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之卷五十八·列传第三十九·蛮东南夷原文全文在线阅读
○蛮东南夷
蛮,种类繁多,言语不一,咸依山谷,布荆、湘、雍、郢、司等五州界。
宋世封西阳蛮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扞山侯。
太祖即位,有司奏蛮封应在解例,参议以“戎夷疏爵,理章列代。
酋豪世袭,事炳前叶。
今宸历改物,旧册枃降,而梅生等保落奉政,事须绳总,恩命升赞,有异常品。
谓宜存名以训殊俗”。
诏“特留”。
以治生为辅国将军、虎贲中郎,转建宁郡太守,将军、侯如故。
建元二年,虏侵豫、司,蛮中传虏已近,又闻官尽发民丁,南襄城蛮秦远以郡县无备,寇潼阳,县令焦文度战死。
司州蛮引虏攻平昌戍,戍主苟元宾击破之。
秦远又出破临沮百方砦,杀略百馀人。
北上黄蛮文勉德寇汶阳,太守戴元孙孤城力弱,虑不自保,弃戍归江陵。
荆州刺史豫章王遣中兵参军刘伾绪领千人讨勉德,至当阳,勉德请降,收其部落,使戍汶阳所治城子,令保持商旅,付其清通,远遂逃窜。
汶阳本临沮西界,二百里中,水陆迂狭,鱼贯而行,有数处不通骑,而水白田甚肥腴。
桓温时,割以为郡。
西北接梁州新城,东北接南襄城,南接巴、巫二边,并山蛮凶盛,据险为寇贼。
宋泰始以来,巴建蛮向宗头反,刺史沈攸之断其盐米,连讨不克。
晋太兴三年,建平夷王向弘、向壒等诣台求拜除,尚书郎张亮议“夷貊不可假以军号”,元帝诏特以弘为折冲将军、当平乡侯,并亲晋王,赐以朝服。
宗头其后也。
太祖置巴州以威静之。
其武陵酉溪蛮田思飘寇抄,内史王文和讨之,引军深入,蛮自后断其粮。
豫章王遣中兵参军庄明五百人将湘州镇兵合千人救之,思飘与文和拒战,中弩矢死,蛮众以城降。
永明初,向宗头与黔阳蛮田豆渠等五千人为寇,巴东太守王图南遣府司马刘僧寿等斩山开道,攻其砦,宗头夜烧砦退走。
三年,湘川蛮陈双、李答寇掠郡县,刺史吕安国讨之不克。
四年,刺史柳世隆督众征讨,乃平。
五年,雍、司州蛮与虏通,助荒人桓天生为乱。
六年,除督护北遂安左郡太守田驷路为试守北遂安左郡太守,前宁朔将军田驴王为试守新平左郡太守,皆郢州蛮也。
九年,安隆内史王僧旭发民丁,遣宽城戍主万民和助八百丁村蛮伐千二百丁村蛮,为蛮所败,民和被伤,失马及器仗,有司奏免官。
西阳蛮田益宗,沈攸之时以功劳得将领,遂为临川王防阁,叛投虏,虏以为东豫州刺史。
建武三年,虏遣益宗攻司州龙城戍,为戍主朱僧起所破。
蛮俗衣布徒跣,或椎髻,或剪发。
兵器以金银为饰,虎皮衣楯,便弩射,皆暴悍好寇贼焉。
东夷高丽国,西与魏虏接界。
宋末,高丽王乐浪公高琏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祖建元元年,进号骠骑大将军。
三年,遣使贡献,乘舶泛海,使驿常通,亦使魏虏,然强盛不受制。
虏置诸国使邸,齐使第一,高丽次之。
永明七年,平南参军颜幼明、冗从仆射刘思斅使虏。
虏元会,与高丽使相次。
幼明谓伪主客郎裴叔令曰“我等衔命上华,来造卿国。
所为抗敌,在乎一魏。
自馀外夷,理不得望我镳尘。
