族自称,意为“四十个姑娘”,也有认为是“四十个部落”、“山里游牧人”、“赤红色”等含义。但一般解释为“四十个姑娘”。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柯尔克孜族人口数为160823。绝大部分居民使用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居南疆者通晓维吾尔语,居北疆者通晓哈萨克语。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通用汉语、蒙古语。
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史称“鬲昆”、“坚昆”、“契骨”、“纥骨”、“黠戛斯”、“辖戛斯”、“吉利吉思”、“乞儿吉思”、“布鲁特”等。2000多年前,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就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后来逐渐向西南迁至天山地区,并与当地的突厥、蒙古部落相融合。
汉初,曾役属于匈奴,汉征服匈奴后,大部分摆脱了匈奴统治。一部分随匈奴西迁至今新疆天山和中亚一带。隋唐时受突厥统治。唐贞观二十二年(648),黠夏斯首领亲赴唐朝要求归属。唐朝以其地设坚昆都督府,封黠夏斯瘪领左屯大将军坚昆都督。后来黠戛斯灭了回鹘,建立黠戛斯汗国,与唐关系甚密。时黠戛斯拥众数十万,胜兵八万,多次助唐征突厥和李克用之乱。
13世纪接受元朝统治,在叶尼塞河上游曾设万户府。为改变当地面貌。元从内地和西域把大量工匠和农民迁至谦州(今乌鲁克木河南鄂依玛克处之古城),进行陶冶、冶炼、织造、制造舟楫和渔具等手工业生产;鼓励军屯、民屯,备给耕牛、农具、衣服,发展农业生产,并建库廪,设粮仓,开盐矿,辟驿道,加强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吉利吉思地区农业、于一: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有部分吉利吉思人被迁至今东北松花江流域和北京、山东等地,后融合于当地民族。
元亡以后,中央王朝的力量到不了西北塞外,柯尔克孜族的处境开始恶化。傲迫迁至帕米尔高原和天山荒辟的深山里。后来,一部分柯尔克孜族人民为摆脱准噶尔贵族的统治,又迁至中亚塔什干、费尔干纳及其附近;一部分迂到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一带及其附近地区。原本完整的柯尔克孜族被分开来,人口也激剧下降。
社会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柯尔克孜族人民以游牧畜牧业经济为主,保留着氏族部落组织形式。较大的部落有穷巴噶什、克普恰克、奈曼、交务西、库秋、奇里克、提依特、刻赛克、布库、萨尔巴噶什。每个部落之下有若干以家庭为单位而组成的“阿寅勒”,是氏族部落的基层生产组织,有“阿寅勒巴什”,一般由威望高的长老或牧主充任,负责安排生产,决定转移牧场和解决纠纷。随着宗法封建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国民党政府统治期间,在柯尔克孜族地区建立了县、区、乡的行政区划后,部落已不再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只作为社会组织的残余保留下来,但由于传统习惯,仍有相当影响。在宗法封建制统治下,阶级分化明显。有的地方占总户数10%的牧主占有70%的牲畜。牧主一般有几百头甚至上千头牲畜。1949年前,今克孜勒苏自治州地区没有牲畜或不满30头牲畜的贫苦牧民和牧工,占牧民总数的60%以上。牧主占有大片牧场、耕地,有些地方占总户数不到5%的牧主,占有50%的牧场。牧主还占有较多的生产工具,如棚圈、木犁和砍土曼等,牧民只有少量简单工具。牧主对牧工主要的剥削形式有雇工、代牧、无偿劳役。大牧主还勾结反动统治上层,享有各种封建特权。当时,畜牧业、农业生产粗放,饲养管理和耕作方法原始,社会生产力低。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柯尔克孜族进入了新的时代。在柯尔克孜族地区进行了民主建政和一系列社会改革。1954年成立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一批柯尔克孜族干部已成长起来,并为本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柯尔克孜族自治州的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山区是柯尔克孜族的主要栖息地。在山间峡谷与河流两岸,有许多天然牧场。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柯尔克孜族人民。他们畜牧的牲畜有羊、马、骆驼、黄牛、牦牛、驴等。同时还兼营农业。他们培植的瓜果也很多。在山区大面积森林中还藏有众多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资源是柯尔克孜族的经济发展的基础。
