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文古书 -> 史书传记 -> 晋书:《晋书》之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原文全文
《晋书》之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原文全文

副标题:  作者:【】  分类:】  关注:51次  分享到:


本文是《晋书》之卷三十二·列传第二的正文◎后妃下元敬虞皇后豫章君明穆庾皇后成恭杜皇后周太妃康献褚皇后穆章何皇后哀靖王皇后废帝孝庾皇后简文宣郑太后简文顺王皇后孝武文李太后孝武定王皇后安德陈太后安僖王皇后恭思褚皇后元敬虞皇后,讳孟母,济阳外黄人也……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全文……
《晋书》之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原文全文

《晋书》之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原文全文在线阅读

◎后妃下元敬虞皇后豫章君明穆庾皇后成恭杜皇后周太妃康献褚皇后穆章何皇后哀靖王皇后废帝孝庾皇后简文宣郑太后简文顺王皇后孝武文李太后孝武定王皇后安德陈太后安僖王皇后恭思褚皇后

元敬虞皇后,讳孟母,济阳外黄人也。

父豫,见《外戚传》。

帝为琅邪王,纳后为妃,无子。

永嘉六年薨,时年三十五。

帝为晋王,追尊为王后。

有司奏王后应别立庙。

令曰“今宗庙未成,不宜更兴作,便修饰陵上屋以为庙”太兴三年,册曰“皇帝咨前琅邪王妃虞氏:朕祗顺昊天成命,用陟帝位,悼妃夙徂,徽音潜翳,御于家邦,靡所仪刑,阴教有亏,用伤于怀。

追号制谥,先王之典。

今遣使持节兼太尉万胜奉册赠皇后玺绶,祀以太牢。

魂而有灵,嘉兹宠荣”乃祔于太庙,葬建平陵。

太宁初,明帝追怀母养之恩,赠豫妻王氏为云阝阳县君,从母散骑常侍新野王罕妻为平阳乡君。

豫章君荀氏,元帝宫人也。

初有宠,生明帝及琅邪王裒,由是为虞后所忌。

自以位卑,每怀怨望,为帝所谴,渐见疏薄。

及明帝即位,封建安君,别立第宅。

太宁元年,帝迎还台内,供奉隆厚。

及成帝立,尊重同于太后。

咸康元年薨。

诏曰“朕少遭悯凶,慈训无禀,抚育之勤,建安君之仁也。

一旦薨殂,实思报复,永惟平昔,感痛哀摧。

其赠豫章郡君,别立庙于京都”

明穆庾皇后,讳文君,颍川鄢陵人也。

父琛,见《外戚传》。

后性仁慈,美姿仪。

元帝闻之,聘为太子妃,以德行见重。

明帝即位,立为皇后。

册曰“妃庾氏昔承明命,作嫔东宫,虔恭中馈,思媚轨则。

履信思顺,以成肃雝之道。

正位闺房,以著协德之美。

朕夙罹不造,茕茕在疚。

群公卿士,稽之往代,佥以崇嫡明统,载在典谟,宜建长秋,以奉宗庙。

是以追述先志,不替旧命,使使持节兼太尉授皇后玺绶。

夫坤德尚柔,妇道承姑,崇粢盛之礼,敦螽斯之义,是以利在永贞,克隆堂基,母仪天下,潜畅阴教。

鉴于六列,考之篇籍,祸福无门,盛衰由人,虽休勿休。

其敬之哉,可不慎欤”

