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山河志 -> 名山大川 -> 绝美武夷山:》武夷茶发展史-武夷文化

武夷茶发展史-武夷文化


武夷茶发展史武夷茶,发展史,武夷茶发展史,旅游,福建武夷文化
武夷茶发展史 | 时间: 06-01  | /数字武夷

 

晒青图

武夷岩茶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谱写了十分重要和光辉的一页。武夷茶在南北朝时(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唐代成为士大夫上层贵族馈赠佳品,宋元两代入贡朝廷,盛极一时。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就于九曲溪畔设置御茶园。明代罢造龙团,改蒸青团茶为炒青散茶,随后又改制三红七绿的乌龙茶,即现在所称之岩茶。因而,武夷岩茶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十七世纪远销西欧,蜚声四海。

1   2   3   4   5   下一页  


武夷茶发展史 | 时间: 06-01  | /数字武夷

 

宋代遇林亭窑址

武夷山有茶可能在唐朝时期或者更早,但武夷茶是继北苑茶而发展起来的。元朝大德六年1302年,在武夷四曲处设置了“御茶园”,专制龙团贡茶。直到明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罢造龙团改制散茶。明朝的武夷茶已代替了北苑茶,改变了加工工艺,成为品质优异的散茶,誉满天下。所以,元朝以后的福建贡茶以武夷茶为最多,约占全国贡额的四分之一。五口通商后,武夷茶大量出口,促进了武夷茶的快速发展。武夷山位于福建与江西相邻的边界,产茶历史悠久,自蔡襄以后,山中所产的茶叶除寺僧供献游客外,主要作为贡品。元末明初罢贡之后仍为世人所重,争先恐后地购销于国内外市场,成为世界闻名的茶叶。约在十六七世纪,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贵族阶层,已把饮用武夷茶作为集会宴客的一种高尚礼节,事后逐渐推广到各阶层的人们中去。茶叶成为欧美各国普遍的饮料之一,从而使我国茶叶外销不断增长。18世纪中期,就有学者把武夷茶定名为武夷变种Var.bohea,从此,武夷茶誉满全球,自那以后,西欧人还把茶称为“武夷”,并成为习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武夷茶发展史 | 时间: 06-01  | /数字武夷

 

兔毫茶盏

汉代已有制茶传说。二千多年前的汉武大帝曾“祀武夷君用乾鱼”(《史记?封禅书》),得下官进贡武夷茶后,极为赞赏,演绎了一段传奇。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据此撰写了《叶嘉传》,将武夷茶拟人为叶嘉。清代蒋蘅作《晚甘侯》传,追述道:“晚甘侯”之祖尝与王肃善。王肃系南朝齐国右仆射王奂之子。可见武夷茶在南北朝时已闻名于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武夷茶发展史 | 时间: 06-01  | /数字武夷

 

御茶园古遗址石碑

唐代已见制茶、品饮诗文。唐时的武夷山已被朝廷封为“名山大川”,武夷茶也随之被奉为珍宝。职方员外郎孙樵(约825-885)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将武夷茶拟人为“晚甘侯”。唐乾宁元年(894)进士、秘书省正字徐夤的《谢尚书惠蜡面茶》诗:“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中也写到产地、祭祀、制作、运输、煮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武夷茶发展史 | 时间: 06-01  | /数字武夷

 

元代御茶园遗址

宋代制成精致龙团凤饼茶。宋代隐居、游历武夷山的文人骚客日众,茶事兴盛。当时的武夷茶名曰龙团凤饼茶,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采摘要精细如鹰爪,采后要拣剔去杂,蒸青到适度,榨去油脂,研之为膏,压入模成团饼,再温火焙干。模中刻有龙凤,故曰“龙凤茶”。
元代正式制作贡茶。唐、宋时的悄然入宫,使武夷茶名声日显。元至元十六年(1279)起,在福建任职的高兴监制贡茶,得到朝廷赏识。到元大德六年(1302),其子高久住在邵武路任总管时御建“御茶园”,布于武夷山四曲南畔,巨构恢宏。崇安县令张端本督制,孙瑀坐园监制,时有场工250户,制龙团凤饼多时达5000饼充贡(元赵孟頫《御茶园记》)。武夷茶入贡时间长达255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武夷茶发展史 | 时间: 06-01  | /数字武夷

