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之汉书新注卷三十五荆燕吴传第五
【说明】
本传叙述汉初荆王刘贾、燕王刘泽、吴王刘濞等同姓王的始末。刘贾、刘泽是刘邦的疏族,刘濞是刘邦之侄(刘仲之子)。刘贾随从刘邦起义,在楚汉相争中有功,汉高帝六年(前201)封为荆王。刘泽因击陈豨有功,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封为营陵侯,吕后掌权时因谄附诸吕,得封为琅邪王,后又因拥立文帝而改封为燕王。刘濞因从破英布军有功,又因近亲,封为吴王,后又为吴楚七国叛乱的谋首。《史记》以刘贾、刘泽同为刘氏疏族而封王,合列于世家;因刘濞为叛乱之首,凶死而绝祀,故入传而不列于世家。《汉书》将三人合传,所言其事及发论,大致袭取于《史记》。刘濞为叛逆之首,主要是因吴国地广而“擅山海之利”。《史记》《汉书》都有“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之论,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思想相符。
荆王刘贾,高帝从父兄也(1),不知其初起时。汉元年,还定三秦,贾为将军,定塞地(2),从东击项籍。
(1)从父兄:父之兄弟之子,为从父兄弟。(2)塞地:塞王司马欣之国土。
汉王败成皋,北度(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深沟高垒,使贾将二万人,骑数百,击楚,度白马津入楚地(1)。烧其积聚(2),以破其业,无以给项王军食。已而楚兵击之,贾辄避不肯与战,而与彭越相保(3)。
(1)白马津:黄河渡口之一。在今河南滑县东。(2)积聚:指仓禀刍藁等。(3)相保:互相依恃而保全。
汉王追项籍至固陵(1),使贾南渡淮围寿春(2)。还至,使人间招楚大司马周殷(3)。周殷反楚,佐贾举九江(4),迎英布兵,皆会该下,诛项籍。汉王因使贾将九江兵,与太尉卢缩西南击临江王共尉(5),尉死,以临江为南郡(6)。
(1)固陵:县名。今河南太康县南。(2)寿春:县名。今安徽寿县。(3)间招:言私求间隙而招之。(4)九江:九江王国。都六县(在今安徽六安东北)。(5)共尉:共敖之子。(6)南郡: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贾既有功,而高祖子弱,昆弟少,又不贤,欲王同姓以填(镇)天下,乃下诏曰:“将军刘贾有功,及择子弟可以为王者。”群臣皆曰:“立刘贾为荆王(1),王淮东(2)。”立六年而淮南王黥布反,东击荆。贾与战,弗胜,走富陵(3),为布军所杀。
(1)荆王:辖境有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都吴县(今江苏苏州市)。(2)淮东:指淮河今安徽段以东以南之地。(3)富陵:县名。在今江苏洪泽县西北。
燕王刘泽,高祖从祖昆弟也(1)。高祖三年,泽为郎中。十一年,以将军击陈豨将王黄(2),封为营陵侯。
(1)从祖昆弟:祖父的兄弟之孙,为从祖兄弟。(2)将:当作“得”。周寿昌曰:“《史记》作‘得王黄’,是。《樊哙传》云‘虏大将王黄’,而《史记·陈豨传》王黄以购赏‘得’之,情事可互证。”《史》《汉》表皆“得王黄”。
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好(干)泽(1)。泽大说(悦)之,用金二百斤为田生寿(2)。田生已得金,即归齐。二岁,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3)。”田生如长安(4),不见泽,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吕后所幸大谒者张卿(5)。居数月,田生子请张卿临(6),亲修具(7)。张卿往,见田生帷帐具置如列侯。张卿惊。酒酣,乃屏人说张卿曰:“臣观诸侯邪第百余,皆高帝一切功臣。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8),功至大,又有亲戚太后之重(9)。太后春秋长(10),诸吕弱,太后欲立吕产为吕王,王代。太后又重发之(11),恐大臣不听。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风(讽)大臣以闻太后,太后必喜。诸吕以王,万户侯亦卿之有。太后心欲之,而卿为内臣,不急发,恐祸及身矣。”张卿大然之,乃风(讽)大臣语太后。太后朝,因问大臣。大臣请立吕产为吕王。太后赐张卿千金(12),张卿以其半进田生。田生弗受,因说之曰:“吕产王也,诸大臣未大服。今营陵侯泽,诸刘长,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13)。今卿言太后,裂十余县王之,彼得王喜,于诸吕王益固矣。”张卿入言之。又太后女弟吕须女亦为营陵侯妻(14),故遂立营陵侯泽为琅邪王。琅邪王与田生之国,急行毋留(15)。出关,太后果使人追之。已出,即还。
