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文古书 -> 史书传记 -> 汉书:《汉书》之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原文及注释
《汉书》之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原文及注释

副标题:  作者:【】  分类:】  关注:74次  分享到:


本文是《汉书》之汉书新注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说明】本传叙述王商、史丹、傅喜等人的事迹……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汉书》之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原文及注释

《汉书》之汉书新注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说明】

本传叙述王商、史丹、傅喜等人的事迹。这是一篇外戚而所谓贤者的类传。王商,史皇孙王夫人之侄,为人敦厚,元帝时以外戚重臣辅政,拥佑太子颇为出力。成帝时颇为信重,任丞相,素与大司马大将军王凤不和,终于被劾免相,呕血而死。史丹,卫太子史良梯之侄孙,见元帝欲废太子而立定陶王,多次切谏,使太子得以固位,成帝感恩,信用之,封武阳侯。内奢淫,好酒色。傅喜,定陶傅太后从父弟,哀帝时不满傅太后干预朝政,上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后又两起两落,西汉后期,外戚许、史、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穷贵极富”,多仗势骄横,王氏尤为贵盛,至王莽而篡位;王商、史丹、傅喜等算是外戚中的少数贤者。《汉书》传而称之,算是“沙里淘金”;其实这三人平平,无啥作为。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1),徙杜陵(2)。商父武,武兄无故,皆以宣帝舅封。无故为平昌侯,武为乐昌侯。语在《外戚传》。

  (1)涿郡:郡名。治涿县(今河北涿县)。蠡吾:疑作“广望”。据《外戚传》,王商的祖母王媪,嫁为广望王迺始妇,生子无故、武,武子商。广望,在今河北高阳西,其南为蠢吾县。(2)杜陵:县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商少为太子中庶子(1),以肃敬敦厚称。父亮,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厉(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繇(由)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2)。元帝时,至右将军、光禄大夫。是时,定陶共(恭)王爱幸,几代太子。商为外戚重臣辅政,拥佑太子,颇有力焉。

  (1)太子中庶子:太子官属之一。(2)诸曹:受理尚朽事。侍中:加官。得出入禁中。中郎将:官名。属郎中令(光禄勋)。

  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徒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专)权,行多骄僭。商议论不能平风,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1),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老弱呼号,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2)。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间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壮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1)建始三年:前30年。(2)冒:覆盖。

  明年,商代匡衡为丞相(1),益封千户,天子甚尊任之。为人多质有威重(2),长八尺余,身体鸿大,容貌甚过绝人。河平四年(3),单于来朝(4),引见白虎殿(5)。丞相商坐未央宫廷中,单于前,拜谒商。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天子闻而叹曰:“此真汉相矣!”

  (1)匡衡:本书卷八十一有其传。(2)质:质朴,(3)河平四年:即公元前25年。(4)单于:匈奴复株累单于。(5)白虎殿:在未央宫中。

  初,大将军凤连昏(婚)杨肜为琅邪太守(1),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2)。商部属按问(3),凤以晓商曰(4):“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5)。”商不听,竟奏免肜,奏果寝不下(6),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7)。天子以为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净),下其事司隶(8)。

  (1)连婚:婚家之婚亲。琅邪:郡名。治东武(今山东诸城)。(2)上:谓上报。(3)部属:部署属官。按问:查究。(4)晓:告语。(5)宜以为后:意谓以后再说,暂不按问。(6)寝:搁置。(7)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即下文张匡对中所云频阳耿定上书(周寿昌说)。(8)司隶:司隶校尉。

