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文古书 -> 哲理道理礼仪 -> 菜根谭:《菜根谭》之第一卷真伪之道只在一念原文注释译文
《菜根谭》之第一卷真伪之道只在一念原文注释译文

副标题:  作者:【】  分类:】  关注:73次  分享到:


《菜根谭》之第一卷真伪之道只在一念【原文】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咏,金屋茅舍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菜根谭》之第一卷真伪之道只在一念原文注释译文

《菜根谭》第一卷真伪之道只在一念

【原文】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咏,金屋茅舍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

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就连慈悲为怀的维摩诘和屠夫刽子手的本性也都相同;世间到处都有一种合乎自然的真正的生活情趣,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与简陋的茅草屋也没什么差别,可惜人心经常为情欲所封闭,就使真正的生活情趣当面错过,结果造成差之毫厘失以千里的局面。

【解说】

一个人在一念之间就决定了他自己的行动,于是常常伤害了自己。毕竟这只是一个念头,并不能使人看清事物的变化,也没有对其作深入的分析,这就使行动盲目。人们在追求物欲时更是如此,他们只想到物质给人的好处,因而也就不能看到物质对生命也有伤害的一面,这是由于一个念头是反映事物的单面的信息。而人们之所以有情绪的波动,其原因也就在这儿,没有再看下去,只是静止在这个念头上,他就忽略了事物的变化。比如,那些看到黄金屋的人,他的思维也就停在黄金屋的华丽上面,因为黄金屋曾经使他甜蜜过,他就静止在这种甜蜜的经验里,于是迷失了自我的存在。人是一个矛盾体,他与环境一同变化,只凭一个念头行事的人,是注定要受到伤害的。

【例解】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整天地担心天会崩塌、地会沦陷,怕自己会因此无处安身。于是他就连饭也不吃,觉都不睡了。另有个人为他的担忧而担心,就赶去开导他。这人对忧天者说:“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而已,没有一处是不积聚气而成的,你的弯屈伸展与呼吸,整天都在天空中活动,为何还要担心天会崩塌呢?”杞人说:“天如果真是积气而成,那么日月星辰难道就不会掉下来吗?”那个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只不过是那些积气中会发光的气,就是掉下来,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的。”杞人又问道:“那么地陷裂开来又如何呢?”开导者回答道:“地只是堆积的土地而已,它充满四处,没有一处没有土块的。你行步踩踏,整天都在走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陷裂开来呢?”忧人听罢,解除了疑惧,十分高兴。那位开导他的人当然也因此十分快乐。

列子听说这些事后,笑道:“说天地会坏者是荒谬的,说天不会坏者也是荒谬的。它们的坏与不坏,是无法知道的。既然无法知道天地坏、不坏彼此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同人的生活道理有甚两样。活着的人,不知死后之事;死掉的人,也不会知道活着人的事情;将来不会知道过去的事,过去又不会知道未来之事。那么天地会不会崩塌陷裂,又何必要放在心上呢?心事总是人自己招惹来的,佛家所说的魔由心生,就是这个意思。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就说明了一个人若是无事而生虚幻,那样他的生命将被自己伤害。前人曾说养生之难在于不易保护精气,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养心为最难的事。一个总是不停地进行意识活动,来识别外在环境的变化和与自己生命深处的神对话,但是他却很难把握自己内心流动状态的心绪。

点击查看与:菜根谭一卷真伪之道只在一念 有关内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旧唐书》卷三十 志第十原文全文

史书旧唐书之卷三十志第十原文全文在线阅读,主要内容为◎音乐三 贞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既定雅乐,至六年,诏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乐章……等 阅读全文→

《旧唐书》卷一百三 列传第五十三原文全

史书旧唐书之卷一百三列传第五十三原文全文在线阅读,主要内容为○郭虔瓘(张嵩)郭知运(子英杰)王君〈毚中"兔改大"〉(贾师顺附)张守珪牛仙客王忠嗣 郭虔瓘,齐州.. 阅读全文→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传第一百三

史书旧唐书之卷一百八十九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原文全文在线阅读,主要内容为◎儒学下 ○邢文伟高子贡郎余令路敬淳王元感王绍宗韦叔夏祝钦明郭山惲柳冲卢粲尹知章(孙.. 阅读全文→

《旧唐书》卷一百 列传第五十原文全文

史书旧唐书之卷一百列传第五十原文全文在线阅读,主要内容为○尹思贞李杰解琬毕构苏珦(子晋)郑惟忠王志愔卢从愿李朝隐裴漼(从祖弟宽)王丘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也….. 阅读全文→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下 列传第一百四

史书旧唐书之卷一百九十六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原文全文在线阅读,主要内容为◎吐蕃下 永泰二年二月,命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杨济修好于吐蕃……等 阅读全文→

《旧唐书》卷一百四 列传第五十四原文全

史书旧唐书之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原文全文在线阅读,主要内容为○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 高仙芝,本高丽人也……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