(1)画:谋划。(2)寿:祝寿。(3)弗与:言不再相交。(4)长安:汉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5)太谒者:谒青(为帝后掌管传达)之长官。(6)张卿:张姓,卿为尊称,非名。(7)亲:指父亲。具:供具。(8)推毂:喻助人成事。(9)太后:指吕后。(10)春秋长:言年老。(11)重:为难之意。
(12)千金:千斤之金。(13)此:指封王事。觖(jué)望:犹言怨望。(14)女弟:妹。(15)琅邪王:国都于东武(今山东诸城)。
(16)急行毋留:《史记》在此之前有“出生劝泽”四句,较妥。
泽王琅邪二年,而太后崩,泽乃曰:“帝少,诸吕用事,诸刘孤弱。”引兵与齐王合谋西(1),欲诛诸吕。至梁(2),闻汉灌将军屯荥阳(3),泽还兵备西界,遂跳驱至长安。代王亦从代至(4)。诸将相与琅邪王共立代王,是为孝文帝。文帝元年,徒泽为燕王,而复以琅邪归齐(5)。
(1)齐王:齐哀王刘襄,齐悼惠王刘肥之长子。(2)梁:王国名。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3)灌将军:灌婴。(4)代王:刘恒,后为帝(文帝)。(5)复以琅邪归齐:琅邪本齐地,前分以王刘泽,今复与齐王国。
泽王燕二年,薨,谥曰敬王。子康王嘉嗣,九年薨(1)。子定国嗣。定国与父康王姬奸,生子男一人。夺弟妻为姬。与子女三人奸。定国有所欲诛杀臣肥如令郢人(2),郢人等告定国。定国使谒者以它法劾捕格杀郢人灭口。至元朔中(3),郢人昆弟复上书具言定国事。下公卿,皆议曰:“定国禽兽行,乱人伦,逆天道,当诛。”上许之。定国自杀,立四十二年(4),国除。哀帝时继绝世,乃封敬王泽玄孙之孙无终公士归生为营陵侯(5),更始中为兵所杀(6)。
(1)九年:当作二十六年(自文帝三年至景帝五年)。(2)肥如:县名。今河北迁安。(3)元朔:武帝年号(前128——前123)。(4)四十二年:当作五十四年(自高后七年至元朔二年)。(5)无终:县名。今河北蓟县。公士:爵名,第一级。(6)更始:刘圣公年号(公元23——24)。
吴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高帝立仲为代王。匈奴攻代,仲不能坚守,弃国间行(1),走洛阳,自归,天子不忍致法,废为合阳侯(2)。子濞,封为沛侯。黥布反,高祖自将往诛之。濞年二十,以骑将从破布军。荆王刘贾为布所杀,无后。上患吴会稽轻悍(3),无壮王填(镇)之,诸子少(4),乃立濞于沛,为吴王(5),王三郡五十二城。已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状有反相(6)。”独悔(7),业已拜,因拊其背,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
(1)间行:私自逃跑。(2)合阳:即郃阳。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3)吴:吴地,今江、浙地区。会稽:郡名。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4)少:幼,小。(5)立濞于沛为吴王:在沛地立刘濞为吴王。(6)若:你。(7)独悔:独自懊悔。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吴有豫章郡铜山(1),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2),国用饶足。
(1)豫章郡:当是鄣郡(后为丹阳郡,治宛陵)。文帝时豫章郡属衡山地区,而不属于吴。(2)无赋:不用收赋之意。
