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子
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北魏文人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中,就有“辟邪狮子,引导其前”的描写,可见当时已有舞狮的场面。
关于舞狮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北魏武帝远征甘肃河西,俘虏胡人十万之多。魏武帝把他们囚困边关拓荒三年。一日,武帝巡视禁区,边将设宴款待,并令胡人献舞娱乐。胡人以木雕兽头,两大五小,披兽衣,集八音乐,武士三十余人,起舞于御前。舞者作欢腾喜悦状,或作低首相怜状,舞技非常美妙。
武帝很喜欢,便问胡人这舞叫什么名字?胡人答道:“北魏朝圣,四方匡伏,西凉乐伎,同沽皇恩。”武帝听后龙心大悦,赐名“瑞狮”,恩准俘虏回国。自此,狮子舞便在北方流传开来。
南北朝时,舞狮首先在军队流行,到唐代后,舞狮又出现在宫廷的宴会上。据说唐高祖为庆贺登基,曾大宴群臣及四夷宾客,其中的表演活动就设计了“五方狮舞”。唐代的《乐府杂录》记载:“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方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划衣,执红狮子,谓之‘列狮子郎’,舞太平乐。”
由此可见,狮舞在当时已成为逢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同今日的舞狮比较,当时的舞狮只是雏形,不过,大体的形式并没有相差太多,只是技巧没有现在丰富。
舞狮大体上分为北方狮舞与南方狮舞。北方舞狮称瑞狮,相传是胡人从塞外传到中原的。北狮的外形,全身由狮被遮盖,舞狮者只露出双脚,下身穿着和狮被同色的裤子和花靴。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或称太狮),一人扮一头小狮(或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手持绣球作为引导,并先开拳踢打,以引诱狮子起舞。
舞狮的动作有跌扑、翻滚、跳跃、搔痒、抓耳,还有滚绣球、过跳板、上楼台等难度较大的动作。舞狮时配以京鼓、京钹、京锣,气氛热烈,引人入胜。
南方舞狮称醒狮,相比之下,南狮的道具和技巧更为全面。狮舞还与当地流传的武术结合起来,舞狮的基本功就是南拳的武术基本功,舞狮者往往武术高强,身怀绝技。南方的醒狮分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
文狮以刘备、关公作脸谱,武狮以张飞作脸谱,文狮表现温驯而和善,武狮表现勇猛而刚烈;少狮即幼狮,憨态可爱,一般跟随文、舞狮同场表演。南狮造型极度夸张浪漫,威武雄壮,美丽活泼,形神兼备。
传统的武狮技艺有“出洞”、“上山”、“巡会狮”、“采青”、“入洞”等,尤以“采青”动作难度较大。一般舞狮的队伍经过铺面住户时,主人皆燃放鞭炮。一些商贾为了讨个好彩头,还把一兜生菜(谐音“生财”)和大红包(包里除了钱,有的还加锦旗和香烟)高悬在二三层楼的竹竿上,称“吊青”。
于是,狮子踩着人梯踏肩而上,站在顶端表演转身、托举和采青等技艺,直到咬下悬赏之物,才边舞边下来。最后,狮子向主家叩伏三次,以谢赏赐。更有甚者,将十多张八仙桌摆成梯级,让狮子上楼台,叫“采台青”。
凡新狮初舞,按照传统的俗规,要进行一个庄重的仪式,叫做“开光点睛”。点睛之人必须是德高望重、且上有双亲下有子孙的人。点睛时,点睛人在梵香、向天地敬酒一(洒酒)之后,向东南方行礼,然后鸣鼓杀鸡,用新笔溅鸡血点于狮头的左右眼。点睛人把执笔的手扬起时,全场鼓声雷鸣,锣声大响,一片欢腾景象。
同时,新狮在地上活动,蓦然腾起,在欢声笑语中,舞动它那美妙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