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于非洲沙漠的圾及金字塔一直被看作人类古文明之谜。无独有偶,近年来的在世界的东方也发现了一处神秘的古代辉煌建筑与之对应,它就是中国西部贺兰山下荒漠中的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建筑群。
西夏王陵,位于距银川市老城区40千米的贺兰山东麓。
西夏,是一个800年前在我国西北与宋、辽(金)鼎立189年历史的封建王朝,它的兴盛与衰变,也许留给我们大家更多的是“谜”。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党项族,最早居住在今天的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区的交界地区。在隋末唐初的时候,羌族中的党项族开始兴盛起来,他们以姓氏为部落的名称,过着原始游牧的生活,在党项族的许多部落中,尤以拓拔氏最为强大。
唐太宗时(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党项族酋长拓拔赤辞率所部归唐,以后其他各部酋长也先后率所部归唐,唐将其分为三十二州,并授拓拔赤辞都督,同时赐皇姓“李”姓。
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历史上爆发了有名的黄巢农民起义。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了国号“大齐”的农民政权。当时,唐禧宗逃往了四川,党项族首领拓拔思恭纠集党项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数万军兵,参加了镇压黄巢农民起义的战争。后唐禧宗以拓拔思恭镇压起义有功,于公元883年将其晋爵为夏国公,再一次赐皇姓“李”。从此以后,拓拔思恭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五代十国时期,他们乘乱扩张势力范围,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宋朝初年,拓拔思恭的后裔李继迁附辽抗宋,辽封李为西平王。由于受汉族封建政治、文化的影响,经过李继迁及其子李德明的继续发展,到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时,党项族已经基本完成了由氏族酋长向封建地主的转变,迫切要求建立自己的统一政权,以保障其自身的利益。
公元1038年(夏大庆二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于都城兴庆府南筑台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因其地处西北,又在黄河以西,所以史学家称之为“西夏”。“西夏”地方割据政权建立以后,同宋朝时战时和,并不断仿效唐朝和宋朝的各项制度,加速了其封建化的进程。公元1115年,金灭辽。宋室南迁之后,西夏对南宋、金都采用和好政策,并广泛吸引汉族生产经验和技术,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当时,尽管形式上西夏必须向宋、辽称臣纳贡,实际上,它已经完全成为西北的一大军事强国。西夏当时的疆域达到“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形成了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自公元1038年建都到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的近190年历史中,历经十代皇帝。
西夏陵东西宽约5千米,南北长约10千米,在方圆50千米的范围内,随岗丘垄阜的自然起落,座落着九座帝王陵和254座形状、规模、大小不等的陪葬墓。西夏陵的建筑规模,同北京的明代十三陵陵园相当,每座帝陵陵园均是一个完整的建筑体。占地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坐北朝南,平地起建。高大的阙台犹如威严的门卫,耸立于陵园最南端。碑亭位于其后,这里曾停放着用西夏文、汉文刻制的歌颂帝王功绩的石碑。碑亭后是月城,南墙居中为门阙,经门阙入月城,这里曾置放着文官、武官的石刻雕像。月城之北是陵城,陵城南神墙居中有门阙,经门阙入陵城,陵台偏处陵城西北,为塔式建筑,八角形,上下各分为5级、7级、9级不等,外部用砖包砌并附有出檐,为砖木瓦结构。陵台是陵园中的主体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陵园建筑中陵台一般为土冢,起封土作用,位墓室之上。但西夏陵台建在墓室北10米处,不具封土作用,其形状呈八边7级、5级、9级塔式,底层略高,往上层层收分,是塔式陵台,为夯土实心砖木混合密檐式结构,且偏离中轴线矗立,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无前列,是党项族的创造。十分遗憾的是,西夏被蒙古军队灭亡之后,陵园遭到了人为的毁灭性破坏,地面建筑全毁,碑刻都为碎片。
西夏景宗李元昊的陵墓——泰陵