1949年前,柯尔克孜族的畜牧业生产濒于破产,农田荒芜,畜产品无销路,没有工业和商业,人民生活极为贫困;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柯尔克孜族地区已经建立起钢铁、煤炭、采矿、发电、石油、伐木、化肥、农机、食品加工等工矿企业,形成了一支本民族的工人阶级队伍。乌恰县康苏已成为帕米尔高原第一个工业城镇。畜牧业生产,在改进饲养管理、改良品种、消灭疫病和兽害,以及培养技术队伍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柯尔克孜草原出现了兴旺景象。农业生产,在中国共产党的“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指导下,也有很大发展,改变了粮食、饲料都要靠外地供应的状况。交通、邮电、商业、金融、文教、卫生等事业发展较快,出现了阿图什、阿合奇、乌恰、阿克陶等许多新兴城镇;农牧民子女都进了中小学,不少人进入大学深造,已培养出一批柯尔克孜族的科技人员。
文化艺术
悠久的历史和牧业生产生活,造就了柯尔克孜人豪放爽朗的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其中最突出的民歌、诗歌、音乐。柯尔克孜族的史诗最著名的是《玛纳斯》,有20多万行。是一部传记性的英雄史诗,描绘了玛纳斯家族八代人反抗异族侵略、保卫家乡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安宁生活这样一个主题。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很高的口头文学,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何尔克孜族人民能歌善舞,阿肯、伊尔奇、玛纳斯奇是民间音乐的创作者、加工者和传播者。还肓多种群众性的娱乐、体育活动,如赛马叼羊、摔跤、马上角力、拔河、荡秋千、夜游、捉迷藏、欧运、姑娘追,等等。民间乐器亦很丰富,有考姆兹(三弦口琴)、奥孜考姆兹(吹奏乐器)、克雅可(二弦拉琴)、帕米尔考姆兹(铁三弦)、却奥尔(牧笛)等。
柯尔克孜族还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其中尤以刺绣、编织最为著名。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几何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他们编织的挂毯、地毯,花色图案精美。花毡、白毡帽、银质马鞍、木制碗、盒等,精巧美观、古朴耐用。各种工艺品以红、蓝、白色为主,尤以红色最受欢迎。
风俗习惯
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过去,受宗教影响,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权很大,老年人威信最高,妇女受歧视。旧式婚姻带有封建买卖性质,一般由父母包办。订婚有指腹婚、幼年订婚、成年订婚三种形式。娶妻彩礼至少要牲畜“一打”(九头)。通婚范围不受氏族部落限制,直系亲属和近亲不能通婚,但有姑表和姨表婚等,并有与外族通婚现象。好宾客,重礼节。两人在路上相遇,要用手抚胸躬腰互相问好。凡有来客,不论是亲威朋友,还是陌生人,都热情款待。生活中多禁忌。禁食猪、驴、狗肉和自死牲畜及一切动物的血;严禁在住宅附近大小便;谈话时不能擤鼻涕;忌讳骑快马到门口下马,因为这意味报丧或有不吉利消息;最忌撒谎、欺骗和赌咒。饭前饭后要洗手,洗手后手上的水不能洒,要用布擦干。做客时,吃东西要留下一点,不能吃尽,以示主人招待丰盛。客人吃饭时,他人不能进屋或窥探。客人告别出门时,要背朝门外退出。丧葬时将尸体用白布缠头和全身,实行土葬,由男子送葬。
柯尔克孜族的服饰,男子常戴用皮子或毡子制作高顶方形卷沿帽和两侧有突出护耳式样的帽子。穿无领“袷袢”长衣,内着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衣,外束皮带,左佩小刀等物。夏天穿立领短袷袢,春秋喜穿条绒缝帛的宽脚裤。女子通常穿连衣裙,外套黑色小背心,南部妇女穿小竖领衬衫。妇女包头巾,喜戴装饰品。饮食主要为奶制品和牛、羊、马、骆驼等肉类食榀,辅以面食。常饮牛、羊、马奶和酸奶,喜喝茯茶。柯尔克孜族人民逐水草而居,夏季多住帐篷,冬季多定居在气候温暖的山谷地带,住四方形土房。
宗教与节日
柯尔克孜人最初是崇拜图腾。有名的图腾是雪豹和牛。除此,还信仰“乌买”女神。信奉祖先和天神,他们朝南方祷告,崇拜太阳,认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转信伊斯兰教,属于正统的逊尼派。在东北部分柯尔克孜族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
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等节日。过节时,男女均着新衣,并以茶水、油果等互相招待。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