况东夷小貊,臣属朝廷,今日乃敢与我蹑踵”思斅谓伪南部尚书李思冲曰“我圣朝处魏使,未尝与小国列,卿亦应知”思冲曰“实如此。
但主副不得升殿耳。
此间坐起甚高,足以相报”思斅曰“李道固昔使,正以衣冠致隔耳。
魏国必缨冕而至,岂容见黜”幼明又谓虏主曰“二国相亚,唯齐与魏。
边境小狄,敢蹑臣踪”
高丽俗服穷裤,冠折风一梁,谓之帻。
知读《五经》。
使人在京师,中书郎王融戏之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
头上定是何物”答曰“此即古弁之遗像也”
高琏年百馀岁卒。
隆昌元年,以高丽王乐浪公高云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丽王、乐浪公。
建武三年,〔下缺329字〕报功劳勤,实存名烈。
假行宁朔将军臣姐瑾等四人,振竭忠效,攘除国难,志勇果毅,等威名将,可谓扞城,固蕃社稷,论功料勤,宜在甄显。
今依例辄假行职。
伏愿恩愍,听除所假。
宁朔将军、面中王姐瑾,历赞时务,武功并列,今假行冠军将军、都将军、都汉王。
建威将军、八中侯馀古,弱冠辅佐,忠效夙著,今假行宁朔将军、阿错王。
建威将军馀历,忠款有素,文武列显,今假行龙骧将军、迈卢王。
广武将军馀固,忠效时务,光宣国政,今假行建威将军、弗斯侯。
牟大又表曰“臣所遣行建威将军、广阳太守、兼长史臣高达,行建威将军、朝鲜太守、兼司马臣杨茂,行宣威将军、兼参军臣会迈等三人,志行清亮,忠款夙著。
往泰始中,比使宋朝,今任臣使,冒涉波险,寻其至效,宜在进爵,谨依先例,各假行职。
且玄泽灵休,万里所企,况亲趾天庭,乃不蒙赖。
伏愿天监特愍除正。
达边效夙著,勤劳公务,今假行龙骧将军、带方太守。
茂志行清壹,公务不废,今假行建威将军、广陵太守。
迈执志周密,屡致勤效,今假行广武将军、清河太守”诏可,并赐军号,除太守。
为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
使兼谒者仆射孙副策命大袭亡祖父牟都为百济王。
曰“於戏。
惟尔世袭忠勤,诚著遐表,沧路肃澄,要贡无替。
式循彝典,用纂显命。
往钦哉。
其敬膺休业,可不慎欤。
制诏行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百济王牟大今以大袭祖父牟都为百济王,即位章绶等玉铜虎竹符四。
王其拜受,不亦休乎”
是岁,魏虏又发骑数十万攻百济,入其界,牟大遣将沙法名、赞首流、解礼昆、木干那率众袭击虏军,大破之。
建武二年,牟大遣使上表曰“臣自昔受封,世被朝荣,忝荷节钺,克攘列辟。
往姐瑾等并蒙光除,臣庶咸泰。
去庚午年,猃狁弗悛,举兵深逼。
臣遣沙法名等领军逆讨,宵袭霆击,匈梨张惶,崩若海荡。
乘奔追斩,僵尸丹野。
由是摧其锐气,鲸暴韬凶。
今邦宇谧静,实名等之略。
寻其功勋,宜在褒显。
今假沙法名行征虏将军、迈罗王,赞首流为行安国将军、辟中王,解礼昆为行武威将军、弗中侯,木干那前有军功,又拔台舫,为行广威将军、面中侯。
伏愿天恩特愍听除”又表曰“臣所遣行龙骧将军、乐浪太守兼长史臣慕遗,行建武将军、城阳太守兼司马臣王茂,兼参军、行振武将军、朝鲜太守臣张塞,行扬武将军陈明,在官忘私,唯公是务,见危授命,蹈难弗顾。