 

原生态茶园

元代前期仍制龙团凤饼茶,后期也有改制蒸青散茶。此法是先将采摘的茶叶洗净,放入甑中蒸熟,再干燥,多为片形。

明代制出散茶和发酵茶。随着朱元璋颁“罢龙团,改制散茶”的诏令,武夷茶民改制作团饼茶为条形片形茶。时多为蒸青散茶。明后期,崇安县令招黄山僧传松罗炒青绿茶之术。炒青比之蒸青,是个大进步,故武夷茶名声大震。明?许次纾(1549~1604)在其《茶疏》中赞曰:“于今贡茶惟武夷最胜。”在福建为官八载的周亮工(1612~1672)言,当时所制松罗:“经旬日,仍赤紫如故”(周亮工《闽小记》)。“赤紫”乃发酵茶之端倪,为红茶、乌龙茶制作工艺奠定了基础。此间便出现了始于明代、盛于清代的“正山小种”红茶,此茶深得欧洲人欢迎,多为外销茶。所以说,武夷山市是红茶的发源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武夷茶发展史 | 时间: 06-01  | /数字武夷

清代制出半发酵的乌龙茶。武夷岩茶(乌龙茶)初始于16世纪明代,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至清中期乌龙茶制作工艺始臻完善。福建同安人阮旻锡入武夷山为僧,法名释超全。其《武夷茶歌》长诗,对武夷茶历史、种植、管理、采、制、炒、焙、品诸方作了吟唱,其中“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似乌龙茶制作工艺。此乃说明是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初期和刍形,后经不断改进,岩茶工艺日趋完善,浙江钱塘布衣文人王草堂《茶说》可证之。文曰:“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芥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色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摇的意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得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对此,当代茶圣吴觉农还作了评述,他说“直到现在,属乌龙茶类的武夷岩茶初制法,还离不开上述的基本特点”。当代茶叶专家、乌龙茶泰斗张天福也说:“乌龙茶继武夷茶之后,为半发酵茶,产地由武夷传到建瓯、安溪各地,并传入台湾。”清名僧释超全在《安溪茶歌》中亦有“溪茶(即安溪)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之句。

据专家、学者考证,乌龙茶制作工艺起源于武夷山的主要原委是:武夷山茶山离厂较远,且要翻山过岭,茶叶采摘后无法及时到厂,在野外行进中,被晒,如萎凋;在茶篮和茶篓被抖动,如做青。这样部分变红发酵,无法做成绿茶,茶农则顺之炒揉、焙烤,使兼具清香、甘醇。此乃内含得到转化所致。这种由于环境所致的无奈之举,却创造出半发酵之乌龙茶,武夷山因之成为乌龙茶的发源地。

民国期间乌龙茶制作工艺更趋科学,并上升为理论。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沿海大部分茶叶基地受到践踏,一批茶界有识人士,便选定既产名茶且日寇未及的武夷山作为发展研究基地。他们负笈提囊,翻山越岭来到武夷山,先后有张天福、吴觉农、庄晚芳、王泽农、庄任、吴振铎、林馥泉等,经历十二年苦心经营“示范茶场”,筹办“茶叶研究所”,致力中华茶事。近水楼台之武夷茶叶先得月,佳品奥秘也得以揭示。同时这批茶叶专家和技术人员与武夷山的一批做茶师傅共同研究,将武夷岩茶之采摘→萎凋→凉青→做青(反进行) →杀青→揉捻→焙火→拣剔(详见“基本内容”)的工艺上升为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武夷岩茶生产得以发展。五十多年来武夷岩茶产量逐年增加,大红袍繁育成功,基本保持了母树大红袍的特征,已大批量上市;武夷茶艺走南闯北,飘洋出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国茶艺艺术之乡”桂冠叠戴,武夷岩茶又焕发青春。

   上一页   2   3   4   5   6  7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