及成帝即位,尊后曰皇太后。

群臣奏:天子幼冲,宜依汉和熹皇后故事。

辞让数四,不得已而临朝摄万机。

后兄中书令亮管诏命,公卿奏事称皇太后陛下。

咸和元年,有司奏请追赠后父及夫人毌丘氏,后陈让不许,三请不从。

及苏峻作逆,京都倾覆,后见逼辱,遂以忧崩,时年三十二。

后即位凡六年。

其后帝孝思罔极,赠琛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毌丘氏安陵县君。

从母荀氏永宁县君,何氏建安县君。

亮表陈先志,让而不受。

成恭杜皇后,讳陵阳,京兆人,镇南将军预之曾孙也。

父乂,见《外戚传》。

成帝以后奕世名德,咸康二年备礼拜为皇后,即日入宫。

帝御太极前殿,群臣毕贺,昼漏尽,悬籥,百官乃罢。

后少有姿色,然长犹无齿,有来求婚者辄中止。

及帝纳采之日,一夜齿尽生。

改宣城陵阳县为广阳县。

七年三月,后崩,年二十一。

外官五日一临,内官旦一入,葬讫止。

后在位六年,无子。

先是,三吴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公织女死,为之著服,至是而后崩。

帝下诏曰“吉凶典仪,诚宜备设。

然丰约之度,亦当随时,况重壤之下,而崇饰无用邪。

今山陵之事,一从节俭,陵中唯洁扫而已,不得施涂车刍灵”有司奏造凶门柏历及调挽郎,皆不许,又禁远近遣使,明年元会,有司奏废乐。

诏废管弦,奏金石如故。

孝武帝立,宁康二年,以后母裴氏为广德县君。

裴氏名穆,长水校尉绰孙,太傅主簿遐女,太尉王夷甫外孙。

中表之美,高于当世。

遐随东海王越遇害,无子,唯穆渡江,遂享荣庆,立第南掖门外,世所谓杜姥宅云。

章太妃周氏以选入成帝宫,有宠,生哀帝及海西公。

始拜为贵人。

哀帝即位,诏有司议贵人位号,太尉桓温议宜称夫人,尚书仆射江虨议应曰太夫人,诏崇为皇太妃,仪服与太后同。

又诏“朝臣不为太妃敬,合礼典不”太常江逌议“位号不极,不应尽敬”。

兴宁元年薨。

帝欲服重,江虨启应缌麻三月。

诏欲降为期年,虨又启“厌屈私情,所以上严祖考”,帝从之。

康献褚皇后,讳蒜子,河南阳翟人也。

父裒,见《外戚传》。

后聪明有器识,少以名家入为琅邪王妃。

及康帝即位,立为皇后,封母谢氏为寻阳乡君。

及穆帝即位,尊后曰皇太后。

时帝幼冲,未亲国政。

领司徒蔡谟等上奏曰“嗣皇诞哲岐嶷,继承天统,率土宅心,兆庶蒙赖。

陛下体兹坤道,训隆文母。

昔涂山光夏,简狄熙殷,实由宣哲,以隆休祚。

伏惟陛下德侔二妫,淑美《关雎》,临朝摄政,以宁天下。

今社稷危急,兆庶悬命,臣等章惶,一日万机,事运之期,天禄所钟,非复冲虚高让之日。

汉和熹、顺烈,并亦临朝,近明穆故事,以为先制。

臣等不胜悲怖,谨伏地上请。

乞陛下上顺祖宗,下念臣吏,推公弘道,以协天人,则万邦承庆,群黎更生”太后诏曰“帝幼冲,当赖群公卿土将顺匡救,以酧先帝礼贤之意,且是旧德世济之美,则莫重之命不坠,祖宗之基有奉,是其所以欲正位于内而已。

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

先后允恭谦抑,思顺坤道,所以不距群情,固为国计。

岂敢执守冲暗,以违先旨。

辄敬从所奏”于是临朝称制。

有司奏,谢夫人既封,荀、卞二夫人亦应追赠,皆后之前母也。

太后不许。

太常殷融议依郑玄义,卫将军裒在宫庭则尽臣敬,太后归宁之日自如家人之礼。

太后诏曰“典礼诚所未详,如所奏,是情所不能安也,更详之”征西将军翼、南中郎尚议谓“父尊尽于一家,君敬重于天下,郑玄义合情礼之中”。

太后从之。

自后朝臣皆敬裒焉。

帝既冠,太后诏曰“昔遭不造,帝在幼冲,皇绪之微,眇若赘旒。

百辟卿士率遵前朝,劝喻摄政。

以社稷之重,先代成义,僶俛敬从,弗遑固守。

仰凭七庙之灵,俯仗群后之力,帝加元服,礼成德备,当阳亲览,临御万国。

今归事反政,一依旧典”于是居崇德宫,手诏群公曰“昔以皇帝幼冲,从群后之议,既以暗弱,又频丁极艰,衔恤历祀,沈忧在疚。

司徒亲尊德重,训救其弊,王室之不坏,实公是凭。

帝既备兹冠礼,而四海未一,五胡叛逆,豺狼当路,费役日兴,百姓困苦。

愿诸君子思量远算,戮力一心,辅翼幼主,匡救不逮。

未亡人永归别宫,以终余齿。

仰惟家国,故以一言托怀”

