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南山经第一
鹊山招摇山南山经①之首,曰鹊山②。其首曰招摇之山③,临于西海④之上,多桂⑤,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⑥,其名曰祝余⑦,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⑧而黑理⑨,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⑩,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注释】
①经:经典或某些专门性的著作。一说指经历;一说为衍文。
②鹊山:山系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南岭山脉;一说可能是今广西漓江上游的猫儿山。
③招摇之山:即招摇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今广东连县北湘粤界上的方山;一说可能是今广西的十万大山。
④西海:水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今广西桂林附近古时的水泽;一说指北部湾。
⑤桂:桂花树,又叫木犀,花有特殊香气。
⑥华:同“花”。
⑦祝余:植物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山韭菜,一说指天门冬。
⑧榖(ɡòu):树名,即构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开淡绿色花。
⑨理:纹理。
⑩迷榖:传说中的一种植物。一说即榖树;一说特指雌性榖树。
禺:兽名,猴属,似猕猴而较大,赤目,长尾。
狌狌(xīnɡxīnɡ):即猩猩,哺乳动物,比猴子大,两臂长,全身有赤褐色长毛。
丽(jǐ)之水:即丽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今广东的连江;一说指漓江;一说指位于今广西的钦江。
海:一说指西海;一说指南海,位于中国南部的某一海域。
育沛:所指待考。一说指琥珀或琥珀类的东西;一说指玳瑁(dàimào),一种外形像龟的爬行动物,生活在海洋中。
瘕(jiǎ):病名,指由寄生虫引起的腹内结块。
【译文】
南山经中的首列山系叫做鹊山。鹊山的首座山叫做招摇山,它濒临西海上端。山上生长的树种多为桂树,并且蕴涵有大量的金矿和玉石。山中生长有一种草,形状很像韭菜,开着一种青色的小花。这种草名叫祝余,人吃了这种草就没有饥饿感了。山上生长着一种树木,形状很像构树一样,木纹是黑色的,它开出的花叶光芒四照。这种树林名叫迷榖。人将这种花叶佩带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山上还有一种野兽,长相很像猕猴,但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它时而爬行,时而像人一样站立行走,这种野兽名叫狌狌,人若吃了这种野兽就会变得非常健走。山下的一条丽水向西流入大海。丽水盛产一种名叫育沛的东西,若将这种贝壳佩带在身上可以防止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堂庭山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①,多棪②木,多白猿,多水玉③,多黄金。
【注释】
①堂庭之山:即堂庭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湖南境内;一说可能指今广西的六万大山。
②棪(yǎn):果木名,果实似苹果,红色。一说指野海棠。
③水玉:水晶。
【译文】
沿着鹊山、招摇山往东走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堂庭山。这里有很多棪木,很多白猿,很多水玉,也有很多黄金。
猿翼山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猿翼之山①,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②,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注释】
①猿翼之山:即猿翼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是位于今广东的云开大山;一说应在今湖南境内。
②蝮虫:即蝮蛇,一种毒蛇。
【译文】
堂庭山再往东行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猿翼山。据说山上有很多怪兽出没,水潭里有很多奇怪的鱼,还有很多白色玉石、蝮蛇、怪状的蛇和怪状的树木。人无法攀登上去。
杻阳山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①,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②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③,其名曰鹿蜀④,佩之⑤宜子孙。怪水⑥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⑦。其中多玄⑧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⑨尾,其名曰旋龟⑩,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注释】
①杻(niǔ)阳之山:即杻阳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今广东连县北的方山;一说可能指今广东的鼎湖山。
②文:通“纹”,指花纹。
③谣:歌谣,歌曲。这里指像唱歌一样。
④鹿蜀:动物名,一说指斑马;一说是鹿的一种。
⑤佩之:这里指佩带鹿蜀的皮毛。
⑥怪水:一说指形状较为怪异的河流;一说指位于今广东的北江及其支流连江;一说可能指位于今广东的西江。
