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文化 -> 清德宗光绪:》纽约时报:光绪皇帝像神一样孤独-后人评说

纽约时报:光绪皇帝像神一样孤独-后人评说


后人评说纽约时报:光绪皇帝像神一样孤独历代帝王,光绪纽约时报:光绪皇帝像神一样孤独纽约时报:光绪皇帝像神一样孤独

光绪

郑曦原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编选了《纽约时报》从其创刊以后到清代灭亡这一段时间的一百三十篇有关中国的报道,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等方面,既是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这等于是给我们送来了一面美国的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老中国在美国到底是以什么形象出现的。

光绪驾崩

《纽约时报》1908年11月15日

光绪皇帝于今天下午5点钟过后不久去世。

人们在对皇宫里所发生的事情胡乱猜测了一天后终于得到了证实,消息是由皇宫宣布的。

光绪皇帝去世时,皇太后自己的灵柩也已在宫内准备就绪。她的病情同样严重,并且,人们于今天早些时候带给她的皇帝死讯导致了她的精神崩溃。这种状况让她再也无法利用她和皇储之间的血缘关系来巩固她的权力了。按照大清体制,这种关系会极大地助长她的权势。

在清国百姓中间,鲜有迹象表明人们对正发生着的事有什么情绪化的反应。皇帝的驾崩以及皇太后在很短时间内也可能薨逝这件事对清国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清国人所追求的是一条平稳、连贯的发展道路,根本不会为了这两人的死而悲伤。

皇帝晚年境遇令人怜悯今天,公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到了大清国的新政体上。朝廷颁布的一项法令,提升醇亲王为他幼子溥仪的摄政。溥仪是大清国皇储。这项法令授予醇亲王最高的政务处置权,和其他亲王相比,他拥有最高执政权。

这项任命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结果使那些改革者们感到满意,并且满足了人们对光绪皇帝的怀念之情。因为,这不但顾及了在皇位继承上最亲近的血缘关系,而且给这个帝国的新政体引进了一种新鲜的、更富有现代观念的因素。这项任命是改革派一方所取得的明显胜利。

光绪皇帝的晚年生活对于他的随从们来说,不过是一种令人怜悯和非常奇特的境遇。他体质羸弱,致使他只好充当一名傀儡皇帝。长期以来,他不但一直受着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不佳的困扰,同时也一直处于恐惧和绝望之中。后来,他表现出了明显的精神错乱,以致8月份他对外宣称说自己疯了。

皇帝死讯不明

昨天和今天我们都很难从大清国宫廷中得到什么消息,这主要因为清廷的惯例是:对任何一位皇室成员的死都严加保密。

外务部昨晚和今天白天一直忙于矢口否认外界关于皇帝已经死亡的报道。甚至,昨天晚上9点钟他们还发表了一项声明,大意是皇帝陛下的病情稍有好转。然而,北京的外国居民们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他们无法得知事情的真相是否和清廷的声明背道而驰,或者说,清廷是否做出了虚假的声明。不过,一般人的看法是,皇帝已经去世了,或许是昨晚去世的,或许更早。

光绪皇帝:像神一样孤独

当他的前任,同治皇帝,于1875年1月去世时,他才三岁。那时他名叫载,是醇亲王(道光皇帝第七子奕)的儿子。据说几乎是午夜时分,人们把他从睡梦中喊醒,然后被带到慈禧皇太后和众位满族亲王们汇聚一堂的会议厅去。就是在那里,他被宣布为大清帝国的嗣皇帝。

他不过是一名囚徒

这位意志薄弱的皇帝,他出生的确切日期可能永远不会被人们所知。据最可靠的资料说,他出生于1871年8月的某个时候(12日)。如果以这个日子计算,光绪死时的年龄为36岁多一点(此为实岁,虚岁为38岁)。他并不是咸丰皇帝的儿子,而是咸丰皇帝的侄儿,他继承了同治皇帝的皇位,是大清王朝第九位统治者。

清国人对他们这位君主的形容,说他“像神一样的孤独”。没有其他提法比这更准确了。没有任何一位清国皇帝比这位刚刚去世的皇帝更孤独。光绪皇帝被慈禧皇太后推上大位,并且一直受她控制。世上很少有人留意这位皇帝的所作所为,人们所注意的只是慈禧皇太后。