今任臣使,冒涉波险,尽其至诚。
实宜进爵,各假行署。
伏愿圣朝特赐除正”诏可,并赐军号。
加罗国,三韩种也。
建元元年,国王荷知使来献。
诏曰“量广始登,远夷洽化。
加罗王荷知款关海外,奉贽东遐。
可授辅国将军、本国王”
倭国,在带方东南大海岛中,汉末以来,立女王。
土俗已见前史。
建元元年,进新除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王武号为镇东大将军。
南夷林邑国,在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北连九德,秦时故林邑县也。
汉末称王。
晋太康五年始贡献。
宋永初元年,林邑王范杨迈初产,母梦人以金席藉之,光色奇丽。
中国谓紫磨金,夷人谓之“杨迈”,故以为名。
杨迈死,子咄立,慕其父,复改名杨迈。
林邑有金山,金汁流出于浦。
事尼乾道,铸金银人像,大十围。
元嘉二十二年,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杨迈欲输金万斤,银十万斤,铜三十万斤,还日南地。
大臣{艹毒}僧达谏,不听。
和之进兵破其北界犬戎区栗城,获金宝无算,毁其金人,得黄金数万斤,馀物称是。
和之后病死,见胡神为祟。
孝建二年,始以林邑长史范龙跋为扬武将军。
杨迈子孙相传为王,未有位号。
夷人范当根纯攻夺其国,篡立为王。
永明九年,遣使贡献金簟等物。
诏曰“林邑虽介在遐外,世服王化。
当根纯乃诚恳款到,率其僚职,远绩克宣,良有可嘉。
宜沾爵号,以弘休泽。
可持节、都督缘海诸军事、安南将军、林邑王”范杨迈子孙范诸农率种人攻当根纯,复得本国。
十年,以诸农为持节、都督缘海诸军事、安南将军、林邑王。
建武二年,进号镇南将军。
永泰元年,诸农入朝,海中遭风溺死,以其子文款为假节、都督缘海军事、安南将军、林邑王。
晋建兴中,日南夷帅范稚奴文数商贾,见上国制度,教林邑王范逸起城池楼殿。
王服天冠如佛冠,身被香缨络。
国人凶悍,习山川,善斗。
吹海蠡为角。
人皆裸露。
四时暄暖,无霜雪。
贵女贱男,谓师君为婆罗门。
群从相姻通,妇先遣娉求婿。
女嫁者,迦蓝衣横幅合缝如井阑,首戴花宝。
婆罗门牵婿与妇握手相付,咒愿吉利。
居丧剪发,谓之孝。
燔尸中野以为葬。
远界有灵鹫鸟,知人将死,集其家食死人肉尽,飞去,乃取骨烧灰投海中水葬。
人色以黑为美,南方诸国皆然。
区栗城建八尺表。
日影度南八寸。
自林邑西南三千馀里,至扶南。
扶南国,在日南之南大海西蛮湾中,广袤三千馀里,有大江水西流入海。
其先有女人为王,名柳叶。
又有激国人混填,梦神赐弓一张,教乘舶入海。
混填晨起于神庙树下得弓,即乘舶向扶南。
柳叶见舶,率众欲御之。
混填举弓遥射,贯船一面通中人。
柳叶怖,遂降。
混填娶以为妻。
恶其裸露形体,乃叠布贯其首。
遂治其国,子孙相传。
至王盘况死,国人立其大将范师蔓。
蔓病,姊子旃篡立,杀蔓子金生。
十馀年,蔓少子长袭杀旃,以刃镵旃腹曰“汝昔杀我兄,今为父兄报汝”旃大将范寻又杀长,国人立以为王,是吴、晋时也。
晋、宋世通职贡。
