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少数民族文化 -> 音乐歌舞曲艺:》尔登堡与锡伯族"贝伦舞"

尔登堡与锡伯族"贝伦舞"


  从2009年1月以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78岁的尔登保老人,一直处在快乐和忙碌的状态。因为锡伯族“贝伦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在培训班忙着传授“原汁原味”的贝伦舞。  2009年1月的一天,尔登保把“舞友”、79岁的关荣田叫到家里..

  从2009年1月以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78岁的尔登保老人,一直处在快乐和忙碌的状态。因为锡伯族“贝伦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在培训班忙着传授“原汁原味”的贝伦舞。

  2009年1月的一天,尔登保把“舞友”、79岁的关荣田叫到家里同享快乐;平时仅喝一两杯酒的两位老人,这天喝下两瓶白酒。之后,他们酣畅地跳起了“醉贝伦”,还不住地感叹:“贝伦、贝伦,祖先留给我们的好东西!瑰宝啊,成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啦。”

  锡伯族最早以狩猎为生,贝伦舞起源于狩猎生活。舞蹈动作模仿的是打猎动作,表现获取猎物后的喜悦心情。男性跳贝伦舞的动作粗犷,张扬出阳刚之气;女性跳贝伦舞的动作则优雅,渗透出阴柔之美。尔登保老人说,人们在跳贝伦舞时酣畅淋漓地抒发个人喜悦的心情,这种氛围不仅令自身陶醉,也感染着观看舞蹈的人。

  在察布查尔几乎人人会跳贝伦舞。也许正因如此,贝伦舞塑造了锡伯族人乐观、豁达的性格。

  200多年前西迁时,锡伯族人从东北把贝伦舞带到了察布查尔。重大节日、喜庆活动、朋友聚会时,人们都会跳贝伦舞。虽然贝伦舞的动作以即兴表演为主,但有24个基本动作贯穿其中。比如有拍胸、扭脖子、抖肩、涮腰等动作,脚下是踢踏舞的动作。

  人们虽是即兴跳贝伦舞,但还有几种贝伦舞是有故事情节的,比如找媳妇、扑蝴蝶、烧茶、行礼舞等。

  找媳妇舞讲的是两个青年男女约会的故事,但舞蹈却只能由一名男子跳。舞蹈情节是:傍晚,一个小伙子到心仪的姑娘家门口约会。他吹了一声口哨,惹得姑娘家的狗叫了起来,吓得小伙子忙藏身。姑娘的父母立即警觉起来,姑娘自然一时也难以出门,只能耐心等待父母入睡后再出门。

  表现这段情节的舞蹈节奏有些慢,而当舞蹈情节转到小伙子与姑娘见面时,节奏骤然加快。舞蹈虽仍由男子一人跳,但“姑娘”的角色均由男子以虚拟动作展现。因为在过去非常封建的情况下,锡伯族姑娘一般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与男子共舞。

  过去,虽然姑娘不能与男子共舞,但聪明的锡伯族民间艺人却有心为男女青年当月下老,创造了扑蝴蝶舞。这个舞虽然由一男一女共同起跳,但却有一根两米左右、挑纸蝴蝶的棍儿让他们保持着距离。姑娘挑着蝴蝶上下、左右抖动,小伙子总是在将要扑到的关口,被一次次“闪”过……

  其实,这“抖”与“扑”的延宕,就是为了给跳舞的男女青年创造眉目传情的机会。一些有“心计”的姑娘在跳这一舞蹈时,把挑纸蝴蝶的棍儿缩短到1米左右,以近距离接触心仪的男青年。

  烧茶舞、行礼舞则是将日常生活的动作、礼节糅于舞蹈中。

  每一种贝伦舞都有固定的乐曲相配。每当乐曲响起时,人们一听便知该跳哪一种舞。不同种类的贝伦舞,最明显的区别在节奏的快慢,因而按节奏又分为单声、双声……6声贝伦舞。

  对此,尔登保老人说:“与贝伦舞相配的乐曲,是贝伦舞孪生姐妹。”

  演奏贝伦舞乐曲的乐器叫冬贝尔。冬贝尔早期的形状与冬不拉相像。经过西迁、从事农业生产后,锡伯族人将其改造成木锨形状,音质与马头琴相似。

  贝伦舞虽是民间舞蹈,始终与锡伯族人的生活相生相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年出现了舞台化的趋向,用尔登保老人的话来说,就是有“现代舞”的趋势。

  对于这一迹象,多年来许多像尔登保一样的民间艺人充满担忧。当贝伦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尔登保等5位民间艺人被县文化馆定为贝伦舞传承人后,他们的担忧释然了。

  从5岁便开始跳贝伦舞的尔登保老人,一期期义务为当地群众办贝伦舞培训班,充满激情而乐此不疲……(李亚男)

点击搜索与: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