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文化 -> 清太宗皇太极:》皇太极的兴王强兵之路-后人评说

皇太极的兴王强兵之路-后人评说


后人评说皇太极的兴王强兵之路皇太极皇太极的兴王强兵之路皇太极的兴王强兵之路

努尔哈赤死后,按照他本人的意愿,本来是安排九王多尔衮继承汗位的,因其所幼,再以大贝勒代善(二子)摄政。但是中国的历史向来如此,就是王位之争一向是非常之剧烈的,何况努尔哈赤是在战斗中意外中伤而死的,那么他生前尽管有所安排,但是并未完全安排妥当。所以当他死后,诸位王子、贝勒并未能遵从他的遗命,所以多尔衮继承汗位一事也就变得有点悬了。

努尔哈赤的儿子们争夺汗位十分激烈,过程也就不再冗述,到了最后是以四王皇太极凭借自己手中的兵权,再加上大贝勒代善的支持,最终于1626年夺得汗位告终的。

皇太极上台以后,雄心勃勃,决意承袭父志,把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作为后金的基本"国策"。但是这时的后金还处在"邦家未固"、"事局未定"的动荡之中,皇太极本人面临着许多内部和外部的矛盾,要想进取中原,不把这些内忧、外患先解决掉是决定不行的,于是皇太极本人也就开始了他的"兴王强兵"之路。

本来,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命其子侄担任各旗旗主,在旗内,各置官属,各统兵民,旗主贝勒为了扩大利益,不断发生明争暗斗。努尔哈赤到了晚年,企图用八旗旗主联合共同主政,社会财富为其所有的办法一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这种反映氏族社会军事民主的合议制,把它移植到开始进入封建制的后金是根本行不通的。当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共理政务。当时实行的是"按月分值"制度,即"三大贝勒"加上皇太极四人每人值一个月的班,国中的一切事务,由当月的值班贝勒掌理,实际上就是四人轮流执政。所得人口、财产也由八旗平均分配,皇太极对这种"虽有一汗虚名"的地位,当然不能忍受,便努力集中权力,采用"汉法",更改旧制,实行改革。不改革就无以兴国,他也把"改革开放"定为后金国策了,改革旧制,解放思想,吸取汉人的宝贵经验,这一点深得当今的改革开放总工程师"邓公"改革之深意也!

首先,当然得加强并巩固汗权,也就是"兴王权"。皇太极为了提高汗位,大力削弱诸王的权势,狠狠打击足以与自己争权的三大贝勒的势力。

第二,既然要改革、要开放,那就要彻底一点,所以整顿和改革国家机构也就成了皇太极的第二要务。皇太极即位后,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很大改革,使后金政权迅速地封建化。

第三,皇太极的所谓"改革及开放"政策无非就是要巩固自己的汗位,既然要学习别人的东西,那么第三要务就是要团结汉族官僚和知识分子了。这是为对抗明朝做好准备。要团结汉族的知识分子的最佳途径就是开科取士了,这种措施不仅把一些汉族知识分子从被奴役的地位解放出来,而且在政治上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第四,在加强王权的基础上,要强国,当然得扩大兵源了,所以皇太极的第四要务不是扩大兵源,以和兵力众多的明王朝作战,又为了平衡满族八旗旗主和贝勒们的军事势力,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组成虽然与满洲八旗相同,但是汉军、蒙古八旗的固山额真都是由皇太极任命,不称职的可以随时撤换,这点和满洲八旗旗主世袭制不同。

与此同时,皇太极为了加强八旗兵的战斗力,不断颁布军律和加紧制造火器。这样,皇太极不仅有了善于野战的八旗骑兵,而且又有了能够攻坚的炮兵,所以八旗兵的战斗力大大地增强。

以上就是皇太极的兴王强兵之路,正是有了这种准备,清兵才能够踏足中原的。

点击搜索与:皇太极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