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年”字,其最初含义是谷物的生长周期。《说文解字》解释说:“年,谷熟也。”《梁传·宣公十六年》也说:“五谷大熟为有年。”古人称谷子的一熟为一年,“有年”是指收成好。后来,随着古人对岁时节候周期的把握,逐渐把春夏秋冬四季转换的周期称为一年。这一年中,共有十二个月。也就是以月亮由朔(月全黑,即初一)到望(月满圆,即十五),再由望到朔为一周期计算,一年之中共有十二个周期,也就是十二个月。
正月的朔日从子夜起,称之为“岁首”,也就是一年的开始。根据成书于西汉的《尔雅·释天》的说法:“夏日岁,商曰祀,周曰年。”从周朝开始,这个岁首就称之为“年”。实际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周朝则以十一月初一为“年”,秦朝以十月初一为“年”。西汉太初元年,汉武帝根据司马迁的建议,恢复了“夏历”(即现在的农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这一规定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到现在,还是重要的民俗节日。
古代称正月初一为“元日”,并不叫“春节”。隋代的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字的本意为人的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中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元日”;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元旦的说法,可见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解释“旦”字:“从日见一上,一,地也。”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也就是早晨的意思。元旦的说法,主要取岁首的第一个早晨之意,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十分形象,也寓有欣欣向荣之意。除此以外,春节还被称为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
把过年正式称为春节,则是近代形成的。19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被推翻,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采用公历,同时也兼顾民间习惯的农历,以“行夏历,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为原则,这样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规定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夏历的正月初一仍为春节。
关于春节的来源,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林中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不但吃各类飞禽走兽,而且经常吃人。人们称之为“年,’,且谈“年”色变。“年”每年除夕都会跑到村庄里吃人,天黑就来,鸡鸣破晓就走。于是,人们就把这可怕的一夜称作“年关”,并且想办法熬过“年关”。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年”来之后,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它转来转去,毫无所获,公鸡啼晓后,“年”只得快快回到山林去了。
熬过了“年关”,人们奔走相告,欣喜不已,自然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里亲友互相祝贺,见面道喜……后来,人们又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诗经·小雅·庭燎》中说:“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上,,声将将。”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僻僻啪啪”的响声,这有可能是古人制作“爆竹”的最初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