孝文时,吴太子入见(1),得恃皇太子饮博(2)。吴太子师傅皆楚人(3),轻悍,又素骄。博争道(4),不恭(5),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6),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吴。吴王愠曰(7):“天下一宗(8),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是怨望,稍失藩臣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验问实不病,诸吴使来,辄系责治之。吴王恐,所谋滋甚。及后使人为秋请(9),上复责问吴使者。使者曰:“察见渊中鱼,不祥(10)。今吴玉始诈疾,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11)。唯上与更始(12)。”于是天子皆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13),老,不朝。吴得释,其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14),辄予平贾(价)。岁时存问茂材(15),赏赐闾里。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16),颂(容)共禁不与(17)。如此者三十余年,以故能使其众。
(1)吴太子:吴王刘濞的太子。有人据《楚汉春秋》云:吴太子名贤,字德明。(2)皇太子:文帝的太子刘启,后为景帝。(3)楚人:即吴人。战国时,吴、越之地皆并于楚。故楚人、吴人,名异而实同。(4)博争道:博盘上纵横之线曰“道”,博时抢先或强占之,即“争道”。(5)不恭:指对皇太子刘启不礼貌。(6)博局:棋盘。提(dǐ):掷击。(7)温(yùn):含怒,怨恨。(8)一宗:犹言同姓。(9)秋请:古代诸侯到京师朝见天子,春称“朝”,秋称”‘请”。(10)察见渊中鱼,不祥:这是古代谚语,意谓皇帝察见臣下的隐私不是好事。(11)无聊:没有着落。(12)更始:这里意谓赦免过错,重新开始。(13)赐几杖:古时用以表示对老人的尊敬。这里文帝示意吴王刘濞不必按期至京朝见。(14)卒践更:古时服役者可以出钱雇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称为“践更”。(15)茂材:有优秀才能之人。(16)亡人:逃亡之人。(17)颂(róng):通“容”。收容。庇护。
晁错为太子家令(1),得幸皇太子,数从容言吴过可削(2)。数上书说之,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王日益横。及景帝即位,错为御史大夫,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二城(3),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4),兄子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5),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不忍,因赐几杖,德至厚也。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公即山铸钱(6),煮海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三年冬(7),楚王来朝,错因言楚王戊往年为薄太后服(8),私奸服舍(9),请诛之。诏赦,削东海郡(10)。及前二年,赵王有罪,削其常山郡(11)。胶西王卬以卖爵事有奸(12),削其六县。
(1)晁错:西汉政治家,主张削藩。本书有其传。太子家令:太子的属官。(2)过:罪过。削:指削夺其地。(3)孽子:庶子。悼惠王:齐悼惠王刘肥。(4)元王:楚元王刘交。(5)太子之隙:指吴太子与皇太子争博事件。(6)公:公开,公然。(7)三年:指汉景帝三年(前154)。
(8)楚王戊:楚王刘交的孙子刘戊。薄太后:文帝刘恒的生母。服:服丧。(9)服舍:古时为长辈居丧所住的房子。私奸服舍:在服舍行奸。(10)东海郡:治郯城(在今山东郯城西北)。《楚元王传》作东海薛郡。(11)常山郡:治元氏(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12)胶西王卬: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卬。