及哀帝、海西公之世,太后复临朝称制。

桓温之废海西公也,太后方在佛屋烧香,内侍启云“外有急奏”,太后乃出。

尚倚户前视奏数行,乃曰“我本自疑此”,至半便止,索笔答奏云“未亡人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温始呈诏草,虑太后意异,悚动流汗,见于颜色。

及诏出,温大喜。

简文帝即位,尊后为崇德太后。

及帝崩,孝武帝幼冲,桓温又薨。

群臣启曰“王室多故,祸艰仍臻,国忧始周,复丧元辅,天下惘然,若无攸济。

主上虽圣资奇茂,固天诞纵。

而春秋尚富,如在谅暗,蒸蒸之思,未遑庶事。

伏惟陛下德应坤厚,宣慈圣善,遭家多艰,临朝亲览。

光大之美,化洽在昔,讴歌流咏,播溢无外。

虽有莘熙殷,妊姒隆周,未足以喻,是以五谋克从,人鬼同心,仰望来苏,悬心日月。

夫随时之义,《周易》所尚,宁固社稷,大人之任。

伏愿陛下抚综万机,厘和政道,以慰祖宗,以安兆庶。

不胜忧国喁喁至诚”太后诏曰“王室不幸,仍有艰屯。

览省启事,感增悲叹。

内外诸君并以主上春秋冲富,加蒸蒸之慕,未能亲览,号令宜有所由。

苟可安社稷,利天下,亦岂有所执,辄敬从所启。

但暗昧之阙,望尽弼谐之道”于是太后复临朝。

帝既冠,乃诏曰“皇帝婚冠礼备,遐迩宅心,宜当阳亲览,缉熙惟始。

今归政事,率由旧典”于是复称崇德太后。

太元九年,崩于显阳殿,年六十一,在位凡四十年。

太后于帝为从嫂,朝议疑其服。

太学博士徐藻议曰“资父事君而敬同。

又《礼》云其夫属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则夫属君道,妻亦后道矣。

服后以齐,母之义也。

鲁讥逆祀,以明尊卑。

今上躬奉康、穆、哀皇及靖后之祀,致敬同于所天,岂可敬之以君道,而服废于本亲。

谓应齐衰期”从之。

穆章何皇后,讳法倪,庐江灊人也。

父准,见《外戚传》。

以名家膺选。

升平元年八月,下玺书曰“皇帝咨前太尉参军何琦:混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庙社稷。

谋于公卿,咸以宜率由旧典。

今使使持节太常彪之、宗正综,以礼纳采”琦答曰“前太尉参军、都乡侯粪土臣何琦稽首顿首再拜。

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

臣从祖弟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如人。

钦承旧章,肃奉典制”又使兼太保、武陵王晞,兼太尉、中领军洽,持节奉册立为皇后。

后无子。

哀帝即位,称穆皇后,居永安宫。

桓玄篡位,移后入司徒府。

路经太庙,后停舆恸哭,哀感路人。

玄闻而怒曰“天下禅代常理,何预何氏女子事耶”乃降后为零陵县君,与安帝俱西,至巴陵。

及刘裕建义,殷仲文奉后还京都,下令曰“戎车屡警,黎元阻饑。

而膳御丰靡,岂与百姓同其俭约。

减损供给,勿令游过”后时以远还,欲奉拜陵庙。

有司以寇难未平,奏停。

元兴三年崩,年六十六,在位凡四十八年。

哀靖王皇后,讳穆之,太原晋阳人也。

司徒左长史濛之女也。

后初为琅邪王妃。

哀帝即位,立为皇后,追赠母爰氏为安国乡君。

后在位三年,无子。

兴宁二年崩。

废帝孝庾皇后,讳道怜,颍川鄢陵人也。

父冰,自有传。

初为东海王妃。

及帝即位,立为皇后。

太和六年崩,葬于敬平陵。

帝废为海西公,追贬后曰海西公夫人。

太元十一年,海西公薨于吴,又以后合葬于吴陵。

简文宣郑太后,讳阿春,河南荥阳人也。

世为冠族。

祖合,临济令。

父恺,字祖元,安丰太守。

后少孤,无兄弟,唯姊妹四人,后最长。

先适渤海田氏,生一男而寡,依于舅濮阳吴氏。

元帝为丞相,敬后先崩,将纳吴氏女为夫人。

后及吴氏女并游后园,或见之,言于帝曰“郑氏女虽嫠,贤于吴氏远矣”建武元年,纳为琅邪王夫人。

甚有宠。

后虽贵幸,而恒有忧色。

帝问其故,对曰“妾有妹,中者已适长沙王褒,余二妹未有所适,恐姊为人妾,无复求者”帝因从容谓刘隗曰“郑氏二妹,卿可为求佳对,使不失旧”隗举其从子佣娶第三者,以小者适汉中李氏,皆得旧门。

