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文化 -> 明成祖朱棣:》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图)-明成祖朱棣的统治功绩

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图)-明成祖朱棣的统治功绩


统治功绩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图)中国历代帝王 历代帝王 明成祖 朱棣 永乐帝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图)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图)

永乐年间,明成祖五次率兵亲征,打击居于漠北的蒙古贵族对内地的侵扰和破坏,这就是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

背 景

蒙古贵族势力在元末明初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和分裂。

元王朝被推翻后,元顺帝逃往漠北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多伦东北)。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逃往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史称“北元”。永乐初年,蒙古贵族势力内部互相残杀,遂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鞑靼部居住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

兀良哈部聚居在今老哈河(在内蒙古)和辽河流域一带。三部之间经常互相残杀,并不时侵扰明朝边疆。朱元璋对蒙古贵族势力始终采取努力通好,积极防御的政策。明成祖继承了太祖对待蒙古贵族的政策。他一面与之修好,封蒙古部落酋长为王,赐予金银、布帛、粮食等物品,争取相安无事。如朱棣封瓦剌部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在鞑靼部首领本雅失里称汗时,成祖多次遣使通好。另一方面,如果蒙古贵族无理侵扰,就给予坚决打击。三部中以鞑靼部最为强盛,本雅失里因此而骄,对明朝抱不友好态度。永乐七年(1409年),成祖派遣使臣郭骥去鞑靼,结果被杀,这个事件成了战争的导火线。朱棣忍无可忍,遂决心征讨鞑靼。

作战经过

第1次北征 永乐八年(1410)二月,朱棣亲率50万大军,以清远侯王友督中军,安远伯柳升为副,宁远伯何福、武安侯郑亨分督左、右哨,宁阳侯陈懋、广恩伯刘才督左、右掖,都督刘江为游击将军督前哨,于德胜门誓师出发,取道居庸关、怀来、宣府(今河北宣化)北征鞑靼。并以3万辆武刚车(有围有盖的战车),运粮20万石,随军行动,沿途每10日存粮一批,以供返回时之用。五月初一,部队抵达胪朐河(今克鲁伦河)。鞑靼部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闻讯,急忙分兵避战,伺机抵御。朱棣留王友、刘才部于渡口筑城扼守,其余明军渡河追击。十三日,进至斡难河(今鄂嫩河),遭到本雅失里军阻击,朱棣登山布阵,挥军猛攻,本雅失里丢弃辎重畜产,仅率7骑渡河向北逃遁。

明军立即转移兵力,返回胪朐河,以骑兵沿河东进,寻歼阿鲁台部。六月,明军进至静虏镇(今贝尔湖东南),阿鲁台率军来攻,朱棣以安远伯柳升率神机火器兵为先锋,自率精骑迎战,大败鞑靼部众,阿鲁台携眷北逃。明军乘胜追杀百余里,毙鞑靼诸王以下百余人,阿鲁台脱身远遁。时值炎夏,明军缺水、缺粮,遂停止追击,班师回朝,第1次亲征至此结束。

第2次亲征 明军回师后,瓦刺部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击败鞑靼部,杀本雅失里,阿鲁台被迫归附明朝,被封为和宁王。永乐十一年十一月,瓦刺部首领马哈木率部向漠南进逼。次年三月,朱棣发兵50万,以安远侯柳升领大营,武安侯郑亨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领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领左、右掖,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再度亲征漠北。四月,明军进至兴和(今河北张北),举行阅兵。六月。进至撒里怯儿(今克鲁伦河上游)。前锋刘江于三峡口击败瓦剌军一部。此时,明军主力距瓦剌主力仅百余里,朱棣得知这一情况,立即率军兼程进至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西北)。瓦剌军3万余人迎战,因见“明军行阵整列,遂顿兵山巅不发”,分三路据守。朱棣令数名骑兵前去挑战,诱敌下山,再分兵三路,分别向敌左、中、右翼展开进攻,并以神机营发铳炮攻击敌人中路。朱棣还亲率精骑冲击敌阵,迫敌中路后退。但明军两翼攻势受到敌人顽抗,都指挥满都战亡。朱棣于是亲率精骑驰援两翼,杀瓦刺王子10余人,士卒数千人,迫敌败退。明军