统治者孤独的生活

皇室不允许这位小皇帝享受过多的童年快乐。在与当时的名流们磋商后,皇室于1876年5月份宣布要对这位小皇帝进行启蒙教育。从此以后,皇室就再也不允许他玩耍了。这位小皇帝要向老师学习汉语和其他许多知识,还要学习骑马、搏击和射箭。课程从凌晨寅时开始,到晚上方可结束。当他不好好学习时,人们就会把一个孩子(即侍读的哈哈珠子)揪出来代他受罚,因为人们是决不可打“天子”的。

约束皇帝的条条框框是如此严格,以致御林军从未让皇帝本人独处片刻。他虽然居住在紫禁城的宫殿之内,但到目前为止,以外部世界的眼光来看,他不过是一名囚徒。当外国军队围困并侵入紫禁城后,清国皇宫里的那些稀奇事才首次为世人所知。

笑容悲伤而孩子气

据人们讲述,有一次由于光绪皇帝在旁让慈禧皇太后感到心烦,她对手下发脾气说:“把那个东西赶快给我带走!”这句话无意中被光绪皇帝听到了。当他返回自己的房间后,大发雷霆,猛摔古玩,以发泄心中的怨气。

义和拳叛乱过后,有位外国人在出席大清国一个宫廷礼仪活动时见到了光绪皇帝。他在叙述这个过程时写道:“大清国皇帝陛下的容貌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更显衰老。他额部凹陷,脸色发黄。看到我们这群外交官时,他的神情羞怯,那呆滞的眼神此时此刻可能是由于鸦片或吗啡的作用而有了光彩。他的嘴角流露出的是悲伤的、疲惫的和带有些孩子气的笑容。当他咧开双唇时,嘴里露出的是参差不齐的长长的黄牙齿,两侧脸颊上都出现了深深的凹坑。他的表情并非缺乏同情心,不过更多表现出的是麻木不仁。”

慈禧之死

《纽约时报》1908年11月16日

从北京发往伦敦《泰晤士报》的一则消息说,大清国慈禧皇太后已于今天去世。大清国皇帝陛下刚刚于周六去世,他们两人死亡时间离得如此之近,不由使人疑窦。人们怀疑这件事情的背后可能有谋杀。而刚刚死去丈夫的皇帝遗孀对其他人而言无足轻重。

清国皇帝死亡的直接原因据说是神经衰弱症。当快断气时,皇帝陛下拒绝让别人把他搬到长寿宫去,这违背了大清国的先例。因为每当清国统治者死去时都被指定放入这个宫殿中。终于,他在还没穿上在这种场合应该穿上的寿衣之前就断气了。

慈禧皇太后于今天下午2点钟去世。慈禧皇太后是大清国的独裁者。她从1861年以来就一手操纵清国政局,其间没有任何人成功地阻挠过她。并且,自从1881年起至今,再也没有人起来反对过她。

清国官方已正式宣布皇太后驾崩,而官方刚刚才宣布了光绪皇帝的死讯,称光绪皇帝于昨天下午5时驾崩。这两项宣布在时间上相隔得如此之近!但这里的人们相信,在官方向外颁布讣告前,皇帝陛下和皇太后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

今天早上8点钟,清廷颁布诏书,宣布溥仪王子殿下已登基成为新帝。溥仪是大清帝国摄政王醇亲王的儿子,今年才三岁。这项诏书是依照皇太后在醇亲王成亲时所做出的承诺而颁布的。上星期五颁布的一项诏书宣布溥仪为清国皇位继承人。

军队已经准备就绪

大清国外务部今天早晨照会外国使馆,通告了大清国皇帝陛下的死讯以及溥仪王子殿下已继承大统。早在几天以前,军队就已经进入警戒状态,准备镇压由于皇帝驾崩可能引发的任何骚乱,以及由于慈禧皇太后薨逝而引发的任何武装起义。有两支部队作为预备队驻防在首都的各个据点,另有二十支宪兵分队派往各个外国使馆以阻止人们接近。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部队还没有什么差事。据称,这些保护使馆的清国部队已经接到命令:“万一皇帝陛下驾崩,他们可接受这些使馆的支配。”