⑦宪翼之水:即宪翼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⑧玄:黑色。
⑨虺(huǐ):一种毒蛇。
⑩旋龟:龟名,一说指大头龟,头较大,呈三角形,颌部如鹰嘴。
判木:劈开木头。
为:治疗。
底:同“胝”,指手脚上的老茧。
【译文】
从猿翼山再往东走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杻阳山。山的南坡蕴藏赤金,山的北坡有许多白金。山中有一种兽,外形像马,脑袋白色,身上有像老虎一样的斑纹,红色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像人唱歌一样,它的名字叫鹿蜀,佩带它的皮毛能使子孙发达。有一条怪水发源于杻阳山,向东流入宪翼水。水中有很多黑色的龟,形状与乌龟相似,却长着鸟一样的头,蛇一样的尾巴,它的名字叫旋龟,发出的声音像劈开木头一样,把它佩带在身上就不会耳聋,还可以用来治疗手脚上的老茧。
柢山又东三百里,曰柢山①,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②在鱼去③下,其音如留牛④,其名曰鱼坴⑤,冬死⑥而夏生,食之无肿⑦疾。
【注释】
①柢(dǐ)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指今广东境内的大罗山。
②羽:鸟虫的翅膀。
③鱼去(qū):鱼胁。
④留牛:所指待考。一说指瘤牛,颈项上有突起,鸣声较大;一说即犁牛。
⑤鱼坴(lù):鱼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穿山甲。
⑥冬死:指冬眠。
⑦肿:毒疮。
【译文】
杻阳山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叫柢山。山上有很多水流、水洼,长年不生草木。水洼中生长有一种鱼,身形像牛,生活在深山谷的水中,长有蛇一样的尾巴,还长有一对翅膀,羽毛生在两胁的下边,它鸣叫的声音像犁牛哞哞叫一样。这种鱼名叫鱼坴。它喜欢在冬季蛰伏,而在夏季到来时才出来活动。人如果吃了这种鱼就可以防治痈疽疾痛。
亶爰山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①,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②而有髦③,其名曰类④,自为牝牡⑤,食者不妒。
【注释】
①亶爰(dǎnyuán)之山:即亶爰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广东南雄市境内;一说可能是今广东新丰县的九连山。
②狸:哺乳动物,又叫山猫,毛棕黄色,有黑色斑纹。
③髦:头发。
④类:动物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大灵猫,身上有香囊。
⑤牝牡:雌性和雄性。
【译文】
再往东四百里有座山,名叫亶爰山。山上水很多,但却不生长草木。这座山十分险峻,是无法登上去的。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野猫,但头上长有头发。这种野兽名叫类,一身同具雌雄两性。人要是吃了它的肉,就不会妒忌人。
基山又东三百里,曰基山①,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讠也②,佩之③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食之无卧④。
【注释】
①基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广东境内。
②猼讠也(bótuó):传说中的一种兽。
③佩之:这里指佩带猼讠也的皮毛。
④无卧:不思睡眠。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叫基山。山的南坡有许多玉石,山的北坡生长有很多奇形怪状的树木。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羊,但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而眼睛却长在后背上。这种野兽名叫猼讠也。如果披着它的皮就可以不怕任何东西。山上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鸡,但却长着三个头、六只眼、六只脚和三只翅膀。这种鸟名叫尚鸟付鸟。谁要吃了这种鸟的肉,就不思睡眠。
青丘山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①,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②。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③,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④。有鸟焉,其状如鸠⑤,其音若呵⑥,名曰灌灌⑦,佩之⑧不惑。英水⑨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⑩。其中多赤鱼需,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注释】
①青丘之山:即青丘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②青雘(huò):青色的可作颜料的矿物。
③状如狐而九尾:像有九条尾巴的狐狸。
④蛊:毒热恶气。
⑤鸠:鸟名,外形与鸽子相似,常见的有斑鸠。
⑥呵:大声斥责。
⑦灌灌:鸟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鹳。
⑧佩之:指佩带灌灌的羽毛。
⑨英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⑩即翼之泽:指即翼泽,也就是即翼山中的湖泽。
鱼需(rú):传说中的一种鱼。一说即儒艮,生活在海中或河口,体长15~28米,前肢呈鳍状,后肢退化。人们又称它为人鱼。
