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属于东峨镇农场田村委会,在明末清初时这里曾是一条通往滇南的官道,不仅吸引了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也吸引了不同民族的到来。据记载,元江县境内长期以来有腊鲁颇支系繁衍生息。武山村因唐、宋、元时期有“喇乌”人居住而得名,清朝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初被称作“老雾山”,文革时期又被称为武山,并沿用至今。
武山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山上的汉族和哈尼族杂居在一起,每逢节日或是空闲时,在武山居住的汉族都会在他们所搭的戏台上唱唱花灯,跳跳舞,也会推着车灯唱一些“老调子”,这些老调子大多都是根据一些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填的词。而哈尼族却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他们面对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而自身又无法抗拒和掌握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和灾难,就企盼能有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神来主宰自然界,以期借助神灵,能够风调雨顺,于是,他们就创作了一些民族风格浓郁的舞蹈来表现哈尼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