宋末,扶南王姓侨陈如,名阇耶跋摩,遣商货至广州。
天竺道人那伽仙附载欲归国,遭风至林邑,掠其财物皆尽。
那伽仙间道得达扶南,具说中国有圣主受命。
永明二年,阇耶跋摩遣天竺道人释那伽仙上表称扶南国王臣侨陈如阇耶跋摩叩头启曰“天化抚育,感动灵祇,四气调适。
伏愿圣主尊体起居康豫,皇太子万福,六宫清休,诸王妃主内外朝臣普同和睦,邻境士庶万国归心,五谷丰熟,灾害不生,土清民泰,一切安稳。
臣及人民,国土丰乐,四气调和,道俗济济,并蒙陛下光化所被,咸荷安泰”又曰“臣前遣使赍杂物行广州货易,天竺道人释那伽仙于广州因附臣舶欲来扶南,海中风漂到林邑,国王夺臣货易,并那伽仙私财。
具陈其从中国来此,仰序陛下圣德仁治,详议风化。
佛法兴显,众僧殷集,法事日盛,王威严整,朝望国轨,慈愍苍生,八方六合,莫不归伏。
如听其所说,则化邻诸天,非可为喻。
臣闻之,下情踊悦,若暂奉见尊足,仰慕慈恩,泽流小国,天垂所感,率土之民,并得皆蒙恩祐。
是以臣今遣此道人释那伽仙为使,上表问讯奉贡,微献呈臣等赤心,并别陈下情。
但所献轻陋,愧惧唯深。
伏愿天慈曲照,鉴其丹款,赐不垂责”又曰“臣有奴名鸠酧罗,委臣逸走,别在馀处,构结凶逆,遂破林邑,仍自立为王。
永不恭从,违恩负义,叛主之愆,天不容载。
伏寻林邑昔为檀和之所破,久已归化。
天威所被,四海弥伏,而今鸠酧罗守执奴凶,自专很强。
且林邑、扶南邻界相接,亲又是臣奴,犹尚逆去,朝廷遥远,岂复遵奉。
此国属陛下,故谨具上启。
伏闻林邑顷年表献简绝,便欲永隔朝廷。
岂有师子坐而安大鼠。
伏愿遣军将伐凶逆,臣亦自效微诚,助朝廷剪扑,使边海诸国,一时归伏。
陛下若欲别立馀人为彼王者,伏听敕旨。
脱未欲灼然兴兵伐林邑者,伏愿特赐敕在所,随宜以少军助臣,乘天之威,殄灭小贼,伐恶从善。
平荡之日,上表献金五婆罗。
今轻此使送臣丹诚,表所陈启,不尽下情。
谨附那伽仙并其伴口具启闻。
伏愿愍所启。
并献金镂龙王坐像一躯,白檀像一躯,牙塔二躯,古贝二双,琉璃苏鉝二口,瑇瑁槟榔柈一枚”
那伽仙诣京师,言其国俗事摩醯首罗天神,神常降于摩耽山。
土气恒暖,草木不落。
其上书曰“吉祥利世间,感摄于群生。
所以其然者,天感化缘明。
仙山名摩躭,吉树敷嘉荣。
摩醯首罗天,依此降尊灵。
国土悉蒙祐,人民皆安宁。
由斯恩被故,是以臣归情。
菩萨行忍慈,本迹起凡基。
一发菩提心,二乘非所期,历生积功业,六度行大悲。
勇猛超劫数,财命舍无遗。
生死不为厌,六道化有缘。
具修于十地,遗果度人天。
功业既已定,行满登正觉。
万善智圆备,惠日照尘俗。
众生感缘应,随机授法药。
佛化遍十方,无不蒙济擢。
皇帝圣弘道,兴隆于三宝。
垂心览万机,威恩振八表。
国土及城邑,仁风化清皎。
亦如释提洹,众天中最超。
陛下临万民,四海共归心。
圣慈流无疆,被臣小国深”诏报曰“具摩醯降灵,流施彼土,虽殊俗异化,遥深欣赞。
知鸠酧罗于彼背叛,窃据林邑,聚凶肆掠,殊宜剪讨。
彼虽介遐陬,旧修蕃贡,自宋季多难,海译致壅,皇化惟新,习迷未革。
朕方以文德来远人,未欲便兴干戈。
王既款列忠到,远请军威,今诏交部随宜应接。
伐叛柔服,实惟国典,勉立殊效,以副所期。
那伽仙屡衔边译,颇悉中土阔狭,令其具宣”上报以绛紫地黄碧绿纹绫各五匹。
