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文古书 -> 农学科学天文学 -> 梦溪笔谈:《梁书》之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长沙嗣王业子孝俨等原文全文
《梁书》之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长沙嗣王业子孝俨等原文全文

副标题:  作者:【】  分类:】  关注:47次  分享到:


本文是《梁书》之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长沙嗣王业子孝俨等的正文○长沙嗣王业子孝俨业弟藻永阳嗣王伯游衡阳嗣王元简桂阳嗣王象长沙嗣王业字静旷,高祖长兄懿之子也……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全文……
《梁书》之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长沙嗣王业子孝俨等原文全文

《梁书》之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长沙嗣王业子孝俨等原文全文在线阅读

○长沙嗣王业子孝俨业弟藻永阳嗣王伯游衡阳嗣王元简桂阳嗣王象

长沙嗣王业字静旷,高祖长兄懿之子也。

懿字元达,少有令誉。

解褐齐安南邵陵王行参军,袭爵临湘县侯。

迁太子舍人、洗马、建安王友。

出为晋陵太守,曾未期月,讼理人和,称为善政。

入为中书侍郎。

永明季,授持节、都督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加冠军将军。

是岁,魏人入汉中,遂围南郑。

懿随机拒击,伤杀甚多,乃解围遁去。

懿又遣氐帅杨元秀攻魏历城、皋兰、骆谷、坑池等六戍,克之。

魏人震惧,边境遂宁。

进号征虏将军,增封三百户,迁督益、宁二州军事、益州刺史。

入为太子右卫率、尚书吏部郎、卫尉卿。

永元二年,裴叔业据豫州反,授持节、征虏将军、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领历阳、南谯二郡太守,讨叔业。

叔业惧,降于魏。

既而平西将军崔慧景入寇京邑,奉江夏王宝玄围台城。

齐室大乱,诏征懿。

懿时方食,投箸而起,率锐卒三千人援城。

慧景遣其子觉来拒,懿奔击,大破之,觉单骑走。

乘胜而进,慧景众溃,追斩之。

授侍中、尚书右仆射,未拜。

仍迁尚书令、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持节、将军如故,增邑二千五百户。

时东昏肆虐,茹法珍、王咺之等执政,宿臣旧将,并见诛夷,懿既立元勋,独居朝右,深为法珍等所惮,乃说东昏曰“懿将行隆昌故事,陛下命在晷刻”东昏信之,将加酷害,而懿所亲知之,密具舟江渚,劝令西奔。

懿曰“古皆有死,岂有叛走尚书令耶”遂遇祸。

中兴元年,追赠侍中、中书监、司徒。

宣德太后临朝,改赠太傅。

天监元年,追崇丞相,封长沙郡王,谥曰宣武。

给九旒、鸾辂、厓辌车,黄屋左纛,前后部羽葆鼓吹,挽歌二部,虎贲班剑百人,葬礼一依晋安平王故事。

业幼而明敏,识度过人。

仕齐为著作郎、太子舍人。

宣武之难,与二弟藻、象俱逃匿。

高祖既至,乃赴于军,以为宁朔将军。

中兴二年,除辅国将军、南琅邪、清河二郡太守。

天监二年,袭封长沙王,征为冠军将军,量置佐史,迁秘书监。

四年,改授侍中。

六年,转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迁左骁骑将军,寻为中护军,领石头戍军事。

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仁威将军、南兖州刺史。

八年,征为护军。

九年,除中书令,改授安后将军、镇琅、邪彭城二郡、领南琅邪太守。

十年,征为安右将军、散骑常侍。

十四年,复为护军,领南琅邪、彭城,镇于琅邪。

复征中书令,出为轻车将军、湘州刺史。

业性敦笃,所在留惠。

深信因果,笃诚佛法,高祖每嘉叹之。

普通三年,征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

四年,改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

七年,薨,时年四十八。

谥曰元。

有文集行于世。

子孝俨嗣。

孝俨字希庄,聪慧有文才。

射策甲科,除秘书郎、太子舍人。

从幸华林园,于座献《相风乌》、《华光殿》、《景阳山》等颂,其文甚美,高祖深赏异之。

普通元年,薨,时年二十三。

谥曰章。

子慎嗣。

藻字靖艺,元王弟也。

少立名行,志操清洁。

齐永元初,释褐著作佐郎。

天监元年,封西昌县侯,食邑五百户。

出为持节、都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冠军将军、益州刺史。

时天下草创,边徼未安,州民焦僧护聚众数万,据郫、繁作乱。

藻年未弱冠,集僚佐议,欲自击之。

或陈不可,藻大怒,斩于阶侧。

乃乘平肩舆,巡行贼垒。

贼弓乱射,矢下如雨,从者举楯御箭,又命除之,由是人心大安。

贼乃夜遁,藻命骑追之,斩首数千级,遂平之。

进号信威将军,九年,征为太子中庶子。

十年,为左骁骑将军、领南琅邪太守。

入为侍中。

藻性谦退,不求闻达。

善属文辞,尤好古体,自非公宴,未尝妄有所为,纵有小文,成辄弃本。

十一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秦三州竟陵、随二郡诸军事、仁威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十二年,征为使持节、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军号如故。

