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全族分为八个部落,各有经选举产生的“大人”(即酋长)。大约在唐代初年,契丹族已经形成了由八部联合组成的部落联盟。八部“大人”推举一人做联盟首领,称为可汗。可汗以旗鼓为权力的标志,一三年一任,期满重选。可汗虽由选举产生,但一般总是某一强大家族的成员,唐代前期是大贺氏,后期转为遥辇氏。在大贺氏时期,契丹族的阶级分化已很明显。在遥辇氏时期,契丹的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可汗的职位渐趋固定,不再三年一更换;并设有国相,作为联盟的军事统帅。大约在五代初年,契丹族在其杰出的首领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国家。
阿保机姓耶律氏,亦称耶律阿保机,出身于迭刺部显贵家族。其祖先屡任迭刺部的夷离堇(qin芹),即酋长。唐天复二年(901年),阿保机被选为迭刺部的夷离堇。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八部大人罢免软弱的遥辇氏的痕德堇可汗,改选阿保机为可汗,从此他连任九年。阿保机在任可汗前后,一面率军四出征讨,扩大选刺部势力;一面注意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发展本部的政治、经济。他非常重视汉族知识分子,任用河北士人韩延徽、韩知古等为谋上。在韩延徽等人的帮助下,大量吸收中原流入契丹的汉人;并妥善安置掠来的大批汉俘,不再让他们作奴隶,而是让他们修建城郭,从事农桑,各安生业。另外,还仿照汉制,制定制度,并注意发展手工业。于是,迭刺部愈益强大。这引起了其他七部酋长的忌恨,他们便联合起来,于公元915年(后梁贞明元年)迫使阿保机让出可汗之位。一年后,阿保机骗七部酋长赴宴,以伏兵尽杀之,随即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号大契丹。阿保机自号天皇王,年号神册(916—922年)。947年改国号为辽。
神册三年( 918年),阿保机建西楼城为是都(后名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神册五年,由突吕不等人参照汉字,创制契丹大字。后又由阿保机之弟迭利参照回鹘文和汉文,创制契丹小字。从此,契丹有了文字,社会发展更快。天赞四年(925年),阿保机率军亲征渤海国。次年,灭渤海国,改名东丹国,命长子突欲(耶律倍)为东丹王。不久,阿保机死于班师途中,溢号辽太祖。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
契丹在向中原扩张的过程中,在后唐以前,常常受阻。但自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后,情况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也是沙陀族人。后唐明宗时,任河东节度使。933年(长兴四年),明宗病逝,其子从厚即位。次年,义于从珂起兵杀从厚自立。石敬瑭向与从珂不和,欲取而代之。清泰三年(936年),他以割地、称臣、称子为条件,要求契丹主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叛变。同年九月,耶律德光率骑兵五万,援助被困晋阳(今山西太原)的石敬瑭,大败唐兵。之后,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四十五岁的石敬瑭认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为父,每年输帛三十万匹,割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任丘)、涿(今涿州)、檀(今北京密云)、顺(今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gui圭,今怀来东南)、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蔚(今蔚县)、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应县)、寰(今朔县东北)、朔(今朔县)十六州之地与契丹。十一月,契丹与晋联兵入洛阳,后唐灭亡。不久,石敬瑭入开封,并以此城为晋之国都。
契丹得幽云十六州后,即以幽州为陪都,称作南京,又称燕京。幽云十六州的割让,使中原地区失去了北方的重要屏障,契丹兵马从此可以长驱直入,中原王朝在同契丹的战争中,开始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石敬瑭这种以出卖民族利益换取个人权势的可耻行径,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唾骂。
石敬瑭以投降契丹为国策,不仅遭到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也引起统治集团内部许多成员的不满。942年(天福七年),石敬瑭病死,其侄石重贵即位,便改变态度,对契丹主只称孙而不称臣。耶律德光大怒,于是自944年(开运元年)至946年(开运三年), 三次大规模南下攻晋。前两次均告失利,第三次由于后晋执掌重兵的杜威(杜重威)率军叛变,耶律德光得以顺利进军。946年十二月,契丹攻入开封,灭后晋。次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表示自己是中原的皇帝,并改契丹国号为大辽,欲久据中原。但他并没有采取适当的治理中原的措施;相反地却放纵契丹士卒四出抢掠,自筹给养,叫“打草谷”;下令在开封和各州“括借”钱帛,储于内库,拟运回北方;不放已降的节度使和其他官员还任,而另派自己的子弟亲信担任地方长官。这种倒行逆施、滋扰民间的作法给中原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义兵遍及中原,少者数百,多则数万,攻陷宋、毫、密三州,官吏被杀。耶律德光开始感到在中原无法立足,对左右说:“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不久,便以天热不便居住为借口,于947年三月从开封撤退,率军北归,947年初夏,病死于河北脔县的杀胡林。由于这次汉人的武装反抗,不但把契丹贵族及起南侵军队赶出中原和华北,且是契丹贵族从此不敢长驱直入到黄河以南,终辽之世,契丹也不敢把首都迁到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