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恐削地无已,因欲发谋举事。念诸侯无足与计者,闻胶西王勇,好兵,诸侯皆畏惮之,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口说胶西王曰:“吴王不肖,有夙夜之忧,不敢自外,使使臣谕其愚心。”王曰:“何以教之?”高曰:“今者主上任用邪臣,听信谗贼,变更律令,侵削诸侯,征求滋多,诛罚良重,日以益甚。语有之曰:‘舐糠及米(1)。’吴与胶西,知名诸侯电,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2)。吴王身有内疾,不能朝请二十余年,常患见疑,无以自白(3),胁肩累足(4),犹惧不见释。窃闻大工以爵事有过,所闻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止削地而已。”王曰:“有之,子将奈何?”高曰:“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求,同欲相趋,同利相死。今吴王自以为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于天下,意亦可乎?”胶西王瞿然骇曰(5):“寡人何敢如是?主上虽急,固有死耳,安得不事?”高曰:“御史大夫晁错营或(荧惑)天子(6),侵夺诸侯,蔽忠塞贤,朝廷疾怨,诸侯皆有背叛之意,人事极矣。彗星出,蝗虫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所以起也。吴王内以晁错为诛,外从大王后车,方洋天下(7),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大王诚幸而许之一言,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守荥阳敖仓之粟,距(拒)汉兵,治次舍(8),须大王(9)。大王幸而临之,则天下可并,两主分割,不亦可乎?”王曰:“善。”归报吴王,犹恐其不果,乃身自为使者,至胶西面约之。
(1)舐(shì)糠及米:像狗一样用舌舔吃食物,自欲不止。比喻朝廷对诸侯侵削不已。(2)安肆:自由,放纵。(3)自白:自明。(4)胁肩累足:缩敛肩膀,小步走路。形容恐惧。(5)翟然:惊骇貌。(6)荧惑:迷惑。(7)方(páng)洋(yáng):驰骋,飞翔。(8)次舍:部队休止之处。(9)须:等待之意。
胶西群臣或闻王谋,谏曰:“诸侯地不能为汉十二(1),为叛逆以忧太后(2),非计也。今承一帝(3),尚云不易,假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益生。”王不听,遂发使约齐、菑川、胶东、济南,皆许诺。
(1)诸侯地不能为汉十二:诸侯地不当汉十分之二。(2)太后:此指胶西王之太后。(3)承:事奉。
诸侯既新削罚,震恐,多怨错。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皆反,发兵西。齐王后悔,背约城守。济北王城坏未完,其郎中令劫守王,不得发兵。胶两王、胶东王为渠率(帅)(2),与菑川、济南共围临菑(3),赵王遂亦阴使匈奴与连兵。
(1)郎中令:官名。掌管保卫宫殿门户。汉朝天子与诸侯皆有之。(2)渠率(帅):首领。(3)临菑: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北。
七国之发也,吴王悉其士卒(1),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发。”二十余万人。南使闽、东越(2),闽、东越亦发兵从。
(1)悉:尽,全部。(2)闽、东越:皆古代越人之支系,活动于今福建、浙江一带。
孝景前三年正月甲子(1),初起兵于广陵(2)。西涉淮,因并楚兵。发使遗诸侯书曰:“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3):幸教!以汉有贼臣错,无功天下,侵夺诸侯之地,使吏劾系讯治,以侵辱之为故(4),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人,诳乱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逸,不能省察。欲举兵诛之,谨闻教。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民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寡人素事南越三十余年,其王诸君皆不辞分其兵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万。寡人虽不肖,愿以身从诸王。南越直长沙者(5),因王子定长沙以北,西走蜀、汉中。告越、楚王、淮南三王(6),与寡人西面;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7),或入临晋关(8),或与寡人会洛阳;燕王、赵王故与胡王有约(9),燕王北定代、云中,转胡众入萧关(10),走长安,匡正天下,以安高庙。愿王勉之。