醇亲王,大清国的摄政王,已经命令各省督抚像从前一样继续管理好地方事务,并且传令全国为过世的皇帝陛下服丧百天,而朝廷将守孝三年。

北京的市容已经大变,所有红色的东西都被移走,取而代之的是肃穆的蓝青色。这里的百姓今天晚上得知了皇太后的死讯,虽然他们决不是容易动感情的人,但还是被他们国家强大统治者的死所深深感染了。这个城市里的外国人都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清国人的这种奇特仪式。人们看到皇宫里面正举行祭奠仪式。另外,大量的讣告也已经发出去了。

皇帝和皇太后孤独地死去

流传了三千年的传统丧葬仪式宣告了皇帝陛下和皇太后的过世。临终时,虽然在他们身边围绕着一群身份低下的守护者,但却很孤单地、未被人注意地死去了,因为这些看护者不能接近他们神圣的君主,与他们的主子保持着一丈以上的距离。皇帝陛下就这样死了,因为他没有接受任何科学的救助。数月来,他都一直拒绝让外国医生为他诊治病情。并且,虽然据传他曾求助于中国古老医术,但人们相信,后来他就再也没接受任何治疗了。

清廷公布说,皇太后在上周五最后接见庆亲王时,神志时而清楚时而昏迷。她同意朝廷宣布溥仪殿下为皇储以及醇亲王为帝国摄政。庆亲王是皇室成员,满族,他在义和拳叛乱开始时是清国宫廷大臣,并兼任负责首都安全的九门提督。外国使馆的官员们就是指望着庆亲王能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庆亲王身兼数职并深得朝廷信任。

清国人对皇太后既恨又怕

在清国人中间,他们对慈禧皇太后既恨又怕。人们知道她其实关押了皇帝陛下,因此对她十分愤恨。实际上,慈禧与国民的接触少之又少,就像她和她领土之外的世界的接触一样少。几乎所有人要跟她沟通都必须先通过她手下的一帮宠臣和亲信,她一直被这帮人包围着。

虽然她所受教育不多,但却是一个多面手。她所具有的并不仅是维持权势所必须具有的冷酷、坚定的意志,以及冷血残忍的统治手段,她还拥有其他一些东西。据说她还是一位有一定水平的诗人,并具备一些艺术才华,天性幽默,她所说的俏皮话不时在宫廷内引起哄堂大笑。

在北京,“老佛爷”是她的绰号。这对北京人来说是众所周知。她手下的官员们对她那可怕的脾气禀性感触尤深。不过她的性格似乎并没有随着她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苛刻和残酷,反而对周遭之人有少许的让步。归根结底,她是她那个圈子里无可争辩的女主人,一切事情都受到她严密的控制,即使是宫廷成员的订婚和嫁娶,都概莫能外。

美国女画家为皇太后写照

慈禧甚至允许一位美国画家为她画肖像。这位美国画家名叫凯瑟琳.卡尔。她在清国皇宫内居住了将近一年时间,和宫里的居民们一同生活。她还出版了一本书来描述她在清国皇宫内的所见所闻。在这本书里,她把皇太后说成是一位“非常面善的女士,容貌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脸上永远带着一位胜利者自得的微笑”。简直无法让人相信,她说的就是那位令人生畏的皇太后本人。

“她穿着,”卡尔小姐接着描写道,“一件皇家专用颜色——明黄色的长袍,上面栩栩如生地编织着紫色的藤蔓,还镶嵌着大量珍珠。她的长袍是满族样式的,有些部分从脖颈拖延及地,一排翡翠钮扣从右肩一直扣到长袍的褶边。长袍用一种爽挺、明亮的丝绸做成,穿在一件同样长度、同样颜色但比较柔软的夹袄外面。在右肩起第一枚钮扣处,挂着一串硕大的珍珠,有18颗之多,并且珍珠和珍珠之间用璀璨剔透的绿宝石隔开。在这枚扣子上同时还挂着一颗淡红色的宝石,有两束丝绸做的黄穗从宝石上飘落而下,穗尾是两颗好看的圆球。”

点击搜索与:历代帝王,光绪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