泰陵,又称三号陵,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墓。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它原为七层八角密塔,以夯土筑成高台,高22米,从上至下分为七层,逐级内收,收分处用收分处用木橼挑檐,并挂瓦当彩绘。虽遭破坏,但仍是整个陵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西夏帝王陵墓。史书记载,元昊“圆面高准,身长五尺余”。平时爱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性雄毅,多大略”,通晓蕃、汉两种文字,其案上常置法律著作,以供随时翻阅用,对于当时流行的《野战歌》、《太乙金鉴决》一类的兵书,更是手不释卷,潜心研读,可以说,佛学、兵法、法律均熟谙。宋明道元年(1032年),父死袭位,去唐、宋朝廷所赐“李”、“赵”姓,号“嵬名氏”,称帝,立年号,更衣冠,立官制,制礼仪,建蕃学,置十二监军司,又命伏臣野利仁荣创制文字——西夏文,完备了一整套典章制度,东征西征开拓了广阔的疆域。然而在李元昊执政后期,骄奢日盛,加上皇室内部的斗争,最终由于纳儿媳为皇后,被其子宁令哥刺死。在位17年。缢武烈皇帝,庙号景宗,墓号泰陵。
墓的两边分别有一个土台,这就是陵墓阙台的遗址。阙台过去建有门阙,位于陵园的最南端,于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排列,东西相距120米。阙台遗址正方形,边长8米,高7米,上部内收,顶部有一小台基,其上散有残砖瓦,推测为原有建筑。阙台是帝陵区别于陪葬墓的特征之一,象征宫殿巍峨森严的宫门,也是整个陵园建筑序幕。
墓前方的土台就是碑亭的遗址,位于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阙台南北34米,东西碑亭相距80米。(1987年考古工作者已正式发掘东碑亭,台基呈圆角方形,四壁呈三级台阶式,台基地边长21.5米,顶边长15.5米,高2.35米。四壁台阶以绳纹砖包砌,石灰勾缝,局部砖尚存。花纹图案有莲花、忍冬,富有佛教色彩。绳纹砖中部多在凹槽内有一个汉字,如李、牛、言、五等。有三个人像石座出土,应为四座,另一座可能被蒙古军队毁掉了,还有出土的西夏文残碑360块等。)碑亭就是陈放颂扬帝王“文德武功”的石碑所在,碑文用西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镌刻。西夏的碑亭不同于唐宋皇陵,它在阙台之后,月城之前,而且多数为三座碑亭,西边一座,东边两座,建筑形式各具特色,无论在数目上,建筑面积和建筑形式上都采取不对称的做法,同西夏陵园总体格局对称的布局不符,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格局。
碑亭的前方就是月城。位于碑亭北,呈东西长方形,(东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墙基宽约2米,高0.7米,占地约O.67公顷,北与陵城南墙相贴)。城如月牙露出,因此名为月城。月城南墙正中有门,神道两侧原有文臣武士和各种神兽的“石像生群”,可以想见武士文官森严肃立的气氛。
内城,四面城墙环绕,东西、南北相距分别为160米、180米,宽约3米,用黄土分断夯筑,各段如须弥座状,故又称须弥座式神墙。内城的南墙正中辟门,上面原有高大门楼,内城四角原有角台。角台是西夏陵园中独特的建筑,角台之上原有楼阁,西夏陵园中这种自成一体的角台建筑,在唐、宋陵园中是见不到的,由此可见,西夏陵园把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西夏建筑形式。
相传在整个城廓的建筑过程中,常常是用弓箭以试坚固,如若射不进城廓,说明它坚固,劳工会幸免于死,如果弓箭射入了城廓,劳上会人头落地,可见陵园修建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从陵区边缘的考卉挖掘看,边缘地区有不少的瓦窑和石灰窑遗址,估计大最的建筑材料是在贺兰山下就地取材、烧制而成的。
在南神门内约25米偏西处,有一处黄土垫实的台基,直径20米,高0.7米,其卜建筑无存,此为献殿,它足用来祭奠的场所。在重要节口,文武百官都要陪同皇帝在此祭奠先祖。隆起的状如鱼脊的封土,它的下面就是墓道。陵台是西夏陵的主体建筑之一。在我国古代陵园中陵台一般为土冢,起封土作用,如秦始皇陵,唐乾陵和昭陵,而西夏陵则不同。
首先,陵台位设置在墓窒垂直线后大约10多米的地方,因而根本起不到封土作用,这种情况,在唐、宋诸皇陵中是没有的。
其次呢,陵台以夯土筑成甲面旱_止八角形的高台,高达16.5米,陵台建成塔式,这在中同的陵园建筑中是很独特的。塔是佛教建筑物,实质上是埋葬佛骨或高僧的坟墓。从陵台建成塔式反映了西夏帝王笃信佛教,也可以说明西夏陵园的塔式陵台是佛教文化与党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如今,西夏陵管理处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明年将选择一座确有展示条件的陪葬墓进行发掘,以进一步揭开西夏王朝的神秘面纱,届时西夏陵又能发现多少历史之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