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余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久矣(11),寡人未得诸王之意,未敢听。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绝,振弱伐暴,以安刘氏,社稷所愿也。吴国虽贫,寡人节衣食用,积金钱,修兵革,聚粮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凡皆为此,愿诸王勉之。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稗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干斤,封千户:皆为列侯。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大将(12);人户五千,如得列将;人户三千,如得稗将;人户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它封赐皆倍军法(13)。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14)。愿诸王明以令士大夫,不敢欺也,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于吴,诸王日夜用之不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敬以闻。”
(1)正月甲子:汉景帝前三年正月甲申朔,无甲子日。据《史记·孝景本纪》吴土刘濞起兵于正月乙巳(即正月二十二日)。(2)广陵:邑名。今江苏扬州市。(3)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文帝将原淮南王国一分为三,以原淮南王刘长三子为王,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故长沙王子:指长沙王吴芮的两个四世孙。因两人为庶子,未封王,只为列侯,心怀不满,故吴王刘濞诱之使反。(4)以侵辱之为故:专以侵辱诸侯为事。故:事。(5)直:接近。(6)淮南三王:指原淮南王国分成的淮南、衡山、庐江等三王。(7)河间:郡、国名。治乐成(在今河北献县东南)。河内:郡名。治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8)临晋关:一名蒲津关,在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西岸。(9)胡王:指匈奴单于。(10)萧关:关名。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11)一有所出:言发兵。(12)以军若城邑降者等句:言以卒万人或邑万户来降附者,封赏之与得大将同。(13)倍军:比汉军法加倍。(14)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言于旧爵邑外,更增封之。
七国反书闻,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1);遣曲周侯郦寄击赵(2),将军栾布击齐(3),大将军窦婴屯荥阳监齐赵兵(4)。
(1)周亚夫击吴楚事,详见本书《周亚夫传》。(2)郦寄:曲周侯郦商之子,父亡后袭封为侯。(3)栾布:因平吴楚乱有功,被封为俞侯。本书有其传。(4)窦婴:因平吴楚乱有功,被封为魏其侯。本书有其传。
初,吴楚反书闻,兵未发,窦婴言故吴相爰盎(1)。召入见,上问以吴楚之计,盎对曰(2):“吴楚相遗书,曰‘贼臣晁错擅谪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斩错,发使赦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3)。”上从其议,遂斩错。语具在《盎传》。以盎为泰(太)常,奉宗庙,使吴王,吴王弟子德侯为宗正(5),辅亲戚。使至吴,吴楚兵已攻梁壁矣(6),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谕吴王拜受诏。吴王闻盎来,亦知其欲说,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谁拜?”不肯见盎而留军中,欲劫使将。盎不肯,使人围守,且杀之。盎得夜亡走梁,遂归报。
