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腊八粥简介
腊八节最重要的节俗当然是喝腊八粥。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不仅寺庙设五味粥,朝廷也
要于此日赐百官粥。元人孙国救作《燕都游览志》载:“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吃腊八粥的起源
朝廷赐百官粥的传统到清代更盛。雍正三年(X725年),雍正皇帝将北京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光绪顺天府志》载:“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至今,雍和宫前院的西鼓楼旁还有一口直径约二米、深一米半的大铜锅,这就是当年的粥锅。
在民间,腊八煮粥已成普遍的习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里则记载了具体制作方法:“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各地不同的腊八粥做法习俗
中国各地的腊八粥品种繁多,各种口味都有。论原料不外乎两类,一是豆米,有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红豆、大豆、芸豆、花生等,二是干果,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棒子、葡萄干、白果之类;论口味则有咸有甜,有麻有辣,大部分以甜为主。
比较讲究的人家,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如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植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中国北方的有些地区还有吃腊八面的习俗。在腊日的前一天,先用各种果、蔬做成躁子,把面条辫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一起吃腊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