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一共生过四个儿子,活下来的有两个,长子赵德昭,是赵匡胤原配夫人贺氏生的;次子赵德芳,不知其生母是谁。赵德昭究竟生于哪一年,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宋史?宗室传》说他“乾德二年出阁”,应该是基本能够自立的年龄。
乾德二年是公元964年,如果按照德昭十岁出阁,他应该生于后周显德初年。《宗室传》说赵匡胤对德昭要求十分严格,直到赵匡胤驾崩,一直没有给他加封王爵。赵光义即位之后,才封他为武功郡王。太平兴国三年(978),德昭娶了太傅王溥的女儿为夫人。没过多久,便大难临头了!我们先来说一说当时的背景。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后,南方仅剩的吴越和闽相继归顺大宋,此时尚未归附的只剩下占据河东的北汉了。早在太平兴国三年,赵光义便开始谋划收复北汉,统一全国。在多次劝降无效的情况下,太平兴国四年春节刚过,赵光义便调集数十万大军,他自己也御驾亲征,将北汉都城太原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尽管北汉军队骁勇善战,又有杨业、杨延昭那样的神武将帅,但毕竟只是一座孤城,契丹的外援也早被宋军切断,还能坚持多久?在宋朝大军轮番猛攻之下,太原城被攻破,北汉国主刘继元、大将杨业投降。赵光义取得这场胜利之后,没有顾及到军队的损失和将帅的疲惫,意欲乘胜夺取被契丹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于是马不停蹄,挥师东进。在接连收复易州、涿州,进逼到契丹南京幽州(今北京市)时,遭到契丹大军的突然反扑,宋军猝不及防,大败退回白沟河以南,连赵光义都差点儿被契丹人俘虏。这次亲征,以河东战役的大胜和幽州战役的大败而告结束。
出征之前,赵光义特地命弟弟赵廷美和侄儿赵德昭随军前往河东,理由是要让他们经经风雨见见世面,亲身体会体会什么叫枪林弹雨,什么叫九死一生。就在赵光义率军进攻幽州的一天夜里,军中突然传播开一个惊人的消息,说皇帝赵光义已经不知去向,必须马上拥立新皇帝德昭。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军心大恐。好在有人迅速辟谣,说皇帝现在安然无恙,才算平息了这场骚动。因为当时在战争状态,赵光义虽然很不愉快,还是没有发作。按照当时的规矩,打了胜仗,有功官兵的奖赏一般不应超过一旬,可赵光义回到汴京之后,一直在为有人拥立德昭的事闷闷不乐,绝口不提奖赏北伐太原将士的事,搞得将帅们议论纷纷。为了平息将士们的怨气,赵德昭寻了个机会,建议赵光义赶快颁布有功人员的嘉奖令,不料赵光义赫然大怒,厉声训斥他道:“你急什么?等你当了皇帝再赏也不迟!”赵德昭挨了这么一闷棍,又惊又怕,回到家里便自杀了。赵光义听到德昭的死讯,跑到他的尸体前失声痛哭道:“傻侄儿,你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傻事!”将其厚葬,追封魏王,赠中书令。
关于赵德昭的死,还有两种说法,一种出自司马光的《涑水纪闻》,称赵德昭回到府中,问侍从带没带刀,侍从回答说王府之内不敢带刀,于是德昭跑到酒楼把门反锁,用削水果的刀自刎而死。另一种说法出自当朝国史的本传,称德昭喜欢吃肥猪肉,中毒而死。国史本传显然是在掩盖德昭的真正死因,不可为据;司马光的说法也很勉强,试想一个王爷跑到酒楼自杀,而且事先有明显的征兆,侍从们就不能把门踹开?那还要这样的侍从干什么!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幽州军中,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拥立德昭为帝的议论?按照情理,这么大的事儿,不是哪一个人想说就能说的,如果没有事先充分的谋划,谁敢贸然出此狂言?这可是灭九族的弥天大罪呀!更何况赵光义“微闻其事”,仅仅“不悦”两个字就了结了?历史上有哪个皇帝对犯上谋逆的首恶如此大度,连问都不问?所以不管史书如何遮掩,都不可能不令人们产生极大的怀疑。据此我们可以推测,赵德昭在事前做了许多准备,欲在兵戎混乱之际,将本该属于他的皇帝之位从赵光义手里夺回来,这才符合人性的规律和历史的真实。杜老太后的遗命说得很清楚:如果赵匡胤去世时儿子太小,就让弟弟赵光义继承帝位。可实际情况是:赵匡胤死的时候,德昭至少已经二十出头儿,连次子德芳都十八岁了,还能算是小孩子吗?由此可以推断,赵匡胤坚持要把帝位传给赵光义的说法,八成是赵光义自己编出来欺骗世人的。换言之,赵匡胤生前很有可能已经秘密将帝位传给了长子赵德昭,而且必然有第三者晓得此事。但因赵匡胤死得太突然,赵光义早就做好了夺取皇位的准备,所以德昭没能赶在赵光义坐上龙床之前抢到帝位。对于这个现实,处在弱势的赵德昭只能暂时接受下来,再慢慢寻找机会,他一个年轻人,不可能与手握重兵、极富政治经验的叔叔相抗衡,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那么赵光义晓得不晓得德昭是他帝位最大的威胁呢?当然晓得,而且心如明镜,所以他对德昭的防范也一定是严上加严的,这就是他在御驾亲征时为什么一定要带上德昭,而不让他留在汴京的用心所在。对于赵光义来说,未必一定要尽快除掉赵德昭,但事情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赵德昭已经迫不及待要抢他的帝位了,这时的赵光义,出于本能,也必须把这颗眼中钉拔掉!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到,赵德昭建议赵光义尽快颁发嘉奖令,并没有任何可指责之处,赵光义为什么大发雷霆,说出那么刺伤德昭的话来?那不是逼他去死又是什么?也就是说,在赵光义看来,德昭必须马上死,至于怎么个死法,当然也就不重要了。
赵德昭的死究竟是谁造成的?这倒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年杜老太后不说那句“如果孩子太小,就把帝位传给光义”,德昭极有可能顺顺当当地做了大宋朝的第二代皇帝;如果赵匡胤及时把立德昭为太子的诏书颁布天下,赵光义就不可能轻易抢到帝位;如果宋皇后是个铁碗皇后,敢于把德昭托上龙床,赵光义想当皇帝,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如果宋皇后派出去的太监不是赵光义的亲信王继恩,而是忠于赵匡胤的人,结果也不会是这个样子;如果德昭畏天知命,老老实实当他的武功郡王,也不至于死于非命;如果德昭手下没有人支持,没有人为他谋取帝位振臂呼喊,德昭的情绪也不至于恶性膨胀。然而所有这些,毕竟只是“如果”,真实的历史,已经永远无法重新书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