疥:疥疮。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青丘山。山的南坡也有丰富的玉石,山的北坡有许多青色可作颜料的矿物。山上生长着一种野兽,身形似狐但却长着九只尾巴,叫声似婴儿啼哭一般,能吃人,但若人吃了它的肉便可以避邪防妖。山上还生长着一种鸟,形状像鸠,但鸣叫声就像人吵架似的,名叫灌灌。人若带着它,也可以避邪防妖。这座山中有一条名叫英水的水流流出,向南流入即翼泽。英水中有很多赤鱼需。这是一种形体似鱼、而脸似人的人鱼。它叫出的声音像鸳鸯啼叫一般。人若吃了这种人鱼,便可以不生疥癣。
箕尾山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①,其尾踆②于东海,多沙石。汸水③出焉,而南流注于淯④,其中多白玉。
【注释】
①箕(jī)尾之山:即箕尾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在今福建东部。
②踆(cūn):通“蹲”。
③汸(fānɡ)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④淯(yù):水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指闽江。
【译文】
青丘山再往东三百五十里就是箕尾山,山向东绵延至东海海滨。山上多沙、多石。一条名叫汸的水流从山间流出,向南一直流入淯水,汸水中有很多的白色玉石。
南山一经总括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①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②之礼:毛③用一璋④玉瘗⑤,糈⑥用稌⑦米,一璧,稻米,白菅⑧为席。
【注释】
①神:指山神。
②祠:祭祀。
③毛:用于祭祀的带毛的动物,如猪、牛、羊等。
④璋:举行典礼时所用的一种玉器,形状像圭的一半。
⑤瘗(yì):埋葬。
⑥糈(xǔ):祭神用的精米。
⑦稌(tú):粳稻;也指糯稻。
⑧菅(jiān):菅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开绿色花。
【译文】
纵观南山第一大山脉鹊山,它西出招摇山,东至箕尾山,蜿蜒二千九百五十里。这十座山的山神,都长着鸟的身形和龙的脑袋。人们祭祀山神时,将祭祀的牲畜与一块璋、一块玉共葬于地下,祭祀用的精米是糯米,供山神用的坐席是用茅草编织的草席。
柜山南次二经①之首,曰柜山②,西临流黄③,北望诸④,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⑤,其中多白玉,多丹粟⑥。有兽焉,其状如豚⑦,有距⑧,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⑨,见⑩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朱鸟,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注释】
①南次二经:南山经中的第二经。一说此处的“经”应作“山”字。
②柜(jǔ)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今浙江仙霞岭;一说指今湖南西部某山;一说可能指湖南武陵山脉的张家界山。
③流黄:古国名,即流黄酆氏、流黄辛氏。
④诸(pí):山名,亦为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⑤赤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⑥丹粟:即丹砂,又叫朱砂或辰砂,红色或棕红色,是炼汞的主要矿物,也用作颜料或入药。
⑦豚(tún):小猪;也泛指猪。
⑧距:雄鸡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⑨狸力:传说中的一种兽。一说即猪獾,别名沙獾,吻端与猪鼻相似,四肢粗短有力,穴居,有冬眠习性。
⑩见(xiàn):同“现”,指出现。
土功:土木工程。
鸱(chī):鸟名,指鹞鹰。种类较多,我国常见的有白尾鹞,是猛禽,生活在水边或沼泽地带。
痺(bēi):鸟名,具体所指待考。
朱鸟(zhū):传说中的一种鸟。
放士:一说指放达之人;一说指被放逐之人。
【译文】
南山第二山脉的山头,叫柜山。柜山西临流黄国,北边是诸卤比山,东边是长右山。英水发源于此山,它向西南流入赤水。英水中有许多白色的玉石,还有许多的细丹砂。柜山山中有一种野兽,身形像小猪,长着分开的脚爪,叫声像狗吠。这种野兽名叫狸力。哪里出现这种野兽,哪里的人就遭受繁重的劳役。柜山山上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鹞鹰,但却长着一双像人手的脚,它发出的声音像痺一样。这种鸟名叫朱鸟。它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天天发出“朱”的叫声。哪里出现这种鸟,哪里就有很多人被释放。
长右山长右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①,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②,其音如吟③,见则郡县大水。
【注释】
①长右之山:即长右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湖南雪峰山中段。
②长右:兽名,因其生活在长右山,故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猕猴。
③吟:呻吟。
【译文】
柜山再往东南方向四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长右山。山上不生长草木,有很多水。山上有种野兽,它的样子像猕猴而长着四只耳朵,名叫长右。长右发出的叫声像人暗暗的叹息沉吟。哪里出现这种野兽,哪里就会有洪灾。
尧光山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①,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②鬣③,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④,其音如斲⑤木,见则县有大繇⑥。