扶南人黠惠知巧,攻略傍邑不宾之民为奴婢,货易金银彩帛。
大家男子截锦为横幅,女为贯头,贫者以布自蔽,锻金环鏆银食器。
伐木起屋,国王居重阁,以木栅为城。
海边生大箬叶,长八九尺,编其叶以覆屋。
人民亦为阁居。
为船八九丈,广裁六七尺,头尾似鱼。
国王行乘象,妇人亦能乘象,斗鸡及狶为乐。
无牢狱,有讼者,则以金指环若鸡子投沸汤中,令探之,又烧锁令赤,著手上捧行七步,有罪者手皆燋烂,无罪者不伤。
又令没水,直者入即不沈,不直者即沈也。
有甘蔗、诸蔗、安石榴及橘,多槟榔,鸟兽如中国。
人性善,不便战,常为林邑所侵击,不得与交州通,故其使罕至。
交州斗绝海岛,控带外国,故恃险数不宾。
宋泰始初,刺史张牧卒,交趾人李长仁杀牧北来部曲,据交州叛。
数年病死。
从弟叔献嗣事,号令未行,遣使求刺史。
宋朝以南海太守沈焕为交州刺史,以叔献为焕宁远司马、武平新昌二郡太守。
叔献得朝命,人情服从,遂发兵守险不纳焕,焕停郁林病卒。
太祖建元元年,仍以叔献为交州刺史,就安慰之。
叔献受命,既而断割外国,贡献寡少。
世祖欲讨之,永明三年,以司农刘楷为交州刺史,发南康、庐陵、始兴郡兵征交州。
叔献闻之,遣使愿更申数年,献十二队纯银兜鍪及孔雀毦,世祖不许。
叔献惧为楷所袭,间道自湘川还朝。
六年,以始兴太守房法乘代楷。
法乘至镇,属疾不理事,专好读书。
长史伏登之因此擅权,改易将吏,不令法乘知。
录事房季文白之,法乘大怒,系登之于狱。
十馀日,登之厚赂法乘妹夫崔景叔得出,将部曲袭州执法乘,谓之曰“使君既有疾,不宜劳”囚之别室。
法乘无事,复就登之求书读,登之曰“使君静处犹恐动疾,岂可看书”遂不与。
乃启法乘心疾动,不任视事,世祖仍以登之为交州刺史。
法乘还至岭而卒。
法乘,清河人。
昇明中,为太祖骠骑中兵,至左中郎将。
性方简,身长八尺三寸,行出人上,常自俯屈。
青州刺史明庆符亦长与法乘等,朝廷唯此二人。
史臣曰:书称蛮夷猾夏,盖总而为言矣。
至于南夷杂种,分屿建国,四方珍怪,莫此为先。
藏山隐海,瑰宝溢目。
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牜刃积王府。
充斥之事差微,声教之道可被。
若夫用德以怀远,其在此乎。
赞曰:司、雍分疆,荆及衡阳。
参错州部,地有蛮方。
东夷海外,碣石、扶桑。
南域憬远,极泛溟沧。
非要乃贡,并亦来王。
点击查看与:南齐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三十九·蛮东南夷 有关内容
最新文章 |
热门文章 |
推荐文章 |
本文是《老子》之第六十二章[原文]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三章[原文]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七十一章[原文]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五十四章[原文]善剑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