帝召王褒为尚书郎,以悦后意。

后生琅邪悼王、简文帝、寻阳公主。

帝称尊号,后虽为夫人,诏太子及东海、武陵王皆母事之。

帝崩,后称建平国夫人。

咸和元年薨,简文帝时为琅邪王,制服重。

有司以王出继,宜降所生,国臣不能匡正,奏免国相诸葛颐。

王上疏曰“亡母生临臣国,没留国第,臣虽出后,亦无所厌,则私情得叙。

昔敬后崩,孝王已出继,亦还服重。

此则明比,臣所宪章也”明穆皇后不夺其志,乃徙琅邪王为会稽王,追号后曰会稽太妃。

及简文帝即位,未及追尊。

临崩,封皇子道子为琅邪王,领会稽国,奉太妃祀。

太元十九年,孝武帝下诏曰“会稽太妃文母之德,徽音有融,诞载圣明,光延于晋。

先帝追尊圣善,朝议不一,道以疑屈。

朕述遵先志,常惕于心。

今仰奉遗旨,依《阳秋》二汉孝怀皇帝故事,上太妃尊号曰简文太后”于是立庙于太庙路西,陵曰嘉平。

时群臣希旨,多谓郑太后应配食于元帝者。

帝以问太子前率徐邈,邈曰“臣案《阳秋》之义,母以子贵。

鲁隐尊桓母,别考仲子之宫而不配食于惠庙。

又平素之时,不伉俪于先帝,至于子孙,岂可为祖考立配。

其崇尊尽礼,由于臣子,故得称太后,陵庙备典。

若乃祔葬配食,则义所不可”从之。

简文顺王皇后,讳简姬,太原晋阳人也。

父遐,见《外戚传》。

后以冠族,初为会稽王妃,生子道生,为世子。

永和四年,母子并失帝意,俱被幽废,后遂以忧薨。

咸安二年,孝武帝即位,追尊曰顺皇后,合葬高平陵,追赠后父遐特进、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孝武文李太后,讳陵容,本出微贱。

