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调:基诺族民歌以徵、羽两种调式较多(徵、羽是中国古代七声音阶的音级。徵、羽调式即现代的5调式和6调式)。速度较自由,多使用混合节拍,曲调常用五声式二、三度级进行。旋律与语音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合元音的唱词前倚音:每句唱词的最末一个音节如果是小三度(1-6)下行时,常使用连续下滑进行。每句歌词多为七或九两种单数音节组成,很讲究对仗。双数句最末一个音节要协韵(韵母、声调都相同)。如情歌(巴格勒)、上房新歌(扫高格勒),这类民歌叙事性较强,演唱时要先唱一个“歌头”,之后开始唱正词。
唱歌:基诺族男女老幼都能唱赋有民族特色的民歌,其内容有情歌、农事歌、婚礼歌、史诗歌、礼俗歌等。从其曲调上看,基诺族民歌以5调式和6调式这两种调式为较多。速度较自由,多使用混合节拍,曲调常用五声式二、三度级进行。旋律与语音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合元音的唱词前使用前倚音:每句唱词的最末一个音节如果是小三度(1-6)下行时,常使用连续下滑进行。每句歌词多为七或九两种单数音节组成,很讲究对仗。双数句最末一个音节要协韵(韵母、声调都相同)。
民族乐器:基诺族的乐器以敲竹筒最有特色。
基诺族的打竹筒
用长短不等的青竹七筒,一头就竹节做底,另一头削成斜品,在筒身的一侧开一条约五厘米的小槽。槽靠近筒底音高,离得远音低。竹筒越短音越高,越长音越低。不削皮的音高,削皮后音低。做好了第一节竹筒;做第二筒时,用刀比着第一个竹筒的槽的底部,量出第二个竹筒的位置,后边的竹筒一节比一节高一个拇指。七个竹筒制作好以后,竹筒的长度、槽的深度,竹筒的直径,依次进行调整,七个竹筒所发的音,除第二个与第三个、第四个与第五个之间的音程关系是小三度外,其它都是二度关系。七个竹筒能敲出三种调子。第一个敲得最急,其它根据调子的不同而依次缓之。
除敲竹筒外,基诺族的打击乐器还有大鼓、鋩、钗。弦乐有三弦、二胡。管乐有竹笛、口弦、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