(1)言:此指推荐。(2)爰盎:即袁盎。本书有其传。(3)血刃:以刀杀伤人,而血染了刀,故称血刃。(4)太常:官名。掌管宗庙礼仪。(5)吴王弟子德侯:刘通。宗正:官名。掌管皇族事务。(6)梁:梁王国。都睢阳(在今河南商丘南)。
条侯将乘六乘传(1),会兵荥阳。至洛阳,见剧孟,喜曰:“七国反,吾乘传至此,不自意全(2)。又以为诸侯已得剧孟(3)。孟今无动,吾据荥阳,荥阳以东无足忧者。”至淮阳(4),问故父绛侯客邓都尉曰:“策安出?”客曰:“吴(楚)兵锐甚,难与争锋。楚兵轻,不能久。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5),以梁委吴(6),吴必尽锐攻之。将军深沟高垒,使轻兵绝淮泗口(7),塞吴饷道。使吴、梁相敝而粮食竭,乃以全制其极,破吴必矣。”条侯曰:“善。”从其策,遂坚壁昌邑南,轻兵绝吴饷道(8)。
(1)六乘传:六匹马拉的传车。传:传车。(2)剧孟:当时有名的游侠。(3)乘传至此,不自意全:言设想到安全地到达洛阳。(4)淮阳:县名。今河南淮阳。(5)昌邑:县名。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6)委:让给之意。(7)淮、泗口:泗水入淮河之处,在今江苏淮阳市北。(8)饷道:运输军粮的道路。
吴王之初发也,吴臣田禄伯为大将军。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无它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1),收淮南、长沙(2),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吴王太子谏曰:“王以反为名,此兵难以藉(借)人,人亦且反王,奈何?且擅兵而别,多它利害,徒自损耳。”吴王即不许田禄伯。
(1)江淮:长江、淮河。(2)淮南、长沙:指淮南王国、长沙王国之地。
吴少将恒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吴王问吴老将,老将曰:“此年少推锋可耳(1),安知大虑!”于是王不用桓将军计。
(1)推锋:争先。
王专并将其兵,未渡淮,诸宾客皆得为将、校尉、行间候、司马(1),独周丘不用。周丘者,下邳人(2),亡命吴,酤酒无行,王薄之,不任。周丘乃上谒,说王曰:“臣以无能,不得待罪行间(3)。臣非敢求有听将也,愿请王一汉节(4),必有以报。”王乃予之。周丘得节,夜驰入下邳。下邳时闻吴反,皆城守。至传舍(5),召令入户,使从者以罪斩令。遂召昆弟所善豪吏告曰:“吴反兵且至,屠下邳不过食顷(6)。今先下,家室必完,能者封侯至矣。”出乃相告,下邳皆下。周丘一夜得三万人,使人报吴王,遂将其兵北略城邑。比至城阳(7),兵十余万,破城阳中尉军。闻吴王败走,自度无与共成功,即引兵归下邳。未至,痈发背死(8)。
(1)行间候、司马:在行伍间,或为候、或为司马。候、司马皆为军官。(2)下邳:县名。在今江苏邳县南。(3)待罪:古时做官供职之谦辞。(4)节:符节。(5)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客舍。(6)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7)城阳:即成阳,县名。今山东鄄城东南。(8)痈(yōng):一种化脓性毒疮。
二月,吴王兵既破,败走,于是天子制诏将军:“盖闻为善者天报以福,为非者天报以殃。高皇帝亲垂功德,建立诸侯,幽王、悼惠王绝无后,孝文皇帝哀怜加惠,王幽王子遂,悼惠王子卬等,令奉其先王宗庙,为汉藩国(1),德配天地,明并日月。而吴王濞背德反义,诱受天下亡命罪人,乱天下币(2),称疾不朝二十余年。有司数请濞罪(3),孝文皇帝宽之,欲其改行为善。今乃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约从谋反,为逆无道,起兵以危宗庙,贼杀大臣及汉使者,迫劫万民,伐杀无罪,烧残民家,掘其丘垄(4),甚为虐暴,而卬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5),朕甚痛之。朕素服避正殿,将军其劝士大夫击反虏。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皆杀,无有所置(6)。敢有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要(腰)斩。”
(1)藩国:指皇帝分封的诸侯国。(2)乱天下币:指吴王刘濞私自铸钱,扰乱天下之钱。(3)有司:主管部门的官吏。(4)丘垄:指坟墓。(5)卤:抄掠。御物:指供宗庙之服器。(6)置:释放。