  先是皇太后尝诏问商女,欲以备后宫。时女病,商意亦难之,以病对,不入。及商以闺门事见考,自知为凤所中(1),惶怖,更欲内(纳)女为援,乃因新幸李捷好家白见其女。

  (1)中:中伤。

  会日有蚀之,太中大夫蜀郡张匡,其入佞巧,上书愿对近臣陈日蚀咎。下朝者左将军丹等问匡(1),对曰:“窃见丞相商作威作福,从外制中(2),取必于上(3),性残贼不仁,遣票轻吏微求人罪(4),欲以立威,天下患苦之。前频阳耿定上书言商与父傅通(5),及女弟yín乱(6),奴杀其私夫,疑商教使。章下有司,商私怨怼(7)。商子俊欲上书告商,俊妻左将军丹女,持其书以示丹,丹恶其父子乖迕,为女求去。商不尽忠纳善以辅至德,知圣主崇孝,远别不亲(8),后庭之事皆受命皇太后,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商言有固疾,后有耿定事,更诡道因李贵人家内(纳)女(9),执左道以乱政(10),诬罔悖大臣节,故应是而日蚀。《周书》曰:‘以左道事君者诛(11)。’《易》曰:‘日中见昧,则折其右肱(12)。’往者丞相周勃再建大功(13),及孝文时纤介怨恨(14),而日为之蚀,于是退勃使就国,卒无怵惕忧。今商无尺寸之功,而有三世之宠(15),身位三公,宗族为列侯:吏二千石、侍中诸曹,给事禁门内,连昏(婚)诸侯王,权宠至盛。审有内乱杀人怨忽之端,意宜穷竟考问。臣闻秦丞相吕不韦见王无子,欲有秦国,意即求好女以为妻,阴知其有身而献之王,产始皇帝(16)。及楚相春申君亦见王无子,心利楚国,即献有身妻而产怀王(17)。自汉兴几遭吕、霍之患(18),今商有不仁之性,乃因怨以内(纳)女,其奸谋未可测度。前孝景世七国反(19),将军周亚夫以为即得洛阳剧孟(20),关东非汉之有。今商宗族权势,合货(资)巨万汁,私奴以干数,非特剧孟匹夫之徒也。且失道之至,亲戚畔(叛)之,闺门内乱,父子相仟,而欲使之宣明圣化,调和海内,岂不谬哉!商视事五年,官职陵夷而大恶著于百姓,甚亏损盛德,有鼎折足之凶(21)。臣愚以为圣主富于春秋,即位以来,未有惩奸之威,加以继嗣未立,大异并见(现),尤宜诛讨不忠,以遏未然。行之一人,则海内震动,百奸之路塞矣。”

  (1)下朝者:指中朝臣。丹:史丹。(2)外:谓外朝。中:谓中朝(内朝)。丞相在外朝,故言工商从外制中。(3)取必于上:意谓以己意强加于皇帝。(4)票(piāo):疾速。票轻吏:轻锐的官员。微:伺也。(5)傅:傅婢。

(6)女弟:妹。(7)怨怼(duì):怨恨。(8)远别不亲:指不贪女色。(9)诡:违也。李贵人:即李婕妤。(10)左道:僻左之道,谓不正。(11)“以左道事君者诛”:此佚《书》之文。(12)“日中见昧”二句:见《易·丰卦》九三爻辞。日中见昧:谓日中而昏。右肱:右肱之臣。(13)周勃:本书卷四十有其传。(14)纤介:细微。(15)三世:指宣帝、元帝、成帝三代。(16)此事详见《史记·吕不韦列传》。(17)此事详见《史记·春申君列传》。怀王:当作“幽王”。(18)吕、霍:指汉外戚吕氏、霍氏。(19)七国反:指吴楚七国之乱。(20)周亚夫:周勃之子。本书卷四十附其传。(21)鼎折足:意谓败坏国家政治。《易·鼎卦》九四交辞曰,“鼎折足,覆公餗”,谓鼎折其足,则翻了鼎中所烹之物,比喻大臣非其任,则败坏国政。

  于是左将军丹等奏:“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1),而回辟(僻)下媚以进其私(2),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甫刑》之辟(3),皆为上戮,罪名明白。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4)。”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弗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今乐昌侯商为丞相,出入五年,未闻忠言嘉谋,而有不忠执左道之辜,陷于大辟。前商女弟内行不修,奴贼杀人,疑商教使,为商重臣,故抑而不穷。今或言商不以自悔而反怨怼,朕甚伤之。惟商与先帝有外亲,未忍致于理。其赦商罪。使者收丞相印缓。”

  (1)翼:助也。(2)回僻:邪僻。(3)《甫刑》:《尚书》篇名。辟:指法刑。

(4)若卢诏狱:指若卢令所治之诏狱。《汉旧仪》云:“少府属官若卢令,主治库兵及诏狱。”

  商兔相三日,发病欧(呕)血薨,谥曰戾侯。而商子弟亲属为附马都尉、侍中、中常侍、诸曹大夫郎吏者(1),皆出补吏,莫得留给事宿卫者(2)。有司奏商罪过未决,请除国邑。有诏长子安嗣爵为乐昌侯,至长乐卫尉、光禄勋(3)。

  (1)附马都尉:官名。汉武帝时置,掌副车之马,秩二千石。多以宗室及外戚与诸公子孙任之。(2)给事宿卫:指在内朝任官。(3)长乐卫尉:官名。掌长乐宫守卫。

  商死后,连年日蚀地震,直臣京兆尹王章上封事召见(1),讼商忠直无罪,言凤颛(专)权蔽主。凤竞以法诛章,语在《元后传》。至元始中(2),王莽为安汉公,诛不附己者,乐昌侯安见被以罪,自杀,国除。