始简文帝为会稽王,有三子,俱夭。

自道生废黜,献王早世,其后诸姬绝孕将十年。

帝令卜者扈谦筮之,曰“后房中有一女,当育二贵男,其一终盛晋室”时徐贵人生新安公主,以德美见宠。

帝常冀之有娠,而弥年无子,会有道士许迈者,朝臣时望多称其得道。

帝从容问焉,答曰“迈是好山水人,本无道术,斯事岂所能判。

但殿下德厚庆深,宜隆奕世之绪,当从扈谦之言,以存广接之道”帝然之,更加采纳。

又数年无子,乃令善相者召诸爱妾而示之,皆云非其人,又悉以诸婢媵示焉。

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

既至,相者惊云“此其人也”帝以大计,召之侍寝。

后数梦两龙枕膝,日月入怀,意以为吉祥,向侪类说之,帝闻而异焉,遂生孝武帝及会稽文孝王、鄱阳长公主。

及孝武帝初即位,尊为淑妃。

太元三年,进为贵人,九年,又进为夫人。

十二年,加为皇太妃,仪服一同太后。

十九年,会稽王道子启“母以子贵,庆厚礼崇。

伏惟皇太妃纯德光大,休祐攸钟,启嘉祚于圣明,嗣徽音于上列。

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

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八月辛巳,帝临轩,遣兼太保刘耽尊为皇太后,称崇训宫。

安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隆安四年,崩于含章殿。

朝议疑其服制,左仆射何澄、右仆射王雅、尚书车胤、孔安国、祠部郎徐广等议曰“太皇太后名位允正,体同皇极,理制备尽,情礼兼申。

《阳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从正。

故成风显夫人之号,文公服三年之丧。

子于父母之所生,体尊义重。

且礼祖不厌孙,固宜追服无屈,而缘情立制。

若嫌明文不存,则疑斯从重,谓应同于为祖母后齐衰三年”从之。

皇后及百官皆服齐衰期,永安皇后一举哀。

于是设庐于西堂,凶仪施于神兽门,葬修平陵,神主祔于宣太后庙。

孝武定王皇后,讳法慧,哀靖皇后之侄也。

父蕴,见《外戚传》。

初,帝将纳后,访于公卿。

于时蕴子恭以弱冠见仆射谢安,安深敬重之。

既而谓人曰“昔毛嘉耻于魏朝,杨骏几倾晋室。

若帝纳后,有父者,唯荫望如王蕴乃可”既而访蕴女,容德淑令,乃举以应选。

宁康三年,中军将军桓冲等奏曰“臣闻天地之道,盖相须而化成。

帝后之德,必相协而政隆。

然后品物流形,彝伦攸叙,灵根长固,本枝百世。

天人同致,莫不由此。

是以涂山作俪,而夏族以熙。

妊姒配周,而姬祚以昌。

今长秋将建,宜时简择。

伏闻试守晋陵太守王蕴女,天性柔顺,四业允备。

且盛德之胄,美善先积。

臣等参议,可以配德乾元,恭承宗庙,徽音六宫,母仪天下”于是帝始纳焉。

封蕴妻刘氏为乐平乡君。

后性嗜酒骄妒,帝深患之。

乃召蕴于东堂,具说后过状,令加训诫。

蕴免冠谢焉。

后于是少自改饰。

太元五年崩,年二十一,葬隆平陵。

安德陈太后,讳归女,松滋浔阳人也。

父广,以倡进,仕至平昌太守。

后以美色能歌弹,入宫为淑媛,生安、恭二帝。

太元十五年薨,赠夫人。

追崇曰皇太后,神主祔于宣太后庙,陵曰熙平。

安僖王皇后,讳神爱,琅邪临沂人也。

父献之,见别传。

母新安愍公主。

后以太元二十一年纳为太子妃。

及安帝即位,立为皇后。

无子。

义熙八年崩于徽音殿,时年二十九,葬休平陵。

恭思褚皇后,讳灵媛,河南阳翟人,义兴太守爽之女也。

后初为琅邪王妃。

元熙元年,立为皇后,生海盐、富阳公主。

及帝禅位于宋,降为零陵王妃。

宋元嘉十三年崩,时年五十三,祔葬冲平陵。

史臣曰:方祇体安,俪乾仪而合德。

圆舒循晷,配羲曜以齐明。

故知阳烁阴凝,万物假其陶铸。

火炎水润,六气由其调理。

取譬贤淑,作伉文思,灵根式固,实资于此。

宣穆阅礼,偶德潜鳞,翊天造之艰虞,嗣涂山之逸响,宝运归其后胤,盖有母仪之助焉。

武元杨氏预闻朝政,明不逮远,爱溺私情,深杜卫瓘之言,不晓张泓之诈,运其阴沴,韬映乾明,晋道中微,基于是矣。

惠皇禀质,天纵其嚚,识暗鸣蛙,智昏文蛤。

南风肆狡,扇祸稽天。

初践椒宫,逞枭心于长乐。

方观梓树,颁鸩羽于离明。

褒后灭周,方之盖小。

妹妃倾夏,曾何足喻。

中原陷于鸣镝,其兆彰于此焉。

昔者高宗谅暗,总百官于元老。

成王冲眇,托万机于上公。

太后御宸,谅知非古。

而明穆、康献,仍世临朝,时属委裘,躬行负扆。

各免华阳之衅,竟蹑和熹之踪,保陵迟以克终,所幸实为多矣。

赞曰:二妃光舜,三母翼周。

末升夷癸,褒进亡幽。

家邦兴灭,职此之由。

穆后沈断,忘情执爨。

故剑辞恩,池蒲起叹。

崇化繁祉,肇基商乱。

二杨继宠,福极灾生。

南风炽虐,国丧身倾。

献容幸乱,居辱疑荣。

援笔废主,持尺威帝。

契阔终罹,殷忧以毙。

芬实窈窕,芳菲婉嫕。

吕妾变嬴,黄姬化芈。

石文远著,金行潜徙。

妇德倾城,迷朱夺紫。

点击查看与:晋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 有关内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老子》第六十二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六十二章[原文]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四十五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三十六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三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三章[原文]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七十一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七十一章[原文]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五十四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五十四章[原文]善剑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