【注释】
①尧光之山:即尧光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指湘赣边界的景阳山;一说可能指湘鄂边界的武功山。
②彘(zhì):猪。
③鬣(liè):兽类颈上的长毛。
④猾褢(huái):兽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貉(hé),一种野兽,毛棕灰色,耳小,嘴尖,昼伏夜出。
⑤斲(zhuó):砍,削。
⑥繇(yáo):通“徭”,指劳役。
【译文】
长右山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有座尧光山。这座山的南坡蕴藏有丰富的玉石矿产,山的北坡蕴藏有丰富的金矿。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人,但却长着猪鬃,住在洞穴里,冬天要冬眠。这种野兽名叫猾,它发出的叫声就好像砍削木头的声音。哪里出现这种野兽,哪里就会出现繁重的徭役。
羽山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①,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注释】
①羽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浙江境内;一说应在今江西境内。
【译文】
尧光山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有座羽山。山下多水流、水洼,山上经常下雨,却不生长草木。山上有许多蝮蛇。
瞿父山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①,无草木,多金玉。
【注释】
①瞿父之山:即瞿父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当指今浙江衢州的三衢山。
【译文】
从羽山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瞿父山。山上寸草不生,山中有黄金和玉石。
句余山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①,无草木,多金玉。
【注释】
①句余之山:即句余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内,一说即四明山。
【译文】
瞿父山再往东四百里有座山,名叫句余山。山上寸草不生,山中有黄金和玉石。
浮玉山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①,北望具区②,东望诸。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犬吠,其名曰彘③,是食人。苕水④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鱼⑤。
【注释】
①浮玉之山:即浮玉山,山名,即今浙江境内的天目山。
②具区:水名,即今浙江和江苏两省间的太湖。
③彘(zhì):兽名,一说指野猪;一说疑为华南虎之类。
④苕(tiáo)水:即苕溪,在今浙江境内。
⑤(zì)鱼:鱼名,即刀鱼,体长约10余厘米,侧扁,银白色。
【译文】
从句余山再往东走五百里有座山,叫做浮玉山。这座山北边可以眺望到太湖,东边可以眺望到诸卤比水。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虎,但长着一根牛尾。它的叫声像狗吠。它的名字叫彘,是一种吃人的野兽。这座山的北坡有一条小溪流出,这条小溪名叫苕溪,向北流去,最终流进太湖。苕溪中生长有很多的鱼。
成山又东五百里,曰成山①,四方而三坛②,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③。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④,其中多黄金。
【注释】
①成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②三坛:指像三个重叠的坛。
③青雘(huò):青色的可作颜料的矿物。
④虖(hū)勺:水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指今浙江境内的富春江。
【译文】
浮玉山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成山。这座山有四面山坡,且像三层土台重叠堆砌上去的。山顶蕴藏有丰富的黄金和玉石矿产。山脚有很多可作颜料用的青石风化物。山间有条水流出,向南流入虚勺河,据说水底有许多黄金。
会稽山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①,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②。勺水③出焉,而南流注于湨④。
【注释】
①会(kuài)稽之山:即会稽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内。
②砆(fū)石:一种像玉的石头。
③勺水:水名,在会稽山中。
④湨(jú):水名,具体所指待考。可能是由勺水等注入后形成的湖沼。
【译文】
成山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它就是会稽山。这座山四四方方,山顶上有很多黄金和玉石矿产,山脚下多为砆石(像玉的一种)。山间的勺水,向南流入湨水。
夷山又东五百里,曰夷山①,无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②。
【注释】
①夷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今浙江境内的括苍山;一说应在今福建境内。
②列涂: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译文】