  (1)王章:本书卷七十六有其传。(2)元始:汉平帝年号,共五年(公元1——5)。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1),徒杜陵。祖父恭有女弟,武帝时为卫太子良娣(2),产悼皇考。皇考者,孝宣帝父也。宣帝微时依倚史氏。语在《史良娣传》(3)。及宣帝即尊位,恭已死,三子,高、曾、玄。曾、玄皆以外属旧恩封,曾为将陵侯,玄平台侯。高侍中贵幸,以发举反者大司马霍禹功封乐陵侯。宣帝疾病,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高辅政五年,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罢就第。薨,谥曰安侯。

  (1)鲁国:王国名。治鲁县(今山东曲阜)。(2)卫太子:即戾太子刘据。《武五子传》有其传。(3)《史良娣传》:在本书《外戚传》中。

  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1),侍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附马都尉侍中,出常骏乘(2),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陶共(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1)中庶子:太子属官之一。(2)骖乘:陪乘。

  建昭之间(1),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2)。或置鼙鼓殿下(3),天子自临轩槛上,陨铜丸以鼓(4),声中严鼓之节(5)。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6),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7),可相国也。”于是上默然而笑。其后,中山哀王薨(8),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9)。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10)。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向者太子当进见,臣切戒属(嘱)毋涕位,感伤陛下(11)。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丹之辅相,皆此类也。

  (1)间:当作“后”。(2)留好:留意,暖好。(3)鼙(pí)鼓:军中之鼓。(4)隤:下坠。:投也。(5)严鼓之节:一种鼓乐的节奏。(6)器人:选择人材。(7)陈惠、李微:当时宫中的音乐家。(8)中山哀王薨:建昭四年(前35)事。(9)相:同处。(10)谓:疑“诮”字形近之误(杨树达说)。(11)感:当作“减”(杨树达说)。

  竟宁元年,上寝疾(1),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上疾稍侵(2),意忽忽不平,数问尚书以景帝时立胶东王故事。是时,太子长舅阳平侯王凤为卫尉、侍中,与皇后、太子皆忧,不知所出(3)。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4),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適(嫡)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诤),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叹)息曰:“吾日困劣,而太子、两王幼少,意中恋恋,亦何不念乎!然无有此议。且皇后谨慎,先帝又爱太子,吾岂可违指(旨)!驸马都尉安所受此语?”丹即却(5),顿首曰:“愚臣妄闻,罪当死!”上因纳(6),谓丹曰:“吾病浸加,恐不能自还(旋)(7)。善辅道(导)太子,毋违我意!”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1)竟宁元年:前33年。(2)稍侵:言渐笃,(3)不知所出:意谓想不出办法。(4)青蒲:用青布缘边的蒲席(陈直说)。或谓青蒲之席(吴询说)。(5)却:退也。(6)纳:当为“钠”字之误。盖状元帝病危气促,不能成语(吴恂说)。(7)不能自施:意谓病好不了,当至于死。

  元帝竟崩,成帝初即位,擢丹为长乐卫尉,迁右将军,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给事中,后徒左将军、光禄大夫。鸿嘉元年(1),上遂下诏曰:“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义也。左将军丹往时导肤以忠正(2),秉义醇壹,旧德茂焉。其封丹为武阳侯,国东海郊之武强聚(3),户千一百。”

  (1)鸿嘉元年:前20年。(2)忠正:清官本作“中正。”(3)郯:东海郡的郯县,在今山东郯城西北。武强聚:乡名。

  丹为人足知(智),恺弟(悌)爱人,貌若优荡不备(1),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丹兄嗣父爵为侯,让不受分。丹尽得父财,身又食大国邑,重以旧恩,数见褒赏,尝赐累干金,僮奴以百数,后房妻妾数十人,内奢淫,好饮酒,极滋味声色之乐。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2),上赐策曰:“左将军寝病不衰(3),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廖。使光禄勋赐将军黄金五十斤,安车驷马,其上将军印缓。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