乘胜追击,至土刺河,“生擒数十人”,敌酋马哈木、太平等“脱身远遁”。此战虽重创瓦剌,明军亦伤亡不小,遂下令班师。

第3次亲征 瓦剌部遭受沉重打击后,于永乐十三年正月,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遣使向明朝“贡马谢罪”。鞑靼部却又乘机崛起,内附明朝的阿鲁台经过数年休养生息,于永乐十四年、十七年先后两次出兵击败瓦剌,并设法控制兀良哈部。随着鞑靼实力的上升,永乐十九年,突然改变对明政策,企图摆脱明朝的羁绊。是年七月,朱棣已打算再次北征。十一月,开始募集北征军饷。二十年二月,由兵部尚书李庆负责,发动23.5万民夫,督运北征军粮37万石。三月,阿鲁台率部进犯兴和,杀害明军都指挥王唤。成祖闻报,命皇太子监国,亲自率师由京师出发,发起第3次亲征漠北之战。明军抵达鸡鸣山(在今河北怀来北),阿鲁台急忙北撤避战。明军一路追击.五月抵开平,七月抵阔滦海子北岸,阿鲁台遗弃牛马辎重,率部远遁。明军收其牛羊驼马、焚其辎重后撤军。朱棣认为“阿鲁台敢悖逆,恃兀良哈为羽翼也”,班师途中,以精骑2万,分五路进攻依附阿鲁台的兀良哈部,歼其数百,迫其投降,掳其牛羊io余万头。八月,胜利班师。

第4次亲征 永乐二十一年七月,朱棣闻阿鲁台将率部南掠,于是,又以皇太子监国,以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领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领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领右哨,英国公张辅、安平伯李安领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享领右掖,宁阳侯陈懋领前锋,举行第4次亲征。九月,明军抵西阳河,鞑靼知院阿失帖木儿、古纳台等来降,报知阿鲁台部已经被瓦剌部击溃,遂驻师不进。十月,明军前锋向宿嵬山(今属河北张北)方向搜索,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属归降,朱棣封其为忠勇王。明军遂班师回京。

第5次亲征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鞑靼阿鲁台部袭扰大同、开平,朱棣召群臣聚议,决心发起第5次亲征漠北之战。并下令征发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5都司及西宁、巩昌、洮、岷各卫之兵。三月,举行大阅兵,并任命柳升、陈英领中军,张辅、朱勇领左掖,王通、徐亨领右掖,郑亨、孟瑛领左哨,薛禄、谭忠领右哨,陈懋、金忠领前锋。四月,征讨大军从京师出发,进抵隰宁(今内蒙古沽源南),得悉阿鲁台已经逃往答兰纳木儿河,遂命诸军急追。六月,明军前锋追至答兰纳木儿河,仍未见阿鲁台部,遂下令班师。中途朱棣病逝。

评 析

5次征漠北之战的主要特点,在明军方面,深入漠北,后勤补给比较困难,劳师远征,只宜速决,不利持久作战。朱棣深知此种作战特点,所以,每次亲征,均作了比较充分的兵力和物资准备,如事先征集重兵,在兵力对比上形成绝对优势。在粮饷上,制造武钢车,提前作好进退的全局准备。朱棣作为皇帝,一国至尊,能够躬亲行阵,为消除边患,先后五次亲征,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而且他知人善任,创立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五军营制,和专门使用火器的特种部队神机营;治军严,赏罚明,颁布军中赏罚令,设置传令纪功官和督阵官,“六师入关有践田禾取民畜产者,以军法论”;而且精通韬略,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使其互相牵制,以利各个击破。这些都是明军致胜的重要因素。在元蒙残余势力方面,不利因素是内部不统一,与明军相比,力量众寡悬殊,因此,只宜利用游牧族军队长于骑驰的特点,与明军周旋,而不宜轻易与明军决战。鞑靼部阿鲁台在第1次抗击明军亲征失利后,总结教训,在以后多次作战中,均采取机动避战的军事策略,避免了在战场上遭受重大打击。

明成祖五次千里出师,远征漠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三次亲征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方宾等人以为频年用兵,戎马资储丧失不少,且粮储不足,不宜兴师。但是,这五次出征在当时也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保障了边境的安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

(资料来源:《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中国战争通鉴》)

点击搜索与:中国历代帝王 历代帝王 明成祖 朱棣 永乐帝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