初,吴王之度(渡)淮,与楚王遂西败棘壁(1),乘胜而前,锐甚。梁孝王恐,遣将军击之,又败梁两军,士卒皆还走。梁数使使条侯求救,条侯不许。又使使诉条侯于上,上便告条侯救梁,又守便宜不行。梁使韩安国及楚死事相弟张羽为将军(2),乃得颇败吴兵。吴兵欲西,梁城守,不敢西,即走条侯军,会下邑(3)。欲战,条侯壁(4),不肯战。吴粮绝,卒饥,数挑战,遂夜奔条侯壁,惊东南。条侯使备西北,果从西北。不得入,吴大败,士卒多饥死叛散。于是吴王乃与其戏(麾)下壮士千人夜亡去,渡淮走丹徒(5),保东越。东越兵可万余人,使人收聚亡卒。汉使人以利啗东越(6),东越即给吴王,吴王出劳军,使人杀吴王(7),盛其头,驰传以闻。吴王太子驹亡走闽越。吴王之弃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条侯及梁军。楚王戊军败,自杀。
(1)棘壁:邑名。在今河南永成西北。有说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南。(2)楚死事相:张尚。(3)下邑:县名,在今安徽汤山县。(4)壁:这里指坚壁防守。(5)丹徒:县名。今江苏丹徒县。(6)啗:这里是引诱之意。(7)(cōng)杀:用矛戟刺杀。
三王之围齐临菑也(1),三月不能下。汉兵至,胶西、胶东、菑川王各引兵归国。胶西王徒跣(2),席稿,饮水,谢太后(3)。王太子德曰:“汉兵还,臣观之以罢(疲),可袭,愿收王余兵击之,不胜而逃入海,未晚也。”王曰:“吾士卒皆已坏,不可用。”不听。汉将弓高侯颓当遗王书曰(4):“奉诏诛不义,降者赦,除其罪,复故;不降者灭之。王何处?须以从事(5)。”王肉袒叩头汉军壁(6),谒曰:“臣卬奉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敢请葅醢之罪(7)。”弓高侯执金鼓见之(8),曰:“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王顿首膝行对曰(9):“今者,晁错天子用事臣,变更高皇帝法令,侵夺诸侯地。晁等以为不义,恐其败乱天下,七国发兵,且以诛错。今闻错已诛,卬等谨已罢兵归。”将军曰:“王苟以错为不善,何不以闻?及未有诏虎符(10),擅发兵击义国(11)。以此观之,意非徒欲诛错也。”乃出诏书为王读之,曰:“王其自图之(12)。”王曰:“如卬等死有余罪。”遂自杀。太后、太子皆死。胶东、菑川、济南王皆伏诛。郦将军攻赵,十月而下之(13),赵王自杀。济北王以劫故(14),不诛。
(1)三王:上文云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四国共围临菑。(2)徒跣,席稿,饮水:赤着脚,坐在禾杆编的席子上,喝冷水,以表示谢罪。(3)太后:指胶西王刘卬之母。(4)颓当:韩王信之子韩颓当,被封为弓高侯。(5)须以从事:等待以行事。(6)肉袒:袒胸露臂,以表示谢罪。(7)菹醢(zūhǎi):将人剁成肉酱。是一种酷刑。(8)金鼓:古代军中的乐器。执金鼓,是为了壮军威。(9)膝行:跪着前行,以表示畏服。(10)虎符:皇帝给予兵权及调发军队的信物。(11)义国:这里指齐王国。
(12)自图:自行审处。(13)十月:当作“七月”,参考《高五王传》及《郦商传》。(14)以劫故:指济北王刘志被臣下阻拦而未发兵之事。
初,吴王首反,并将楚兵,连齐、赵。正月起,三月皆破灭。
赞曰:荆王王也,由汉初定,天下未集,故虽疏属,以策为王,镇江淮之间。刘泽发于田生(1),权激吕氏,然卒南面称孤者三世。事发相重,岂不危哉!吴王擅山海之利,能薄敛以使其众,逆乱之萌,自其子兴(2)。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山海不以封,盖防此矣。晁错为国远虑,祸反及身。“毋为权首,将受其咎(3)”,岂谓错哉!
(1)刘泽发于田生:田生欲王刘泽,先使张卿说封吕产,恐其大臣觖望,刘泽终于得为燕王。(2)其子:指吴太子。(3)“毋为权首,将受其咎”:此文引自《逸周书》。
点击查看与:汉书卷三十五荆燕吴传五 有关内容
最新文章 |
热门文章 |
推荐文章 |
本文是《老子》之第六十二章[原文]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三章[原文]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七十一章[原文]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本文是《老子》之第五十四章[原文]善剑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