  (1)傥荡:放荡,不检点。(2)永始:汉成帝年号,共四年(前10——前13)。乞骸骨,在永始三年。(3)寝病不衰:言病不减轻。

  丹归第数月薨,谥曰顷侯。有子男女二十人,九男皆以丹任并为侍中诸曹,亲近在左右。史氏凡四人侯,至卿大夫二千石者十余人,皆讫王莽乃绝,唯将陵侯曾无子,绝于身云。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1),哀帝祖母定陶傅太后从父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2)。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3),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于喜。喜从弟孔乡侯晏亲与喜等,而女为皇后。又帝舅阳安侯丁明,皆亲以外属封(4)。喜执谦称疾。傅太后始与(预)政事,喜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上于是用左将军师丹代王莽为大司马(5),赐喜黄金百斤,上将军印缓,以光禄大夫养病。

  (1)河内:郡名。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陆西南)。温:县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2)太子庶子:太子属官之一。(3)卫尉:官名。掌管宫门警卫,主南军。(4)亲:当作“新”(刘攽说)。(5)师丹:本书卷八十六有其传。

  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言(1):“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不合于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忠臣,社稷之卫,鲁以季友治乱(2),楚以子玉轻重(3),魏以无忌折冲(4),项以范增存亡(5)。故楚跨有南土,带甲百万,邻国不以为难,子玉为将,则文公侧席而坐(6),及其死也,君臣相庆。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于金以间廉颇(7),汉散万金以疏亚父(8)。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上亦自重之,明年正月(9),乃徒师丹为大司空,而拜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1)何武:本书卷八十六有其传。(2)鲁:指春秋时鲁国。季友:鲁国贵族。(3)楚:指先秦时楚国。子玉:楚国大臣。(4)魏:指战国时魏国。无忌: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贵族。(5)项:项羽。本书卷三十一有其传。范增:项羽部下谋士。(6)文公:指晋文公。(7)秦:先秦时秦国。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8)汉:指楚汉相争时之汉方。亚父:指范增。(9)明年正月:《百官表》为建平元年四月。两者必有一误。

  丁、博骄奢,皆嫉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后数月,遂策免喜曰:“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其上大司马印绶,就第。”傅太后又自诏丞相御史曰:“高武侯喜无功而封,内怀不忠,附下罔上,与故大司空丹同心背畔(叛),放命圮族(1),亏损德化,罪恶虽在赦前,不宜奉朝请,其遣就国。”后又欲夺喜侯,上亦不听。

  (1)放命:放弃教令。圮(pǐ)族:毁其族类。

  喜在国三岁余,哀帝崩,平帝即位,王莽用事,免傅氏官爵归故郡,晏将妻子徙合浦(1)。莽白太后下诏曰:“高武侯喜姿性端悫(2),论议忠直,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终不顺指(旨)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传不云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3)。’其还喜长安,以故高安侯莫(幕)府赐喜(4),位特进,奉朝请。”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后复遣就国,以寿终。莽赐谥曰贞侯。子嗣(5),莽败乃绝。

  (1)合浦:郡名。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2)悫(què):诚笃;忠厚。(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见《论语·子罕篇》。此喻有节操之人。(4)高安侯:董贤。幕府:或疑“旧府”之误(吴恂说)。(5)子嗣:傅喜之子名劲。

  赞曰: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1),皆重侯累将,穷贵极富,见其位矣,未见其人也(2)。阳平之王多有材能(3),好事慕名(4),其势尤盛,旷贵最久(5)。然至于莽,亦以覆国。王商有刚毅节,废黜以忧死,非其罪也。史丹父子相继,高以重厚,位至三公。丹之辅道(导)副主(6),掩恶扬美,傅(附)会善意,虽宿儒达士无以加焉。及其历房闼,入卧内,推至诚,犯颜色,动寐(悟)万乘,转移大谋,卒成太子,安母后之位。“无言不雠(7)”,终获忠贞之报。傅喜守节不倾,亦蒙后调之赏。哀、平际合,祸福速哉!

  (1)三王:指邓成,宣帝王皇后之族,王奉光、王舜、王骏、王章、王成诸人;阳平之王,元帝王皇后之族,王禁、王凤、王崇、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王音、王莽诸人;涿郡之王,史皇孙王夫人之族,王武、王无故,皆以宣帝舅封侯。(2)见其位矣,木见其人:言无善人。(3)阳平之王:指阳平侯王禁之诸于及孙。(4)事:或作“士”(宋祁说)。(5)旷贵:谓旷世之贵。因阳平王氏一门,十侯,五大司马,其贵无与相比。(6)副主:太子。(7)“无言不雠”:见《诗经·大雅·抑》。

点击查看与:汉书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五十二 有关内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老子》第六十二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六十二章[原文]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四十五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三十六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三十六章[原文]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三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三章[原文]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七十一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七十一章[原文]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老子》第五十四节原文及注释

本文是《老子》之第五十四章[原文]善剑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