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文化 -> 轩辕黄帝:》黄帝研究专家刘文学

黄帝研究专家刘文学


影视文学品黄帝研究专家刘文学黄帝 刘文学黄帝研究专家刘文学披肝沥胆写轩辕黄帝研究专家刘文学披肝沥胆写轩辕

黄帝故里文献录

黄帝研究专家刘文学披肝沥胆写轩辕

1983年春天,陕西省史志办、黄陵县史志办到新郑收集黄帝资料。时为新郑县史志总编室副主任、总编辑的刘文学只是认为黄帝是出生在新郑的重要人物。和陕西同行交谈后,才感到黄帝是中华文明始祖,他就把黄帝出生建都的资料悉数提供给陕西同行。1984年《河南年鉴》创刊,在编写“新郑县”条目时,刘文学重点记述了“新郑县是轩辕黄帝诞生地,轩辕丘就在新郑北关”。1985年,刘文学在《新郑史志》创刊号上,发表了他自己写的《轩辕故里》,引用历史文献论证黄帝诞生、建都在新郑。

199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新郑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新郑召开炎黄文化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刘文学在题为《轩辕黄帝地望的探讨》的发言中,论述了黄帝诞生、建都在新郑。与会专家对他的发言给予了很高评价。1993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巩义市召开河洛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刘文学发言:《应加强对炎黄文化研究的指导》,论证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提出两会应该正本清源,强化指导和引导。

1998年,刘文学参加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在灵宝举行的中国黄帝铸鼎塬学术研讨会,发表了《黄帝族起源与黄帝铸鼎塬礼仪中心》。这篇文章被收入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编撰的《炎黄颂》。 10月,中国古都学会、新郑古都学会在新郑举办中国古都学会第15届年会与新郑古都中原文明研讨会。刘文学的发言《黄帝族起源于中华第一古都》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赞赏,被收入《中国古都研究(第15辑)》。会议的最大成果就是确认新郑是第一古都。

2002年1月,为了配合黄帝故里改扩建工程,新郑市聘请省内部分专家召开鼎文化研讨会。刘文学论证了鼎起源于新郑,黄帝建都定鼎,受到了专家的一致赞同。2004年10月,中国古都学会、郑州古都学会举办郑州商城古都学术研讨会。他在会上针对一些地方争夺黄帝故都轩辕丘的图谋,发表了《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是历史定论》,引起了众多专家的共鸣。

2005年3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古都学会、新郑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在新郑举行学术研讨会。60多位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对刘文学主编的《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进一步确认了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

2006年5月,刘文学参加了河南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办公厅举办的河南姓氏寻根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发表了《实施寻根文化战略 打造寻根文化平台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8月,全国政协、河南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在洛阳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他发表了《炎黄二帝在河洛的史迹》,被收入《河洛文化研究三论》。10月,他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西平县炎黄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中国西平嫘祖文化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嫘祖故里考》的发言,被收入《嫘祖文化研究文集》。同月,参加了在台北举行的世界客属第21届恳亲大会。在客家文化研讨会上,刘文学作了《客家人的总根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的发言,引起了强烈反响。

智慧结晶 花开轩辕

二十多年的心血,开出了灿烂的智慧之花;二十多年的汗水,收获了丰硕的思想之果。1992年,刘文学主编的《新郑县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了全国优秀成果一等奖。同年,他主编了《黄帝故里文化》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6年,刘文学主编了《黄帝故里文献录》一书,由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作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题写书名,获得了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刘文学南到襄城、长葛、禹州、许昌,西到新密、登封、巩义、灵宝、黄陵,北到济源、涿鹿,东到曲阜进行实地考察,编辑出版了《黄帝传说故事》一书,填补了黄帝文化研究民俗学方面的空白。1998年,他收集全国有影响的黄帝文化研究专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有关黄帝文化研究的论文,编辑出版了《华夏源》一书。2000年,他主编了《可爱的新郑》一书,获得了河南省地方史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为迎接2005年炎黄文化节,他编辑出版了五十多万字的《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由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文彬作序,受到了全国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2006年,他主编出版了八十多万字的《黄帝故里通鉴》一书,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作序,成为丙戌年拜祖大典的礼品书,在海内外华人中引起了很大反响。2006年至2007年,他在全国首先构架了黄帝文化的基本理论框架,编辑出版了110万字的《黄帝故里志》一书。同时,刘文学还在全国各类期刊发表有关黄帝文化研究论文30余篇。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写成了30多万字的《子产传》。

多方呼吁 开发建设

1985年,刘文学在《新郑史志》发表了《轩辕黄帝故里》一文,建议县委县政俯开发黄帝文化资源。1989年,在新郑县四届政协全会上,他做了《开发新郑历史文化资源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发言,受到了全体委员的一致赞赏。1992年,他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新郑要打好黄帝和红枣两个品牌,促进新郑经济快速发展。1994年,借新郑撤县设市之机,刘文学向市四大班子领导建议,以黄帝文化为龙头,以工农业生产为主体,打造郑州卫星城市。

1997年至1998年,在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他与一些代表联名提案,要求将黄帝故里开发建设列入郑州市或河南省九五计划。1998年,他向省政协提交议案,建议将开发黄帝故里故都列为重点项目。提案得到了省、郑州市领导的重视,并很快列入河南九五计划,确定推出“一山一水一祖根”(一山指石人山,一水指小浪底,一祖根指黄帝故里)的旅游开发战略。

1998年,在创建国家卫生城中,刘文学提议,创建要突出历史文化特色,突出个性,要做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市区主要街道以新郑历史名人命名。这一提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兴建了炎黄广场、轩辕故里广场等。2000年,他在新郑市政协全会上再次作大会发言,提出以黄帝文化为龙头,创建历史文化名城。

