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环舞
傣语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体舞蹈。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如今只在盛大的节日时才跳,已变成一种有组织的舞蹈表演。
从很早的年代起,每当泼水节和其它宗教节日来临时,小伙子和姑娘们就成群结队到深山密林和江边采集最鲜艳最美丽的花,然后打着象脚鼓载歌载舞把鲜花送到缅寺搭成花亭,这一古老的习俗至今流传在傣家村寨。
关于花环舞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穷苦的青年,去坝子赶摆时,觉得自己的衣服破烂不堪,就摘来许多花扎成花环套在身上,下山后随着欢乐的象脚鼓声跳起了舞,一个姑娘爱上了他,随着他的舞唱起了歌,花环舞由此产生。
花环是在长二米左右的竹篦上扎上鲜艳的花朵做成,舞时双手握住花环的两端,在移动步伐的同时,着重于花环的变化。并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花环舞跳到极乐时,由一人指挥,舞者一起由慢板转入快板,有踮步、“顿错步小跳”等动作。
烦整
傣语称刀舞和棍、拳、棒这类舞为“烦整”、“戛整”、“令整”。是男性的舞蹈。流传于广大的傣族地区,与汉族的武术类似。
风景秀丽的傣乡,傣族男子都佩戴着一把精制的利刀,标志着他们的勇敢威武,同时刀也是生产劳动的有利工具。刀舞傣语叫“戛拉”或“烦拉”。动作有力、刚健,多采用“大八字跺步”、“弹腿”、“踢腿蹭跳”和“深蹲滑行”等步伐,这些动作在傣族民间舞中很少出现。
刀舞有单刀、双刀、短刀和长刀(类似剑)等种类及本地、内地、缅甸等不同的流派,各种流派有自己严格的表演程式和动作。可由一人至十几人表演,舞时无伴奏,或以象脚鼓伴奏。棍、棒、拳术与刀舞基本相似。
戛朵
亦称“烦朵”,是一种道具舞。此舞过去在盛大的宗教节日才跳,至今仅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孟连县一带。
“朵”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据说有狮子头、狗嘴、鹿角、长颈、细毛。汉语把此舞称为“马鹿舞”。戛朵至今仍带道具跳,道具身长一丈,颈长八尺,用竹篦编成四十五公分的圆圈,外面用布包起来,剪碎的白纸粘在上面做为羽毛。一般由俩人合作扮一只马鹿,前面的舞者饰马鹿头和前半身,用棍支撑颈部做划字动作,后面的舞者掌握尾部,向两边做敏捷的小跳及跌扑、腾转等动作。舞步、鼓点均与孔雀舞相似。
依拉贺舞
也称“烦依贺”。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
在傣历新年“泼水节”和 “开门节”或喜庆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欢跳此舞,因每段唱词后面都有“依拉贺”做衬词而得名。依拉贺舞的特点和戛伴光舞相似。
蝴蝶舞
傣语称“戛吆”。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
据说蝴蝶舞是为了赛舞时别开生面而创作的。表演时舞者将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形态,其动作和鼓点都与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处。
斗笠舞
流行于金平县一带。那里炎热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都离不开斗笠。因而有了斗笠舞。
笠帽的动作有“扛帽”、“体前滚帽”、“滚肩帽”、“摆帽”等,舞时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弯造型,但不明显。
腊条舞
傣语称“戛甸”。是一种表演性的仪式舞蹈,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
舞蹈柔婉、含蓄,常用坐、立、跪及起伏步、抬前旁、后屈腿等步伐,双手托住点燃的腊条,做掏手、向外划圆等动作。
鸡舞
傣语称“戛该”。是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的儿童舞蹈。
舞蹈主要模仿鸡觅食、相斗等动作,以跳的时间长、速度快为胜。没有乐器伴奏,一般由孩子们数数而舞。
十二马舞
傣语称“马西双”,是由十二个人表演的歌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潞西县等地。
表演者腰间套系马形状的道具,一手拉缰绳,一手拿扇,以半脚掌碎颤跑步为主,变化各种队形。一般演唱十二个月的劳动,有时也表演一定的故事情节。
戛喃燕
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过去只在宗教节日或土司结婚、继位时才跳,主要流行于沧源县勐懂地区。以唱为主,内容有唱结婚、爱情及十二个月的生产劳动等。舞时男的在前打拳,女的手持扇子或手巾,动作与戛伴光舞相似。
此外在金平县还流传有表现劳动生活的“划船舞”、“摘花舞”、“捞鱼舞”、“走路舞” 等。流传在金平县的扇子舞据说是一种打鬼时跳的仪式舞蹈。流传在耿马县孟定地区的“大象舞”傣语称“戛张”。由俩人套系大象形状的道具,模仿大象走步、敬礼等动作,由一人持红手帕引象而舞。流行于西双版纳的“妇女舞”,轻盈柔和。流行于瑞丽县的“戛洛响”,是一种模仿小鸟跳的舞,与小孔雀舞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