从会稽山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夷山。夷山上不生草木,因为都是沙石。有条湨水就从这山间里流出,它向南流入列涂水。
虖勺山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①,其上多梓②楠③,其下多荆④杞⑤。滂水⑥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注释】
①虖勺之山:即虖勺山,山名,应在今浙江境内,具体所指待考。
②梓:梓树,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开淡黄色花。
③楠:楠木,常绿乔木,是一种贵重的建筑材料。
④荆:落叶灌木,枝条可用来编筐、篮等。
⑤杞:指枸(ɡǒu)杞,一种落叶灌木,果实红色,可入药。
⑥滂水:水名,即瓯(ōu)江,是今浙江的第二大河。
【译文】
再往东四百里是虖勺山。山上有许多梓树、楠树,山下长满荆束、枸杞。滂水从这山里往东流最后流入大海。
区吴山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①,无草木,多沙石。鹿水②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注释】
①区(ōu)吴之山:即区吴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内,具体所指待考。
②鹿水:水名,一说应作“丽水”,丽水是瓯(ōu)江的支流。
【译文】
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区吴山。山上因为尽是沙石,所以长年不生长草木。鹿水从这里向南流入滂水。
鹿吴山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①,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②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③,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注释】
①鹿吴之山:即鹿吴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内,具体所指待考。
②泽更之水:即泽更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③蛊雕:兽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貂熊,大小似狗獾,善奔跑,能游泳。
【译文】
再往东走五百里就是鹿吴山。山上虽然不生草木,但蕴藏着许多丰富的黄金和玉石。有条叫泽更水的小溪流出,向南流入滂水。山上有种野兽,名叫蛊雕。这种野兽身形像雕,头上长角,叫声像婴儿在哭。这种野兽吃人。
漆吴山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①,无草木,多博石②,无玉。处于东海③,望丘山,其光载④出载入,是惟日次⑤。
【注释】
①漆吴之山:即漆吴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今浙江东部海外诸岛,如舟山群岛等。
②博石:用于博戏(古代的一种棋戏)的石头。
③东海:一作“海东”。
④载:又,且。
⑤次:太阳、星辰所在之处。
【译文】
向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漆吴山。山上不生长草木,有很多敲击起来就很响亮的石头,没有玉石。漆吴山西临东海,向海上望去上空似乎有连绵起伏的丘陵,丘陵上有闪烁不定的光芒,这里当是日月出没的地方。
南山二经总括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七千二百里。其神①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②:毛用一璧瘗③,糈用稌。
【注释】
①神:指山神。
②祠:祭祀。
③瘗(yì):埋葬。
【译文】
大凡南山第二列山系,从柜山开始,直到漆吴山,绵延七千二百里。这里的山神的形状像龙的身形,脑袋像鸟。人们供奉山神时,将祭祀的牲畜与一块璧共葬于地下,祭祀用的精米是糯米。
天虞山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①,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注释】
①天虞之山:即天虞山,山名,应在今广东境内,具体所指待考。
【译文】
南山第三大山脉,叫天虞山。山下到处是水,不好上去。
祷过山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②,多象。有鸟焉,其状如交鸟③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④,其鸣自号也。泿水⑤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⑥,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⑦,可以已⑧痔⑨。
【注释】
①祷过之山:即祷过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广东境内;一说在今广西境内。
②兕(sì):犀牛一类的兽。一说指雌性犀牛。犀牛是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牛,颈短,四肢粗大,鼻子上有一个或两个角。皮粗而厚,微黑色,无毛。
③交鸟(jiāo):鸟名,一说是鸬鹚的一种,也叫鱼交鸟,头细身长,颈有白毛,能入水捕鱼。
④瞿如:传说中的一种鸟。
⑤泿(yín)水:水名,上游即今广西东北部的洛清河,是融江的支流。
⑥虎蛟:动物名,一说指鱼叚(xiā)虎鱼,体侧扁,长20厘米,牙细尖或分叉,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一说指马来鳄,体长1米以上,生活在江河湖泊及沼泽地带。