2003年,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后,某地在各大媒体中大肆炒作,图谋把黄帝故里故都、轩辕丘搬到他们那里。刘文学写信向新郑市、郑州市四大班子领导反映,通过大量资料论证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郑州市一些领导做了批示。新郑市委召开常委会,刘文学做了专题汇报。市委书记赵武安非常重视,强调黄帝故里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一面旗帜,要铺天盖地广泛宣传黄帝故里在新郑。于是,新郑市在火车站、汽车站,国道、省道沿线,通过户外标牌、车体广告等形式广泛传播,还利用手机彩信宣传黄帝文化。

2005年7月,河南省召开文化产业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会上提到了新郑是黄帝故里,却不如黄陵红火。刘文学看到新闻后,立即给省、市四大班子领导发出了86封信,希望重视黄帝故里开发建设,以黄帝文化为龙头打造中原根文化,统领全国脉文化。很快,徐光春、王全书、曹维新、李克做了重要批示,提出黄帝故里开发建设要大策划,大手笔。接着,省、郑州市领导纷纷到新郑黄帝故里调研考察。9月14日省委书记徐光春来到黄帝故里调研,提出要重点开发黄帝故里,丙戌年拜祖大典要由省政协主办。

2006年3月31日,河南省成功举办了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帝故里一夜之间誉满全球,拜祖大典被海内外华人称为“中华第一典”。

刘文学又给徐光春、王全书、曹维新写信,对丁亥年拜祖大典提出建议:要突出重点,突出黄帝故里拜祖活动;黄帝故里发展关键在开发建设,黄帝文化开发建设策划、规划要同炎黄专家、史学家相结合。2007年初,徐光春书记前来调研时,刘文学建议黄帝故里开发建设要出精品,展示内涵,打造中华民族寻根品牌,要建黄帝世系馆、百姓寻根馆、历代王朝根系馆。

宣传推介 不辞劳苦

20多年来,刘文学不仅在黄帝文化研究方面不遗余力,而且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推介黄帝文化。1997年在首都人民大会堂 ,他为30多家媒体记者讲述了黄帝的丰功伟绩。1998年至2005年他多次给离退休干部讲解新郑历史文化。1998年10月在深圳参加中华圣地建设研讨会,向来自全国的100多名专家讲述了黄帝文化。2001年在新郑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刘文学为600多名领导干部通俗讲解了黄帝文化。多年来,他还在新村镇、千户寨乡、新郑港区、新郑图书馆、新郑实验中学、新郑市老干部局、新郑市政协机关、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等单位,讲述黄帝的功绩。

在丙戌年拜祖大典前夕,刘文学为郑州市接待人员及1300名导游员讲述黄帝文化。历年来,他接受中央、河南、郑州等地电视台,河南日报、香港文汇报、大河报、郑州日报等媒体的采访,宣传黄帝文化。

理论框架 首屈一指

《黄帝故里志》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是全国首部以志书形式记述黄帝文化的著作。该书以新郑黄帝故里故都为中心,全面介绍了历代文献记述黄帝,历代王朝祭祀黄帝,当代黄帝文化研究,黄帝文化开发、建设及其拜祖活动。

刘文学总结出了黄帝文化基本理论框架:“一个定位”: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盘古氏、伏羲氏、女娲氏、有巢氏、神农氏等都是中华民族始祖,都创造了若干文明要素。只有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肇造了中华文明,黄帝时代进入了大发明、大发现、大创造的中华人文时代。“三大支柱”:第一、黄帝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第二、黄帝是中国的奠基者。第三、黄帝是中华文明的肇始者。“四大内涵”: 第一、民族的大融合。第二、国家的大一统。第三、时代的大创新。第四、社会的大和谐。“一个精神”:人文精神,一切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繁荣和强大。

研究历程 曲折艰辛

刘文学最初提出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许多人不理解,有人认为他很傻,有人认为他爱好写文章,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古城意识”。他的老伴、女儿都多次埋怨:“你这是图啥呢?”很多亲戚朋友都劝他:“别拼命了,身体重要。”

二十多年来,他每天早晨五点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吃饭时,想到什么,就放下饭碗,赶紧记下来;洗脚时,想到什么,就停下洗脚,赶紧记下来;睡觉时,想到什么,就披衣坐起,赶紧记下来。没有礼拜天,没有节假日,甚至在大年初一合家团圆的时候,也没有停下对黄帝文化的研究。

2002年,他被摩托车撞伤,虽经省内外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仍不明显,腿脚麻木,坐都坐不住,只能躺在床上写。他的80%的研究成果都是躺在床上写的。他侧身躺在床上,一躺就是几小时,克服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努力,以每天平均至少写出2000字的速度,攀登许多专家都难以企及的黄帝研究的巅峰。

在编写《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时,几个月得不到充分休息,《汇典》出版了,他却害了一场大病。编写《黄帝故里志》时得了重感冒,却仍然坚持研究、写作,打点滴时也没有停止辛勤劳作。

他把资金都用在了学习上,用在了购买书刊上。单位组织到外地旅游时,他用心挑选有关书籍。在生活上,只要“冬天冻不着,下雨淋不着,平日饿不着”,他就满足了。刘文学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精神追求上。在他的居室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没有书柜,没有沙发,只有几个小木凳。2002年3月,他获得了新郑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新郑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特别贡献奖”,并得到了3000元的奖金。刘文学当场将奖金捐给了黄帝故里景区。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刘文学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是神圣的,造福后代的事业,虽然,前进的征程上并不都是鲜花载道,但是,既然认准了目标,就要义无返顾,坚定地走下去……

点击搜索与:黄帝 刘文学相关的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