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之卷二秦文卜居《楚辞》
【题解】
《楚辞》是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加工创新的一种独特文体,具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厚地方特色。屈原始创其体,宋玉、唐勒、景差继之,至汉代,又有大量模仿作品,西汉刘向将其篡编,成集,题名《楚辞》。因此,《楚辞》既是一种诗歌形式的名称,又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卜居》是《楚辞》中的一篇。《卜居》的意思是占卜自己应该怎样处世,怎样做人。相传为屈原所作,实际上是楚人哀悼屈原的作品。
【一段】
屈原既放①,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于谗②。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③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④,曰:“君将何以教之?”
【注释】
①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后期楚人。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振兴国力,联齐抗秦。遭谗去职,长期流放,行吟泽畔,悲愤不已。当楚国郢都被秦攻破时,屈原眼看救国无望,就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②蔽障:遮蔽阻隔,指屈原遭谗被楚怀王疏远。③太卜:亦称卜正,主管占卜的官。④端策拂龟:摆正蓍草,拂去龟骨上的灰尘,是占卜前表示虔诚的准备动作。策,蓍(shī)草,用以筮。龟,龟甲,用以卜。
【译文】
屈原被流放后,三年没能再见楚怀王。他竭尽智慧效忠国家,却被谗言谤语把他和君王遮蔽阻隔。他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去见太卜郑詹尹问卜说:“我对有些事疑惑不解,希望通过您的占卜帮助我分析判断。”郑詹尹就摆正蓍草、拂去龟甲上的灰尘,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二段】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⑤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⑥斯无穷乎⑦?宁诛⑧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⑨?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啶訾傈斯,喔咿嚅睨,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絮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注释】
⑤悃(kǔn)悃款款:忠诚纯正。⑥送往劳来:迎来送往,周旋逢迎。劳,慰劳,此谓钻营。⑦斯:而。穷:困境。⑧诛:铲除。⑨游:奔走,周旋。大人:达官贵人,权要,指楚王的亲信。偷生:苟且偷生,即身安乐。保真:保持本真的天性。啶訾(dìnɡzǐ)傈斯:看人脸色阿谀奉承。《山海经·北山经》有怪兽名“口足訾”“傈斯”,见人则欢呼跳跃,取悦于人。这里用作形容词。喔咿嚅睨(ōyīrúnì):强颜欢笑的样子。喔咿,强笑声。嚅睨,屈从的样子。妇人:一般认为指楚怀王宠妃郑袖。突梯滑(huá)稽:圆滑诡诈。脂:油脂,脂膏。韦:熟牛皮,柔顺。絮(xù)楹:削方为圆,善于揣度。絮,用绳度量筒形物体的粗细。楹,圆形柱子。氾(fàn)氾:飘浮。凫(fú):野鸭。骐骥:泛指骏马。亢轭(è):并驾。亢,并列。轭,车辕前面用来驾马的曲木。驽(nú)马:劣马。黄鹄(hú):天鹅。鹜(wù):鸭子。混(hùn)浊:浑浊。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黄钟:古代打击乐器,声音宏大响亮,多在庙堂等重要场合用。瓦釜(fǔ):陶制的锅,也可做打击乐器。高张:窃居高位,趾高气扬。张,骄傲自大。
【译文】
屈原说:“我宁可诚恳朴实、忠心耿耿呢,还是迎来送往、巧于逢迎而摆脱困境?宁可垦荒锄草勤劳耕作呢,还是交游权贵而沽名钓誉?宁可毫无隐讳地直言为自己招祸呢,还是顺从世俗贪图富贵而苟且偷生?宁可鹤立鸡群而保持正直操守呢,还是阿谀逢迎、强颜欢笑以侍奉那位妇人?宁可廉洁正直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呢,还是圆滑诡诈、油滑适俗、趋炎附势?宁可像志行高远的千里驹呢,还是像浮游的野鸭随波逐流而保全自身?宁可与骐骥并驾齐驱呢,还是追随那劣马的足迹?宁可与天鹅比翼高飞呢,还是同鸡鸭在地上争食?上述种种,哪个是吉哪个是凶,哪个该舍弃哪个该遵从?现在的世道混浊不清:认为蝉翼是重的,千钧是轻的;黄钟大吕竟遭毁弃,瓦釜陶罐却响如雷鸣;谗佞小人嚣张跋扈,贤明之士则默默无闻。唉,沉默吧,谁人能知我廉洁忠贞的心哪!”
【三段】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注释】
释:放下。数:术数。即以各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国家或个人的气数和命运。此指占卜。神:神灵。通:了解。
【译文】
郑詹尹于是放下蓍草抱歉地说:“尺比寸长但也有短处,寸比尺短却也有它的长处;世间万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了的时候;术数有占卜不到的事情,天神也有难解之理。请您花心思实行您的主张吧,龟甲和蓍草实在不知如何破解您的疑惑!”
【评析】
这篇文章记述了屈原的一件逸事,屈原被放逐三年之后,往见太卜郑詹尹问卜。无论它的作者是谁,这篇文章都是很有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在先秦的典籍里,没有关于屈原的资料,最早为他立传的是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也许因为搜集资料的困难,《屈原列传》的史料并不丰赡,倒是太史公与屈原的遭遇颇多相似,故借屈原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忧愤与怨怒,因此抒情胜于记事。屈原问卜未必实有其事,但屈原对自己的人生遭遇与做人处事的原则的反思却是非常真实的。屈原连设八问,以“宁”“将”两疑方式问卜,给人以不知所从的印象。其实,诗人的设问,与其说是他对人生道路和处世原则的困惑,倒不如说是他对黑白颠倒、清浊混淆的现实的震惊和愤慨。在你死我活的尖锐对立中,愈显出屈原廉洁正直、心性高洁的品格与坚持操守、绝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对屈原的研究,此文至少可供参考。
全文以屈原问卜开篇,以詹尹“释策而谢”的答语收结,中间以连珠式的对立设问的语句贯穿,文采斐然,往复盘旋,八对设问,一一贯之。虽铺陈夸饰,句式整齐,却不板不散,亦无重复之嫌。气势充沛,感情强烈,体现了大诗人特有的气质。而且,这种体式,对汉赋“设为问答,以显己意”,颇具启发意义,或谓之汉赋之先声亦无不可。
点击查看与:古文观止卷二秦文卜居 有关内容
最新文章 |
热门文章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