⑦肿:毒疮。
⑧已:治愈。
⑨痔:痔疮。
【译文】
往东行五百里就是祷过山。山上有许多黄金和玉石。山下有很多凶猛的犀牛,还有很多象。山上生长有一种鸟,身形像鱼鹰,但头是白色的,脚长着三只,脸像人。这种鸟名叫瞿如。之所以取这个名,是因为它的呜叫声是“瞿——如——”。山间有条溪流流出,名叫泿水,向南流去,最终流入南海。泿水中有种名叫虎蛟的动物,身形像鱼,但长着似蛇的尾巴,鸣叫声像鸳鸯叫。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可以少生痈疽病,而且还可以医治痔疮。
丹穴山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①,其上多金玉。丹水②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③。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④,名曰凤皇⑤,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⑥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注释】
①丹穴之山:即丹穴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②丹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指今广东的流溪河。
③渤海:此处当指南海,非今日所指之渤海。
④文:通“纹”,指花纹。
⑤凤皇:即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⑥膺:胸。
【译文】
再往东走五百里,有座山叫丹穴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有条丹水向南流入渤海。山上有一种鸟,形状像鸡,身上花纹五色斑斓。这种鸟名叫凤凰。头部的花纹像“德”字,翅膀的花纹像“义”字,背部的花纹像“礼”字,胸部的花纹像“仁”字,腹部的花纹像“信”字。这种鸟啊,饮食自然界的精华,自歌自舞,无忧无虑。若有这种鸟出现,那天下就和平安宁了。
发爽山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①,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汎水②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注释】
①发爽之山:即发爽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广西境内的大瑶山中段。
②汎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译文】
再往东行五百里,有座发爽山。山上寸草不生,这里多水,多白猿。有条汎水从山里流出,向南流入渤海。
旄山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①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②,多怪鸟,凯风③自是出。
【注释】
①旄(máo)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是今广东的罗浮山。
②育遗:山谷名。
③凯风:和暖的风。也指南风。
【译文】
再往东行四百里,就到了旄山的尽头。旄山的南面有个山谷,人称育遗。山谷里有许多奇怪的鸟,柔和的南风从这山谷里吹了出来。
非山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①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注释】
①非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译文】
再往东四百里,就是非山的首段。山上有很多金玉,就是没有水。山下有好多蝮蛇。
鸡山又东五百里,曰鸡山①,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②。黑水③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鱼④,其状如鲋⑤而彘⑥毛,其音如豚⑦,见则天下大旱。
【注释】
①鸡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今广东韶关的桂山;一说应在今广西境内;一说可能在今江西境内。
②丹雘(huò):红色的可作颜料的矿物。
③黑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位于今广东、广西边界的贺江。
④(tuán)鱼:传说中的一种怪鱼。
⑤鲋(fù):鲫鱼。
⑥彘(zhì):猪。
⑦豚(tún):小猪;也泛指猪。
【译文】
再往东行五百里有座鸡山。山上有不少黄金,山下的石头多为可制作成颜料的赤石风化物。有条黑水流出,向南流入南海。黑水中有种鱼,名叫鱼专鱼。这种鱼的形状像鲫鱼,但长着一条像猪尾巴一样的东西。它有时还能鸣叫,声音像小猪的叫声。如果出现了这种鱼,那天下就要出现严重的旱灾。
仑者山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②如漆,其味如饴③,食者不饥,可以释劳④,其名曰白,可以血⑤玉。
【注释】
①仑者之山:即仑者山(一作“仑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②汗:应作“汁”。
③饴(yí):糖浆;糖稀。
④释劳:解除疲劳。一说指解除忧愁(劳:忧愁)。
⑤血:染上色彩。
【译文】
再往东走三百七十里有座仑者山。这座山上蕴藏有丰富的金矿和玉石。山的下半部分主要是可作颜料的赤石风化物。山上有一种树木,形状很像构木,但纹理是红色的。这种树能流出一种液体,有点像漆,味道却是甜的,像软糖。吃了这种液体,可以不再感到饥饿,而且还可以解除疲劳。这种树名叫白(ɡāo)。它流出的液体,可以用来染玉,使玉变红。