频莅数镇,民吏称之。

推善下人,常如弗及。

征为太子詹事。

普通三年,迁领军将军,加侍中。

六年,为军师将军,与西丰侯正德北伐涡阳,辄班师,为有司所奏,免官削爵土。

七年,起为宗正卿。

八年,复封爵,寻除左卫将军,领步兵校尉。

大通元年,迁侍中、中护军。

时涡阳始降,乃以藻为使持节、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镇于涡阳。

二年,为中权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置佐史,加侍中。

中大通元年,迁护军将军,中权如故。

三年,为中军将军、太子詹事,出为丹阳尹。

高祖每叹曰“子弟并如迦叶,吾复何忧”迦叶,藻小名也。

入为安左将军、尚书左仆射,加侍中,藻固辞不就,诏不许。

大同五年,迁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侍中如故。

藻性恬静,独处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则。

常以爵禄太过,每思屏退,门庭闲寂,宾客罕通,太宗尤敬爱之。

自遭家祸,恒布衣蒲席,不食鲜禽,非在公庭,不听音乐。

高祖每以此称之。

出为使持节、督南徐州刺史。

侯景乱,藻遣长子彧率兵入援,及城开,加散骑常侍、大将军。

景遣其仪同萧邕代之,据京口,藻因感气疾,不自疗。

或劝奔江北,藻曰“吾国之台铉,位任特隆,既不能诛翦逆贼,正当同死朝廷,安能投身异类,欲保馀生”因不食累日。

太清三年,薨,时年六十七。

永阳嗣王伯游,字士仁,高祖次兄敷之子。

敷字仲达,解褐齐后将军、征虏行参军,转太子舍人,洗马,迁丹阳尹丞。

入为太子中舍人,除建威将军、随郡内史。

招怀远近,黎庶安之,以为前后之政莫之及也。

进号宁朔将军,征为庐陵王谘议参军。

建武四年,薨。

高祖即位,追赠侍中、司空,封永阳郡王,谥曰昭。

伯游美风神,善言玄理。

天监元年四月,诏曰“兄子伯游,虽年识未弘,意尚粗可。

浙东奥区,宜须抚莅,可督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诸军事、辅国将军、会稽太守”二年,袭封永阳郡王。

五年,薨,时年二十三。

谥曰恭。

衡阳嗣王元简,字熙远,高祖第四弟畅之子。

畅仕齐至太常,封江陵县侯,卒。

天监元年,追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封衡阳郡王。

谥曰宣。

元简三年袭封,除中书郎,迁会稽太守。

十三年,入为给事黄门侍郎,出为持节、都督广、交、越三州诸军事、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

还为太子中庶子,迁使持节、都督郢、司、霍三州诸军事、信武将军、郢州刺史。

十八年正月,卒于州。

谥曰孝。

子俊嗣。

桂阳嗣王象,字世翼,长沙宣武王第九子也。

初,叔父融仕齐至太子洗马。

永元中,宣武之难,融遇害。

高祖平京邑,赠给事黄门侍郎。

天监元年,加散骑常侍、抚军大将军,封桂阳郡王。

谥曰简。

无子,乃诏象为嗣,袭封爵。

象容止闲雅,善于交游,事所生母以孝闻。

起家宁远将军、丹阳尹。

到官未几,简王妃薨,去职。

服阕,复授明威将军、丹阳尹。

象生长深宫,始亲庶政,举无失德,朝廷称之。

出为持节、督司、霍、郢三州诸军事、征远将军、郢州刺史。

寻迁湘、衡二州诸军事、轻车将军、湘州刺史。

湘州旧多虎暴,及象在任,为之静息,故老咸称德政所感。

除中书侍郎,俄以本官行石头戍军事,转给事黄门侍郎、兼领军,又以本官兼宗正卿。

寻迁侍中、太子詹事,未拜,改授持节、督江州诸军事、信武将军、江州刺史。

以疾免。

寻除太常卿,加侍中,迁秘书监、领步兵校尉。

大同二年,薨,谥曰敦。

子慥嗣。

史臣曰:长沙诸嗣王,并承袭土宇,光有藩服。

桂阳王象以孝闻,在于牧湘,猛虎息暴,盖德惠所致也。

昔之善政,何以加焉。

点击查看与:梁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长沙嗣王业子孝俨等 有关内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农桑辑要》之果实橘原文注释及译文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果实橘【原文】[新添]:西川、唐、邓,多有栽种成就;怀州亦有旧日橘树……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农桑辑要》之竹木柳原文注释及译文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竹木柳【原文】《齐民要术》:种柳:正月、二月中,取弱柳②枝大如臂,长一尺半,烧下头二三寸,埋之令没……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 阅读全文→

《农桑辑要》之孳畜养马牛总论原文注释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孳畜养马牛总论【原文】《齐民要术》①: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如不肥充蕃息者,未之有也……等内容,载有多版本.. 阅读全文→

《农桑辑要》之药草莲藕原文注释及译文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药草莲藕【原文】《齐民要术》②:种莲子法③:八月、九月中,收④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子头,令皮杯…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 阅读全文→

《农桑辑要》之药草百合原文注释及译文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药草百合【原文】《四时类要》②:二月,种百合③……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

《农桑辑要》之果实种梨插梨附原文注释

本文是《农桑辑要》之农桑辑要果实种梨插梨附【原文】《齐民要术》②:种者,梨熟时,全埋之……等内容,载有多版本核对后的原文及后人的精彩译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