禺稿山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稿之山①,多怪兽,多大蛇。
【注释】
①禺稿之山:即禺稿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是今广州的白云山;一说当在今广东、广西交界处的云开大山中。
【译文】
再往东五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禺稿山。山上有许多怪兽和大蛇。
南禺山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②辄③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④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宛鸟雏⑤。
【注释】
①南禺之山:即南禺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今广东的番禺山。
②出:一作“春”,似应作“春”。
③辄:就。
④佐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⑤宛鸟(yuān)雏:传说中鸾凤一类的鸟。
【译文】
再往东五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南禺山。这座山的山顶有丰富的金矿和玉石。山下多水,有个洞穴,水刚从穴中流出,又重新流进洞穴中,但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夏天,到了冬天则自动停止。佐水发源于这座山,向东南流入南海。这座山上有凤凰和宛鸟刍隹。
南山三经总括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①皆龙身而人面。其祠②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注释】
①神:指山神。
②祠:祭祀。
【译文】
大凡南山第三列山脉,从天虞山开始,直到南禺山,共有十四座山,连绵六千五百三十里,这些山的山神,身形像龙,脸似人。人们供奉山神时,将一只白色的狗,作为祭品;供奉山神的精米,用糯米。
南山经总括右①南经之山志②,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注释】
①右:古籍通常采用竖排格式,且从右至左排列,故这里的右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上”、“上述”等。
②志:记载的文字。一说此字系后人所加。
【译文】
上面所记载的南山三大山志,全长一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评析】
南山经叙述了位于中国南方的一系列山,以及发源于这些山的河流,在这些山上生长的植物、动物及其形状、特点,出产的矿物,掌管这些山的山神的形状,祭祀这些山神的方法等。南山经共叙述了三十九座山,其中大多数山的位置都难以确考,但它们大致位于今浙江舟山群岛以西、湖南西部以东、广东南海以北的地域中。
“南山经”中的“经”,人们通常会很自然地把它理解为“经典”,正如我们理解《易经》、《孝经》、《道德经》等中的“经”一样。然而,迄今为止,学者们多认为它们不应被理解为“经典”,因为著《山海经》的人不可能称自己的作品为“经典”,因此,他们或释此“经”为“经历”、“经过”,或释此“经”为“经纪”,即条理、秩序,或认为此“经”除指“经过”外,还包括“勘划”、“治理”、“筹划”诸义,莫衷一是。我认为,关于此“经”字的确切含义,我们固然可以作多方面的考察,但是,相对说来,理解为“经典”,似更为恰当。理由是:(1)称自己的作品为“经”,历史上亦有先例,如《墨子》一书中即有《经上》、《经下》等篇。
(2)《山海经》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的编定者在编写时称之为“经典”,亦是很自然之事,与中国历史上一些著作如《易经》、《诗经》等被称为“经”的情形相似。
(3)更有利于理解原著,如“山海经”即“山和海的经典”,“南山经”即“中国南方山系的经典”,等等,若把“经”理解为“经过”,则意思没有这么顺遂。
点击查看与:山海经南山经一 有关内容
最新文章 |
热门文章 |
推荐文章 |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果实橘【原文】[新添]:西川、唐、邓,多有栽种成就;怀州亦有旧日橘树……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竹木柳【原文】《齐民要术》:种柳:正月、二月中,取弱柳②枝大如臂,长一尺半,烧下头二三寸,埋之令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 阅读全文→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孳畜养马牛总论【原文】《齐民要术》①: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如不肥充蕃息者,未之有也……等内容,载有多版本.. 阅读全文→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药草莲藕【原文】《齐民要术》②:种莲子法③:八月、九月中,收④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子头,令皮杯…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 阅读全文→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药草百合【原文】《四时类要》②:二月,种百合③……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果实种梨插梨附【原文】《齐民要术》②:种者,梨熟时,全埋之……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